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NT-4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本室建立的成年SD大鼠(T13-L1)脊髓挤压伤模型,分别于术后24h,7h,21h处死动物并设正常对照组,取L3节段脊髓制作20μm厚冰冻连续切片,用抗NT-4抗体按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T-4在挤压伤位点尾侧端(L3)背角的表达,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结果:NT-4的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挤压伤后24h,背角NT-4的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及反应强度与正常者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但从术后第7h至术后第21h则逐渐增加且高过正常者水平(P<0.01).结论:脊髓挤压伤位点尾侧端背角NT-4的表达从术后第7h开始明显增加,术后第21h时又进一步增多.提示NT-4可能在脊髓挤压伤的早期修复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T13-L1)脊髓挤压伤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4小时、7天、21天处死动物。取L3节段脊髓制作20μm厚冰冻连续切片,用抗NGF抗体按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GF阳性反应物在正常及挤压伤位点尾侧端(L3)背角的分布,记录其免疫反应强度,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结果:NGF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正常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挤压伤后24小时至21天,背角中NGF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及免疫反应强度均进行性升高(P<0.01)。结论:脊髓挤压伤后早期,背角NGF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及免疫反应强度均进行性增加,提示NGF可能在脊髓挤压伤的早期修复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BDNF在挤压伤脊髓背角的表达变化.方法:用本室建立的成年SD大鼠(T13-L1)脊髓挤压伤模型,分别于术后24h,7h,21h处死动物并设正常对照组,取L3节段脊髓制作20μm厚冰冻连续切片,用抗BDNF抗体按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挤压伤位点尾侧端(L3)背角BDNF免疫反应物的分布,记录其免疫反应强度,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结果:BDNF的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正常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术后24h,BDNF的免疫反应强度较正常者明显增强并维持至7h(P<0.05),术后21h又进一步增强并高过术后24h者水平(P<0.01).BDNF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则从术后24h至21h进行性增加(P<0.01).结论:脊髓挤压伤后早期,BDNF在损伤位点尾侧端背角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BDNF在脊髓挤压伤的早期反应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神经生长因子 (NGF)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成年 SD大鼠 (T1 3-L1 )脊髓挤压伤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 ,分别于术后 2 4小时、7天、2 1天处死动物。取 L3节段脊髓制作 2 0μm厚冰冻连续切片 ,用抗 NGF抗体按 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 NGF阳性反应物在正常及挤压伤位点尾侧端 (L3)背角的分布 ,记录其免疫反应强度 ,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结果  NGF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正常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挤压伤后 2 4小时至 2 1天 ,背角中 NGF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及免疫反应强度均进行性升高 (P<0 .0 1)。结论 脊髓挤压伤后早期 ,背角 NGF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及免疫反应强度均进行性增加 ,提示NGF可能在脊髓挤压伤的早期修复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NT - 4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 .方法 :采用本室建立的成年SD大鼠 (T13 -L1)脊髓挤压伤模型 ,分别于术后 2 4h ,7h ,2 1h处死动物并设正常对照组 ,取L3 节段脊髓制作 2 0 μm厚冰冻连续切片 ,用抗NT - 4抗体按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NT - 4在挤压伤位点尾侧端 (L3 )背角的表达 ,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 .结果 :NT - 4的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挤压伤后 2 4h ,背角NT - 4的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及反应强度与正常者比较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但从术后第 7h至术后第 2 1h则逐渐增加且高过正常者水平 (P <0 0 1) .结论 :脊髓挤压伤位点尾侧端背角NT - 4的表达从术后第 7h开始明显增加 ,术后第 2 1h时又进一步增多 .提示NT - 4可能在脊髓挤压伤的早期修复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NT - 3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 .方法 :采用本室建立的成年SD大鼠 (T13 -L1)脊髓挤压伤模型 ,分别于术后 2 4h ,7h ,2 1h处死动物并设正常对照组 ,取L3 节段脊髓制作 2 0 μm厚冰冻连续切片 ,用抗NT - 3抗体按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NT - 3在挤压伤位点尾侧端 (L3 )背角的表达 ,记录其免疫反应强度 ,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数和胶质细胞数 .结果 :NT - 3的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挤压伤后 2 4h ,背角NT - 3的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及其反应强度均较正常者明显降低 (P <0 0 5 ) ,术后 7h者又较术后 2 4h者明显降低 (P <0 0 1) ,而术后 2 1h时又显著升高且高过正常者水平 (P <0 0 1) .结论 :NT - 3在挤压伤位点尾侧端背角的表达从术后 2 4h至术后 7h进行性减少 ,而术后 2 1h时则增加并高过正常者水平 .