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铸造颌垫式义齿修复重度深覆颌患者上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重度深覆颌上前牙缺失患者利用铸造颌垫重建咬合关系进行义齿修复。结果除1例患者因金属过敏外,其余效果良好。结论该方法恢复咬合垂直距离,能预防并治疗因咬合垂直高度过低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病变,是一种适用性强、经济、行之有效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烤瓷固定桥修复深覆He上前牙缺失患者36例,随访2年,仅1例修复失败,占2.8%。结果表明,烤瓷固定桥是深覆He上前牙缺失理想的修复方法,并且对于深覆He正常覆盖,深覆He覆盖、闭锁型深覆He的上前牙缺失患者均适用。  相似文献   

3.
对于深覆[牙合]患者,当上前牙缺失后,由于下前牙咬及上腭组织,没有足够间隙或颌间隙很小,因而造成修复困难。内倾型深覆[牙合]患者下颌前牙过度磨耗甚至平龈,要求修复外型有很大难度。过去对深覆[牙合]患者上前牙缺失,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地磨短下前牙的切缘,再在塑胶基托内放置增力支架,以增强基托的坚固度或用钴铬合金铸造基托,效果都不是很满意。  相似文献   

4.
杨振辉 《吉林医学》2014,(24):5423-5424
目的:对不同种类深覆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分析58例深覆牙列缺损患者修复方法,对患者的缺失及咬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修复,主要有:固定修复、固定联合可摘义齿修复、可摘义齿修复,所有患者中有48例患者进行了咬重建,分别于修复后对患者的义齿使用情况及患者面形等健康情况进行检查。结果:修复结束后随访2年,其中实施咬重建的患者面形改善良好,颞颌关节症状得到缓解。并经过统计学分析,三种修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修复不同种类深覆牙列缺损患者时,要依据临床诊断及患者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法,才能有效地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患者前牙深覆牙颌应用正畸治疗达到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曾经因前牙缺失或冠折后,往往由于严重的Ⅲ度深覆牙颌,牙轴倾斜等原因单纯用修复的方法很难达到美观要求,必须先期运用正畸方法排齐整平列,打开咬,调整咬关系,从而通过正畸运动咬关系进行修复治疗,结果:经过正畸的治疗方法,所有病例治疗6个月后,打开咬,上下前牙中线一致,恢复咬功能,达到修复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而且达到了美观效果.结论:采用正畸的方法治疗深覆牙颌,掌握好正畸治疗时机,拥有健康的牙周组织,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达到治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采用可摘局部义齿常规法及唇侧基托改良法修复上前牙缺失的深覆牙合59例。采用常规法可摘局部义齿修复28例,采用唇侧基托改良法可摘局部义齿修复30例。结果显示:改良法具有价格便宜,基托不易折断,不影响发音等优点,是有效的解决上前牙缺失伴Ⅲ°深覆牙合活动修复的方法之一。对于基层医院,方法简便有效,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成人上前牙缺失伴有前牙深覆He是一种难治的口腔疾病。为了探讨该方面的治疗,对154例患者采和平导式义齿进行修复性矫治,半年内观察疗效,取得了较好效果,总有效率为97.4%(150例)。平导式义齿是矫治成人上前牙缺失伴深覆He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可局部义齿常规法及唇侧基托改良法修复上前牙缺失的深覆He59例,采用常规法可局部义齿修复28例,采用唇侧基托改良法可局部义齿修复30例,结果显示,改良法具有价值便宜,基托不易折断,不影响发音等优点,是有效的解决上前牙缺失伴Ⅲ°深覆He活动修复的方法之一,对于基层医院,方法简便有效,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正畸和修复联合的方法治疗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前牙牙列缺损且伴牙齿散在间隙、反牙合、上颌前突、深覆牙合患者3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3人,对照组16人,实验组患者先采取正畸关闭散在间隙、纠正反牙合、上颌前突、覆牙合覆盖后行牙列修复治疗固定桥修复,对照组患者不行正畸关闭间隙、不纠正前牙反牙合、上颌前突、覆牙合覆盖并行固定义齿修复,修复完成后分期6、12、24个月复诊。结果患者修复完成后6、12、24个月复诊,实验组采用正畸关闭牙齿散在间隙、纠正反牙合、上颌前突、深覆牙合患者固定牙修复效果较好,患者无咬合不适、满意率高,对照组不采用正畸关闭牙齿散在间隙、仅固定义齿修复患者咬合不适率为2例,患者满意率较低。结论采用正畸、修复联合方法治疗牙列缺损和牙颌畸形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10.
