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IL-33诱导的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肺泡上皮细胞来源的A549细胞株,将传代培养的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受体抑制剂(LY2109761)组、IL-33组、IL-33+TGFβ受体抑制剂(LY2109761)组。给予相应处理,24h后收集各处理组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素(E-cad)和间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Smad信号通路Smad3、p-Smad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GFβ受体抑制剂组Smad3蛋白,p-Smad3蛋白,TGFβ1、E-cad、α-SMA的mRNA及蛋白表达表达水平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IL-33组Smad3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p-Smad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E-cad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IL-33+TGFβ受体抑制剂组与IL-33组比较,Smad3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p-Smad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TGFβ1的mRNA及蛋白表达未见明显改变(P>0.05),E-cad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α-SMA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TGFβ1-Smad信号通路参与IL-33诱导的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高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MC)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DN)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MC,将细胞分为6组,培养72 h后,ELISA法检测MC上清中TGF-β1含量;RT-PCR法检测MC中TGF-β1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C中Smad 2、3和7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葡萄糖组比较,高糖组MC上清中TGF-β1含量增加,MC中TGF-β1mRNA表达上调(P<0.01),Smad 2和3蛋白表达增加,而Smad 7蛋白表达降低。肾康丸和开搏通治疗后可以降低高糖诱导的TGF-β1分泌和mRNA表达的增加(P<0.01或P<0.05);减少Smad 2、3蛋白的表达,增加Smad 7蛋白的表达。结论:肾康丸可以抑制高糖激活MC细胞中TGF-β1/Smad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骨形态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苯那普利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动物模型,术后第7、14d分别观察梗阻侧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及BMP7、Smad2、Smad6、TGFβ1,Ⅰ、Ⅲ型胶原及FN蛋白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Ⅰ、Ⅲ型胶原,FN、Smad2、TGFβ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弱,但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强;而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BMP7、Smad6蛋白表达则相反,以中药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且BMP7、Smad6与TGFβ1呈明显负相关;Smad2与TGFβ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肾衰泄浊汤可能是通过诱导BMP7、Smad6蛋白表达,抑制Smad2蛋白表达,调节BMP7/TGFβ1/Smads信号通路,抑制TGFβ1蛋白表达,从而抑制Ⅰ、Ⅲ型胶原及FN等ECM的过度沉积,减轻肾间质的纤维化。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苯那普利。  相似文献   

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7):565-569
目的探讨抵抗素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的分子机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H9c2心肌细胞,使用含1 g·L~(-1)胎牛血清的高糖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MEM)处理24 h使其细胞同步化后进行不同干预。随机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Con组、R50组、LY294002+R50组和LY294002组,Con组为空白对照;R50组细胞应用50μg·L~(-1)抵抗素处理48 h组;LY294002+R50组细胞预先应用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干预2 h后再用50μg·L~(-1)抵抗素处理46 h;LY294002组细胞应用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2 h组。4组心肌细胞加含药物DMEM培养48 h后进行细胞面积、单细胞蛋白质合成量测定,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原癌基因c-myc蛋白及PI3K/Akt非磷酸化及磷酸化水平表达。观察抵抗素(50μg·L~(-1))处理细胞不同时间(0、1、2、3 h)后运用Western blot测定磷酸化(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检测抵抗素处理1 h后4组心肌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0、1、2、3 h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0±0.26、0.71±0.67、0.52±0.32、0.51±0.32;与0 h组比较,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1 h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与1 h组比较,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2、3 h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2 h与处理3 h后H9c2心肌细胞中p-Ak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48 h后,与Con组比较,R50组、LY294002+R50组心肌细胞面积、单细胞蛋白含量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LY294002组其心肌细胞面积、单细胞蛋白含量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50组比较,LY294002+R50组、LY294002组心肌细胞面积、单细胞蛋白含量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LY294002+R50组比较,LY294002组心肌细胞面积、单细胞蛋白含量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on组、R50组、LY294002+R50组、LY294002组c-myc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45±0.30、0.68±0.32、0.56±0.33、0.16±0.2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8.91,P<0.05);与Con组比较,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48 h后,R50组c-my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LY294002+R50组c-myc蛋白表达水平较Con组、LY294002组升高但低于R50组(P<0.05)。经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3 h后,R50组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较Con组、LY294002+R50组、LY294002组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组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抵抗素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提高Akt磷酸化水平来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对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内质网应激机制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心肌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糖组和4-BPA组.高糖组给予高糖处理12h,4-BPA组细胞在高糖处理的第6h给予4-BPA处理.免疫印迹法分析各组细胞内质网应激蛋白CHOP、BIP、PERK的表达.结果:高糖引起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蛋白CHOP、BIP、PERK的增强表达,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BPA处理后上述蛋白的异常表达得到部分改善,且与高糖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糖损伤心肌细胞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内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6.
