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索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菌株分布、耐药特点及分析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297例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标本中161株真菌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61株病原菌中,念珠菌占主要地位,占86.34%,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5.47%,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念珠菌中氟康唑的敏感性较高。广谱高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和低蛋白血症、高龄等是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为多见。结论我院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降低其继发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主要途径是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预防医源性感染,增加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3年3月135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65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低蛋白血症、住院时间、应用激素和抗生素时间长、机械通气、糖尿病、Ⅱ型呼吸衰竭等有关(P0.05),其中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机械通气、住院时间长、Ⅱ型呼吸衰竭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理运用药物,加强营养支持,早期脱机和控制血糖,可减少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CU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抢先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6月,本院ICU中达到临床诊断PFI标准的老年患者120例,分为A、B两组:A组59例,B组61例,A组给予伏立康唑,B组确诊后开始抗真菌治疗.记录B组病原菌检出时间,对两组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计算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危险因素包括应用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时间≥7 d、ICU住院时间≥14 d、免疫功能低下、激素应用时间≥3 d、伴发糖尿病等;A组的MODS发生率、APACHEⅡ分值均明显低于B组(P<0.05)、住院时间少于B组(P<0.01).结论 抢先治疗ICU老年患者PFI可有效的改善预后,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45例老年COPD患者,以并发肺部真菌感染85例为观察组,未并发肺部真菌感染60例为对照组,收集整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组间差异;同时行真菌培养及鉴定,统计感染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吸烟史、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显著增加,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同时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2周,并发糖尿病、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例数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低白蛋白血症、并发糖尿病及呼吸衰竭、实施机械通气均是导致老年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真菌感染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结论对于COPD治疗,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尽量避免侵入性机械通气,同时重视相应并发症的治疗,从而有效避免继发肺部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确诊COPD患者438例,采集血液、尿液、痰液、粪便等标本进行真菌培养检查,分析真菌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感染真菌种类及构成情况;调查COPD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对真菌感染者进行相应抗真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COPD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率为4.34%, 52.63%为呼吸道真菌感染。共检出真菌29株,其中17株(占58.62%)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显示,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时间≥2周、累计使用糖皮质激素500 mg为COPD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感染真菌的COPD患者给予抗真菌治疗,总有效率为68.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5%。结论呼吸道是COPD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主要部位,白色假丝酵母菌是常见致病性真菌,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抗生素及过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为COPD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临床资料完整的1165例慢性肝病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慢性肝炎94例,肝硬化1 071例.AKI诊断按国际腹水俱乐部推荐的标准.以慢性肝炎患者为对照,回顾性分析肝硬化患者AKI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KI发生率分别为4.26% (4/94)、11.11%(119/1 071).肝硬化Child A、B、C级患者AKI发生率分别为3.77%(18/477)、10.88% (41/377)、27.65%(60/217).合并感染(OR=5.37,95%CI 3.24-8.90,P=0.000)、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OR=4.55,95%CI 2.60-7.98,P=0.000)、糖尿病(OR=1.70,95%CI 1.07-2.70,P=0.024)是肝硬化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硬化AKI患者2个月内病死率为36.97%,其中AKIⅠ期、Ⅱ期、Ⅲ期病死率分别为20.31%、36.00%、73.33% .Ⅰ期AKI中71.88%患者可恢复,而Ⅲ期中13.33%患者恢复.结论 感染、ACLF、合并糖尿病是肝硬化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硬化患者中Ⅲ期AKI患者病死率极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71例AECOPD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真菌感染药敏检测结果,分为真菌感染组13例和非真菌感染组58例,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果71例AECOPD患者中真菌感染13例(18.31%),其中检出菌株17株,白色念珠菌8株(47.06%),热带假丝酵母菌4株(23.53%),隐球菌2株(11.76%)。真菌感染组机械通气时长>72 h、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糖皮质激素累计使用量>500 mg、粒细胞缺乏症比例及抗生素使用时长高于非真菌感染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长>72 h、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糖皮质激素累计使用量>500 mg、粒细胞缺乏症及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为AECOPD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机械通气时长>72 h、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糖皮质激素累计使用量>500 mg、粒细胞缺乏症及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为AECOPD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李兴凤  程华 《山东医药》2007,47(23):105-106
