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小儿难治性腹泻的救治经验。方法对1993—2003年间50例难治性腹泻患儿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不同病因所致腹泻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重点突出难治性腹泻每种类型治疗的特殊性。结果全组均救治成功,表现为便次明显减少或正常,大便转稠或成形,营养状态逐渐恢复。结论小儿难治性腹泻目前尚无系统分类及治疗的报道,病因复杂,病情重,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重者死亡率高,成功救治的关键在于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准确及时的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2.
小儿在住院过程中,由于护理不当所致的腹泻称为医源性腹泻。我院2004年1月~2006年6月发生8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浅析小儿腹泻的原因,探讨其临床治病的价值以及治疗方式和意义。方法:对176例于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小儿腹泻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有96名,对照组的患者有80名,小儿腹泻的致病因素中非感染性的原因高于感染性的。结论:在所有找出的小儿腹泻原因中,我们发现主要的原因有非感染性的和感染性的,通过分析小儿腹泻的致病因素有针对的进行治疗,这对治疗小儿腹泻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服补锌对小儿腹泻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研究其作用原理。方法将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住院的小儿腹泻病患儿19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口服补锌,观察疗效。结果补锌辅助治疗小儿腹泻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锌可缩短小儿腹泻疗程,减轻其严重程度,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服补锌对小儿腹泻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研究其作用原理。方法将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住院的小儿腹泻病患儿19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口服补锌,观察疗效。结果补锌辅助治疗小儿腹泻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锌可缩短小儿腹泻疗程,减轻其严重程度,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关于小儿腹泻的护理方面的问题,方法:分析以浙江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对于治疗腹泻的患儿320例,并且总结了护理方法:对其进行解析。结果:痊愈的儿童有235例,病情好转并且出院的有85例,出院的病患儿童住院的天数为2-13天,没有一个病患儿童死亡。结论:小儿患有腹泻,药物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于小儿的临床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思密达诊治小儿腹泻的效用。方法2011年5月3日-2013年8月21日,我院有75例腹泻小儿。随机将75例小儿腹泻者分组:思密达组(37例)和常规小儿组(38例)。常规小儿组的38例:经常规诊治,思密达组的37例:经常规+思密达诊治。随后,比较思密达组和常规小儿组的疗效。结果在思密达组的37例小儿腹泻者中,显效小儿:20例,有效小儿:15例,无效小儿:2例。在常规小儿组的38例小儿腹泻者中,显效小儿:13例,有效小儿:14例,无效小儿:11例,显然思密达组的疗效比常规小儿组好,P〈0.05。结论用思密达诊治小儿腹泻效用很强,具有副作用少、疗效强以及病程短、方便使用的优点,因此应对思密达行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针对小儿腹泻这种疾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特点的研究分析.方法 针对小儿腹泻的症状进行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结果 运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小儿腹泻有很好的疗效.结论 对小儿腹泻要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实施良好的治疗方法,从而对该疾病进行深刻的临床经验分析.  相似文献   

9.
肛色辨腹泻     
马荫笃 《医药与保健》2002,10(12):59-59
腹泻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以婴幼儿为多见,常因饮食不洁、瓜果乱投、冷饮不断所致。另外,天气时热时寒、乳母过食辛辣食物也是其诱发因素。中医将婴幼儿腹泻分为五种证型,即湿热型、伤食型、脾虚型、脾肾两虚型与惊恐型。笔者通过40年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发现肛门颜色的变化对小儿腹泻的诊治颇有价值,如肛门红肿即是湿热泻,可用中药“香连丸”、“益元散”等清热利湿药物治疗;若肛门色红但肛门不肿为伤食泻,患儿多伴有腹胀、口气酸臭,可用“三甲散”、“婴儿素”等消食药物治疗;如肛色正常并且肛门不肿为脾虚泻,可用“参苓白术散…  相似文献   

10.
戴雷 《健康世界》2010,(6):90-91
前不久,章女士刚满1岁的儿子突然出现腹泻,每天拉稀6~7次,还伴有呕吐。前日当她抱着儿子到医院就诊时,意外碰到了同小区的赵婆婆,两人一交流才知道,赵婆婆9个月大的孙子也拉肚子了。进入炎热的夏季,又到小儿腹泻易发时。历年资料表明,夏秋季节小儿腹泻的发病数从六月中下旬开始攀升,七、八、九月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1.
培菲康治疗小儿腹泻22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2007年我院采用培菲康治疗小儿腹泻225例,其中急性腹泻166例,慢性腹泻8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宇彤 《现代保健》2009,(33):94-95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在临床治疗中经常出现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按病因不同采取个体化、绿色治疗为原则。方法收集76例小儿腹泻患儿经院外治疗症状不缓解,来院后追问病史,综合分析,采取不同病因不同治疗。结果76例小儿腹泻收到良好疗效。结论小儿腹泻病因具有多元性,不同病因可以出现相同或相近的症状,治疗上不能千篇一律使用抗生素及止泻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整体护理,增加患儿的治愈率,促进小儿腹泻护理工作更好的发展。方法回顾性总结112例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对112例腹泻患儿进行严格消毒隔离,根据病情合理治疗,精心护理。结果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病情,全方位制定护理措施,切实做好护理工作是促进患儿早日痊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使医院更加有效的治疗,不断提高小儿腹泻的治愈率,本文通过一定的临床研究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研究。方法: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从2012年10月到2013年9月中的腹泻小儿150例作为此次观察对象,在对其采用一般护理措施的同时,观察母乳喂养对小儿腹泻病症的影响。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小儿腹泻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但可能存在一些并发症,如果得到及时的对症治疗和有效的护理之后,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观察发现,小儿腹泻的表现症状较为复杂,一些患儿患病之后,可能会有一些感染,只有加强及时预防和对症治疗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提高小儿腹泻治愈率。方法对来我院求医的120例小儿腹泻患儿,采用综合方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儿中痊愈67例、好转(显效+有效)42例,总有效率为9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综合方法治疗小儿腹泻效果确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小儿秋季腹泻并发肠梗阻和肠套叠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秋季腹泻是发生于秋冬季节,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常见疾病。本病以发热、呕吐、腹泻为主要表现,常合并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少数并发肠梗阻或肠套叠。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秋季腹泻并发肠梗阻和肠套叠患儿25例。现结合临床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病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腹泻干预的疗效,增加治愈率,促进小儿腹泻护理的发展。方法: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腹泻的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郭琴 《现代养生》2023,(1):78-80
小儿腹泻,中医称为小儿泄泻,是儿科常见的消化性疾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率高,进展快,容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严重的会危及到生命。西医主要以抗菌、抗病毒等对症支持治疗。近年来抗生素的副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加之儿童用药的依从性较低。因此中医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小儿推拿结合艾灸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小儿腹泻诊断中轮状病毒检测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华胜 《现代医院》2005,5(7):61-61
目的了解我市轮状病毒引起小儿腹泻感染情况,做到早期检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结果小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感染率达55.0%。其中水样便65.5%,稀便46.6%,烂便39.2%。结论对小儿腹泻及早进行轮状病毒检测,有助于诊断小儿腹泻感染情况,及早采取相应治疗及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儿腹泻病的社区管理方法,以促进小儿腹泻患儿的康复.方法 将我院2010年4月~2011年5月收治的腹泻患儿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社区护理管理,实验组患儿给予综合的社区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患儿家属对小儿腹泻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小儿腹泻的了解程度更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综合有效的社区管理方法有助于提高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促进其家属对患儿的有效居家护理,值得在社区护理干预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