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熙 《广西医学》2003,25(10):1869-1871
目的 :研究苄星青霉素、头孢三嗪和阿奇霉素治疗早期梅毒 (一期和二期 )的疗效 ,为临床提供可选择的梅毒治疗方案。方法 :85例不同期的早期梅毒患者分组采用苄星青霉素 2 4 0万 u/次 ,im,1次 /周 ,连续 3周 ;头孢三嗪 1g/次 ,im,1次 /天 ,连续 14天 ;阿奇霉素 ,第一天 1.0一次口服 ,以后 0 .5 /天一次口服 ,连续 14天。结果 :经不同的疗程 ,三种方案治疗早期梅毒 1年内均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治疗一期梅毒时 ,头孢三嗪组平均有效时间最短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三组在治疗一期梅毒的平均痊愈时间对比和二期梅毒的平均有效时间及平均痊愈时间对比上差异均无显著性 (均 P >0 .0 5 )。结论 :标准的卞星青霉素治疗方案仍然有效。青霉素过敏患者可选用阿奇霉素治疗 ,在排除交叉过敏的情况下 ,亦可选用头孢三嗪  相似文献   

2.
冯维勇 《西部医学》2014,26(10):1280-1282
目的 探讨苄星青霉素、头孢三嗪单药治疗与二者联合用药治疗梅毒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将收治的150例梅毒患者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苄星青霉素组(45例)、头孢三嗪组(55例)及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组(5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时间、治愈时间,以及一年后随访RPR阴性率.结果 三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表明,用药安全性均良好,偶遇不良反应可通过用药或自行消除,不影响治疗进程.联合治疗组的平均有效时间和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0.8±0.2)个月和(2.5±0.3)个月,均低于两个单药治疗组(F=4.89,1.38,P<0.05),一年后随访的RPR阴性率(治愈率)为95.6%,远高于两个单药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2.93,P<0.05).结论 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梅毒的临床效果较两种药物的治愈时间更短,RPR阴性率更高,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衡鲲 《大家健康》2013,(8):84-85
目的:研究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潜伏梅毒疗效,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潜伏梅毒的治疗方案。方法:将93例潜伏梅毒随机分为2组。阿莫西林克维酸钾治疗的为治疗组(49例),用阿莫西林克维酸钾片0.375Tid口服,连续21天;用卞星青霉素针治疗的对照组(44例),用卞星青霉素针240万Uim1周1次,共3次;观察两组血清学TRUST及TPPA滴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TRUST下降速度及转阴率均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PP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卞星青霉素缺乏的基层医疗机构和流动人口不能完成肌注给药的患者。可选择口服阿莫西林拉维酸钾片作为卞星青霉素的替代药物,但要注意对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给药时间以维持血药稳态浓度,对治疗过程中出现中断1天以上的患者应重新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对梅毒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6例梅毒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苄星青霉素治疗,研究组予以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血清快速等离子体(Rapid plasma reagin,RPR)转阴率、平均转阴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RPR转阴率较高,平均转阴时间较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2%(7/38),与对照组的13.16%(5/3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梅毒患者联合采用苄星青霉素、头孢三嗪治疗,可提高血清RPR转阴率,效果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梅毒的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100例梅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苄星青霉素与头孢三嗪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与头孢三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1年后随访RP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1年后随访RPR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后随访,观察组RPR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均较好。结论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对梅毒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梅毒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7):67-69
目的 探讨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治疗梅毒的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100例梅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苄星青霉素与头孢三嗪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与头孢三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1年后随访RP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1年后随访RPR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后随访,观察组RPR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均较好。结论 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三嗪对梅毒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梅毒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早期梅毒患者规范化治疗后的血清学效果。