叶迅  侯鹏超  朱伶俐  洪郁芝 《浙江医学》2015,37(17):1428-1431,1459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雷公藤内酯醇(TP)体外干预高糖环境下小鼠足细胞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及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探讨其保护足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培养成熟的小鼠足细胞随机分为25mmol/L葡萄糖培养液干预组(高糖组),5mmol/L葡萄糖培养液干预组(对照组)和在25mmol/L葡萄糖培养液中分别加入浓度为8、16、32ng/ml的TP干预组(低、中、高TP组)。体外培养48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足细胞形态变化,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各组足细胞NEPH1、desmin、TGF-β1和Smad7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高糖组和高、中、低TP组的小鼠足细胞NEPH1和Smad7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低,desmin和TGF-β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高、中、低TP组足细胞NEPH1和Smad7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高糖组,desmin和TGF-β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高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中TP组NEPH1和Smad7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低TP组和高TP组,desmin和TGF-β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低TP组和高TP组(均P<0.01)。结论TP可能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缓解高糖诱导的足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9):39-42
目的分析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TGFβ-Smad信号通路参与机制及米非司酮的改善作用。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组、小剂量和大剂量米非司酮组(n=10)。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异位组织中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及细胞凋亡蛋白Bax、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组大鼠的TGFβ-Smad信号通路关键蛋白TGFβ、Smad1、Smad2及Smad3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促细胞凋亡蛋白Bax及Caspase-3表达增强而Bcl-2表达降低(P0.01);米非司酮组大鼠的上述蛋白的异常得到显著恢复(P0.01或P0.05),且大剂量组效果明显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通过抑制激活的TGFβ-Smad通路改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常。  相似文献   

8.
叶迅  侯鹏超  洪郁芝 《浙江医学》2015,37(11):920-924
目的 通过观察高糖环境下小鼠足细胞表达NEPH1、desmin、TGF-β1 和Smad7 的变化,探讨高糖损伤足细胞 的机制。方法 将培养成熟的小鼠足细胞用RandA 1.0 软件完全随机分为高糖1、2、3 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5、25 和30mmol/L)和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mmol/L),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高糖干预前后足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RT-PCR 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足细胞NEPH1、desmin、TGF-β1 和Smad7 的mRNA 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环境下培养48h 后,足细胞形态发生不同程度变化。NEPH1 和Smad7 的mRNA 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 或0.01),desmin 和TGF-β1的mRNA 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 或0.01)。其中高糖2 组的NEPH1 和Smad7 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均P<0.01),而desmin 和TGF-β1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小鼠足细胞在高糖培养下NEPH1 mRNA 和desmin mRNA 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993,P<0.01);NEPH1 mRNA 和TGF-β1 mRNA 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989,P<0.01);TGF-β1 mRNA 的表达和Smad7 mRNA 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996,P<0.01)。结论 高糖可能通过激活TGF-β/Smad信号通路诱导小鼠足细胞发生表型转化。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慢病毒介导的Smad7基因转导能否抑制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和纤维增生反应。方法 培养SD大鼠的角膜基质细胞,慢病毒载体介导转染Smad7基因或空质粒基因,分别建立Smad7阳性细胞克隆及空质粒阳性细胞克隆。角膜基质细胞进行分组:①正常细胞组:正常基质细胞,不加TGFβ2;②TGFβ2对照组:正常基质细胞加TGFβ2共孵育;③空质粒组:感染空质粒慢病毒的阳性细胞,加TGFβ2共孵育;④Smad7组:感染Smad7慢病毒的阳性细胞,加TGFβ2共孵育。TGFβ2的终浓度为10ng/ml。在TGFβ2刺激2h后Western blot检测TGFβ/Smad信号传导因子Smad2蛋白的磷酸化蛋白(phosphorylated Smad2,p-Smad2)。TGFβ2刺激48h后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α-SMA(α-smooth muscle actin)、Ki67、Ⅲ型胶原蛋白(Type Ⅲ collagen, ColⅢ)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基质细胞生长活性。结果 Smad7基因转导抑制了Smad2蛋白的磷酸化,减少了Ki67、α-SMA和胶原III mRNA和蛋白的表达,角膜基质细胞的生长活性也下降。结论 Smad7基因转导可阻断大鼠角膜基质细胞TGFβ信号传导通路,减少Smad2的磷酸化,阻止基质细胞的活化增殖,阻断基质细胞向肌纤维母细胞的转化,并且减少胶原蛋白III的合成,从而抑制角膜基质细胞增殖和纤维增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列环素类似物贝前列素钠(BPS)对高糖条件下大鼠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实验分为对照(NG)组、高糖(HG)组和高糖联合不同浓度BPS组(0.5、1、2、5 μmol/L)。体外培养系膜细胞,收集24、48 h时细
