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10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荣  王建华 《山东医药》2002,42(13):5-5
弱视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最常见的疾病。屈光不正是造成弱视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 ,我们治疗 10 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 ,现对其临床疗效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10 0例 (2 0 0眼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 ,男 5 8例 ,女 42例 ;年龄 3~ 12岁。初诊时均行视力、眼位及眼底检查 ,排除斜视及眼部器质性病变。治疗前先行屈光检查 ,用 1%阿托品眼膏连续点眼 3天 ,每天 2次 ,然后进行检影验光、配镜。矫正视力 0 .8~ 0 .6为轻度弱视 ;矫正视力 0 .5~0 .2为中度弱视 ;矫正视力≤ 0 .1为重度弱视。患儿配戴矫正眼镜 ,根据两眼弱视程度选择不…  相似文献   

2.
压抑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  王占玲 《山东医药》2001,41(5):68-69
我们选用压抑疗法治疗儿童弱视 2 6例 (4 8眼 ) ,疗效较为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2 1例 ,女 5例 ;年龄 3~ 16岁。单眼 4例 ,双眼 44例 ;视力≤ 0 .8且伴有不能矫正的共同性内斜 ,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性弱视。方法 :选用近压抑和交替性压抑。近压抑具体做法 :常规查视力 ,散瞳验光矫正 ,健眼或视力较好 (≥ 2行 )的眼 ,每日用阿托品散瞳 ,戴全矫眼镜。弱视眼戴过矫 1.5 0 D~ 3.0 0 D眼镜 ,使近视力比健眼或视力较好的眼多看 2行。健眼因散瞳近视力比弱视眼低 ,但用全矫眼镜看远不受影响 ,而弱视眼由于过矫近视力提高了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白内障摘除后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立体视觉异常的原因及发病机制。方法随机抽取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150例,常规眼部检查并矫正屈光不正和老视,采用同视机检查双眼同时视功能和融合功能,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立体视功能。对其中立体视功能未恢复或异常的患者97例进行分析。结果97例中,53例(54.6%)术前已患有影响视力和双眼单视的眼病,其中以眼底黄斑病变最常见(13只眼);27例(27.8%)手术合并角膜散光、后发白内障、眼肌麻痹性斜视、复视及黄斑水肿等;此外另一侧未手术眼的白内障17只眼(17.5%)和术后两眼屈光参差9例(9.3%)亦是影响立体视的常见原因;8例患者原因不明。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原有眼病、手术并发症、对侧未手术眼的白内障及两眼屈光参差均是影响视力康复和双眼立体视重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1995年12月~2010年12月,我们对收治的667例屈光不正和弱视患儿及667例正常对照者父母的酗酒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屈光不正合并弱视患儿667例,为病例组,年龄3~12岁。均由眼科门诊医师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视力≤0.8者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配镜后矫  相似文献   

5.
冯桂玲 《山东医药》2007,47(5):76-76
2001年3月~20005年12月,我们共对245例(352眼)弱视儿童施行综合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体会。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眼科门诊245例(352眼)弱视儿童,男113例,女132例;年龄3~13岁,平均6岁。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204眼(57.96%),屈光参差性弱视89眼(25.28%),斜视性弱视40眼(11  相似文献   

6.
自1978年以来,我们采用小瞳孔检影与主观试镜的办法,检查记录了200例(400只眼)屈光不正者的屈光度数,现分析如下: 一、方法和步骤凡屈光不正者皆按常规做远近视力及眼底检查,排除影响视力的其他眼病,作验光登记。检查时,首先进行小瞳孔检影,方法  相似文献   

7.
电脑验光与试镜验光151例结果对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彩云  杨超  解淑叶 《山东医药》2003,43(26):17-18
屈光不正者约占我国总人口的30%,配戴适宜的眼镜仍是矫正屈光不正,提高视力常用的方法之一。目前,临床对屈光不正者验光时多采用电脑与试镜验光相结合的方法。2002年7月~2003年3月,我院对151例(302眼)屈光不正的患者,采用上述两种方法验光;现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远期矫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栋  秦强 《山东医药》2000,40(19):44
1990年以来 ,我们对 32例散光性屈光不正弱视儿童的综合治疗效果进行了追踪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文 32例 (6 4眼 )均为 1992~ 1997年在我院治疗的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 ,其中男 17例 ,女 15例 ;初诊年龄 3~ 7岁。双眼无器质性病变 ,屈光间质清晰 ,无单眼或双眼遮盖病史。均系黄斑中心凹注视 ,均符合规则性散光 ,其中单纯近视散光 2眼 ,单纯远视散光 11眼 ,复性近视散光4眼 ,复性远视散光 34眼 ,混合性散光 11眼。单纯远视度 < 4.5 0 D,单纯近视度 <- 4.0 0 D,柱镜 <1.5 0 D,双眼屈光参差球镜 <1.5 0 D,近视性散光范围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屈光不正的病因、特点及与合并眼病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自动电脑验光仪对60~86岁患者172例328只眼验光后矫正视力检查。结果本组轻度远视及远视散光较多,共234眼(71.3%),逆规则散光发生率高,218限中发生143眼(65.6%),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多。312眼(95.1%)矫正后视力提高,其中262眼≥1.0,占79.9%。合并眼病中以白内障最多见,共213眼。结论屈光不正是老年人视力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矫正后多数视力可提高。  相似文献   