作者用烤瓷固定桥修复深覆上前牙缺失患者36例,随访2年,仅1例修复失败,占2.8%。结果表明,烤瓷固定桥是深覆上前牙缺失理想的修复方法,并且对于深覆正常覆盖、深覆深覆盖、闭锁型深覆的上前牙缺失患者均适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前型者下颌关节点和切点轨迹的特征。方法:用新型下颌三维运动轨迹描记仪MT-1602测量了55名不同前牙覆覆盖者下颌咀嚼运动关节与切点的轨迹,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下颌双侧关节咀嚼轨迹与切点轨迹之间具有普遍的正相关性;深覆者关节与切点轨迹的侧向幅度均小于正常(P<0.01);额状面轨迹窄于正常(P<0.01);前牙深覆盖者的轨迹与正常者无差别(P>0.05)。结论:深覆是影响下颌咀嚼运动形态的主要因素,修复时应尽量避免前牙深覆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瓷联冠修复因牙周病松动伴深覆盖的上前牙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患牙截冠、核桩改向,将患牙和相邻1~2颗健康牙构成一个联合式修复体.结果松动伴深覆盖的上前牙得以稳固,改向、延长患牙使用时间,并有利于美观.结论利用金瓷联冠治疗因牙周病导致松动伴深覆盖的上前牙有明显的疗效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翁宁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1):1883-1885
目的 探讨通过正畸修复联合治疗上颌前牙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以随机数字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上颌前牙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修复治疗,观察组给予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术后统计2组牙齿情况(咬合关系、牙齿排齐情况、前牙覆合覆盖率)、治疗效果、满意度、治疗费用及术后1年软垢指数和附着丧失指数。 结果 观察组咬合关系、牙齿排齐情况、前牙覆合覆盖率分别为80.0%、86.7%、9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7%、68.3%、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显著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和治疗费用分别为80.0%、(8 067.6±394.5)元,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2 211.7±251.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软垢指数和附着丧失指数分别为0.13±0.08、5.16±1.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66±0.17、6.49±1.63(P<0.05)。 结论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上颌前牙牙列缺损伴错牙合畸形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牙齿畸形、软垢指数和附着丧失指数,患者满意度高,但花费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门诊单个前牙缺失患者30例,其中6例为拔牙后即刻修复,3例为种植术后即刻修复,其余21例为希望固定修复又要求少磨牙的患者。均采取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进行修复。结果 30例修复体经4-24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其中28例复诊的患者粘结桥修复体无松动、断裂和过度磨耗,无继发龋,修复体边缘密合,粘结界面良好,美观效果好。结论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美观效果好,机械强度高,患者感觉舒适,不影响伤口愈合,对天然牙损伤小,可作为一种过渡性的修复方法或长期暂时性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少年前牙开牙合的矫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多数患者采取拔除4个磨牙之后使用方丝弓矫治器矫治,矫治中在弓丝上弯制各种曲,并使用前牙垂直牵引和颌间Ⅱ类、Ⅲ类牵引,精调牙位及尖窝关系。结果经过18~24个月矫治,11例前牙开牙合患者牙齿排列整齐,无间隙,前牙形成覆牙合覆盖关系,外貌协调。结论青少年前牙开牙合畸形,矫治设计合理,方法正确,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小平导配合直丝弓矫治器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错[牙合]30倒,男17例,女13例,年龄12~14岁.均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结合上颌小平导打开咬合。矫治前拍摄X线头颅定位僻位片,待咬合打开,后牙有接触时拍阶段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头影测量指标22项,对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MP—SN、PP—MP、S—Ar—Go三项指标在戴小平导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下颌平面角增大,并且主要是下颌骨后旋的结果。S—Go、N—Me、ANS—Me在戴用后也有豆著增大。这均有利于改善低角患者的面形。L1-MP(mm)、Overbite(mm)戴小平导后显著减小。而U6-PP(mm)、L6-MP(mm)显著增大,说明下前牙明显压低,上下后牙明显升高。