胞培养上清液,Elisa法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的表达;提取细胞总
蛋白,免疫印迹法测Smad3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G组相比,HG培养24及48 h细胞TGFβ1、FN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
(P<0.01),MMP-2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细胞培养24、48 h后,与HG组相比,HG+1 μmol/L BPS组、HG+2 μmol/L BPS
组及HG+5 μmol/LBPS组细胞TGFβ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HG+2 μmol/L BPS组、HG+5 μmol/L BPS组细胞FN蛋
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HG+2 μmol/L BPS组及HG+5 μmol/L BPS组细胞MMP-2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HG
组细胞Smad3 磷酸化蛋白表达较NG组显著增加(P<0.01);与HG组相比,HG+2 μmol/L BPS组与HG+5 μmol/L BPS组细胞
Smad3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BPS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3通路活性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ECM代谢
起到了保护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黄芪对高糖腹透液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EMT中TGFβ1/Smads信号蛋白的影响,探讨黄芪对腹膜纤维化的阻抑作用与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5组,每组10只。阴性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只,共35d;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4.25%葡萄糖腹透液20mL/只,共35d;黄芪低、中、高剂量组:于造模第16天开始每日腹腔注射黄芪腹透液(腹透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分别含黄芪生药终浓度10、20、40mg/mL)20mL/只,共20d。HE染色观察腹膜病理改变;快速免疫组化法检测腹膜组织TGFβ1、CollagenⅠ、Collagen Ⅲ、FN、Ecadherin、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腹膜组织TGFβ1、Ecadherin、αSMA、Smad2/3、psmad2/3、Smad7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1、Ecadherin、αSMA、Smad7mRNA表达。结果 ①模型组PMCs呈圆形或柱形,有脱落,间皮下基质增生,大量成纤维样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纤维素样物质沉积,腹膜组织TGFβ1、CollagenⅠ、Collagen Ⅲ、FN表达上调,黄芪各干预组上述变化有改善,以高剂量组作用较为明显;②模型组EMT标记蛋白αSMA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高、中剂量黄芪组能一定程度地逆转腹膜组织Ecadherin表达下降与αSMA高表达;③模型组Samds信号蛋白psmad2/3、Smad7表达上调,黄芪可不同程度地下调psmad2/3高表达,增强Samd7的表达,高剂量组作用较为显著。结论 高糖腹透析液可促使PMCs EMT的发生,黄芪很可能通过抑制TGFβ1,并作用于Smads信号转导通路正、负反馈环路中的Smad2/3、Smad7关键信号蛋白,阻抑PMCs EM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GFβR)、Smad蛋白(Sma-and Mad-related protein )信号通路的状态和癌细胞TGFβR/Smads信号通路的关系,及其这一信号通路可能对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例子宫肌瘤、1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TGFβRⅠ、TGFβRⅡ、Smad2、Smad3、Smad4、Smad7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子宫内膜细胞中均有TGFβRⅠ、TGFβRⅡ、Smad2、Smad3、Smad4、Smad7的表达,正常子宫内膜腺体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TGFβR蛋白与Smads蛋白的表达一致,两者成正相关(r=0.86, r=0.78);子宫内膜癌癌细胞和间质细胞中TGFβR/Smads蛋白的表达不一,子宫内膜癌本身的间质细胞TGFβR/Smads蛋白表达缺陷。结论正常子宫增生期/分泌期内膜细胞存在TGFβR/Smads信号表达,子宫内膜癌本身的间质细胞存在TGFβR/Smads信号缺陷;探讨内膜间质细胞TGFβR/Smads信号通路作用,为内膜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miR-346在高糖环境下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介导Smad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探讨miR-346参与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机制。方法:体外高糖(25 mmol/L)下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p Genesil-miR-346和重组TGF-β药物作为干预因素,分别设TGF-β药物刺激组(10、30 ng/m L)、TGF-β药物刺激+shRNA P53干扰组、阴性对照组。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表型;Western法检测P53蛋白和Smad3/4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mRNA表达。结果:⑴miR-346的表达可由P53通过调节miR-346基因中启动子来调节;⑵miR-346可调节Smad3/4的表达,其过程是TGF-β通过P53、miR-346通路从上游来调节的。