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不同阶段肾上腺髓质素(ADM)的特点及其与系统血管顺应性(SVC)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9例终末期肾病(ESRD)长期透析患者和1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尚未透析患者的ADM水平,同时所有患者均采用Dynapulse200M动脉功能测定仪检测SVC,并和15例正常人作对照。比较13例ESRD透析患者透析前后的ADM的变化并分析了ADM与SVC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RF组和透析组患者的ADM明显增高(P〈0.01),透析组与CRF组比较,透析组的ADM比CRF组明显升高(P〈0.01)。透析后即刻SVC明显的改善(P〈0.01),ADM明显增加(P〈0.05),而透析后5h,SVC、ADM与透析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SVC的变化与ADM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慢性肾衰患者ADM明显增高,透析中ADM的变化是暂时的,与SVC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脂检测的价值。方法测定110例糖尿病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血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L)水平。结果正常尿白蛋白组血脂各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微量白蛋白组TG、LD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血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大量白蛋白组TG、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P〈0.01)。血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1),血T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脂水平随糖尿病肾病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糖尿病肾病脂代谢紊乱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且随病程迁延而加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非透析性慢性肾病患者(CKD)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I。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肾功能[血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检测分析,探讨非透析性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肾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水平和Cr浓度;采用肾动态显像做肾图检查,运用Gares法计算GFR。比较非透析性CK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血脂和肾功能,运用线性回归分析TC、TG、LDL和HDL水平与Cr和GFR的相关性。结果:非透析性CKD患者的TC、TG、LDL水平及Cr、GFR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线性回归显示,非透析性CKD患者的Cr水平与TC、TG、LDL水平呈正相关(P〈0.01),GFR与TC、TG、LDL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非透析性CKD患者肾脏功能的恶化与血脂紊乱密切相关,是CKD进行性恶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C1q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肾炎(LN)诊断和病情活动性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对SLE患者(n=102)、疾病对照组(n=60)和正常对照组(n=40)外周血血清中抗C1q抗体进行检测。102例SLE分为疾病活动组(60例)和疾病稳定组(42例),并按LN判定标准分为LN组(50例)和非LN组(52例)。比较各组抗C1q抗体的阳性率和水平,并与SLE患者实验室指标、活动性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抗C1q抗体的阳性率在SLE患者中为64.7%,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阳P〈0.05)。在SLE活动组,抗C1q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SLE稳定组(P〈0.01)。LN组患者的血清抗C1q抗体的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非LN组的SLE患者(P〈0.01)。相关分析表明,血清中抗C1q抗体水平分别与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GLO、IgG、ESR、CRP和24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白细胞、补体C3、C4、白蛋白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抗C1q抗体检测对SLE及LN的诊断和疾病活动性判断有重要价值。检测抗C1q抗体的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情活动,为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策略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脂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8例初诊未用激素治疗、32例已用激素治疗的SLE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水平,并分析其变化与临床病情资料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组血清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降低(P〈0.05)。有肾脏病变SLE患者组TG水平明显高于无肾脏病变SLE患者组(P〈0.01),TC和HDL水平在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应用激素治疗组血清TC和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L水平在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HDL水平与血沉(ESR)呈负相关。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脂异常主要系肾脏损害和大剂量激素使用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关系,为研究SLE的免疫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为SLE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三色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SLE患者(狼疮性肾炎组和不伴狼疮性肾炎组)和正常对照组20例外周血中Th1和Th2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分泌情况。结果:(1)狼疮性肾炎(LN)患者Th1及Th1/Th2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2)不伴有LN的SLE患者Th1较对照组降低(P〈0.05)。(3)LN患者Th1及Th1/Th2比值较不伴有LN的SLE患者明显升高(P〈0.01)。结论:伴有LN的SLE患者Th1细胞功能亢进,具有Th1优势。不伴有LN的SLE是一种Th2细胞相对占优势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增殖诱导配体(APRIL)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水平,探讨APRIL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36例SLE患者及17例正常人PBMC的APRILmRNA表达,并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LE患者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APRIL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活动期组较非活动期组增高更明显(P〈0.01);SLE患者APRILmRNA表达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6725,P〈0.01)。结论 SLE患者APRILmRNA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TNF-α及其可溶性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Bs)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5例SLE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TNF—α、sTNFB1、sTNFB2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中TNF—α、sTNFBs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LEDAI积分提示SLE活动组的患者血清中sTNFR1、sTNFR2表达水平高于SLE非活动组患者(P〈0.001);抗dsDNA抗体阳性组血清中TNF-α、sTNFRs水平均高于抗dsDNA抗体阴性组(P〈0.01)。SLE患者肾脏受累组中TNF—α、sTNFBs水平均高于非肾脏受累组(P〈0.001)。另外,SLE患者血清中sTNFBs表达水平与TG水平升高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388、r=0.436(P〈0.01)。结论:sTNFRs与SLE患者血清中TG水平存在正相关,与疾病活动性及肾脏受累亦呈正相关,因此有可能作为判断疾病活动和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炎康胶囊”联合强的松、环磷酰胺(CTX)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及对血脂、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140例N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强的松加CTX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中加肾炎康胶囊。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纤维蛋白原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脂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亦比治疗前降低(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缓解率8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4%(P〈0.05)。