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享厦门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例成年人咽旁间隙畸胎瘤患者诊治过程。此患者于年幼时无意中发现口咽部肿物,因无明显临床症状未诊治,但肿物随年龄逐渐增大,遂就诊我院。CT及MRI检查提示右咽旁间隙良性肿物可能,肿物主体1/2位于右侧软腭游离缘以下至舌背,主体1/2在鼻咽部,于全麻内镜辅助低温等离子刀右咽旁间隙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为畸胎瘤,术后随访1年9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2.
蝶窦后鼻孔息肉3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蝶窦后鼻孔息肉的诊治方法,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3例蝶窦后鼻孔息肉患者术前均行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手术于鼻内镜下进行,查清根蒂起源后彻底钳除蝶窦口周或窦内息肉根蒂。结果:随访半年余,未见复发。结论: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是确定后鼻孔息肉根蒂起源的主要方法;鼻内镜下彻底钳除蝶窦口周或窦内息肉根蒂是蝶窦后鼻孔息肉手术治疗的重点,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婴儿口咽部毛息肉的临床特点。方法 经严格确诊后的11例口咽部毛息肉患儿,采用手术将息肉进行切除。结果 术后患儿无明显并发症,随访3个月~3年,均无复发。结论 早期诊断、尽快手术治疗能提高抢救婴儿口咽部毛息肉病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毛息肉为一种罕见的口咽或鼻咽部先天畸形,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常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我院收治1例患儿,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0年1月~2004年8月,我科在电视显像系统的监视下用鼻咽活检钳钳除鼻咽部咽囊囊壁的方法治疗咽囊炎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5例患者全部来自我科门诊,男20例,女15例;年龄13~75岁。病程3个月~12年。临床表现:14例有鼻后溢脓,18例有鼻咽异物感,8例有枕部持续性或间歇性钝痛,8例伴有耳鸣或胀闷不适;16例伴有慢性咽炎、喉炎,7例伴有慢性鼻炎,4例伴有鼻中隔偏曲,3例伴有声带息肉,伴鼻中隔黏膜糜烂、声带小结、慢性鼻窦炎、舌根囊肿、慢性扁桃体炎各1例。全部患者活检证实为咽囊炎,即“鼻咽囊肿”。鼻咽部检查可见: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舌根部甲状舌管囊肿的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并发症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通过手术确认的30例舌根部甲状舌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舌根部甲状舌管囊肿患者首次手术均为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共随访7.5~45.0(25.4)个月,25例未复发,2例失访,2例复发1次,1例复发2次,复发率为10.7%(3/28)。2例复发1次的患者,末次手术均行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1例复发2次患者末次手术行Sistrunk手术;3例复发患者均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28例患者术后均无咽瘘、声嘶。结论舌根部甲状舌管囊肿,尤其是首发患者且年龄较小,可首选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复发的舌根部甲状舌管囊肿可再次行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切除术,多次复发患者可考虑Sistrunk手术。  相似文献   

7.
畸胎瘤是来源于多潜能胚胎细胞的肿瘤 ,常发生于卵巢和睾丸 ,偶可见于颈部、纵隔、骶部及腹膜后等。我们最近收治 2例鼻咽部畸胎瘤患儿。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 女 ,2个月。以“间断性呼吸困难伴发热1 0 d,加重 3d”于 1 999年 3月 1 7日入院。检查 :间断性呼吸困难 ,面色苍白 ,口唇紫绀 ,吞咽不顺利。悬雍垂后方咽后壁可见一灰白色肿物 ,表面无充血 ,质稍硬。在全麻下见肿块主要位于鼻咽部 ,经口咽将鼻咽肿物摘除。取出肿物为灰白色 ,表面光滑 ,蒂较长 ,实质性 ,约 4cm× 2 cm× 1 cm。剥开后其内有软骨、肌肉、皮脂样物。术后患儿…  相似文献   

8.