结论:miR-346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调控糖尿病肾病相关基因表达,二者形成正反馈效应,在DN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是否通过活化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大鼠胆管成纤维细胞胶原生成并揭示其分子信号机制。方法 取雌雄各半的SD大鼠共50只(体质量150~200 g),CO2窒息法处死后,无菌条件下分离并培养大鼠胆管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所培养的细胞,发现不同体质量及性别的大鼠所获取的细胞形态及活性无差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设置对照组、TGF-β1组、Smad3 siRNA干预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siRNA干预组、二甲双胍干预组、Compound C干预组,每组3个样本。设置对照组:大鼠胆管成纤维细胞正常培养;TGF-β1组:10 ng/mL TGF-β1孵育细胞;Smad3 siRNA干预组:Smad3 siRNA转染24 h后+10 ng/mL TGF-β1孵育细胞;CTGF siRNA干预组:CTGF siRNA 转染 24 h 后+10 ng/mL TGF-β1 孵育细胞;二甲双胍干预组:10 mmol/L 二甲双胍+10 ng/mL TGF-β1 孵育细胞;Compound C干预组:10 μmol/L Compound C+10 mmol/L二甲双胍+10 ng/mL TGF-β1孵育细胞。以TGF-β1刺激大鼠胆管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以Smad3 siRNA或CTGF siRNA转染细胞以抑制Smad3或CTGF蛋白的表达,以二甲双胍孵育细胞以激活AMPK,以Compound C预处理细胞以抑制AMPK的活性。采用ELISA或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CTGF、胶原(I Col I)蛋白水平;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p-Smad3/t-Smad3、p-AMPK/t-AMPK、CTGF水平。结果 TGF-β1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刺激胆管成纤维细胞胶原I生成,二甲双胍激活的AMPK也剂量依赖性抑制TGF-β1诱导的胶原I生成;AMPK抑制剂Compound C预孵育细胞,可显著逆转二甲双胍激活的AMPK抑制胶原I生成的作用(P<0.01)。进一步发现,二甲双胍激活的AMPK对TGF-β1刺激的Smad3磷酸化无抑制作用,却可抑制其下游的CTGF蛋白表达(P<0.01)及胶原I生成(P<0.01),而AMPK抑制剂可逆转二甲双胍对CTGF及胶原I的上述作用。结论 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诱导的CTGF蛋白表达,进而抑制胆管成纤维细胞胶原I生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联合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人肝癌细胞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以探讨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人肝癌细胞分为4个组,即对照组、EPI6.0μg/m L组、TMP0.2mg/m L组、EPI6.0μg/m L+TMP0.2mg/m L组,各组给予对应药物干预24h,CCK-8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增殖水平的变化,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肝癌细胞TGF-β1、Smad4及Smad7 mRNA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TGF-β1及Smad4蛋白表达。结果:在EPI、TMP及EPI+TMP干预24h后,肝癌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肝癌细胞TGF-β1及Smad7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而Smad4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联合用药的效果较单一药物效果强(均P0.05)。结论:EPI及TMP的抗肝癌作用机理之一可能与它们对肝癌细胞TGF-β1/Smads通路的调控有关,联合用药的效果较单一药物效果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Smad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通路的相互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cell,HSC),MTT法筛选丹参素最适浓度;以最适浓度丹参素及ERK阻断剂(PD98059)作用于经TGFβ1处理的HSC,CCK-8法检测各组HSC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HSC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sctin,α-SMA)及Ⅰ、Ⅲ型胶原表达;RT-PCR检测各组HSC的Smad2、Smad3、Smad7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Smad2/3、ERK1/2蛋白磷酸化及Smad7蛋白水平。结果 0.062 5~0.25 mmol/L的丹参素可有效抑制HSC增殖,作为最适处理浓度;PD98059(100μmol/L)可抑制TGFβ1诱导的HSC增殖,丹参素剂量依赖性抑制TGFβ1诱导的HSC增殖(P<0.01);TGFβ1促进细胞内α-SMA及Ⅰ、Ⅲ型胶原表达,PD98059及丹参素降低TGFβ1诱导的α-SMA及Ⅰ、Ⅲ型胶原水平;PD98059可拮抗TGFβ1诱导的Smad2、Smad3、Smad7 mRNA的表达(P<0.05,P<0.01),丹参素下调Smad2、Smad3 mRNA水平,但上调Smad7 mRNA水平(P<0.01);PD98059及丹参素抑制TGFβ1诱导的Smad2/3、ERK1/2蛋白磷酸化(P<0.01),但对TGFβ1诱导的Smad7蛋白表达上调有不同效应(P<0.01)。结论 TGFβ1上调Smad2、Smad3 mRNA表达及蛋白磷酸化,进而诱导HSC增殖、活化及胶原合成,ERK通路可能参与HSC中TGFβ1诱导Smad基因表达及蛋白磷酸化过程。丹参素对TGFβ1/Smad/ERK信号通路具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丹参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肝星状细胞信号传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ation growth factor,TGFβ1)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肝HSC,检测丹参素(O.062 5~0.2500 mmol/L)对TGFβ1促进HSC活化、HSC表达α-SMA和HSC表达Smad2、Smad3、Smad7 mRNA的影响.结果:丹参素(0.062 5-0.250 0 mmol/L)对TGFβ1引起的HSC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P相似文献   

18.
