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代医家叶天士学验俱丰,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颇深。叶氏平素诊务繁忙,未暇著书立说,但其门人周仲生所辑录《未刻本叶氏医案》一书,诚如该书出版说明谓:“内容未经选择修饰,浑朴可珍。案语虽简率,处方却极精细,药味不多,而选药之严,运用古法,变化尤妙,真属天士手笔。”是书计约载方案1175首,其中咳嗽门案约有295首,占25%。本文试就其对咳嗽的病机分析及治疗方法加以归纳,希冀有益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柳选四家医案》为柳宝诒先生选评,是书集清代江南名医尤在泾、曹仁伯、王旭高.张大曦诸先生所著医案之精华,且按语精辟.帝师翁同和曾为之作跋,更使该书增色不少。本文仅就书中治痰法的部分内容,试作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咳嗽》中汇集了有关诊治咳嗽的医案142例,归纳为风寒袭肺、风热犯肺、肺燥津伤、肝火灼肺、脾虚肺弱和肺肾虚衰6型。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叶天士治疗咳嗽,并非见咳治咳,而是善于掌握病因病机。邪在表者予轻剂宣解,邪在里者或不治肺而治脾肾,注重顾护胃气和津液。充分体现了叶天士辨治咳嗽精深的学术见解与博通丰富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4.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他提出了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纲领,对温病的治疗有独特的贡献.然叶氏一生诊事繁忙,几乎从未亲笔于撰著.现今,叶天士医案成为研究叶氏医学思想的主要途径.<临证指南医案·咳嗽>一节论治咳嗽之病因病机、理法方药可谓详细,能够反映叶氏的医学心术水平.现就叶氏对咳嗽的论治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论治特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林培政  刘亚敏 《新中医》2001,33(11):6-8
论述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中风的特色。叶天士认为中风病的病机主要为阳化内风,其演变与肝关系密切,但五脏的盛衰皆可致肝失所养,肝风内动而致中风。治疗上以滋肾养肝为治疗中风之大法,并立调理五脏为治疗肝风之纲要。叶氏对中风详尽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其治疗上的整体观和辨证观,为中医药治疗中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奇经病变多虚证,或表现为以虚证为主的虚实夹杂证。其病变可以单经病变,更多的时候是两条以上经的交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奇经病的理法方药,确定奇经病诊治通因为要,开辟了内伤杂病诊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学问之事,欲达缜密无问,谈何容易,故清代学者俞樾先生有“是书不可尽信,凡书皆然”之叹。既然“凡书皆然”,医案岂能例外?余平时读书,见到疑问处,曾一一记下。现仅就《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以下简称本书)一书整理于下,供同道参考。需要说明的是此书真好,它将清代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等二十位名医医案精选在此,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几十年,余受惠甚多,虽有缺陷,似灰尘点点,终掩盖不了它的光辉。  相似文献   

8.
牛非  姚鹏宇  史颖轩  由世浩 《中医药导报》2021,27(11):161-163,167
通过整理《临证指南医案》中论述惊恐病的医案,明确叶天士治疗惊恐的基本思路.叶天士认为惊恐主要病机是因虚易惊,临床辨证以气逆神乱、脏燥阳浮、心脾两虚、肝肾亏虚、土虚木亢、营热扰心、痰火扰神、阳虚气怯8型为主.据证立法,创立镇惊降逆、镇怯理虚、补益心脾、填补肝肾、通补阳明、清泄营热、祛痰散火、补阳救逆8种治法.以法统方,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甘麦大枣汤、王荆公妙香散、枕中丹、大半夏汤、清营汤、三汁饮、救逆汤及叶氏自拟方地萸龙牡汤等治疗惊恐.  相似文献   

9.
叶天士肿胀医案选按澡阳市中医院(213300)沈茂庚[关键词]肿胀医案,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肿胀》门医案,充分反映了叶天士治疗肿胀的经验和技巧,其特色贵在因证立法,活泼遣药,而不墨守成规,胶柱鼓瑟。兹择其不同案例数则,试作按析,以供同道参考。[例1...  相似文献   

