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或者舒芬太尼骶管阻滞用于肛肠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ASAⅠ~Ⅱ级患者90例,随机分3组,C(对照组)、S(舒芬太尼组)、T(曲马多组)每组30例,骶管穿刺成功后给试验量2%利多卡因3ml,然后C组给0.5%罗哌卡因20ml,T组给含曲马多100mg的0.5%罗哌卡因20ml,S组给含舒芬太尼10μg的罗哌卡因20ml,术后送回病房,患者抱怨疼痛并且VAS评分≥4mm时给杜冷丁1mg/kg肌肉注射,每次注射间隔时间>6小时,观察术后1、3、6、12、24小时VAS评分,记录24小时内杜冷丁使用的总量,并记录3组患者24小时内发生瘙痒、恶心呕吐和尿潴留的例数.结果:在第3小时时间点S组的VAS评分低于C组,在第3、6、12、24小时T组的VAS评分低于C组,T组患者杜冷丁使用量低于C组,S组瘙痒例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0.5%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100mg骶管阻滞用于肛肠手术患者可以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等效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对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S组PCEA输注含0.10%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复合液,F组PCEA输注含0.10%罗哌卡因和3μg/ml芬太尼。观察记录测麻醉前、PCEA后5、15、30、60和90min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每小时罗哌卡因的用量和有效按压次数、运动功能的评估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S组和F组在PCEA后5、15、30、60和90min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在各时间点S组VAS评分稍低于F组(P>0.05);每小时罗哌卡因消耗量S组明显低于F组(P<0.05),有效PCEA次数S组明显低于F组(P<0.05);两组运动阻滞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0.1%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和3μg/ml芬太尼用于PCEA分娩镇痛都是有效的,但是0.5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罗哌卡因镇痛效果更好,罗哌卡因用药量更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80例ASAI~II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L组、S1组、S2组、S3组,实施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L组为0.1%罗哌卡因50 ml,S1组为0.1%罗哌卡因50 ml(含舒芬太尼0.25μg/ml),S2组为0.1%罗哌卡因50 ml(含舒芬太尼0.5μg/ml),S3组为0.1%罗哌卡因50 ml(含舒芬太尼0.75μg/ml),观察并记录术后1 h、6 h、12 h、24 h休息与被动运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记录低血压、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休息与被动运动的疼痛评分(VAS)均<2.5。术后瘙痒的发生率S1组明显低于S2组、S3组。结论:S1组(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25μg/ml)术后瘙痒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TKA术后PCEA镇痛的最适剂量为舒芬太尼0.25μg/ml。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骶管麻醉的效果。方法 60例在骶管麻醉下接受混合痔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L组骶管注入0.5%罗哌卡因15ml。S组注入0.5%罗哌卡因15ml和舒芬太尼10μg。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HR、MAP、SpO2。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手术开始15、30min及术后1、6、12h的VAS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S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快于L组(P<0.05),术中、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L组(P<0.05),两组患者的心动过缓、低血压、运动阻滞程度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麻醉时可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改善镇痛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邓雪峰  何川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1):1517-15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术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120例产妇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0例,均行硬膜外麻醉。A组予舒芬太尼10μg(1 ml)+0.5%罗哌卡因15 ml,B组予舒芬太尼15μg 1 ml+0.5%罗哌卡因15 ml,C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 ml+0.5%罗哌卡因15 ml。观察术中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起效、无痛平面、镇痛持续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比较,A、B组起效时间、无痛平面时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均缩短(P<0.01),镇痛持续时间均延长(P<0.01)。3组在切皮时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探查、取胎时的VAS和寒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和瘙痒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术时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可增强麻醉效果,15μg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可减轻探查取胎时内脏牵拉不适症状,减少术中寒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肖军章  韩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0):1193-1194