10.
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滴眼液散瞳验光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7月~2005年8月,我科采用复方托品酰胺和阿托品两种滴眼液对242例(484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进行散瞳验光比较,并分析其适用范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多媒体训练系统提高弱视患儿视力和重建双眼视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弱视患儿84例(155眼),随机分为多媒体训练系统治疗组43例(80眼,观察组)、传统弱视训练治疗组41例(75眼,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及三级立体视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轻度弱视的有效率为97.7%,中度弱视的有效率为88.5%,对照组分别为80.0%、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远视性弱视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5.0%,近视性弱视的有效率为73.3%,对照组分别为74.4%、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双眼三级视功能都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媒体训练系统在全面治疗弱视上具有方便、快捷、患儿依从性好、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同时能重建双眼视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老年人双眼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方法将双眼视力下降的400例(800眼)患者(年龄>60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引起老年人双眼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结果视力<4.0的患者多集中于70~80岁,且患眼数量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因此年龄增长与老年人双眼视力下降具有相关性;对比各种疾病引发视力下降程度及占比,发现屈光不正及白内障的差异显著,青光眼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差异不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非屈光不正性质的眼部疾病增加,其中老年白内障发病率最高,对比各年龄组眼部疾病种类及占比,差异显著(P<0.05);老年群体中最常见的屈光不正类型为远视眼[295眼(77.43%)]。对比各种屈光不正类型的屈光度及占比,差异显著(χ~2=61.272 5,P=0.000 0)。结论老年人视力下降主要原因分为屈光不正及非屈光不正眼部疾病,后者对视力的影响程度更大,其中发病最高的眼部疾病为白内障,最常见的屈光不正为远视。针对老年人双眼视力下降的诊断,必须认真查找原因,避免因早期非屈光性眼部疾病与屈光不正症状相似而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长沙市郊区眼部疾病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裸眼和小孔视力检查,对视力损伤最大的原因记录为第一诊断,同时也记录其他诊断及全身疾病既往史.由于生活质量跟双眼视功能有关,所以采用双眼综合视力(BVA).应用SQOL-DVI量表进行生存质量测量.结果 视力损伤人群中影响老年人视功能损害的主要眼病依次为白内障(63.64%)、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7.27%);青光眼(3.6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3%);角膜混浊(1.82%)和视神经萎缩(1.21%).生活质量评分由高到低为:屈光不正、白内障、干眼症、沙眼Ⅲ、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白内障与屈光不正的生存质量总分没有差别.干眼症与白内障、屈光不正比较均存在差别(P=0.045、0.037);黄斑变性与白内障、屈光不正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别(P=0.022、0.012);青光眼与白内障、屈光不正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别(P=0.031、0.027).白内障、屈光不正、黄斑变性和沙眼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视力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03,0.738,0.925和0.987,P<0.05).干眼症和青光眼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视力没有明显关联(Pearson系数分别为0.046,0.374,P>0.05).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有3个变量成为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视力,疾病种类,年龄.结论 视力是影响老年人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提高和保存视力是改善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斜视弱视眼多焦视诱发电位(mfVEP)的特征性改变。方法对30例4~8岁调节性内斜视弱视儿童行mfVEP检测,并与同年龄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内斜视弱视眼各环N1、P1波振幅密度值降低、峰潜时延长.在中心区存在显著性差异;鼻颞侧反应峰潜时存在差异。各组上半视网膜N1、P1波较下方振幅密度降低、峰潜时延长,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内斜视弱视眼在中央及鼻侧区域视功能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笔者诊治2例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NBS)。报告如下。 例1:男,25岁。自幼双眼水平摆动不能固定,6月左右发现内斜视,1~2岁发现歪头视物,4岁时看细致物体时内斜视加重,看远物体时减轻,现在内斜视固定。查体:视力右0.7,左0,3,双眼视力0.8(均在代偿头位状况下检查),右眼内斜+35°,为注视眼。第一眼位无眼球震颤,外转时眼震明显加重,内转时减轻。左眼不能注视。双眼水平运动时若使用外转眼注视则双眼运动正常,若使用内转眼注视则外转眼不到位,表现假性外直肌不全麻痹。代偿头位为面向右侧转,即使遮盖左眼或在左眼前加与斜视角等量的三棱镜后内斜视及头位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Suresight视力筛查仪检查柱镜呈&#177;9.99D的屈光意义。方法 Suresight视力筛查仪检查柱镜呈&#177;9.99D的学龄前儿童,采用1%阿托品散瞳后检影验光,分析检影验光结果。结果 Suresight视力筛查仪检查柱镜呈&#177;9.99D32例36眼,屈光状态分布以混合散光最多,27眼,占75.00%;远视性屈光9眼,占25.00%,近视性屈光0眼;散光绝对值分布,柱镜绝对值为3.50D-4.75D,平均为4.00D。结论学龄前儿童Sure-sight视力筛查仪检查柱镜呈&#177;9.99D都是大散光眼,绝对值为3.50D-4.75D,平均为4.00D,以混合散光为主。  相似文献   

