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鼓膜穿刺注入地塞米松(5 g/L)或甲泼尼龙(40 g/L),每日注射1次,7 d为1个疗程.比较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鼓室内注射前后4个频率(500、1000、2000、4000 Hz)气导纯音听阈均值(PTA),下降10 dB以上为有效.结果:47例突发性聋患者中,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组(24例)前后PTA分别为(71.59±27.66)dB HL、(53.44±30.10)dB HL,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为67%.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组(23例)前后的PTA分别为(68.64±25.21)dB HL、(55.76±26.42)dB HL,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为43%.经Fisher Exact检验,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组和甲泼尼龙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患者经过其他治疗(静脉类固醇药物、扩血管药物或高压氧治疗)后再应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仍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P<0.05);13例患者单纯应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PTA下降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患者经过其他治疗再应用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仍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P<0.01),6例患者单纯应用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PTA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未出现鼓室内感染、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结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聋有效,两者之间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推荐地塞米松作为鼓室内注射药物治疗突发性聋,并作为突发性聋的初始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鼓室内注射激素及高压氧应用于难治性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就诊的难治性高频下降型突发性 聋患者,24例给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激素组),30例应用高压氧治疗(高压氧组)。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  比较两组听力改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耳鸣改善激素组显著好于高压氧组(χ2=4.484,P =0.036)。另外两种治疗方式对2 kHz和4 kHz听力改善均无明显差别,但8 kHz听力改善激素组好于高压氧组(F =4.940,P =0.031)。结论 相比高压氧治疗,鼓室内注射激素能显著改善难治性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症状及8 kHz听力,但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糖皮质激素鼓室内注射与静脉给药对伴糖耐量异常的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50例伴糖耐量异常的初治单侧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鼓室注射组(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和静脉给药组(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同期接受相同的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治疗期间每隔3天对患者进行纯音听阈测试,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平均听阈均逐渐下降,治疗后15天时静脉注射组患者平均听阈由治疗前的85.4±5.6dB HL下降至48.2±4.9dB HL,鼓室给药组由84.8±5.6dB HL下降至31.7±4.6dB HL,鼓室注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00%(21/95),较静脉给药组(68.00%,17/25)高(P<0.05)。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鼓室内注射对伴糖耐量异常的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较静脉给药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突聋患者采用鼓膜穿刺注入5 g/L地塞米松1 ml治疗,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比较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前后4个频率(500、1 000、2 000、4 000 Hz)气导纯音听阈均值(PTA),下降10 dB以上为有效。结果:21例患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前后PTA分别为(65.65±24.73)dB HL和(50.25±25.59)dB HL,有明显下降,P<0.01。10例有效,1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47.6%。对发病至治疗的时间短、不伴眩晕的突聋患者应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效果好。本组病例未出现鼓室内感染、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结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聋安全、有效,发病至治疗的时间以及是否伴有眩晕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早期联合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联合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 178例突发性聋患者纳入研究,中低频下降型44例,高频下降型50例,平坦型44例,全聋型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联合鼓室注射组(CT组)82例,全身口服激素组(OP组)96例,CT组在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同时给予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后 8周复查纯音纯音听力阈值。