结论:“肾炎康胶囊”可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改善高黏血症,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观察两组疗效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6%和89.2%,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各种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药灌肠治疗CRF,既改善了临床症状,又改善了肾功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迟进入透析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美霞  周成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190-3192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赖诺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104例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赖诺普利)和治疗组(赖诺普利+疏血通)。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0周UAER、Scr和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UAER均显著下降(P<0.05,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治疗后治疗组Scr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3)治疗后两组BUN、FBG、PBG、UAER、TC和TG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疏血通和赖诺普利联合治疗能有效减少早期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DN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芪龙糖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共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龙糖肾方和丹红注射液。治疗12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GHbA1c)、24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ol,TG)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GHbA1c、UAER、TC、TG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芪龙糖肾方具有调整脂代谢、减少尿蛋白,改善血流以及微循环作用,从而进一步延缓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患者108例,分为无蛋白尿组(1组)、微量白蛋白尿组(2组)、临床尿蛋白组(3组)、DN肾功能不全代偿期(4组)和DN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5期),另纳入健康体检者83例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其血清Hcy、血肌酐(SCr)、TG、TC水平。结果糖尿病组(1组+2组)及糖尿病肾病组(3组+4组+5组)较健康对照组血清Hcy、SCr、TG、TC水平均增高,而与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进一步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糖尿病肾损害的加重,血清Hcy、SCr、TG、TC水平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肾病4组、5组与13组比较,TG、TC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5组较4组进一步增高(P<0.01)。结论随着糖尿病肾病分期的进展,血清Hcy、SCr、TG、TC水平有逐步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老年临床期DN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50例,常规治疗加尿毒清治疗组52例,2组疗程均12周,另纳入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间血清微炎性反应标志物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将这些促炎因子与VEGF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相关分析。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IL-1β、IL_6、CRP、TNF-α、VEGF和UAER水平的变化。结果(1)2组老年临床期DN患者IL-1β、IL-6、CRP、TNF-α、VEGF、UAER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2周,常规治疗组IL-1β、、VEGF、UAER显著下降(P<0.05),而IL-6、CRP、TNF-α无明显变化(P>0.05);尿毒清治疗组IL-1β、IL-6、CRP、TNF-α、VEGF、UAER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尿毒清治疗组各项指标下降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VEGF与IL-1α(r=0.41,P<0.01)、IL-6(r=0.28,P<0.01)、CRP(r=0.33,P<0.01)、TNF-α(r=0.36,P<0.01)呈正相关;UAER与IL-1α(r=0.39,P<0.01)、IL-6(r=0.32,P<0.01)、CRP(r=0.29,P<0.01)、TNF-α(r=0.37,P<0.01)呈正相关;VEGF与UAER呈正相关(r=0.55,P<0.01)。结论老年DN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炎性反应状态和VEGF增高,尿毒清颗粒治疗能有效改善微炎性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15.
李沛  曾丽 《四川医学》2011,32(12):1959-196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2009年9月-2010年9月,9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比较观察两组的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N和LMT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LN和LMT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降低血脂,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的疗效。方法 80例DN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厄贝沙坦+辛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hu-MA、TG、TC、LDL-C、收缩压和舒张压等均显著性降低(P0.001或P0.01);对照组24hu-MA、TG、TC均显著性降低(P0.001或P0.01)。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24hu-MA、TG、TC、LDL-C、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厄贝沙坦+辛伐他汀"治疗早期DN患者疗效佳,而且也比较安全,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4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3例。在常规降糖、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吡格列酮30mg/d口服,连用12周。观察治疗前后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UAER、HbA1C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两组治疗前后BUN,SCr,Ccr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ER,并有显著降低血糖、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轶 《西部医学》2010,22(7):1248-1249,1252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Ⅲ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对照组)和黄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组(治疗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胰岛素用量等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用药均可使Ⅲ期DN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TC和TG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升高血白蛋白(Alb)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肌酐(SCr)和胰岛素用量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联合替米沙坦干预早期DN,能更有效的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在减少尿蛋白和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方面更优于单用替米沙坦。  相似文献   

19.
姚勇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80-81,9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中西医治疗组(A组)50例和西药治疗组(B组)50例,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β2微球蛋白(β2-M)、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血清纤维化标志蛋白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黏蛋白(LN)1的含量变化。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0。O%,明显高于B组62.0%(xz=3.987,P〈0.05);治疗后A组Scr、BUN、Ccr、β2-M、NAG、C—Ⅳ、PC—Ⅲ和LN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2.125~2.745,P〈0.05~0.01);治疗后A组血清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t=-2.175~2.578,P〈0.05);治疗后血清纤维化指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2.105-2.478,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