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与血清心肌酶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61例腹泻住院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免疫层析金标记法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161例拟诊肠炎患儿的粪便标本,轮状病毒(RV)阳性标本88例,阳性率54.6%,观察组(RV阳性)患儿心肌酶谱检测心肌损害56例,阳性率63.6%,对照组(RV阴性)患儿心肌酶谱检测心肌损害11例,阳性率15.1%,观察组心肌损害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粪便中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致病原,心肌酶谱与轮状病毒肠炎具有相关性,对腹泻患儿粪便做轮状病毒抗原及血清心肌酶谱检测,有助于早期及时发现婴幼儿心肌损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的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69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并以同期68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行同样的检查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电图异常表现率也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各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可引起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电图多指标的变化,观察其变化,可尽早发现心肌损害,对监测病情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5例腹泻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做心肌酶谱(AST、LDH、CK、CK—MB)和肌钙蛋白测定、心电图检查;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粪轮状病毒抗原阳性)与对照组(粪轮状病毒抗原阴性)心肌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对心肌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异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最多见,其次是ST—T波改变。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常合并心肌损害,出现心肌酶、肌钙蛋白和心电图改变,多属于潜在性和亚临床型心肌损害,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时应注意观察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心肌酶谱,探讨其在轮状病毒肠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50例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为观察组,同期50例非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的心肌酶谱(AST、LDH、CK、CK—MB),比较两组心肌酶谱的变化,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心肌酶谱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对心肌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早期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并动态观察其变化,可及早发现心肌损害,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100例与同期123例非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进行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发生率达82%,心肌酶谱异常占76%,心电图异常者占52%,非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发生率达13%,心肌酶谱异常占11.3%,心电图异常者占5.7%(P〈0.005)。经大剂量维生素C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心肌酶谱很快恢复正常,但心电图恢复较慢。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引起的心肌损害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心肌酶谱异常,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早期常规进行心电图,心肌酶检测,以便发现心肌损害,及早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轮状病毒(RV)肠炎时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RV抗原阳性肠炎80例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RV抗原阴性肠炎80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及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心肌酶谱5项指标及其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结论 通在治疗RV肠炎时,加强心肌酶谱的检测,对病情监测及预防心肌损伤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RV)性肠炎与心肌酶谱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RV性肠炎的患儿253例(观察组)与同期143例非RV性肠炎的患儿(对照组)进行心肌酶谱(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酸肌酶(CK)、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a一羟丁酸脱氢酶(rHBDH)、ALT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心肌酶谱和ALT测定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肌酶谱结果异常者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婴幼儿RV感染常合并心肌及肝脏损害,心肌酶谱和ALT测定对婴幼儿RV的诊断、监测病情变化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秀珍 《当代医学》2011,17(24):54-54
目的了解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改变及转归。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58例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的患儿,进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cTnI)检测,对心肌酶和(或)肌钙蛋白(IcTnI)异常患儿进行营养心肌治疗10天后出院,嘱其1月后门诊复查。结果心肌酶LDH升高44例(75.9%),AST升高28例(48.3%),CK升高10例(17.2%),CK-MB升高38例(65.5%);2项及2项以上酶学异常者41例(70.7%);肌钙蛋白I(cTnI)升高5例(8.6%);心电图异常5例,58例患儿未见超声心动图异常。1月后复诊患儿50例,复查心肌酶、肌钙蛋白全部正常。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大多有不同程度心肌损害,对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常规行心肌酶谱、肌钙蛋白(cTnI)检查,发现异常及早营养心肌治疗,以免心肌损害,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9.