10.
《临证指南医案》中头痛医案浅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头痛是很多疾病的常见症状,既有功能性的,也有器质性的。如头痛剧烈时常发作,经久不愈,又称为头风。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治疗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温病学派创始人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有22例,专门治疗头痛的医案,其中卷一有头风门,卷五有头痛门。  相似文献   

11.
《临证指南医案》养胃阴法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平 《四川中医》2005,23(11):5-6
对《临证指南医案》养胃阴法进行了阐述。胃阴虚治法中,无论何脏何腑病及胃阴,还是六淫五志耗损胃津,叶氏皆用甘药益胃。生化之源不息,水谷精气游溢,则病可速愈。  相似文献   

12.
黄煌 《江苏中医药》2005,26(5):43-46
叶天士(1666~1745),名桂,号香岩,清代苏州名医,世操医业。叶氏幼承庭训,初习儿科,后学业日进,便及于内科。他辨证精细、制方遣药灵动活泼,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叶派”之称。生平忙于诊务,传世之作仅《外感温热论》及后人整理的《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  相似文献   

13.
楼毅杰  沈跃明  马睿杰 《新中医》2018,50(1):135-138
目的:总结尤在泾使用六味地黄丸的用药特点与临床应用经验。方法:以《评校柳选四家医案(柳宝诒)》为底本,选取尤在泾使用六味丸及六味丸加减的19则验案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六味丸使用的门类、六味丸药物及药对使用情况。结果:尤在泾运用六味丸多用于咳喘、遗精以及内伤杂病,常在临证中加五味子、牛膝、肉桂、天冬等药物,常以五味子和肉桂、枸杞子和天冬作为加减药对。结论:尤在泾以治病必求于本为旨,应用六味丸时重视先天之肾,以求水火共济,阴阳协调。  相似文献   

14.
陈意医案3则     
陈意系国家级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从医50载,学验俱丰,勤于医理,专于实践,养成了极其生动活泼的临证思维,临证不拘于一病一方之囿,力求辨证精要准确,用药圆机活法,起沉疴者不计其数。现介绍其治验3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5.
跟师医案3则     
张学文教授是我国首批"国医大师"之一,临证50余载,诊疗经验极其丰富,本人有幸成为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学员,遵照"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的研修要求,于2010年9月师从国医大师张学文老师学习,受益匪浅。现摘录3则跟师典型医案,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6.
上承灵兰下启来者──《未刻本叶氏医案》管窥上海中医药大学张为群(200032)关键词:叶天士,医案有清一代,医风所向历三朝、医道所传遍大江南北者,天士一人而已!叶氏上承灵兰医旨,于临床上发挥得淋漓尽致。难怪乎近贤程门雪先生说:阅叶氏医案,如读渔洋绝句...  相似文献   

17.
清代医家叶天士是著名的温病学家,后世医家多认为其用药偏苦辛寒凉,但其对于温法的应用亦有独到之处.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温法相关医案的整理及归纳,探讨叶天士从与五味相合配伍运用温法的学术思想,为现今临床温法的运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叶天士乃一代临床大家,其临证辨证精细,制方遣药灵动活泼,然其医案惜字如金,初学者阅读略显困难,现择其数则验案以析之。  相似文献   

19.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论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详细论述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与治疗。认为肝肾阴虚、阳化内风是中风病机的根本,创立了“阳化内风”说;阴液不足、经脉失养是中风发病的主要原因;滋阴养血、化痰熄风为治疗的主要方法,在中风的论治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临证指南医案》充分反映了叶天士辨治胃脘痛之经验。辨证当首辨虚实,再辨寒热、辨气血、辨燥湿、辨病邪,再根据证型立法选方。通过对本书的研读,笔者对叶氏治疗胃脘痛之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举例分析典型医案,以求充分展示叶氏之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