目的:观察比较0.12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与复合吗啡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妇科手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0.125%罗哌卡因复合0.6μg/ml舒芬太尼与复合0.06mg/ml吗啡的100ml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观察记录镇痛效果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结果:两组在镇痛效果VAS评分上无差别(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舒芬太尼组低于吗啡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0.125%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配伍用于子宫切除术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级~Ⅱ级于硬膜外麻醉下行腹式子宫全切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n=20)。术后行PCEA即负荷剂量(5 ml)+持续剂量(4 ml/h)+PCA剂量(1 ml/次),锁定时间20 min。A组镇痛用药为0.2%罗哌卡因+0.3μg/ml舒芬太尼;B组为0.2%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C组为0.2%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双盲对照观察术后4 h、8 h、12 h、24 h内按压PCA次数、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运动阻滞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的镇痛评分明显高于B组、C组(P<0.05),B组与C组的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心的发生率随舒芬太尼的剂量增大而增加,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结论:0.2%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行PCEA持续剂量4 ml/h,可为子宫切除术后病人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膜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36例接受分娩的顺产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给予硬膜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A组给予0.125%罗哌卡因联合0.5μg/mL舒芬太尼;B组给予0.15%罗哌卡因联合0.5μg/mL舒芬太尼。结果两组产妇均成功分娩,母子平安。两组镇痛前、镇痛后5min和镇痛后10min的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后30min和镇痛后60min,B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运动阻滞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镇痛起效时间和术中追加罗哌卡因剂量均显著少于A组(P<0.05)。B组副反应率稍高于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0.15%的罗哌卡因联合0.5μg/mL的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镇痛,具有更快的起效时间、更高的有效性,而且安全性基本可以保证,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配伍用舒芬太尼行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比较其镇痛效果,副作用及药物用量和对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CESA)下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四组(n=20):SO组(空白对组),S1组(0.0625%罗哌卡因配伍0.5ug/ml舒芬太尼)、S2组(0.1%罗哌卡因配伍0.5ug/ml舒芬太尼)、S3组(0.125%罗哌卡因配伍0.5ug/ml舒芬太尼),均在胎盘分娩后给产妇连接PCA泵(空白对照组除外),按分组情况行PCEA,持续镇疼48小时,背景剂量2ml/h,自控给药量2ml/h,锁定时间为15min.结果 下行剖宫产手术后行PCEA时,选用0.1%罗哌卡因伍用0.5ug/ml舒芬太尼较适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第一产程潜伏期行渐进式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120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Ⅰ组(渐进镇痛组):于产妇宫口大于1厘米,并规律宫缩时行硬膜外分娩镇痛,首次用药为0.08%罗哌卡因+0.5ug/ml舒芬太尼10~15ml,后持续泵注0.1%罗哌卡因+0.5ug/ml舒芬太尼;Ⅱ组(对照组):于产妇宫口大于3厘米时行硬膜外分娩镇痛,首次用药为0.1%罗哌卡因+0.5ug/ml舒芬太尼10~15ml,后持续泵注0.1%罗哌卡因+0.5ug/ml舒芬太尼。记录两组产妇各时点的VAS评分、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产程进展、缩宫素使用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Ⅰ组潜伏期时间比Ⅱ组缩短(P0.05),镇痛效果满意(P0.05)。两组产妇的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潜伏期行分娩镇痛,首次用药0.08%罗哌卡因+0.5ug/ml舒芬太尼,后持续泵注0.1%罗哌卡因+0.5ug/ml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满意,可缩短第一产程,适用于潜伏期就有镇痛需求的产妇。  相似文献   

11.