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412例,其中36例住院期间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探讨重症肾脏疾病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易感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症肾脏病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原学及影像学依据确诊肺部真菌感染,根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给予抗真菌治疗. 结果:本组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平均52.1 ±16.5岁(21~76岁);其中狼疮性肾炎6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5例,肾移植术后患者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3例,糖尿病肾病、多发性骨髓瘤和流行性出血热各1例.最常见的感染病原是白色假丝酵母菌(13例,52%),其次是曲霉菌(8例,32%),另有热带假丝酵母菌2例(8%),光滑假丝酵母菌和新型隐球菌各1例(4%).19例(76%)患者在感染前使用免疫抑制治疗.易感因素包括高龄,应用免疫抑制剂,贫血,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异常及合并糖尿病等. 结论:重症肾脏疾病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易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常见,控制易感因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预防及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致病原因、病原学培养结果、治疗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参与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眼内液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与鉴定,根据患者眼内炎严重程度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结果72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中,主要为外源性眼内炎(65例)。37例有眼部手术史,主要为白内障术后(28例),28例有外伤史,主要为穿通伤(18例)。72份眼内液标本中,28份标本培养结果阳性。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9株)为主。外源性眼内炎患者与内源性眼内炎患者分泌物标本培养阳性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13.89%行前房或玻璃体注射抗菌药物及全身药物治疗,83.33%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2.78%经药物及手术治疗无果行眼内容剜除术或眼球摘除术(均为内源性眼内炎)。经过治疗,眼球保留率为97.22%。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结果,60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45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玻璃体溢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白内障手术时间>30 min、术中玻璃体溢出为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主要为外源性眼内炎,其中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占比最高。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时间长、术中玻璃体溢出容易引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  相似文献   

11.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无院内真菌感染50例对比。结果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无特异性,病原菌主要为白色念球菌,其危险因素为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高龄、低蛋白血症及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等慢性基础疾病者多见。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及时早期诊断和抗真菌治疗是预防医源性感染,降低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对改善病人的预后、降低住院费用及缩短住院时间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135例,年龄(70.6±7.7)岁,女性46例(34.1%),透析龄(3.2±2.9)年。通过测定握力、步行速度及电阻抗法评估四肢肌肉量,探讨其肌少症的发生情况,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35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患病率为62.9%(85例),其中重度肌少症占44.4%(60例)。与非肌少症患者比较,肌少症患者年龄更大,体质指数和握力更低,步行速度偏慢,四肢肌肉量少。高龄、低体质指数及长透析龄与老年透析患者肌少症高患病率相关,年龄每增加1岁肌少症患病比值比(OR)增加12%,体质指数每增加1.0 kg/m2患病OR值下降32%。高龄(OR=1.12,95%CI:1.05~1.18)、低体质指数(OR=0.84,95%CI:0.74~0.95)亦与重度肌少症高患病率相关(均P<0.01)。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肌少症患病率高,高龄和低体重与其高患病率相关。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避免低体重有助于减少肌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重型病毒性肝炎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1] 。继发感染是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以往较为重视细菌感染 ,在各项治疗措施越来越多样化后 ,真菌逐渐成为继发感染的一个重要病原体 ,且是导致肝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对12 0例各型重型肝炎的感染现状及原因进行回顾 ,并提出了预防控制感染的措施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病例来源1995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 ,共 12 0例 (男 93例 ,女 2 7例 ) ,年龄 31~ 4 9岁 ,平均( 39.0± 4 .7)岁。其中急性重型肝炎 19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2 2例 ,慢性重型肝炎 79例 ,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14.
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30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0例无院内真菌感染的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对比分析。结果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肺部真菌感染除与患者年龄、并发症有关外,还与长期住院、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各种侵入性操作等有密切关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尽快脱机,加强全身营养支持,警惕真菌感染,及早治疗,可以有效防治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5.