结果 中低频突发性聋患者中,CT组纯音听力阈及其提高值分别为(26.14±14.91)dB、(41.23±12.61)dB,而OP组为(37.91±13.98)dB、(30.00±13.30)dB,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而两组在高频型、平坦型及全聋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CT组纯音听力阈提高值为(26.52±14.03)dB,高于OP组(22.06±11.17)dB(t =2.361,P <0.05);中低频突发性聋患者中,CT组治愈16 例(72.73%),OP组治愈9例(4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9,P<0.05),有效、显效及总有效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中低频型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在高频型、平坦型及全聋型的比较上,CT组与OP组无论是在治愈、有效、显效还是在总有效上,两组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CT组共治愈33例(40.24%),优于OP组的25例(26.04%)(χ2=4.061,P<0.05),而两组在显效、有效及总有效率上的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低频型突聋患者,早期联合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会获得更好听力恢复及疗效,对高频型、平坦型及全聋型突聋患者,推荐全身激素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聋的听力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常规治疗疗效欠佳行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的87例(87耳)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疗效,均为单耳发病,其中全聋型67例,平坦型16例,低中频下降型2例,中高频下降型2例。发病至鼓室灌注的时间≤15天(A组)、16~30天(B组)和≥31天(C组)组分别为33、33和21例。结果 87例中总有效率为34.48%(30/87),A、B、C三组有效率分别66.67%(22/33),21.21%(7/33)和4.76%(1/21);三组平均PTA改善分别为18.53±13.54、5.92±15.18和3.69±7.00dB,A组疗效优于B组和C组(P<0.01)。不同听阈曲线类型突聋患者的有效率和PTA改善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的30例中,1例为低中频下降型,其余29例均为全频听力下降(全聋型或平坦型),灌注前后0.25、0.5、1、2、4和8kHz平均听阈改善分别为35.17±18.15、35.38±15.90、31.28±19.74、21.31±17.34、14.97±16.00和13.80±16.35dB,低中频(0.25、0.5和1kHz)的听阈改善程度优于中高频(2、4和8kHz)(P<0.01)。结论常规治疗疗效不佳的突发性聋患者,尽早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可能会获得更好的听力恢复,且低中频的听力恢复效果优于中高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 选取81例资料完整的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激素、改善微循环等常规药物治疗14天;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听宫、听会、耳门、翳风四个穴位给予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1 ml,每日1次,连用14天,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听力总有效率分别为73.17%(30/41)和55%(22/40);耳鸣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37/39)和83.87%(26/31);治疗组气导平均听力提高23.20±10.74 dB,对照组提高15.45±9.03 dB,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注射鼠生长因子辅助治疗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较常规治疗方法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不同类型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突发性聋患者109例,分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 及全聋型。全部用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相同的基础治疗,所有患者从入院当日起每2天甲强龙(40 mg/ml)鼓室内注射1次,每次注射后第2天复查患耳纯音听力,痊愈则停止注射(总注射次数≤5次)。结果 不同类型突发性聋的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组间两两比较:平坦型与全聋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 =0.023)、突发性聋分型(P =0.002)有统计学意义;性别、患耳、耳鸣、耳胀、眩晕、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压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强龙鼓室内注射治疗低频型突发性聋效果最好,高频型效果最差;预后影响因素中年龄是突发性聋独立的负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极重度以上突发性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在极重度以上突发性聋仞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以发病2周内,未接受任何治疗,初始听力损失(250~4000 Hz均值)>90 dB的突发性聋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全身激素+局部激素组(22例)、全身激素组(44例)和局部激素组(12例),各组均同时给予扩血管、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全身激素治疗采用地塞米松15 mg/d连用3 d,随后10 mg/d用3 d,最后5 mg/d用3 d.局部激素治疗采用鼓窜内注射5 mg/ml地塞米松0.8 ml,隔日1次,共5次.获取治疗后第10、20、30天的纯音测听结果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前影响预后的因素三组间基本匹配.治疗后纯音听阈均值(pure tone average,PTA)改善≥30 dB者所占比例,全身+局部激素组81.82%、局部激素组83.33%、全身激素组88.64%,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6);治疗30 d后PTA改善值分别为:全身+局部激素组41.36 dB、局部激素组43.08 dB、全身激素组51.70 dB,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8,P=0.2133).各组患者治疗后10 d听力改善最为显著,20 d听力基本稳定.纯音测听各频率听阈的改善程度由低频向高频逐渐递减.结论 局部激素治疗作为极重度以上突发性聋的初始治疗与全身激素治疗相比并无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行鼓室内甲强龙注射或高压氧对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8月~2019年4月期间确诊的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102例(102耳)随机分为三组,各组3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三组基础治疗组(金纳多+巴曲酶+泼尼松片)、高压氧组(基础治疗加高压氧治疗)、鼓室内激素注射组(基础治疗加鼓室内甲强龙注射)。