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于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治疗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回顾总结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乳腺外科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行PICC置管并进行延续护理的200例患者资料。结果 200例置管患者对PICC依从性为100%,对患者满意度调查为100%。3例患者因家庭经济困难而终止化疗,3例因静脉血栓形成而拔管,2例因局部感染改为外周化疗。结论通过延续护理手段对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进行治疗后的一系列护理保护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延长患者置管的时间,并且还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还可以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非正常拔管,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和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化疗中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提供可靠护理对策。方法将来吉林省肿瘤医院接受化疗的肿瘤PICC置管患者73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案,包括提出问题、查找资料和具体运用,观察73例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并发情况。结果 73例患者中置管时间为10~160 d,有5例产生并发反应,不良发应发生率较低。结论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化疗中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发应发生率,提高置管时间,增加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对疾病治愈起到推动作用,可以作为护理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PICC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种新的静脉护理技术,在肘前静脉穿刺,导管末端放于中心静脉处,经其输入的高渗性或刺激性药物浓度可迅速降低保护外周血管不受损害,明显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渗出所致的静脉炎等,同时患者可以自由活动,导管维护方便,提高患者生活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20例,对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20例,对其进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满意率等指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果 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率。该种护理方法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个性化质量护理对结肠癌PICC置管患者置管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56例结肠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全程个性化质量护理,包括成立二级监控管理模式,个性化管理;置管过程个性化护理;个性化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个性化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期间的生活质量、置管效果等.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9%;研究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2%;研究组患者置管期间舒适度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优势(P<0.05);研究组患者完全依从率达8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l6.7%(P<0.05);l置管期间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结肠癌PICC置管患者实施个性化质量护理,可行性较高,能有效减少患者的身心痛苦,改善预后,临床护理意义积极,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吴艳妹 《中国当代医药》2013,(2):129+131-129,131
目的探讨在妇科肿瘤患者中应用PICC置管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09年8月~2012年8月患有肿瘤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4.0%,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4.0%,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PICC置管的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中,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对60例PICC置管患者按人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方法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导管阻塞、导管脱出等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方法在PICC置管患者中能有效降低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导管阻塞等发生率,延长了患者安全置管的时间,对保证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对PICC置管的化疗患者实施细节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45例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置管护理,实验组23例采用细节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PICC对日常生活影响评分情况。结果实施细节性护理的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堵塞率及非计划拔管率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对照组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7%,对照组为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ICC置管化疗患者实施细节性护理干预,提高了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了生活质量,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0.
倪玉丹 《首都医药》2014,(24):175-175
目的总结肠癌患者行PICC置管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科肠癌患者行PICC置管过程中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全组留置导管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2例患者出现静脉炎,3例出现穿刺点发红、有少量渗出,经护理措施后症状缓解。结论要发挥PICC置管术的优势,关键在于日常维护,进行规范化护理,同时加强PICC置管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新生儿PICC置管后并发症,总结新生儿PICC置管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0例PICC置管新生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新生儿进行置管护理,观察护理过程新生儿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PICC置管新生儿进行有效的置管护理,3例患儿发生静脉炎,2例患儿发生导管堵塞,1例患儿发生导管脱出,无死亡患儿。讨论新生儿PICC直观护理相较于成人来说更加严格,做好新生儿PICC置管护理,可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PICC置管肿瘤化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PICC置管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对治疗的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75%、91.66%、8.33%,对照组分别为70.84%、75.0%、27.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性护理在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4例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者中的76例设为观察组,88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以微信群的方式实施延续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给予护理.结果 观察组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群的延续性护理在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在新生儿PICC置管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研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新生儿PICC置管患儿中选取54例作为样本人群,将所有患儿依据计算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27例患儿为1组。将行常规护理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将行舒适护理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将两组患儿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应方法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1次置管成功率、堵管、置管时间、非计划拔管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新生儿PICC置管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对显著改善患儿的置管时间以及1次置管成功率等临床指标均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将其作为有效护理方法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方法对42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有效的系统化健康教育,介绍PICC置管的方法,讲解PICC置管的目的与意义,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PICC置管及维护,对治疗起到促进作用。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PICC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唐祖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508-2508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我科对80例行PICC穿刺的老年患者(成功76例,95%)的静脉输液进行观察护理,针对观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从2004年3月 ̄2005年5月,我科对80例需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补充高钾、血管条件差难以穿刺以及需进行抢救的老年病人行PICC置管,其中男70例,女10例;年龄68 ̄91岁,平均年龄76岁;80例中PICC成功76例(95%),无导管移位、破裂、静脉血栓形成等…  相似文献   

18.
武春  王晓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4,(28):127-128,13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减少PICC置管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2例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指引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穿刺部位出血、过敏性皮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减少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宫熠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208-209
化学药物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治疗时需要从静脉反复多次给药,大多数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可损伤血管内膜,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药物外渗,同时伴有血管痉挛,局部组织供血减少,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严重者漏至皮下可引起局部坏死,不仅影响下一个疗程的治疗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为肿瘤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PICC置管是目前较为先进、简便、安全的输液途径,它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化疗药物所致的静脉炎,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以其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利于患者血管的保护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2]。置管后穿刺点周围皮肤感染就是其中之一,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很多困扰,也给患者带来不少顾虑。我院2011年PICC置管24例,发生局部皮肤感染2例,占8.33%。现对2例PICC置管后穿刺点周围皮肤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