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韦雪梅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13):1842-1843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列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180例没有产科并发症及麻醉禁忌症进入活跃期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将180没有采用任何镇痛方式的具有相同条件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及其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活跃期宫口扩张速率快,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小青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3):416-416
目的分析给予产妇硬膜外连续麻醉给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初产妇为例进行分析。依据产妇意愿分为对照组(导乐式,不适用止痛药物)与观察组(自愿选择镇痛且对麻醉药不过敏),各60例。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产妇相比,研究组产妇镇痛效果更好、产程更短(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麻醉连续给药方式给予产妇镇痛药物,可降低产妇疼痛感、缩短产妇产程。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自然分娩的产妇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术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通过非药物性分娩镇痛,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期疼痛在0~III度各个水平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宫口扩张速度要快于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可以延长第二产程,缩短活跃期时间、第三产程。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181例产妇用于硬膜外持续微泵给药进行分娩镇痛(镇痛分娩组),与同期条件相当、采取自然分娩的206例产妇(自然分娩组),观察比较两组的镇痛结果、产程总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 h出血量及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基本达到了无痛和轻度疼痛,镇痛分娩组剖宫产率低于自然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持续微泵给药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对产科质量要求的提高,为减轻或消除分娩疼痛,进一步实现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我院自2001年1月起,由产科医师、麻醉医师和助产师共同完成,对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硬膜外连续泵注布比卡因,芬太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护理硬膜外镇痛分娩。方法选择2003年10月~2004年10月住院分娩产妇,分成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组36人(实验组)和传统自然分娩组36人(对照组),对疼痛程度、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镇痛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硬膜外镇痛分娩镇痛效果好,促进产程进展,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系统评价胸段硬外麻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对单肺通气(OLV)病人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09年第4期)、Cochrane协作网麻醉组数据库、PubMed(1966~2009.12)、EMbase(1966~2009.1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09.12)、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1989~2009.12)、清华同方(CNKI,1915~2009.12),手工检索《临床麻醉学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收集胸段硬外麻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对单肺通气病人肺内分流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进行试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包括50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OLV后5、15、20、30及60 min几个时点,两组肺内分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段硬外麻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均可安全用于OLV胸科手术患者。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病例数较少,因此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侧卧位硬膜外腔分段注射药物对连续性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接受治疗的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侧卧位分段注药,对照组平卧位注药.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注药后双侧阻滞占61.67% (37/60),二次注药后占95.00%(57/60),三次注药后占100.00%.对照组依次为41.67%(25/60),76.67%(46/60),83.33%(50/60).观察组双侧阻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切皮VAS评分为(1.04±0.62)分,钝性分离VAS评分为(3.28±0.73)分.对照组分别为(1.38±0.64)分和(3.77±0.72)分.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仰卧位综合征占3.33%(2/60),明显低于对照组28.33%(17/60),肌松优良占88.33%(53/6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38/60),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侧卧位硬膜外腔分段注射药物对连续性硬膜外麻醉效果好,疼痛评分低,安全性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高血压患者阴式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两组。A组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方式镇痛,B组术后采用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 )方式镇痛。分别于麻醉前(T0),气管插管1 min后(T1),手术开始3 min后(T2),切除子宫后(T3),清醒拔管后(T4)记录心率(HR)、收缩压(SBP)以及舒张压(DBP)的变化,并观察术中肌松效果,全麻镇静镇痛药用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及清醒拔管时间。并且比较两组术后镇痛的患者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在 T2,T3,T4时的 HR、SBP、DBP均明显高于A组( P <0.05);A组的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剂量明显低于B组( P <0.05);A组患者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拔管时间也明显短于B组( P <0.05);A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评价高于B组( 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减少高血压患者阴式子宫切除术中应激反应、其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与肌松完善,术毕清醒拔管快,术后镇痛满意度高,是此类患者手术比较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吗啡硬膜外微量持续注入(CCEA)技术用于术后镇痛的副作用。方法选择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1200例,随机分为四组:I组(301例对照组)术毕行单次吗啡4mg,8h后追加一次镇痛;观察组,Ⅱ组术毕行单次吗啡2mg,15min后行硬膜外微量持续注入(吗啡4mg)镇痛;Ⅲ组(300例)术毕行单次吗啡lmg,15min后行硬膜外微量持续注入(吗啡2mg)镇痛;Ⅳ组(300例)术毕行单次吗啡0.5mg,15min后行硬膜外微量持续注入(吗啡1mg、布比卡因100mg、维生素B12 1mg)镇痛。结果首剂所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尿潴留、皮肤瘙痒等以I、Ⅱ组较Ⅲ、Ⅳ组明显;维持剂量以Ⅳ组最低。结论小剂量吗啡复合布比卡因硬膜外微量持续注入于术后镇痛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胸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胸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开胸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监测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于麻醉前、插管后、术中及拔管时测定血浆肾上腺素、皮质醇及血糖浓度。结果:A组出现明显的心血管反应,B组血流动力学稳定,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B组内分泌各测定值无显著变化,A组则显著增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减轻老年高血压患者开胸手术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硬膜外联合全麻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术中知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拟择期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ASAⅡ~Ⅲ级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应用麻醉深度监测仪(Narcotrend)行麻醉深度监测。深麻醉组(A组):Narcotrend指数(narcotrend index,NI)测值维持在36~49,即E0D1分级;浅麻醉组(B组):NI实测值维持在50~64,即D1-D0级)。记录两组各时间点的IN值和血压、心率、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和简易智能量表(MMSE)、POCD、术后恶心呕吐以及术中知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知晓,其中共有8例(20%)发生POCD,A组为5例(25%),B组3(15%)例,A组POcD发生率高于B组,但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苏醒时间(8±2.7)min及拔管时间(9±2.2)min均较A组苏醒时间(18±3.4)min及拔管时间(20±4.1)ra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血压均值(103±13)1TimHg较A组术中血压均值(89±8.7)mmHg更平稳、B组麻黄碱使用率(5%)明显低于A组麻黄碱使用率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后浅麻醉较深麻醉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而POCD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结合自控镇痛(PCEA)在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住院待产的足月初产妇996例,根据孕妇及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 n =503)和对照组( n=493)。观察组行 CSEA + PCEA 镇痛,对照组常规分娩处理,并采用 PCEA 。观察两组患者镇痛效果、产程进展、缩宫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发生率、羊水Ⅲ度污染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Ⅰ级和Ⅱ级疼痛比例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观察组活跃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所延长( P <0.05);观察组宫缩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 P <0.05);两组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发生率、羊水Ⅲ度污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05)。【结论】CSEA + PCEA 镇痛效果显著,虽会延长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但对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麻醉后寒战和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6月于本院进行择期手术 ASA Ⅰ~Ⅱ级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序贯法组和点斜法组各30例。序贯法组按照序贯法测定 ED50的要求进行测定;点斜法组按照点斜法测定 ED50的要求进行测定。观察记录给药前及给药第15、30、60 min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寒战发生率。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15、30、60 min时 HR、M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 HR、M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15、30、60 min SpO2、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 SpO2、R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寒战分级及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方法测定右美托咪定麻醉后寒战 ED50均为0.4μg/kg,两种方法均可以用于麻醉后寒战 ED50的测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