狼疮肾炎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狼疮肾炎 (LN)继发真菌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 93例LN继发感染现状调查 ,发现 4 5例即 4 8 4 %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多种医院感染 ,其中真菌感染为 2 2 6 % ,2例直接死于真菌感染。感染的病源谱除有真菌外 ,同时还有病毒、细菌 ,但以真菌和细菌为主 ,侵犯部位主要为泌尿道、胃肠道和呼吸道。结果 致感染因素与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介入性操作、肾功能不全、住院时间长等密切相关。结论 加强狼疮性肾炎继发感染的防治是提高LN存活率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徐志  黄忠毅 《国际呼吸杂志》2014,(15):1163-1166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的诊断率,降低误诊率。方法对70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理化检查、治疗手段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者占92.9%,D-二聚体〉500μg/L者占92.9%,动脉血氧分压〈80mmHg者占95.7%,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提示肺动脉段以上充盈缺损或肺栓塞者占92.1%,为主要诊断方法;27例患者接受溶栓治疗,40例选择单纯抗凝治疗,3例因出血未行抗凝治疗,共24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以预防再次肺栓塞的发生;治愈7例占10%(均为溶栓治疗),好转60例占85.7%;死亡3例占4.3%(均未行溶栓治疗)。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复杂,理化检查多不具特异性,CT肺动脉造影为首选诊断方法,必要时行肺动脉造影检查,溶栓风险高,但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严重程度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合理评估患者病情,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近5年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142例肺栓塞的临床资料,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指南将其分为低危组和中高危组,低危组72例,中高危组70例。回顾性分析其一般情况、既往史、临床表现、相关检查、治疗与转归等,比较两组有无统计学差异,并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不同严重程度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肺栓塞的基础病因主要为下肢骨折、下肢静脉曲张、肿瘤、手术治疗后、心脏瓣膜病、肾病综合征、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两组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心悸、呼吸困难、咯血、胸痛、下肢肿痛无统计学差异(P=0. 483、0. 791、0. 741、0. 322、0. 542、0513),晕厥存在统计学差异(P=0. 031)); D-2聚体、FDP、BN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36、0. 018、0. 024); 85例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共39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8例行肺动脉造影+置管溶栓术;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合并冠心病、D-2聚体≥7. 3ug/m L、氧分压60mmHg(P=0. 024、0. 038、0. 001、0. 009)是发生中高危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栓塞基础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需结合年龄、冠心病、D-2聚体、血气等及时评估病情,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8.
ICU深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鲍康身  文玉明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184-1185
目的分析我院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控制对策。方法对我院ICU近2年确诊的52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深部真菌感染仍好发于肺部,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居第三位。危险因素导致深部真菌感染机会增加。结论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应减少或避免可能导致真菌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苏垒鑫  程康  赵志敬 《心脏杂志》2017,29(4):422-426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急性脑梗死(AIS)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住院的75例AMI并发AIS患者为病例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单纯AMI和单纯AIS患者各8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临床资料。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AMI并发AIS组与单纯AMI组比较,既往脑梗死病史、外周血管病史、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AIS组比较,男性、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外周血管病史、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院收缩压与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既往脑梗病史、血肌酐为AMI并发A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入院舒张压为其保护性因素(P<0.01,OR<1)。临床特点分析表明,KILLIP分级≥Ⅱ级高于两对照组(44% vs. 16% vs. 1%,P<0.01),多发脑梗死高于单纯AIS 组(46% vs. 16%,P<0.01),PCI患者冠状动脉3支病变显著高于单纯AMI组(76% vs. 52%,P<0.05)。 结论 男性、入院舒张压降低、既往脑梗病史、血肌酐水平升高为AMI并发AIS的独立危险因素,心功能不全、多发脑梗死为其临床特点,冠状动脉3支病变为PCI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4例肝硬化基础上发生HRS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患者性别、年龄、HRS分型、合并症、伴发基础疾病、生化指标以及治疗方案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74例患者中,男性207例(75.5%),女性67例(24.5%),平均年龄53.39岁;HRS Ⅰ型144例(52.6%),死亡42例,病死率为29.2%,从发病到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11.76±14.13)d;HRS Ⅱ型130例(47.4%),死亡12例,病死率为9.2%,发病到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17.41±17.04)d。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占病因构成的64.2%,酒精性肝硬化占25.5%。女性、HRSⅠ型、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膜炎、低血钠是肝硬化并发HRS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特利加压素治疗是保护因素。结论肝硬化并发HRS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众多,预后差,病死率高,特利加压素的应用可降低其死亡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