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流变性一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了68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哮喘发作时和缓解后白细胞变形能力(LD)和白细胞粘附功能(LAF)的变化,并与42例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支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期白细胞滤过指数(LFI)和白细胞粘附率(LA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哮喘缓解期,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支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期和缓解期LFI与LAR呈正相关。结论LD降低和LAF增高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老年支气管哮喘相对较少,本文分析69例,并与84树青壮年哮喘息者对比,以探讨其发病因素及治疗中的特点.1临床资料1.1病例:1985~1995年153例中,排除心源性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气管或支气管肿掩等疾病.诊断均按1984年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老年组:用例中男里倒,女38例,年龄60~75岁.对照组:84例’中,男38例,女46例,年龄17~55岁.l·2发病因素1.2.1发病年龄:老年组首次发病年龄40~67岁者43例(62%),16例在60岁后发病,儿童期发病者26例,其中12例时断时续反复发作,14例首次发作后.直到成年及中年以后才再次发作.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因素,评价社区综合干预老年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前来本社区就诊的8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将他们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即健康教育、规范化管理及跟踪随访,随访期限为1年,比较两组哮喘发作频率及程度.结果 80例患者全部为慢性持续期或急性发作期患者.60岁以前发病64例(80%),有吸烟史56例(70%);本社区老年支气管哮喘诱发因素依次为吸入致敏原、呼吸道感染和气候变化等;经社区综合干预后,哮喘的发作次数、发作程度均明显改善.结论 老年支气管哮喘发病与吸入致敏原、呼吸道感染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应改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居住环境,积极防治早期呼吸道感染及做好气候变化的保暖工作等,早期诊断和社区综合干预是老年支气管哮喘防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探讨白细胞流变特性变化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②方法检测了68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哮喘发作时和缓解后白细胞变形能力(LD)和白细胞粘附功能(LAF)的变化,并与42例健康人作比较。③结果支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期白细胞滤过指数(LFI)和白细胞粘附率(LA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哮喘缓解期,差异均有极显著性(t=3.1416~4.065,P均<0.001)。支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期和缓解期LFI与LAR呈正相关(r=0.636,0.585,P均<0.001)。④结论LD降低和LAF增高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且与病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社区老年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干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干预的效果。②方法 将以吸入糖皮质激素 (GCS)为中心的阶段治疗的方案应用于干预治疗组 ,并与未行干预治疗的对照组对比研究 ,随访 1年 ,观察 2组病例急性发作情况。③结果 干预治疗组急性发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χ2 =4 .0 7,P <0 .0 5 )。④结论 对老年哮喘缓解期病人进行干预治疗可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频率 ,延长缓解期 ,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极为常见的严重疾患 ,尤其是反复发作者病死率高。因此 ,如何提高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治疗、护理效果 ,减少反复发作住院的次数应引起相当重视。 2 0 0 0年 3月~ 2 0 0 2年 2月 ,笔者通过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病人出院后的护理干预进行前瞻性研究 ,以期提高老年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3 4例中 ,男 60例、女 74例 ,年龄 60~ 86岁 ,平均 72 5岁。均经解痉、平喘、抗炎、扩管治疗。出院时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71例 ,其中目前吸烟 2 7例 ,前吸烟 40例 ,非吸烟 4例 ;对照组 63例 ,其中目…  相似文献   

7.
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并低血钾症68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并低血钾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7年8月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并发低血钾、年龄〉60岁。结果血钾多数在2.0~3.0mmol/L(82%),多种原因可致低血钾,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并发低血钾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危险性大,必须及时发现并治疗。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在对气道重塑的干预、对难治性哮喘及激素依赖性哮喘的联合用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干预和对哮喘急性发作的预防作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预防即对哮喘的缓解期治疗,哮喘发作时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根据脏腑辨证有肺虚、脾虚、肾虚等,或以某一脏器为主,或兼而有之,合并痰浊瘀血等。缓解期治则治法补益脏腑功能为主,配合应用活血祛瘀祛痰。  相似文献   

9.
老年哮喘的诊断和治疗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哮喘的发病有2个高峰期:儿童期和老年期。老年哮喘应指60岁或60岁以后新发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但亦有人认为应包括60岁以前发病,迁延至老年者。1999年沈阳调查砠岁以上的老年哮喘总患病率为0.68%,而发达国家65岁以上老年哮喘则  相似文献   