17.
陈澎  张林娜  田旭 《山东医药》2003,43(27):37-38
A- V综合征又名 Urist综合征 ,其特点为水平斜视在垂直方向上呈非共同性 ,此综合征临床常见。V型斜视是指向下方注视时集合加大 ,眼位的变化呈 V字型。在向下看时的内斜度比向上看时加大称“V”型内斜视 ;在向上看时的外斜度比向下看时加大称“V”型外斜视。自 2 0 0 1年以来 ,我们收治 V型斜视 42例 ,均施行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5例 ,女 1 7例 ,年龄 4~ 1 5岁 ,平均 1 0 .5岁。其中 V型外斜视 3 0例 ,V型内斜视 1 2例。1 .2 检查方法 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 ,有屈光异常者矫…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双眼视觉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双眼视觉重建的总体水平及影响因素。 方法 对100例(150 只眼)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矫正视力、屈光状态、双眼影像、同视机及远、近立体视功能进行检测。 结果 150只术眼平均矫正视力≥0.8者占52% ,0.4~0.6 者占38% ,0.15~0.3 者占10% ,91 例恢复了双眼单视,72例有融合功能,69例出现立体视功能。 结论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双眼视觉恢复水平与视力、两眼视力差及融合功能有关,视力低常与原有眼病和手术并发症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 90岁及以上长寿老年人的视力状况和眼部疾病情况。 方法 对 135例90岁以上老年人常规检测视力 ,外眼、眼前节、眼底及眼压。对合作者进行验光 ,矫正屈光不正。 结果  135例老年人右眼视力平均 0 4 6± 0 5 0 ,左眼 0 4 9± 0 5 0。盲和低视力分别为 7(5 9% )例和14 (10 3% )例。 4 3例 (81 1% )老年人验光后视力提高 1~ 5行 (平均 3行 ) ,验光前、后视力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所有老年人均有眼睑下垂、角膜类脂环、眼底动脉硬化、老视等老年性眼部变化。平均每位老人患有 2 4 (2~ 7)种眼病和 7 6 (3~ 12 )种全身主要脏器病变。对视力产生普遍影响的因素是屈光不正 ,诸多眼病中白内障居首位 ,严重影响视力的眼病是黄斑病变和各种原因的视神经萎缩。 结论  90岁以上老年人盲和低视力的发生率高 ,其原因既有衰老退化因素 ,又有老年人常见眼病和屈光不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儿童在戴镜前后的视力变化,评估单纯屈光矫正在学龄前儿童视力改善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224眼)2~7岁的屈光不正儿童,给予合理的屈光矫正后,随访3个月、6个月后戴镜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按年龄分组:在戴镜3个月后,3个年龄组间戴镜视力提升有差异(χ~2=29.391,P=0.000),其中3~5岁提升最明显,5~7岁年龄组其次,3岁年龄组最差;戴镜半年后各年龄组间戴镜视力的提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210,P=0.084)。按屈光状态分组:在屈光矫正半年后,各组间的戴镜视力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17,P=0.003),其中单纯远视或远视散光的儿童戴镜视力改善最好,其次分别为复性远视散光组、混合散光组、单纯近视或近视散光儿童,复性近视散光儿童效果最差。结论单纯屈光矫正可提升学龄前儿童的戴镜视力,其中屈光矫正在3~5岁年龄段效果最好,单纯远视或远视散光眼的戴镜视力改善最明显,并且部分儿童戴镜后视力可达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