儿童少年后鼻孔巨大息肉临床罕见,临床表现常与鼻腔、鼻咽肿瘤相似,传统手术治疗后易复发。1982~1999年,我们采用经口腔硬腭径路治疗儿童少年后鼻孔巨大息肉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例1,女,13岁,瘦小。进行性右鼻塞伴打鼾、呼吸困难3年。检查见右侧鼻腔及鼻咽部充满灰白色新生物,向下垂入口咽部,表面不光滑。首诊鼻息肉、鼻咽纤维血管瘤待删。术中见肿物单发,蒂位于鼻中隔后部,基底宽约0.3cm × 0.3crn,呈分叶状,质韧,经右总鼻道侵人鼻咽部,蝶窦正常。切除后肿物大小6.srm X 4…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蝶窦后鼻孔息肉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蝶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结果 5例患者表现为孤立性蝶窦病变,早期出现鼻后滴漏5例,头痛4例。3例患者表现为蝶窦后鼻孔息肉伴多组鼻窦炎。8例患者均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行鼻内镜下蝶窦手术,随访7个月~12年未见复发。6例息肉根蒂与蝶窦内囊肿相连,1例源于蝶窦前内壁,1例源于蝶窦前下壁。结论 患者出现鼻后滴漏、头痛、单侧鼻塞时应考虑到患该病,及时行鼻内镜、电子鼻咽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鼻内镜下蝶窦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术中扩大蝶窦开口、彻底切除息肉蒂部及囊肿壁是蝶窦后鼻孔息肉手术治疗的重点和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凝辅助等离子射频切除鼻咽血管纤维瘤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11年12月诊治的5例鼻咽血管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电凝辅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观察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结果本组病例肿瘤均一次性切除,平均出血量426 ml,无术后并发症,无残留;术后随访3个月,鼻内镜示术腔上皮化;随访1年,4例无复发,1例失访。结论鼻内镜下电凝辅助等离子射频切除局限于鼻腔鼻咽部的鼻咽血管纤维瘤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06年Killian首先报告后鼻孔息肉与上颌窦的关系,他从鼻咽部拖出来自上颌窦开口的息肉。van Alyea发现,一些患者的后鼻孔息肉,通过纤维化或息肉样根蒂附着在上颌窦侧壁。本文目的为研究后鼻孔息肉与上颌窦壁内囊肿两者之间的关系。经鼻咽部检查诊断的后鼻孔息肉共15例,在局麻下作上颌窦探查,发现均有与后鼻孔息肉相连的囊肿,有13例薄壁囊肿充满整个窦腔,另2例后鼻孔息肉的上颌窦部分缩成根蒂状附着于上颌窦外侧  相似文献   

12.
内镜引导下鼻咽部肿块切除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11月以来我们在内镜引导下经鼻腔对12例鼻咽部肿块患者进行手术或激光切除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2例患者中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 7~ 6 8岁 ,平均 5 1.3岁。浆细胞瘤、高分化鳞癌及炎性息肉各1例 ,原部位再生炎性肿块 2例 ,囊肿 3例 ,淋巴组织瘤样增生性肿块 4例。肿块位于鼻咽顶后壁 8例 ,右侧咽隐窝 3例 ,左侧咽隐窝 1例。CT检查示病变均局限于鼻咽部。全部病例均在鼻内镜下活检 ,其中病检 1次 8例 ,2次 2例 ,3次 2例。1.2 手术方法鼻内镜引导下手术切除鼻咽部肿块 :采用德国WOLF鼻内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鼻腔鼻窦青少年骨化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治疗的6例鼻腔鼻窦青少年骨化纤维瘤,男4例、女2例,年龄2个月~12岁6个月,中位年龄6岁2个月。肿瘤发生于上颌窦1例,筛窦3例,蝶窦1例,额窦1例。患儿入院后均行手术治疗,1例患儿肿物累及视神经,为保留患儿视力行鼻内镜下肿物部分切除术,术后半年发现肿物累及视神经并广泛累及颅底,行第2次鼻内镜下肿物部分切除术,术后半年因肿物复发且累及范围广泛,在第3次手术时行右侧鼻侧切开联合鼻内镜下鼻-鼻窦骨化纤维瘤部分切除术。其余患儿均行鼻内镜下肿物切除术。除1例年龄为2个月的患儿未行导航CT检查外,患儿术中均采用美敦力FUSION ENT Image Guidance System电磁导航技术对肿物边缘予以定位。另有1例患儿因肿物位于蝶窦且有明确的滋养血管,鼻内镜术前1 d予以介入血管造影及栓塞术。患儿术后均定期随访,包括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检查,了解患儿术区情况、症状是否缓解及有无并发症出现。 结果 6例患儿病理分型为砂砾样5例,小梁状1例。患儿均未失访,平均随访时间2.2年。其中1例复发,予以肿物部分切除,术后带瘤生存。其余患儿随访期内均未发现肿物复发且无并发症出现,患儿的原发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 结论 鼻腔鼻窦青少年骨化纤维瘤具有侵袭性生长和术后易复发的临床特点,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影像导航下鼻内镜手术是适合儿童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颈部增强CT指引下,制作根蒂位于肿瘤主体对侧的颏下穿支皮瓣(对侧颏瓣),同期修复喉咽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021年1月~2022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治疗的15例喉咽恶性肿瘤病例,病变分期为T2~4N0~2M0。