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于1988年6月~2001年6月收治的陈旧性下胫腓关节分离患者26例,行手术并放复位,螺栓内固定,带蒂腓骨(长)短肌腱的一半经外踝及胫骨远端隧道重建下胫腓韧带术,疗效满意.   ……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1988年6月~2001年6月收治的陈旧性下胫腓关节分离患者26例,行手术开放复位,螺栓内固定,带蒂腓骨(长)短肌腱的一半经外踝及胫骨远端隧道重建下胫腓韧带术,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平均39岁。发病至手术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年,平均7个月。伴有外踝骨折17例,均已骨性愈合,其中13例曾行外踝螺丝钉内固定术,4例行石膏外固定术,下胫腓关节均未达到满意复位。职业分布:战士13例,建筑工人5例,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正确诊断及治疗下胫腓关节分离,恢复踝关节的生理功能。方法 63例病人全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使用螺丝钉、克氏针、张力带或普通钢板固定。分离的下胫腓关节用长螺丝钉、松质骨螺钉或骨螺栓固定。结果 随访时间1—5年,优38例,良18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 应力位或双踝关节对比摄X线片,可避免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漏诊;按照Davis—Weber和Lauge—Hansen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可指导临床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固定时保持踝关节于中立位,术中应注意下胫腓关节固定的松紧度,外踝骨折必须做到解剖复位,以维持踝穴的正常宽度;内固定物应尽早取出,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踝关节骨折脱位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自1989年至1993年,我科对65例踝部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现将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及其效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男44例,女21例。年龄15~52岁,平均30.4岁。开放性骨折脱位10例,其余为闭合性损伤,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3例,双踝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54例,外踝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10例,外踝骨折伴下胫腓分离内侧副韧带断裂1例。右侧30例,左侧35例。就诊时间2 h-9月。平地行走不慎摔倒伤及踝关节13例,骑自行车与他车撞击或不慎倒地伤及踝关节37例,行走和骑车被他车撞击致伤8例,砸伤4例,坠落伤2例,绞轧伤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的方法共治疗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联合分离52例。结果本组52例随访4个月~8年6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院优32例,良12例,可4例,差4例,优良率84.6豫。结论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生理要求高,因外翻型、内翻型、外旋型和纵向挤压型损伤,导致内外踝、前后踝骨折,下胫腓关节分离伴有外侧副韧带或内侧三角韧带损伤,踝穴增宽,影响踝关节的稳定性,使关节面对合不良,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可造成患者远期踝关节不稳疼痛的后遗症。明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方向置入下胫腓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65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5例).对照组采用经腓骨后外向胫骨前内与水平面成30°方向钻孔置钉;研究组采用胫骨平行定位法置钉.分析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踝关节功能、螺钉置入位置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Bair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螺钉置入位置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胫骨平行定位法置入下胫腓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效果更佳,可提高置钉优良率,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吸收骨螺钉内固定与带线铆钉缝合下胫腓韧带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以来手术治疗的26例下胫腓联分离患者,于下胫腓联合上2 cm平行于胫距关节面固定胫腓联合,术中解剖下胫腓前韧带,以带线铆钉缝合。随访2~5个月,平均3个月。结果踝关节功能根据Baird-Jackson评分标准,优18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6.2%。结论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术中以可吸收骨螺钉内固定,带线铆钉缝合下胫腓前韧带,受诸韧带愈合或瘢痕粘连形成影响,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一种新型下胫腓联合弹性钩钢板(ESHP)与传统下胫腓钩(OSH)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解放军第175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收治的51例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对入院日期为奇数的27例患者采用ESHP治疗(ESHP组)、为偶数的24例患者采用OSH治疗(OS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1年按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比较两组患者优良率。结果 5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ESHP组术中出血量(22.5±5.6)mL,少于OSH组的(28.5±6.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3,P<0.05);而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71、0.539、-0.476,P值均>0. 05)。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2~36个月,平均26.5个月。随访期间骨折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ESHP组和OSH组患者均于术后8个月~1年取除踝关节骨折钢板及下胫腓联合内固定物,取除术后均未出现下胫腓联合再分离及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术后1年按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ESHP组优23例、良4例,优良率100%(27/27);OSH组优13例、良10例、差1例,优良率96%(23/24)。ESHP组优良率高于O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29,P<0.01)。结论 相比传统OSH,ESHP更符合下胫腓关节的微动生理特点,在促进下胫腓联合韧带的修复及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下胫腓分离并内(外)踝骨折的手术时机选择和不同的手术方法。方法36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的部位,我们采用:①单纯螺丝钉固定下胫腓分离;②用克氏针、钢丝行张力带固定下胫腓分离合并内踝骨折;③下胫腓分离合并外踝骨折,采用1/3管型钢板固定外踝及下胫腓联合。结果 采用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定方法,优32例,关节活动正常;良2例;差2例。结论 根据具体伤情,选择合适的时机和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下胫腓分离并内(外)踝骨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下胫腓关节及其稳定复合体进行解剖研究,分析下胫腓关节损伤的相关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收集由福尔马林固定的5例完整的成人尸体(共10侧),模拟临床下胫腓关节损伤并进行暴力试验,解剖观察下胫腓联合韧带的稳定复合体。 结果 下胫腓的稳定复合体由胫腓下联合横韧带、前韧带、后韧带和胫腓骨间韧带构成;Cotton试验中最先撕裂的是胫腓下联合前韧带,随之接连受损的是骨间膜与下胫腓骨间韧带,胫腓下联合横韧带与后韧带均保存较为完整。 结论 下胫腓关节及其稳定复合体发生损伤时,下胫腓关节会发生分离,应及早进行关节及其稳定复合体的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11.