三组均治疗一个月,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02例中,94例(94耳)完成所需的治疗和随访。鼓室内激素注射组(62.5%,20/32)和高压氧组(65.5%,19/29)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33.3%,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压氧组与鼓室内激素注射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压氧组(64±23.1 dB HL)、鼓室内激素注射组(66±26.5 dB HL)纯音平均听阈低于基础治疗组(79±20.6 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压氧组与鼓室内激素注射组治疗后纯音平均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早期行鼓室内甲强龙注射或高压氧治疗,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溶栓治疗全频型突发性聋患者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和疗效,探讨全频型突发性聋的疗效预测指标。方法对64例于2017至2018年间在我科治疗的全频型突发性聋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纯音听阈变化将其分为有效组(n=33)与无效组(n=31),比较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水平显著降低、TT显著延长、APTT显著缩短(P<0.05)。有效组治疗前后的Fbg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且有效组治疗前TT水平高于无效组(P<0.05)。回归分析示高龄、右侧发病、较低的TT值是全频型突发性聋预后的危险因素。线性回归提示治疗前Fbg水平与听力提高负相关,治疗前后Fbg变化值与治疗后听力值负相关。结论全频型突发性聋预后与年龄、发病侧别、凝血功能指标相关,溶栓治疗全频型突发性聋能显著改善凝血功能状态,Fbg可作为全频型突发性聋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患者血脂代谢特点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探讨其与突发性聋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180例突发性聋患者(SHL组)根据纯音听阈曲线类型分为低中频下降组(低中频组)40例、高频下降组(高频组)90例、全频下降组(全频组)50例;另选取180例同期住院治疗、听力正常的鼻中隔偏曲、声带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对象的外周血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糖(GLU)、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并行对比分析;对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SHL组(尤其是全频下降型和低中频下降型)TC、LDL-C、Glu、FIB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LDL-C、FIB水平增高是突发性聋发病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突发性聋患者血脂代谢异常,LDL-C和FIB水平增高是突发性聋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对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loss,SSNHL)的疗效,并探讨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因素。方法将经过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48例48耳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7例37耳,行地塞米松3~5mg鼓室内注射,隔天注射一次,共注射3次;对照组11例11耳,给予维生素B1、B12口服,用药一周。观察治疗前后纯音听阈的变化情况,并分析性别、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及病程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实验组12例有效,有效率32.43%,对照组无一例有效。实验组治疗有效患者的病程平均天数是33.5±3天,无效患者的平均病程为43±10.7天,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听力损失大于90分贝的患者注射后有效率7.69%,小于或等于90分贝的患者注射后有效率为45.8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鼓室内给药可以改善部分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尤其是对病程短及听力损失程度较轻的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ALHL)的良好治疗方法.方法 60例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金钠多注射液等常规治疗10天,地塞米松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同样治疗10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治疗后低频平均听阈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而高频平均听阈治疗前后均明显变化(P>0.05),地塞米松组治疗后高频平均听阈优于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金钠多治疗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临床疗效良好,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与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比较,评估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对突发性聋伴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突发性聋伴高血压病患者60例,分为2组:①鼓室注射组(治疗组):29例患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隔日一次l0mg,连续5次;②静脉注射组(对照组):31例患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每日一次20mg,连续3天,然后每3天减半至第9天停药.在治疗后10天和60天分别进行听力学评估,观察纯音听阈均值(PTA)的变化.结果 ①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PTA分别提高(21.93±12.91) dB和(17.84±11.75) 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②疗程结束后7周,治疗组和对照组PTA分别提高(27.48±13.96) dB和(18.45±11.60) 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③疗程结束后7周,治疗组和对照组PTA提高15 dB的分别有22例(75.8%)和15例(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④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6例血压升高,而治疗组无一例出现血压升高.