124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检测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桂华 《当代医学》2011,17(10):17-18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的变化。方法采用酶动力学方法测定124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心肌酶水平。结果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率为51.6%。心肌酶升高与脱水、酸中毒有显著性差异(x2=8.86,P〈0.01)。心电图及心肌酶同时变化者与单纯心肌酶变化者相比,心肌酶水平存在显著差异(x2=8.3,P〈0.01)。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可伴有心肌损害,其发生率与病情程度有关。心肌酶与心电图同时变化者其心肌酶水平显著升高,提示测定心肌酶含量有助于临床判断心肌有无受损及损伤之轻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AST、LDH、CK、CK-MB、HBDH)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3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含量,并与同期轮状病毒性抗原阴性的78例肠炎患儿作对照,同时,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又分为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进行比较,观察其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发现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组血清中AST、CK、CK-MB、HBDH比同期轮状病毒性抗原阴性的肠炎患儿组明显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而LDH活性无明显性差异,P>0.05。中度脱水组的RV肠炎患儿心肌酶较其他RV肠炎患儿显著增高。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常伴有心肌损伤,心肌酶谱检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王莉平  资捷  朱永娟  吕琪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2):2258-2258,2305
目的通过对感染轮状病毒的腹泻婴幼儿心肌酶谱的检测分析,探讨其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的患儿,采用酶速率法检测其心肌酶(AST;LDH;CK—MB)。结果100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的患儿心肌损害有31例,达31%。结论心肌酶是判断轮状病毒腹泻合并心肌损害的重要依据,它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心肌有无损害及心肌损害的程度,对明确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合并肝脏、心肌及神经系统等胃肠外脏器损害的关系。方法对254例住院腹泻患儿用金标法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做心肌酶及肝功检测,按照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和对照组(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阴性),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肝损害及心肌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损害及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与患儿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常合并心肌及肝损害,且年龄小者受损害几率较大,因此建议对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应常规完善心肌酶及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呼吸衰竭患儿心肌损害相关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儿心肌损害相关指标心肌酶与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因肺炎引起呼吸衰竭患儿126例,其中Ⅰ型呼吸衰竭77例,2型呼吸衰竭49例。另选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患儿心肌酶指标和心电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Ⅰ型呼吸衰竭组及Ⅱ型呼吸衰竭组患儿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Ⅱ型呼吸衰竭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Ⅰ型呼吸衰竭组(P<0.01)。126例呼吸衰竭患儿中心电图异常改变者109例,对照组、Ⅰ型呼吸衰竭组及Ⅱ型呼吸衰竭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衰竭患儿的心肌酶水平和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升高,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心电图异常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是否会加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心肌损伤从而影响患儿血液中心肌酶的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90例,经检查后分组,将其中139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观察组,余51例生理性黄疸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根据G6PD是否正常再分为观察Ⅰ组79例(G6PD正常)和观察Ⅱ组60例(G6PD缺乏),抽血检测所有患儿总胆红素(TBIL)、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中139例患儿的平均血清TBIL含量[(269.7±31.3)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86.5±19.8)μmol/L],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中AST、LDH、CK、CK-MB等心肌酶的平均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Ⅱ组患儿与观察Ⅰ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Ⅱ组患)LAST、CK、CK-MB、LDH等心肌酶的平均含量均明显高于观察Ⅰ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对心肌细胞造成损伤从而引起心肌酶水平的变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心肌酶升高程度与其黄疸水平呈正相关;G6PD缺乏可增强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细胞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轮状病毒感染对婴幼儿心肌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患者129例。选择同期130例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腹泻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心肌酶谱测定结果包括AST、LDH、CTn-I、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CK-MB/CK等均明显比对照组患儿高,其中观察组患儿出现心肌损伤56.6%,对照组为9.23%。观察组患儿中治疗有效病例102例,,治疗有效率为79.1%。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后心肌酶谱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每天腹泻次数超过10次,出现酸中毒以及脱水程度较严重的轮状病毒感染的婴幼儿应该注意观察患儿的心肌功能,若发现患儿的心肌酶谱指标出现异常,则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患儿病情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及肝脏、肾脏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方法 将160例腹泻患儿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90例,对照组为非轮状病毒感染患儿70例,入院后分别进行血清cTnⅠ、ALT、AST、Cr、BUN、CK-MB及β2-MG测定,比较两组患儿心肌、肝脏、肾脏损害发生率,并比较观察组不同月龄和不同脱水程度患儿心肌、肝脏、肾脏损害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cTnⅠ、ALT、CK-MB、AST检测值高于对照组(P<0.05),BUN、Cr和β2-MG检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肌损害、肝脏损害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肾脏损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12个月患儿心肌损害、肝脏损害发生率高于>12个月患儿(P<0.05);观察组中,重度脱水患儿心肌、肝脏、肾脏损害发生率均高于轻度脱水患儿(P<0.05).结论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可能导致心肌、肝脏及肾脏的损害,发生率与患儿月龄及脱水情况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解流行性腹泻不同病情程度患儿是否存在心肌损害及其程度。方法 对 5 8例临床确诊为轮状肠炎者 ,进行了心肌酶学活性测定。结果  ( 1)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急性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 ,患儿心肌酶 (AST、HBDH、CK、CK MB)测定值高于对照组测定值 (P <0 .0 1)。 ( 2 )合并脱水酸中毒症状愈严重心肌酶活性升高愈显著 ,同时心电图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 3 )随着病情好转心肌酶学各项指标也随之改善 ,心电图也恢复正常。结论 对小儿流行性腹泻患者行心肌酶测定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国军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400-1401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血清心肌酶的变化,以便在诊治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方法选择HFMD患儿110例,其中轻症80例,重症30例。另选2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OlympusAU 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HFM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等多项心肌酶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症及重症HFMD组患儿血清AST、LDH、α—HBDH、CK、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重症HFMD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轻症HFMD组(P〈0.01)。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心肌酶指标均趋向正常水平。结论婴幼儿HFMD血清心肌酶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187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检测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动力学方法测定 187例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心肌酶含量。结果 发现普通型菌痢组明显低于轮状病毒肠炎组 (P<0 .0 1)和中毒型痢疾组 (P<0 .0 1)。心电图和心肌酶同时变化的患儿与单纯心肌酶谱变化的患儿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感染性腹泻的患儿可伴有心肌损害 ,心肌损伤的轻重与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关。心肌酶及心电图同时有改变者心肌酶水平显著升高 ,提示测定心肌酶含量有助于临床判断心肌有无受损及损伤之轻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