结论小平导配合直丝弓矫治器在安氏Ⅱ类错[牙合]是一种快速有效解除前牙深覆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的恒牙期青少年安氏Ⅱ1类错畸形患者矫治前后颅颌面部软硬组织的结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安氏Ⅱ1类病例32例,分为拔牙组与非拔牙组,各16例。采用头影测量软件测量其矫治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共含21个测量项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前后的变化主要为覆合覆盖减小,牙轴改变和磨牙关系纠正以及软组织侧貌改善。拔牙组覆盖减小主要为上切牙舌倾实现,非拔牙组则为上切牙舌倾和下切牙唇倾的共同结果;垂直向软硬组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软组织的变化主要为鼻唇角增大和上下唇相对于审美平面的位置变化。结论直丝弓矫治恒牙期青少年安氏Ⅱ1类错畸形可改变牙齿位置及软组织侧貌,对骨骼结构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混合牙列期儿童个别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例存在个别前牙反牙合的混合牙列期患儿,共计12颗前牙,用藻酸盐采取上、下颌印模并灌制硬石膏模型,送做萌出诱导矫治器,应用该矫治器进行治疗。通过SmartOptics Activity 880牙颌模型扫描仪,获取患儿治疗前、后的三维牙颌数字模型,应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2012构建三维重叠模型,利用Imageware 13.2软件测量反牙合的上、下切牙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变化,对矫治前、后的覆牙合、覆盖进行测量。应用铜丝测量法直接测量上、下颌牙弓弧长,相应的牙冠宽度(未萌出的恒牙按照X线片法预测牙冠宽度)减去牙弓弧长计算上、下颌牙弓的拥挤程度。使用SPSS17.0 软件对同一患儿的术前、术后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对测量指标的术后改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发现符合正态分布,然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5。结果:疗程为(5.6±2.7)个月,矫治过程中,上、下切牙在三维位移上均主要表现为唇倾(P<0.001、P=0.025)。经过萌出诱导矫治器的治疗,覆牙合减少了(1.01±0.9) mm (t=-3.531,P=0.0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前、术后覆盖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771,P=0.460)。上颌拥挤度减少了(1.9±0.99) mm (t=-6.042,P<0.001),下颌拥挤度减少了(1.9±0.74) mm (t=-8.14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萌出诱导矫治器可以治疗混合牙列期个别前牙反牙合,同时有建立正常覆牙合、覆盖,排齐牙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手术在前牙缺失修复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上颌前牙缺失患者72例,随机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采用骨增量技术中的种植方法进行修复手术,B组采用隐形义齿的方法进行修复手术,C组则采用烤瓷冠桥技术进行前牙缺失修复手术,观察所有患者的愈合情况,并对比植体植入上颌后3-6个月的二次修复前以及修复后9个月的情况进行X片检查,观察植体和周围的组织的愈合情况。结果:A组种植体和周围骨组织愈合良好的有22例,愈合优良率91.67%;B组愈合良好的有14例,愈合优良率58.33%;c组愈合良好的有15例,愈合优良率62.50%,A组患者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增量技术中种植修复对于上颌前牙缺失的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并且修复过后骨组织和植体之间也获得了良好的覆盖,保证了修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程学晖  张鑫文  陈兰 《实用全科医学》2010,8(4):457-457,467
目的介绍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用于正畸支抗的临床过程,以及支抗对磨牙的控制作用,评价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疗效。方法安氏Ⅱ1错合患者16例,年龄在13~25岁。上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矫治设计上颌强支抗,在矫治器粘结之后植入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应用上颌后牙区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测量切牙和磨牙的治疗变化。结果16例患者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支抗顺利完成正畸治疗,均建立了正常的前牙覆合覆盖关系,上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未发生显著性移动,切牙在前、后向发生显著性移位,患者的上颌凸度明显改善。结论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是一种稳固、舒适的支抗系统,达到支抗磨牙的稳定,有效治疗拥挤、前突畸形,该方法广泛用于正畸治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