Cheng J  Zhou X  Gao Z  Huo Y  Xu Q  Li D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111-113
目的 探讨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鼠肝细胞株BRL细胞生长及其胞内信号传导抑制Smad7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按照细胞与TGFβ1共同孵育的时间将实验分为TGFβ1刺激0min组、90min组和24h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m blot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Smad7 mRNA、蛋白的表达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TGFβ1刺激0min组、90min组,24h组的鼠肝细胞生长和形态学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然而,3组间的Smad7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90min组强于24h组,24h组又强于0min组;Smad7免疫反应阳性信号主要在细胞浆。结论 FGFβ1在90min至24h内无诱导BRL细胞生长停滞作用,其诱导细胞产生的Smad7水平与其刺激有一种短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TGFβ1/ILK(转化生长因子-β1/整合素连接激酶)通路在人白蛋白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是否通过抑制TGFβ1/ILK通路而产生保护效应.方法 体外培养HK-2细胞,RT-PCR法检测TGF β1、ILK 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0-SMA)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纤连蛋白(FN)的蛋白表达.结果 白蛋白诱导组TGFβ 1、ILK mRNA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EPO干预组TGFβ1、ILKmRNA显著下调;白蛋白诱导组E-cadherin的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下降,α-SMA、FN的蛋白表达上升,而在EPO干预组及TGFβ1拮抗剂组E-cadherin的蛋白表达较白蛋白诱导组显著上调,α-SMA、FN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且与EPO的浓度有关;Pe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白蛋白诱导组及EPO干预组TGFβ1mRNA与ILK mRNA呈正相关.结论 TGFβ1/ILK通路参与了白蛋白诱导的HK 2细胞转分化过程,EPO通过抑制TGFβ1/ILK通路而抑制转分化过程,产生肾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升陷乌梅汤对激素干预哮喘大鼠TGF-β1/Smad信号通路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激素组、布地奈德组、升陷乌梅汤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卵蛋白致敏、雾化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并予各给药组大鼠腹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干预,在此基础上予升陷乌梅汤组大鼠灌胃、布地奈德组大鼠雾化吸入。观察各组大鼠肺功能及支气管病理改变,并采用Western blot及RT-qPCR法检测TGF-β1/Smad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哮喘组大鼠肺组织中胶原蛋白表达、WAi/Pbm、WAm/Pbm及WAe/Pbm升高(P<0.05),信号通路因子TGF-β1、Smad2、Smad3的蛋白和mRNA表达及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而肺功能中FEV0.1、FEV0.1/FVC、FEF50%及FEF75%均降低(P<0.05),肺组织中Ai/Pbm以及通路因子Smad6、Smad7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降低(P<0.05)。②与哮喘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减少肺组织中WAi/Pbm、WAm/Pbm和WAe/Pbm(P<0.05),降低TGF-β1、Smad2、Smad3的mRNA表达及TGF-β1、Smad2、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P<0.05),并升高FEV0.1、FEV0.1/FVC、FEF50%和FEF75%(P<0.05),增加Smad6、Smad7的mRNA表达(P<0.05);且升陷乌梅汤组较激素组可进一步减少WAi/Pbm、WAm/Pbm、WAe/Pbm,降低TGF-β1、Smad2、Smad3的蛋白和mRNA表达及p-Smad2、p-Smad3的蛋白表达(P<0.05),并升高FEV0.1、FEV0.1/FVC、FEF75%,增加Smad6的蛋白和mRNA表达以及Smad7的mRNA表达(P<0.05)。结论升陷乌梅汤可在激素干预基础上进一步阻止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抑制气道重塑发展,延缓肺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