提示NT - 3可能与脊髓挤压伤的早期修复有关并具有双向效应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损伤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不同类型损伤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影响,采用本室建立的SD成年大鼠脊髓挤压伤、半横断伤和全横断伤模型,分别于术后第24h,7d,21d处死动物并设正常对照组,取L3节段脊髓制作20μm厚连续冰冻切片,间隔取片行苏木精染色,光镜下观察损伤位点尾侧端背角的形态改变,计数背角神经元数,结果:组间比较,挤压伤者较正常者神经元明显萎缩,胞体周围有空隙,神经元数无明显减少(P>0.05),半横断伤和全横断伤者均出现大量空泡,未见丰满而轮廓清楚的神经元,残存的少数神经元明显萎缩,术后神经元数明显减少且以全横断伤者为甚(P<0.01),组内比较,3种损伤术后各时相神经元数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损伤时对背角神经元存活的影响不同,全横断伤者最重,半横断伤者次之,挤压伤者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BDNF在挤压伤脊髓背角的表达变化 .方法 :用本室建立的成年SD大鼠 (T13 -L1)脊髓挤压伤模型 ,分别于术后 2 4h ,7h ,2 1h处死动物并设正常对照组 ,取L3 节段脊髓制作 2 0 μm厚冰冻连续切片 ,用抗BDNF抗体按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挤压伤位点尾侧端 (L3 )背角BDNF免疫反应物的分布 ,记录其免疫反应强度 ,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 .结果 :BDNF的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正常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术后 2 4h ,BDNF的免疫反应强度较正常者明显增强并维持至 7h (P <0 0 5 ) ,术后 2 1h又进一步增强并高过术后 2 4h者水平 (P<0 0 1) .BDNF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则从术后 2 4h至 2 1h进行性增加 (P <0 0 1) .结论 :脊髓挤压伤后早期 ,BDNF在损伤位点尾侧端背角的表达明显增加 ,提示BDNF在脊髓挤压伤的早期反应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挤压伤后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NGF,BDNF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脊髓挤压伤后早期不同时间腹角运动神经元NGF和BDNF的表达变化,建立脊髓挤压伤模型,取挤压伤位点尾侧段T13节段脊髓制作冰冻切片,运用NGF,BDNF兔抗血清以免疫组化ABC法染片,观察并计数腹角NGF和BNDF的阳性神经元数。结果:NGF主要分布于正常大鼠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的胞核及胞浆,损伤后21d,NGF的阳性神经元数较对照、损伤1d及7d组均明显增多(P<0.01),与NGF比较,对照组脊髓腹角亦见BDNF免疫阳性神经元,胞浆染色、胞核不着色,损伤后24h,BDNF阳性神经元数已较正常者有显著增加(P<0.05),此后维持该水平至21d,结论:脊髓挤压伤后腹角神经元NGF和BDNF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NGF和BDNF可能在脊髓损伤修复的早期反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猫脊髓部分去传入后神经营养素家族表达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部分去传入后猫脊髓背角Ⅱ板层内NGF、BDNF、NT-3及其mRNA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 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部分去传入(切断L1-L5、L7-S2背根,保留L6背根为备用根)3-5天、10-11天后,猫脊髓L3、L5、L6或L7节段背角Ⅱ板层内三种神经营养素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1)正常猫NGF及其mRNA分布于Ⅱ板层神经元内;BDNF分布于神经纤维终末,膨体和神经元内,mRNA阴性,NT-3分布于神经元,胶质细胞和少星神经纤维及膨体中,mRNA阴性,(2)去传入后3-5天,NGF及其mRNA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增多,NT-3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也明显增多,而BDNF含量及阳性膨体数却明显减少;10-11天时,NGF及其mRNA阳性神经元数仍维持高峰水平,NT-3者虽仍高于正常但已有所下降,而BDNF含量除L7节段外已恢复到正常,但阳性膨体数仍未恢复,BDNF和NT-3的mRNA仍呈阴性。(3)NGF达高峰的时间在L5、L6节段较早,L3较晚,BDNF含量的恢复以L7最迟;NT-3阳性胶质细胞数量的变化在各节段一致,唯L5、L7节段的阳性神经元数在10-11天时即降致正常水平,L3节段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 三种因子均参与部分去传入后脊髓的可塑性反应,但其发挥作用的早晚及维持时间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对腰椎椎管的研究提供临床参考资料。用220例整套成人骨骼的1100个腰椎,对腰椎椎管的横径和矢径进行了直接测量:腰段椎管的总均值,横径男23.6mm,女22.8mm;矢径男、女均为16.1mm;腰椎管矢径小于13.0mm为狭窄计18例共30个腰椎,其中29个腰椎位于L_3~L_5;连续二个以上腰椎狭窄的有9例.椎管横径与矢径乘积和椎体中横径与中矢径乘积的比值越小表示椎管矢径也小,这个比值在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MRI对脊柱脊髓损伤诊断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0例脊柱脊髓损伤的MRI表现。结果粉碎骨折(4例)、压缩骨折(40例)、骨折脱位(3例)、椎间盘损伤(29例)、附件骨折(3例)、韧带断裂(1例)、脊髓受压变形(12例),脊髓信号异常(21例)。结论MRI在显示脊柱序列、脱位、骨折片突向椎管压迫脊髓以及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的相关性方面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3.
吴文学  郭文彬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0):2720-2721
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的MRI影像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脊柱、脊髓损伤的MRI表现。结果:本组41例,有15种MRI表现:脊髓肿胀;脊髓水肿;脊髓挫伤、出血;脊髓横断;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压迫;脊髓软化或空洞;脊髓瘘管;脊髓萎缩;椎管狭窄;椎间盘损伤;椎体骨折;椎体脱位;韧带损伤。结论:脊柱、脊髓损伤的MRI影像具有特征性,也是所有影像检查技术中最佳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脊柱手术中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脊髓脊柱手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监测对脊髓功能的判断作用。方法对14例脊髓脊柱手术前、中、后SEP监测,术中为连续监测。站票摘除椎管内占位病变、脊柱手术中撑开侧弯凹侧、凿除椎管狭窄的推板时SEP出现显著改变,在手术结束前均恢复正常。给哈SEP术中监测有连续、敏感、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