术前依据患者颈部增强CT预判颏瓣回流静脉。主要手术方法:预制根蒂位于肿瘤主体对侧的颏瓣,大小为(15~20)cm×(6~7)cm,肿瘤切除后,以颏瓣修复咽喉缺损。15例患者中11例鳞状细胞癌行保喉手术,4例扩大全喉切除术。结果术前依据颈部增强CT观察颏瓣回流静脉:9例回流至颈内静脉,6例回流至颈外静脉,均与手术中颏瓣实际回流情况相符合。15例颏瓣均成活,术后1例感染,保喉者均可持续堵管,发音满意。15例均拔除鼻饲;随访1~21月,无肿瘤复发转移,1年生存率为100%。结论依据颈部增强CT可较准确预判颏瓣回流静脉。采用根蒂位于肿瘤主体对侧的颏瓣修复喉咽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适用于患侧有明显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在确保彻底清扫病变侧颈淋巴组织的同时,提高颏瓣修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及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治疗23例鼻及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明确,术前行鼻内镜检查、鼻窦CT及MRI,全身或局部麻醉鼻内镜下行肿物切除术,尤其是辨清其基底及起源地,并完整彻底切除鼻及鼻窦病变组织,是有效防止复发的关键。结果 经鼻内镜手术治愈22例(95.7%),有效1例(4.3%),术中出血少,22例随访2~6年未见复发,1例1年后复发,经鼻内镜联合柯-陆径路再次手术,术后随访2年未见复发。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及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创伤小、出血少、复发率低,彻底切除及术后随访至关重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神经鞘瘤是一种起源于周围神经雪旺细胞的肿瘤,在人体各部位均可发生,我院从1989年至1997年收治位于咽部大神经鞘瘤13例,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最大53岁,最小6岁;20岁以下4例,20~40岁7例,40岁以上2例。以颈部肿块首诊3例,讲话含糊不清,梗阻,异物感;气急6例;偶尔发现面部变形1例;突然大出血1例;反复出血1例。肿瘤位于鼻咽部2例;舌根部4例;咽旁6例;咽后壁1例。另罕见1例,初诊是扁桃体周围脓肿,经穿刺、切排一周后来愈再将扁桃体切除,术后仍见咽侧膨隆再一次穿刺未能明确,…  相似文献   

17.
鼻咽部恶性肿瘤误诊为血管纤维瘤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男,17岁。双侧持续性鼻阻塞,反复多量鼻出血4个月。1990年11月21日入院。检查:鼻咽顶部有一淡红色肿物,约核桃大,表面有血迹,鼻咽部X线摄片见鼻咽腔呈现膨胀性改变,骨质无破坏,EBV-VCA-IgA阴性,诊断为鼻咽血管纤维瘤。全麻下经硬腭切口行鼻咽血管纤维瘤切除术及颈外动脉阻断术,术中见肿物基底部位于鼻咽顶后壁,质脆,无包膜,将肿物全部切除。术后病理报告为鼻咽部鳞状细胞癌。伤口愈合后即做放射治疗。随访3年2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18.
分泌性中耳炎行纤维鼻咽镜检查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不是单一的 ,咽鼓管功能障碍是重要原因之一。我科自 1 996年 6月~ 1 997年 6月对 63例 (81耳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用Olympus纤维鼻咽镜进行鼻腔 -鼻咽部检查 ,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1 临床资料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63例 (81耳 ) ,男 40例 ,女2 3例。 8~ 1 7岁 2 2例 (37耳 ) ,其中鼻腔或鼻咽部脓性分泌物 8例 ,腺样体红肿 8例 ,咽鼓管咽口肿胀 3例 ,腺样体肿大伴咽鼓管咽口淋巴滤泡增生 3例 ;>1 7~ 69岁 41例 (44耳 ) ,其中鼻腔或鼻咽部脓性分泌物 1 2例 ,鼻腔息肉 8例 ,下鼻甲后端肥大 2例 ,鼻咽部充血 5例 ,鼻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鼻腔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诊治并完成1年随访的17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鼻内镜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实施手术, 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8例, 鼻咽纤维血管瘤1例, 鼻腔血管瘤3例,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5例。结果 术中出血量为5~150 mL, 中位数为30 mL。手术时间为20~55 min, 中位数为35 mim。术后2个月术腔上皮化良好, 无出血、鼻腔干燥等并发症。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鼻腔鼻窦良性肿瘤具有出血少、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发生于咽旁间隙的良性肿瘤甚少。作者报告13例。男:女为7:6。年龄最小者4个月;最长者56岁。多数病人数年无症状,一般有咽部异物感,咽下及发声障碍,常因下颌角处肿胀而求治。检查:肿物位于扁桃体侧后方,咽后弓后方肿胀,鼻咽部或下咽部侧壁膨隆,扁桃体多正常,肿物与粘膜无粘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