10.
社区综合防治措施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淑梅  曾静  邓雪梅 《广东医学》2006,27(11):1697-1698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防治措施在支气管哮喘患儿缓解期中的作用。方法 将65例缓解期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给予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即健康教育、规范化管理及跟踪随访,随访期为1年,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哮喘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哮喘发作的频率。结果 干预组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哮喘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社区综合干预治疗,可有效减少哮喘的发作频率,延长缓解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与内皮素 - 1 (ET - 1 )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 0例健康人和 36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期与缓解期血浆ET - 1水平 ;结果 :轻度发作组发作期与缓解期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中度发作组与缓解期比明显升高 (P <0 0 5 ) ;重度发作期与缓解期比亦显著升高 (P <0 0 1 ) ;结论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血浆ET - 1明显升高 ,且与病情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老年及青年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有何异同。方法:对处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老年患者36例,青年患者28例,进行肺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老年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达91.67%,青年患者只有57.14%;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老年患者阳性率为58.33%,青年患者达92.86%。结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老年患者的气道受限、可逆性都比青年患者差,提示缓解期气道炎症仍然持续存在,需长期维持治疗,定期复查肺功能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3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1年有针对性的全程护理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再入院次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1年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及再住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哮喘患者的整体治疗及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14.
18例老年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南楼一科原媛,马芳春老年支气管哮喘发病率的增加已引起人们重视,本文对我院1990年5月~1991年2月收治的18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平均68岁(60~76岁),首次哮喘发病在35岁以上...  相似文献   

15.
马名方 《河北医学》2002,8(8):720-721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有所提高 ,并且发病年龄也有提前趋势 ,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反复发作 ,一直是儿科的一个难题。近几年 ,我院儿科开设了支气管哮喘专科门诊 ,重点开展支气管哮喘的发作缓解期治疗 ,对于防治哮喘的反复发作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其中 9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我院哮喘门诊自 1999年 2月至 2 0 0 1年 2月就诊的患者 ,临床症状符合 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者[1] 。1.2 一般资料 :男 5 8例 ,女 32例。就诊年龄 :2~ 12岁。其中 :<3岁 9例 ;~ 5岁 …  相似文献   

16.
高申琴 《中原医刊》2001,28(7):41-42
老年期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第二个高峰[1],仅次于儿童期。老年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和其它年龄组相同,但发作症状不典型[2],常被病人甚至医生忽视而漏诊或误诊,部分患者长期得不到正规治疗。据报道,老年性哮喘发病率升高,诊断率很低,致死率不断升高[1]。本文分析了老年性哮喘(广义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老年性哮喘的识别能力,早期诊断,正规治疗,改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1996年9月~2000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病人中,符合1998年《中国CO…  相似文献   

17.
老年哮喘患者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呼气延长、发作性喘息、胸闷及胸部紧缩感,尤其是夜间易出现呼吸困难.与年轻人哮喘比较,老年哮喘临床表现不典型,有较长时间的慢性咳嗽咳痰病史,发病多呈渐进性起病,部分病人先有明显慢支样的症状数年,经过一次急性加重期后气促明显增加或出现喘息,呼吸系统感染是最常见的发作诱因,有明显的肺和气道结构的重塑,所以即使在缓解期肺功能检查亦可见有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人哮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5月-2006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老年(〉60岁)组104例,青壮年组(〈40岁)121例,对其首发年龄、临床特点、发病诱因、并发症、过敏史及肺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首发年龄稼晚,重症哮喘发生率高,合并症多,肺功能指标FEVi、FEVi/FVC显著低于青壮年组。青壮年组过敏性鼻炎和夜间发作高于老年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老年人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期起病,老年起病的支气管哮喘很容易漏诊、误诊.我科自2007-2011年收治老年支气管哮喘5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8例患者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60-83岁,平均68.7岁.本组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2008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本组病例季节性发病为多,秋冬季发病占47例(81%),余一年四季均有发病.病程4个月至11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2例支气管哮喘病人作了22例次支气管肺泡灌洗,其中3例次为重度哮喘发作;8例次为中度发作[1];11例次为缓解期.灌洗方法在一般肺灌洗的基础上经过改良后,12例病人无1例死亡.11例次哮喘发作患者,灌洗后临床症状皆有不同程度改善.11例次缓解期病人,灌洗后皆无不良反应.凡哮喘时间较长者,均能灌洗出较大量脓痰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