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选择308例行诊刮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术的异位妊娠患者,观察其子宫内膜病理变化。结果异位妊娠患者的子宫内膜可分为蜕膜组织型、高度分泌型、不规则脱卸型、A-S反应、分泌反应、增生反应,共6种基本类型,同一患者的子宫内膜可同时存在多种基本病理类型。受激素的影响,异位妊娠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变化存在复杂性及多样性,多种病理变化同时存在以及少数罕见病理变化的存在易引起误诊或漏诊。因此临床医师必须熟悉各种病理变化的特征,提高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较为少见,作者于1998年1月~2003年1月收集经剖宫产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妊娠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共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柳玲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8):1269-127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属于良性却具有类似肿瘤侵袭、种植的特点,近年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不清,除以往的子宫内膜种植、淋巴及静脉播散、免疫、遗传等因素外.近年研究表明环境毒素二噁英(dioxin)与EMs的发生关系密切.多项资料表明二噁英不仅可导致EMs的发生,且可促进异位子宫内膜的发展,但其机制尚不清楚。现就近期关于二嗯英致EMs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它的生物学行为却类似恶性肿瘤,近年来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从而为其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临床效果及对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于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第1天服用孕三烯酮胶囊2.5毫克/次,2次/周;观察组于术后第1次月经来潮第1天服用米非司酮10毫克/次,1次/天。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殖激素水平改善情况、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情况、1年后复发率、妊娠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生殖激素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不良反应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用药期间具有较高的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韩守威  彭芝兰 《华西医学》1991,6(4):478-479
收集21例正常卵巢和27例宫内膜异位卵巢组织标本,分离细胞膜作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受体结合分析。结果表明:正常卵巢和病变卵巢组织的平均最大结合率分别为16.32±3.14%和11.73±7.21%;受体量分别为4.11±0.77fmol/mg蛋白和0.94±0.35fmol/mg蛋白。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卵巢后,其组织HCG受体含量大多减少.低浓度HCG受体是否是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或是病变卵巢解剖结构异常改变的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术后妊娠情况.方法 对2007-2010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经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性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患者1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手术后处理方法不同分为:药物组(术后采用药物治疗)74例、对照组(术后未药物治疗)52例.对2组病例均进行随访24~36个月,对术后妊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药物组妊娠率47.29%(35/74),对照组妊娠率26.92%(14/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可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其症状及体征与病变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引起的慢性盆腔痛及不育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的深入,广大临床医师越来越重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本文回顾分析了1997年1月~2006年8月间9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10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特点 ,旨在提高临床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水平 ,预防或减少本病的发生。方法 :分析总结了 10 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 ,并在显微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特点。结果 :内在型 (子宫内宫内膜异位症 ) 4 9例 (45 8% ) ,外在型 (子宫以外部位 ) 5 3例 (49 5 % ) ,混合型 (子宫内及子宫以外其它部位 ) 5例 (4 7% )。部位以子宫多见 ,其次为卵巢、宫颈、输卵管、阴道及子宫直肠窝等 ,其它部位少见。主要症状及体征为痛经、月经异常、阴道出血、腹痛及下腹不适 ,以及病灶处可扪及明显包块。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诊断较困难 ,大多需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外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大多病变不典型 ,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 ,多取材切片观察 ,并注意鉴别诊断。积极治疗女性生殖器官慢性炎症及卵巢功能异常 ,避免或减少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是降低本病发病率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1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的探讨,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37例E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7例EM患者中,痛经72例,慢性盆腔疼痛21例,性交痛9例,急性腹痛7例,月经异常13例,不孕10例,部分患者伴有多个症状,2例患者无症状。超声检查发现单纯囊肿型71例,多囊型26例,混合型(包括腹壁切口混合型肿块)29例,未发现附件包块11例,超声诊断阳性率91.97%。糖类抗原125(CA125)(〉35 KU/L为阳性)发现阳性病例87例,阳性率63.5%。结论 EM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性,结合超声检查及免疫学检查,能更进一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卵巢组织。临床上极易误诊。本文收集了5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与同期卵巢良性肿瘤进行比较,以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治特点。  相似文献   

12.
杨玉琼  周晓娟 《华西医学》2003,18(2):263-263
患者 ,女 ,47岁 ,因“发现阴道包块 2 0年 ,白带增多 ,阴道包块接触性出血 4+ 月” ,于 2 0 0 2年 2月 1 8日入院。患者于 2 0年前偶然发现阴道下 1 / 3偏右侧有一约 4cm× 2cm大小包块 ,无疼痛及接触性出血等。 6年前出现阴道结节溃破 ,流液。 1年前 ,该结节逐渐长大到约 1 0cm× 1 0cm ,并于 4+ 月前出现白带增多 ,包块接触性出血。行包块活检示“子宫内膜异位伴癌变” ,行“肿瘤切除 +外阴切除 +阴道中下段切除 +盆腹淋巴结清扫+腹股沟淋巴清扫 +阴股部皮瓣转移 ,阴道中下段成形术” ,术中见“肿瘤底部有癌浸润” ,术后病理诊断 :“阴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有年轻化和逐年增高趋势。异位妊娠时性激素水平与宫内孕有明显差异,异位妊娠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组织形态可以发生多种不同变化^[1]。在异位妊娠诊断中,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200例异位妊娠内膜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对异位妊娠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形态结构多样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的上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多。现将我院1994~2003年经开腹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12例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机制、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1例腹壁子宫内异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腹壁子宫内异症根据病史、症状、超声检查在术前均能正确诊断,均采取手术治疗,治愈率100%,随访1~8年无复发。【结论】腹壁子宫内异症的发生与剖宫产术中直接种植有关;彻底的手术切除能治愈及减少复发;剖宫产术中正确操作可减少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妇科常见病,临床上根据病变部位将可分为:腹膜型、卵巢型、深部结节型。我们对90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OE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癌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5年1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治疗的137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7例卵巢癌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住症为37例(27%),肿瘤大小约5~15cm。76.2%为单侧肿块。3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癌患者的病理类型为卵巢内膜样癌(50.6%)、卵巢透明细胞癌(31.2%)、浆液性癌(13.3%)及其他(4.9%)。小于50岁的卵巢癌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16例,发生率为43.2%;而大于50岁的此类患者10例,发生率为27.0%。绝经状态与发生率无明显关系(分别为13.3%和15.9%)。30例首次手术行肿瘤细胞减灭术,4例复发后转来我院再行肿瘤细胞减灭术。60%的患者均切除干净或基本切除。95%的患者进行了以铂类或紫杉醇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其中9HD%的患者用化疗6疗程或以上。随访中,采用B超结合CA125的测定,特异性为57.9%。结论:随着子宫内异症发病率的增加,应高度重视其恶变问题。临床工作中,对子宫内异症的患者要早诊断、早治疗,B超筛查结合CA125的定量测定有助于及时发现子宫内异症的恶变倾向。  相似文献   

20.
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45例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患者用药后痛经、下腹痛、性交痛、低热、便血等症状迅速消失或缓解;盆腔触痛和后穹窿紫点消失,后陷凹结节变软减少,卵巢巧克力囊肿及附件区增厚缩小、消失。结论: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近期效果肯定,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和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