方法 对经TRUST初筛和TPHA阳性确诊的178例早期梅毒患者(包括一期梅毒12例、二期梅毒38例、早期潜伏梅毒128例)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167例,对青霉素过敏者采用多西环素治疗11例,于最后一次治疗后3、6、9、12、18及24个月复诊,分别做TRUST定性和定量试验,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不同梅毒分期及TRUST初始滴度对血清学疗效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24个月TRUST总转阴率为52.25%,苄星青霉素组和多西环素组TRUST转阴率分别为52.69%和45.45%,不同治疗方案TRUST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及早期潜伏梅毒24个月TRUST总转阴率分别为91.67%、60.53%、46.09%,不同梅毒分期TRUST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TRUST滴度≤1∶8组和滴度>1∶8组24个月TRUST总转阴率分别为78.05%和3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梅毒采用苄星青霉素和多西环素治疗疗效肯定,多西环素可作为青霉素过敏者替代药物;一期梅毒TRUST比早期潜伏梅毒转阴快,治疗前TRUST滴度越高,转阴时间越长,应加强对梅毒患者的追踪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孢三嗪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及血清学效果。方法:对确诊为早期梅毒的89例采用头孢三嗪(商品名罗氏芬)1g/d连用18d,并与46例应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1次/周,共用3次的患者进行对照。结果:有89例经头孢三嗪治疗后1个月RPR阴转11例(12.36%),3个月64例(71.91%),6个月84例(94.38%),9个月89例,全部阴转,阴转率达100%,并经2~3年随访无临床症状及血清复发。苄星青霉素治疗46例,1个月RPR无阴转,滴度下降21例(45.65%),3个月阴转8例(17.39%),6个月阴转17例(36.97%),12个月阴转34例(73.91%)。结论:头孢三嗪治疗早期梅毒见效快,血清阴转率高,转阴时间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抗生素对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前来本科接受诊治的Ⅰ、Ⅱ期梅毒患者76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和对照组(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每组各38例。观察临床皮疹消失时间;治疗前,治疗后3、6、9、1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转阴率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梅毒Ⅰ期梅毒皮疹症状消失时间为6 d左右,Ⅱ期梅毒为7 d左右;对照组梅毒Ⅰ期梅毒皮疹症状消失时间为6 d左右,Ⅱ期梅毒为8 d左右,两组临床皮疹症状消失时间两个时期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转阴率随着时间的增加不断增加,试验组治疗后12个月达89.47%,对照组达86.84%,两组间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治愈率为84.21%,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81.57%;试验组血清学治愈率为89.47%,对照组血清学治愈率为86.84%,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和苄星青霉素对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均有效,两组间无疗效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匹多莫德分散片、乌灵胶囊及苄星青霉素针联合治疗梅毒产妇血清固定者,观察并比较患者,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转阴和滴度下降的情况。方法选取60例进行了梅毒血清固定健康教育和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估的女性梅毒血清固定者,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名,观察组给予匹多莫德分散片、乌灵胶囊及苄星青霉素针联合治疗;对照组只给予苄星青霉素针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的TRUST转阴和滴度下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TRUST转阴率、滴度降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TRUST滴度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分散片、乌灵胶囊及苄星青霉素针联合治疗梅毒血清固定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朱小利 《当代医学》2016,(32):74-75
目的:分析早期梅毒患者行不同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梅毒110例患者资料,按治疗时使用的不同抗生素分为3组,对照组32例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A组35例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观察B组43例使用头孢曲松治疗,对比3组疗效、TRUST滴度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A组总有效97.14%比对照组65.63%高(P<0.05);且观察A组、B组治疗后第1个月TRUST滴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梅毒患者行苄星青霉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属于首选药,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TRUST滴度转阴,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而头孢曲松的效果明确,为早期梅毒替代用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高速持续递增的趋势[1]。目前,该病的治疗仍以青霉素为主。1999年1月~1999年5月间,我们采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头孢三嗪[商品名罗氏芬,批准文号:1998卫药准字XF-0129(1)]治疗早期梅毒,并与卞星青霉素G治疗对照,进行临床及血清学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病人与方法1.1病例来源63例患者均为本院性病科就诊的初发病人,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18~45岁,平均26.9岁,其中I期梅毒7例,II期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效果及血清学效果。方法103例早期梅毒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n=57)和对照组(n=46)。治疗组采用头孢曲松钠2g/d连用10-15d,同时联合苄星青霉素240万u,1次/wk,共用2-3次;对照组应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1次/wk,共用2-3次。结果治疗组血清学试验(TRUST)阴转率达100%,平均阴转时间5.6d;对照组血清学试验(TRUST)阴转率88.3%,平均阴转时间9.7d,两组差异显著(P〈0.05和P〈0.001)。结论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高并能显著缩短梅毒血清阴转时间。  相似文献   

14.