李菁  雷晓丽  唐鸣 《海南医学》2011,22(8):57-5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急诊单侧上肢外伤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30):对照组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25ml),舒芬太尼组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5μg(25ml)臂丛阻滞。观察感觉阻滞、运动阻滞和VAS疼痛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完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舒芬太尼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阻滞后10min、120min、180minVAS评分舒芬太尼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SBP、DBP和HR变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恶心呕吐、瘙痒和呼吸抑制并发症。结论 1%利多卡因+0.25%罗派卡因复合舒芬太尼15μg明显增强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延长感觉和运动阻滞时间,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初产妇180例,随机分六组,每组30例,分别为对照S0组,实验组S0.1组、S0.2组、S0.3组、S0.4组、S0.5组。各组镇痛方法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留管产妇自控镇痛。鞘内镇痛药物为5.0μg舒芬太尼,硬膜外维持为0.15%罗哌卡因分别合用0、0.1、0.2、0.3、0.4、0.5μg/ml浓度的舒芬太尼,鞘内给药后90min开启硬膜外维持药,以相同的参数(负荷剂量6ml,维持7ml/h,PCA 3ml,锁定时间15min)行分娩镇痛。观察各组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启泵后15、30、60、90、120min后VAS评分,新生儿Apagr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副作用(瘙痒、低血压、胎心异常改变、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结果:S0组、S0.1组在各时间点VAS、S0.2组在15min VAS均高于S0.5组(P<0.05);S0组在各时间点VAS均高于S0.4组(P<0.05),S0.1组在15min、30minVAS、S0.2组在15min均高于S0.4组(P<0.05)。各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各组间比较均基本相似(P>0.05)。双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各组间均为0~1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瘙痒,其他如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各组均未观察到。S0.5组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S0组(P<0.05)。结论:鞘内应用5.0μg舒芬太尼后,硬膜外0.15%罗哌卡因复合0.3~0.4μg/ml浓度的舒芬太尼分娩镇痛,镇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彭洁  甘林光  陈骏萍 《上海医学》2012,35(6):480-48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硬脊膜外腔镇痛所用舒芬太尼的最适质量浓度。方法 8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均在术后行患者自控硬脊膜外腔镇痛(PCEA),随机分为L组(予0.1%罗哌卡因)、S1组(予0.1%罗哌卡因+0.25μg/mL舒芬太尼)、S2组(予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及S3组(予0.1%罗哌卡因+0.75μg/mL舒芬太尼),每组20例。记录患者PCEA后2h(T1)、6h(T2)、12h(T3)、24h(T4)及48h(T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快速注射(bolus)次数、不良反应情况(低血压、恶心呕吐、瘙痒、下肢麻木、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镇痛满意度。结果术后T2、T3、T4及T5时间点,S1、S2及S3组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L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S1、S2及S3组间相同时间点疼痛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L组比较,S3组恶心呕吐和瘙痒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值均<0.05),S2、S3组下肢麻木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值均<0.05);与L、S1及S2组比较,S3组过度镇静及瘙痒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值均<0.05);与L组比较,S1、S2及S3组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降低(P值均<0.05)。S1、S2和S3组的bolus次数较L组显著减少(P值均<0.05),S2和S3组又较S1组显著减少(P值均<0.05)。与L、S1和S2组比较,S3组的镇痛不满意率显著升高(P值均<0.05)。结论 0.5μg/mL舒芬太尼既可满足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需要,又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0.5μg/mL可作为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硬脊膜外腔镇痛舒芬太尼的最适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微小剂量的罗哌卡因可行走腰麻用于肛肠手术麻醉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300例肛肠手术患者, ASAⅠ~I 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R组(100例),1%罗哌卡因0.3 mL(3 mg);RF 1组(100例),1%罗哌卡因0.3 mL(3 mg),复合舒芬太尼2.5μg;RF 2组(100例),1%罗哌卡因0.3 mL(3 mg),复合舒芬太尼5μg。各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4 mL行L 3/4椎间隙鞘内注射。观察麻醉后不同时点肛周针刺疼痛vas评分,疼痛消失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下肢运动改良Bromage评分。并观察恶心呕吐、低血压、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3组随着复合舒芬太尼剂量的增加,VAS评分逐步下降(P<0.05),随着复合舒芬太尼剂量的增加,起效时间逐步缩短(P<0.05),且疼痛消失的维持时间逐步延长(P<0.05),3组都对下肢运动阻滞轻微,几乎都不影响下肢运动功能,可行走率为100%。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中,除皮肤瘙痒随着复合舒芬太尼剂量增加而升高外(P<0.05),恶心呕吐、低血压、尿潴留的发生率都极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罗哌卡因0.3mL(3mg),复合舒芬太尼5μg稀释至4 mL行L 3/4椎间隙鞘内注射,痛觉阻滞完善、对下肢运动阻滞几乎无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于肛门直肠手术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郭建桃  林函  李梅  王文伟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1):1971-1974