结论 糖皮质激素鼓室内注射治疗伴发高血压病的突发性聋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耳后注射甲强龙对难治性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方法 45例经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未痊愈的全部频率下降的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仅给予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耳后组(22例)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0mg,隔日1次,共3次。结果给药后两周:耳后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比为50%(11/22),30.4%(7/23);显效率分别为22.7%(5/22),0。耳后组气导平均听阈提高20.01±14.11dB,对照组提高10.47±8.53dB,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87);耳后组低频(250Hz,500Hz)气导平均听阈提高更显著,分别提高24.09±16.95dB;25.23±18.29dB;而对照组低频(250Hz,500Hz)分别提高10.43±9.87dB;11.52±9.46dB;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18,P=0.0027)。结论耳后注射甲强龙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疗效显著,且对低频听力提高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鼓室内联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130例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不同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全身给药、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类药物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之上加用糖皮质激素鼓室内注射治疗,观察和分析各组疗效情况。结果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组听力改善的总有效率达到88.7%,而糖皮质激素全身治疗组听力改善的总有效率为70.6%,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组耳鸣改善的总有效率达到82.5%,而糖皮质激素全身治疗组耳鸣改善的总有效率为77.2%,但是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眩晕改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结论鼓室内联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在高压氧不耐受情况下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常规药物治疗十天以上效果不佳的突发性聋患者,按高压氧耐受与否,分为鼓室注射组28例(28耳)与高压氧组34例(34耳);鼓室注射组年龄31~81岁,平均52.54±10.90岁,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20mg,隔日一次,连续五次;高压氧组年龄41~68岁,平均54.09±8.24岁,每日行高压氧治疗一次,共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听阈变化及有效率。结果鼓室注射组治疗前0.25~8kHz平均听阈为65.54±18.17dB HL,治疗后平均听阈下降18.54±13.87dB,痊愈2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7例,总有效11例(11耳),总有效率为39.29%(11/28);对照组治疗前平均听阈为67.21±18.36dB HL,治疗后平均听阈下降17.26±12.77dB,痊愈4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21例,总有效13例(13耳),总有效率为38.24%(13/3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注射激素和高压氧治疗均可改善难治性突聋患者的听力,鼓室注射尤其适合不耐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少年儿童突发性聋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78例(81耳)儿童突发性聋的病例资料。共收集病例78例,81耳,双耳3例,其中男性40例(51.28%),女性38例(48.72%)。年龄9-18岁,平均年龄15.69岁。按照听力曲线分型,低频下降型27例,中高频下降型9例,平坦型17例,全聋型25例。分析不同类型突发性聋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预后因素。Fisher检验比较不同类型突发性聋患儿是否采用特殊治疗(鼓室/耳后注射激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各种类型的总有效率:低频下降型最高,为96.30%;其次为平坦型,全聋型次之,分别为76.47%,52.00%;中高频型最差,为44.44%。所有患儿总有效率为71.79%。无耳鸣患儿14例,总有效率为50%;伴耳鸣患儿64例,总有效率为76.56%。4例患儿耳后注射复方倍他米松,1例有效;21例患者采用鼓室注射甲强龙,14例有效;3例患者采用联合鼓室注射甲强龙和耳后注射复方倍他米松,1例有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突发性聋分型、是否伴发耳鸣与少年儿童突发性聋治疗效果相关。结论低频型、伴发耳鸣的少年儿童突发性聋患者预后好,中高频型、无耳鸣的患儿预后较差。耳后注射及鼓室注射激素对首次治疗无效的患儿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耳后注射甲强龙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至今收入我院耳鼻喉科的突发性聋病例,选取其中全聋型者45例,按照有无耳后注射甲强龙分为耳后注射组及非耳后注射组,分别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各频率提高幅度。结果在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 Hz各频率,耳后注射组听力提高值依次为29.25±5.11 dB HL,32.75±5.07 dB HL,32.50±3.28 dB HL,28.75±3.50 dB HL,24.99±3.75 dB HL,20.99±3.75 dB HL,19.75±4.24 dB HL;非耳后注射组听力提高值依次为9.60±4.66 dB HL,14.80±4.69 dB HL,14.00±4.22 dB HL,12.80±3.67 dB HL,16.40±3.88 dB HL,11.40±3.88 dB HL,11.00±2.77 dB HL。两组比较125 Hz~1 kHz各频率听力提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后注射组和非耳后注射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和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P=0.014<0.05)。结论耳后注射甲强龙治疗突发性聋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全聋型突发性聋治疗有效率,而且对低中频听力的提高贡献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