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3.
Anon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2,29(6):377-377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报道 ,2 0 0 0年全世界有1.5亿多糖尿病患者 ,并预测到 2 0 0 5年时将达到 3亿。糖尿病可分为 4种类型 ,1型糖尿病 ,又称为青年发作型糖尿病 ,是由于胰腺 β 细胞自身免疫遭受破坏而不能分泌胰岛素 ,可由自身免疫、基因和 (或 )环境因素引起。在西方国家 ,有 5 %~ 10 %的病例属此类型。与此相对应 ,2型糖尿病或成年发作型糖尿病 ,在西方国家有 90 %以上的病例属此类型。一般情况下 ,2型糖尿病患者可分泌足量的胰岛素 ,但却不能有效地应用。基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可促使其发展 ,此外 ,肥胖、糖尿病家族史、曾有妊娠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的降血糖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36例经双胍类及磺脲类加双胍类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用罗格列酮4mg口服,1次/日,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空腹、餐后2h血糖(FBG、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餐后2h胰岛素(FINS、PINS)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等。结果 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较,FBG、PBG、FINS、PINS、HbA1c。下降,IRI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副作用轻微,肝肾功能无损害。结论罗格列酮明显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联合其他类型降糖药物治疗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刘亚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3,32(5):490-491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 ,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 ,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均证实 2型糖尿病是以胰腺 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受损、肝脏和外周组织出现胰岛素抵抗并存为特征的 ,其中胰岛素抵抗是根本的病理生理。因此 ,降低胰岛素抵抗是治疗 2型糖尿病的重要环节。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由史克必成天津有限公司提供 )为胰岛素增敏剂 ,属新一代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该药能缓解胰岛素抵抗、长期稳定控制血糖 ,起到减少并发症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自 2 0 0 2年 2月至 11月 ,我科采用联合罗格列酮治疗 2型糖尿病血… 相似文献
6.
罗格列酮在Ⅱ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格列酮是一种新型胰岛素增敏药,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PPAR 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缓解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它能缓解脂代谢紊乱,对Ⅱ型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有防治作用.罗格列酮副作用较小,低血糖发生率低,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少.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均十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吡格列酮是一种用于治疗 2型糖尿病的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它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 γ) ,调节与糖和脂肪代谢相关的多种蛋白的转录 ,从而放大了肝脏和外周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后的信号转导作用 ,改善血糖的控制 ,而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临床研究显示 ,吡格列酮治疗可增强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在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中 ,吡格列酮 15mg/d至4 5mg/d单药治疗 ,能显著降低 2型糖尿病人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在磺脲类、二甲双胍、胰岛素或伏格列波糖控制不佳的 2型糖尿病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使用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肝功、肾功、血脂及体重指数的变化。方法:观察17例曾使用胰岛素联合一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血糖控制差的病人,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前后之疗效。结果:加用吡格列酮后FBG、2hPG、HbA1C、胰岛素用量显著下降,肝功、肾功、血脂、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吡格列酮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患者降糖效果显著,可以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且无明显肝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罗格列酮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氯吡啶为起始原料,先合成4-[2-(甲基-2-吡啶氨基)乙氧基]苯甲醛,然后与2,4-噻唑烷二酮缩合,氢化制得罗格列酮,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以2-氯吡啶计总收率为36.2%,实验结果表明:该路线具有原料易得,收率高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抗糖尿病药曲格列酮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新一代噻唑烷-2,4-二酮类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第一个新药曲格列酮。着重对曲格列酮的药效学、临床治疗以及毒副作用等方面作简要综述。曲格列酮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具有独特的药效,该药可提高胰岛素的作用,不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但不引起低血糖不增加体重。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对自发性IGT-OLETF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血糖测定采用葡糖氧化酶法,血胰岛素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游离脂肪酸(FFA)采用铜试剂显色法。结果 IGT-OLETF大鼠具有明显糖耐量、胰岛素耐量异常,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降低等特征。吡格列酮可明显提高IGT-OLETF大鼠对外源性胰岛素的反应性,改善其高胰岛素血症,降低血甘油三酯(TG)、FFA水平,降低肝脂含量及骨骼肌TG含量,使胰岛素敏感指数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吡格列酮可明显改善IGT-OLETF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其药物治疗目的主要是减缓或减少肝硬化、肝癌及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本文综述近年来胰岛素增敏剂、降脂药、抗氧化剂和肝细胞保护剂等各种NAFLD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评价。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 探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血液中镍纹样蛋白(METRNL)水平的影响。方法 高脂饮食3个月诱导胰岛素抵抗的肥胖小鼠,给予罗格列酮治疗1个月,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测罗格列酮对小鼠糖耐量的作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METRNL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肌肉、肝脏、白色脂肪、棕色脂肪、脑、脾脏、肾脏等组织中METRNL的表达,以及棕色脂肪中线粒体蛋白的表达。结果 罗格列酮治疗改善了高脂饮食动物的糖耐量,同时血液中METRNL浓度也显著增高;罗格列酮治疗增加了棕色脂肪和肾脏组织中METRNL的表达,对肌肉、肝脏、白色脂肪、脑、脾脏的METRNL表达没有影响;罗格列酮治疗增加了棕色脂肪线粒体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利酮可能通过提高棕色脂肪和肾组织的METRNL表达升高血清METRNL水平,提示METRNL可能参与了罗格列酮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那格列奈和格列苯脲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及胰岛素浓度等指标的变化。方法7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那格列奈组口服那格列奈一日3次,每次120mg,格列苯脲组口服格列苯脲一日3次,每次2.5mg,均治疗4周。治疗后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HbA_(1c)、空腹胰岛素浓度(F-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浓度(2hIns)、血压、甘油三酯(TG)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结果那格列奈降糖效果与格列苯脲相似,但餐后胰岛素浓度未见升高,前者安全性优于后者。结论那格列奈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Ezetimibe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S)-3-[(5S)-5-(4-氟苯基)-5-羟基-1-氧代戊基]-4-苯基-2-(?)唑烷酮与4-(4-氟苯基亚氨基)甲酚缩合后再经环合、脱硅烷保护得ezetimibe。前一中间体可以氟苯为原料,与戊二酸酐经付-克反应得到的5-(4-氟苯基)-5-氧代戊酸,与特戊酰氯缩合得到混合酸酐,再与(4S)-4-苯基-2-(?)唑烷酮缩合得(4S)-3-[5-(4-氟苯基)-1,5-二氧代戊基]-4-苯基-2-(?)唑烷酮,经(3αR)-1-甲基-3,3-二苯基-1H,3H-四氢吡咯并[1,2-c][1.3.2](?)唑硼烷[(R)-MeCBS]/BH3·S(CH3)2催化还原制得。总收率2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