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6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我科用国产头孢曲松 (商品名菌得治 )治疗早期梅毒患者 64例 ,并系统观察皮损与血清学变化 ,疗效满意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入选标准 :血清用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 TPPA均阳性 ;有或无临床症状 ;病程小于 1年 ;发病以来无药物治疗史 ;无头孢三嗪过敏史 ;能够配合追踪随访者。1.2 一般资料 :诊为早期梅毒患者 64例。男 3 9例 ,女 2 5例 ,年龄 16~ 80岁 ,平均 2 8岁。其中早期潜伏期梅毒 6例 , 期梅毒 19例 , 期梅毒 3 9例。临床表现 : 、 期梅毒均有皮损 ,表现为硬下疳、扁平湿疣…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近年梅毒发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药物对愈后的影响。方法:对近5年门诊资料完整的98例早期梅毒病例进行临床及实验室追踪随访调查。结果:①一期梅毒21例,二期梅毒72例,早期潜伏梅毒5例。血清RPR及FTA-ABS全部阳性。治疗1年血清转阴率:RPR及FTA-ABS分别为100%,20.41%;②临床特点:1例73岁男性高龄发病,2例多种皮损共存,3例阴囊湿疹样皮损,门诊误诊率7.14%;③3组药物(A.苄星青霉素;B.头孢三嗪;C.红霉素)治疗:AB组P>0.05;BC组P<0.05;CA组P<0.05;结论:近年早期梅毒发病年龄增大,皮损的多样性使误诊率增高;目前苄星青霉素仍不失为治疗早期梅毒的首选药,头孢三嗪亦有较好疗效;RPR检测仍是临床判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期梅毒低滴度血清固定治疗对新生儿血清学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68例孕期梅毒低滴度血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孕期是否进行治疗干预分为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每组34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孕妇34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进行孕期低滴度血清固定治疗,未治疗组与对照组孕期不进行任何干预。比较两组孕妇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情况,新生儿出生时TRUST滴度情况,新生儿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与TRUST试验结果。比较三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新生儿出生时不同TRUST滴度者TPPA与TRUST转阴时间。结果: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孕妇妊娠1、2、3个月及分娩时血清TRUST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3个月时,未治疗组中有1例TRUST滴度从1︰1转为1︰2;治疗组中有1例由1︰4转为1︰2。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新生儿出生时TRUST滴度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新生儿TRUST与TPPA试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低体重新生儿、死胎、自然流产及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出生时TRUST滴度1︰1、1︰2、1︰4的新生儿TPPA转阴时间均长于阴性者(P0.05)。治疗组出生时TRUST滴度1︰4的新生儿TPPA转阴时间短于未治疗组(P0.05)。结论:孕期进行梅毒低滴度血清固定治疗对新生儿TPPA、TRUST阳性率及新生儿TRUST转阴时间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对高TRUST滴度新生儿的TPPA转阴时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安力 《吉林医学》2013,(27):5615-5615
目的:观察对比早期梅毒的患者在使用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治疗后的疗效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调查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使用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明显,复查两组患者的RPR滴度,在治疗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16例转阴,2例RPR滴度下降,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6例转阴,7例RPR滴度下降,有效率为65%;对比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在治疗早期梅毒的患者时,疗效较为可观,不良反应小,比之苄星青霉素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苄星青霉素与普鲁卡因青霉素冶疗早期梅毒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6例早期梅毒患者进行研究,入院时间均在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 A、B 两组,A 组患者接受苄星青霉素治疗,B 组患者给予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清转阴及血清固定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 组患者的血清转阴率较 B 组低;A 组患者的血清固定占比为24.24%,明显较 B 组高,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与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苄星青霉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梅毒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梅毒患者145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72)和对照组(n=73)。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效果、血清转阴、血清复发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硬下疳、玫瑰疹、掌跖梅毒疹、扁平湿疣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效率及RPR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梅毒患者的治疗中,联合使用苄星青霉素和复方甘草酸苷片可加快其临床症状缓解,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快速血浆反应素(rapid plasma reagin,RPR)高滴度(≥1∶16)的妊娠梅毒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RPR高滴度妊娠梅毒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苄星青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妊娠结局?结果:随访至治疗后的第12个月时,治疗组中妊娠梅毒患者有26例血清RPR转阴,痊愈率为78.79%;对照组中妊娠梅毒患者有17例血清RPR转阴,痊愈率为53.13%?两组妊娠梅毒痊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未发生先天梅毒?死胎?低体重儿及新生儿死亡,对照组接受治疗后出现早产1例,妊娠结局无差异? 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RPR高滴度妊娠梅毒效果较单一使用苄星青霉素显著,表现在血清RPR阴转时间缩短,转阴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