目的 观察B超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需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90例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分为3组,3组均于全麻诱导后行B超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A、B、C 3组分别注射0.10%、0.25%、0.50%盐酸罗哌卡因25 ml;术后均给予静脉镇痛泵:舒芬太尼0.8 μg/kg+昂丹司琼16 mg+布托啡诺10 mg+生理盐水配置成100 ml,设置背景剂量2 ml/h,锁定时间15 min,Bolus剂量2 ml。观察3组麻醉前(T0)、术后1 h (T1)、术后12 h (T2)、术后24 h (T3)及术后48 h (T4)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水平变化;并比较3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使用总量;比较3组术后不良反应。 结果 A组术后1 h、术后12 h、术后24 h MAP及HR均高于B组、C组,且A组T1、T2、T3 MAP及HR均高于T0时刻(均P<0.05);B组T1时刻MAP及HR均高于C组(P<0.05),B组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A组T1、T2、T3、T4时刻VAS评分均低于B组、C组(均P<0.05),且B组、C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总量均高于B组、C组(均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及B组(P<0.05)。 结论 B超引导0.25%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阻滞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对产妇产程、产前发热率、胎心变异率的影响。方法 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628例,随机分为2组:腰-硬联合自控镇痛组(S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E组)。另设未行镇痛168例为对照组(D组)。S组:L3-4椎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舒芬太尼4 μg,硬膜外置管持续泵注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2 μg/mL。D组:L2-3椎间隙穿刺置管,分次注入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 μg/mL 5 mL试验剂量及10 mL首剂量,随后持续泵注上述药物。观察各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各产程时间以及产前发热率、胎心变异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瘙痒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S组、E组VAS评分均≤3分,镇痛起效时间S组显著快于E组(P<0.05);与D组相比,S组、E组第一产程时间缩短,第二产程时间明显延长(P<0.05),但第三产程时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D组相比,S组、E组产前发热率、胎心变异率以及瘙痒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且S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E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相比,患者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对于初产妇均为行之有效的镇痛方式,腰-硬联合阻滞相比硬膜外阻滞,镇痛起效迅速,但产妇发热率、胎心变异率及瘙痒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吗啡持续硬膜外输注术后镇痛的效应。方法择期妇科手术患者60例,行硬膜外麻醉后,随机分为两组:吗啡镇痛组(Ⅰ组),给予吗啡2mg、罗哌卡因7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舒芬太尼镇痛组(Ⅱ组),给予舒芬太尼100μg、罗哌卡因7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行硬膜外术后镇痛。观察术后4、8、24、48h时间点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Bromage运动神经阻滞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瘙痒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Ⅱ组术后4、8、24、48h时间点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1组(P〈0.05)。1组术后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均高于Ⅱ组(P〈0.05)。结论和吗啡相比,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能够产生较理想的镇痛效果。和减少术后镇痛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产科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9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三组(n=30).分别应用0.2 μg/ml舒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A组),0.4 μg/ml舒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B组),0.6 μg/ml舒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C组).术后行PCEA,即负荷剂量(5 ml)+持续剂量(3 ml/h)+PCA剂量(1 ml/次).比较分析术后0~、3~、6~、12~24h 各时段切口痛、宫缩痛的VAS评分 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瘙痒、运动阻滞、嗜睡、呼吸抑制).结果 术后PCEA,24 h内随舒芬术尼浓度增大,切口痛VAS评分和宫缩痛VAS评分降低,其中B组、C组与A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内不良反应中恶心、瘙痒的发生率随舒芬太尼浓度的增大而增多,其中C组与B组、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呕吐、运动阻滞、嗜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 剖宫产术后PCEA,0.4μg/ml舒芬太尼复合0.125%罗哌卡因可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和较少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