人类胫腓关节坡度对关节本身的稳定性有影响。本文采用两种方法分别对 10 9侧胫腓关节坡度进行了测量 ,结果显示 ,腓骨干纵轴与关节面的夹角 (∠ A)为 59.93°± 9.2 9°,左右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2 5) ,该角度越大 ,坡度越平坦 ;角度越小 ,坡度越陡直 ;关节面与水平线的夹角 (∠ B)为 30 .2 5°± 9.32°,左右侧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 ( p=0 .2 5) ,该角度越大 ,坡度越陡直 ,角度越小 ,坡度则越平坦。两种方法测量结果之间呈负相关 ( r2 =- 0 .157,t= 4 .4 7,P<0 .0 0 1)。研究的解剖和临床意义在于了解人胫腓关节的坡度和估价胫腓关节的稳定性 ,尤其是对胫腓关节不稳 (半脱位 )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下胫腓联合分离内固定术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下胫腓联合分离采用新型内固定术式———下胫腓钩板固定器 (Hook -platefixation ,HPF)的生物力学特性 ,与螺钉、钢板和带钩固定器三种内固定方式比较 ,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新鲜成人尸体足标本 6具 ,运用生物力学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和压敏片技术 ,测量不同内固定术式的远端胫腓骨强度、应变、负重面积、接触应力和足弓承载能力及踝关节稳定性的变化。结果 新型下胫腓钩板固定器内固定术式无论在胫腓骨强度和刚度、负重面积、接触压力、足弓的变形、移位强度和刚度、承载能力以及踝关节的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其它三种内固定术式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下胫腓钩板固定器 (HPF) ,既有利于提高生物力学性能 ,又有利于改善踝关节的稳定性 ,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可减少一次手术 ,避免了断钉等并发症 ,且能有效地提高足部承载能力 ,是下胫腓联合分离内固定的一种优良术式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下胫腓联合损伤后的螺钉置入存在较多的争议,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有限元法被不断应用在骨科领域中,该技术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目的:通过建立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单枚下胫腓联合螺钉不同角度置入固定下胫腓时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基于健康志愿者断层CT图像基础,利用Mimics软件、Geomagic St...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9月-2010年7月陈旧性孟氏骨折患者25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7岁。应用切开复位、环状韧带修复或重建和尺骨延长截骨术进行治疗。以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及术后肱桡关节位置作为观察指标。术后患者根据Mackay功能评级、有无桡骨小头再脱位、桡神经是否麻痹来进行随访。结果手术时间为(95±20)min,术中出血量为(200±41)mL(使用止血带)。桡骨小头稳定者10例行环状韧带修补,其余15例行环状韧带重建。2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3年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根据Mackay等功能评级,优18例,良4例,差1例,综合优良率达95.7%。结论采用切开复位、环状韧带修复或重建和尺骨延长截骨术是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下胫腓联合韧带对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较大,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下胫腓联合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但单独对下胫腓前韧带、骨间韧带、下胫腓后韧带、横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报道较少.目的:建立一个包括下胫腓联合韧带、胫腓骨远端及距骨的踝关节三维有限元的仿真模型,研究下胫腓联合韧带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基于计算机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几种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3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对照组),固定内外踝、下胫腓克氏针外固定手术治疗组(观察组1)以及固定内外踝、下胫腓螺钉固定、下腓联合韧带修复治疗组(观察组2),对比分析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固定内外踝,下胫腓螺钉固定、下腓联合韧带修复治疗组骨愈合时间、骨不连发生率和二次治疗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及固定内外踝,下胫腓克氏针外固定手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及固定内外踝,下胫腓克氏针外定手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外踝固定,下胫腓螺钉固定、下腓联合韧带修复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效果较好,而且骨不连发生率和二次治疗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下胫腓联合的各条韧带具有不同的生物力学作用,在踝关节活动过程中下胫腓联合存在微动,并且下胫腓联合的损伤与踝关节体位和受力方式有关。关于下胫腓联合的最优固定仍存有争议,下胫腓联合的畸形复位会导致踝关节压力分布异常,弹性固定可能更符合下胫腓联合的生理活动。回顾下胫腓联合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旨在为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合理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下胫腓联合是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损伤后需要良好的复位及固定,但是目前的固定方式尚不统一。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采用纽扣钢板治疗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脱位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下胫腓联合新型微动弹性植入物背伸位的力学性能。方法 采用仿真和实验结合的方式。利用Mimics和CT数据建立踝关节背伸位正常模型、骨钉修复模型和微动弹性植入物修复模型,并用ANSYS Workbench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Instron E10000力学实验机对下肢标本进行力学实验,分别测5组实验数据并分析。结果 背伸位微动弹性植入物修复和正常模型的各项力学性能都更接近,但微动弹性植入物的应力大于骨钉应力。双尾分布的双样本异方差t检验结果表明,微动弹性修复模型和正常模型的反抗扭矩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背伸位,下胫腓联合微动弹性植入物修复力学性能优于骨钉修复;微动弹性植入物还有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20.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在骨科疾病中并不少见,由于创伤后局部血运的破坏,股骨头长期处于缺血状态,致使骨质疏松,临床发生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较高。我院自1997年9月~2006年12月应用取自体髂骨移植,重建股骨颈加股方肌骨瓣移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不连、股骨颈缺损者1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