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苦味酸法和酶法测定血清肌酐的结果是否一致,为实验室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文件进行评估,将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同归分析,计算两种方法间的偏倚.结果 酶法和苦味酸法相关系数r=0.999,回归方程为Y=0.916 x+7.978.酶法和苦味酸法有明显恒定偏倚.结论 必须对方法原理不同的肌酐测定方法建立不同参考范围,同一实验室采用不同方法,建议以酶法为基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酶法和碱性苦味酸法测定尿肌酐值的差异及相关性,探讨酶法测定肌酐值用于职业接触汞的生物限值的报告。方法将123名受检者尿液分为两组,分别用0.9%的生理盐水作1∶10及1∶20稀释,用肌氨酸氧化酶法和碱性苦味酸速率法测定两组尿肌酐值,分析两法测定尿肌酐值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1∶10稀释组尿液肌酐均值苦味酸法低于酶法(P<0.01),相关系数r=0.9955,回归方程Y苦味酸法=0.5726X酶法+392;1∶20稀释组尿液肌酐均值苦味酸法低于酶法(P<0.01),相关系数r=0.9977,回归方程Y苦味酸法=0.5723X酶法+602。结论两种方法测定的尿液肌酐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酶法测定的尿肌酐值计算成苦味酸法测定的尿肌酐值用于职业接触汞的生物限值的报告。  相似文献   

4.
苦味酸法测肌酐采用两点速率法,又称两点法.肌酐在碱性溶液中与苦味酸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在492 nm有特异吸收,红色复合物生成速率与样本肌酐含量成正比.本文讨论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酐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总胆红素干扰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的剂量响应曲线。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制定的评价方案EP7-A2文件,应用冻干粉型总胆红素标准品作为干扰物添加于混合血清,配制成不同浓度总胆红素混合血清,用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结果随着混合血清中总胆红素浓度的增加,血清肌酐测定值随之降低,其剂量响应曲线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Scr)=-0.088x(TBil)+74.224,r=0.994,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胆红素对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有负干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总胆红素干扰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的剂量响应曲线。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制定的评价方案EP7-A2文件,应用冻干粉型总胆红素标准品作为干扰物添加于混合血清,配制成不同浓度总胆红素混合血清,用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结果随着混合血清中总胆红素浓度的增加,血清肌酐测定值随之降低,其剂量响应曲线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Scr)=-0.088x(TBil)+74.224,r=0.994,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胆红素对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有负干扰。  相似文献   

7.
在职业卫生检测中,经常要检测尿液中的汞、铅、镉等项目,因尿液的不稳定因素太多,需要进行校正,目前国标采用比重法校正尿样,但2007新版的职业卫生诊断评价中尿汞用的是肌酐校正法,肌酐的适用范围为0.3 g/L~3.0 g/L,而卫生部的WS/T97-1996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液不同基质对尿铅含量检测的影响。方法将尿铅样品按浓度分成3个区间,低浓度(100μg/L)、中浓度(100~1000μg/L)和高浓度(≥1000μg/L),采用不同稀释方法处理样品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结果尿液样品稀释倍数大于10倍时,尿液基质改变使得尿铅测定结果明显低于实际浓度;不同稀释方法对尿铅检测结果影响很大,加入正常人尿样稀释处理后,尿铅检测回收率最好(95.5%~101.8%)。结论加入正常人尿样对尿液样品进行稀释处理,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基质效应对尿铅检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中肌酐的测定对于因肾小球的高度病变而引起的肾功能不全、肾炎等肾脏疾病、尿毒症等的诊断 ,和在治疗过程中的观察都是一种必须的临床生化检查措施。近年来 ,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新技术的应用和在控制外部肌酐摄入的条件下 ,尿中肌酐的排除量是比较恒定的 ,而且与尿中其它物质的排除量呈相关关系 ,这样就可以用尿肌酐的排除量作为参照 ,衡量其它物质的排除量 ,就可以避免留 2 4h尿存在的弊端。目前用尿肌酐来换算其它物质排出量的项目在不断增加以期提高诊断的可靠性和敏感性 〔1 ,2〕,因此尿肌酐浓度的准确测定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  相似文献   

10.
尿肌酐和比重对尿中马尿酸浓度校正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职业接触化学物的生物监测中,常需测定尿中毒物或代谢物浓度,在监测实践中,尿液的稀释和浓缩可明显地影响测定结果。因此,在尿样分析时需对其浓度进行校正。目前,较常用的校正参数有尿比重或尿的肌酐浓度,两者的实用性和可靠性的研究尚少。本文旨在通过对职业性甲苯接触工人不同时间尿样中马尿酸的测定,探讨尿肌酐和比重对其浓度校正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验证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WS/T 98-1996)、分光光度法(WS/T 97-1996)和肌酐测定试剂盒(苦味酸法)三种方法检测尿中肌酐的结果可比性。方法:以同一尿样,在采集后第1天、第3天、第5天以上述三种检测方法进行尿中肌酐的检测,卫生部行标方法按标准检验进行操作,临床生化非标方法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结果:同一尿样在采集后第1天、第3天、第5天按同一方法检测,尿中肌酐检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尿样按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尿中肌酐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种方法检测尿中肌酐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无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妊娠各期尿钙尿羟脯氨酸与尿肌酐比值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907例次孕各例正常孕妇空腹晨尿钙(Ca),羟脯氨酸(Hyp),肌酐(Cr),并计算各孕周,各孕月,各孕期之Ca/Cr,Hyp/Cr之平均值,结果为Ca/Cr值自早孕以后逐渐增加,高峰为孕8月,然后逐渐下降至孕41周与对照组相近,Hyp/Cr值由早期之后逐渐上升,直至孕10月为高峰,41周略有下降,提示妊娠期随胎儿成长发育的不同时期从母体摄钙增加的程度不同,孕中晚期摄钙最多,母体骨钙释出量最大  相似文献   

13.
分析在自由饮水条件下773个健康人的一次点尿样,62人的24h尿样及8人连续5天收集的24h尿样,对这些尿样分别测定比重、肌酐浓度及肌酐排泄量,以揭示尿肌酐排泄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尿肌酐浓度与尿比重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尿肌酐排泄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和体内变异。可以认为,肌酐排泄的稳定性较差,用肌酐作为尿毒物浓度的校正参数,其适合性和可靠性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尿中肌酐的现场快速测定法。方法取尿样20.0μL于10 m L离心管中,用瓶口分配器加入3.02 m L纯水,再加入500μL显色液,于490 nm下,以样品空白溶液校零,测定尿样肌酐含量。结果本方法在质量浓度0 g/L^2.00 g/L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C=1.5857*A-0.0112,相关系数达到0.9998,检出限为0.005 g/L,低、中和高三个浓度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6%~99.6%,相对标准偏差为1.6%~2.5%(n=6)。在测定的613份尿样中,测定值为0.08 g/L^4.44 g/L。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体检现场快速测定尿肌酐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测定的健康人群尿密度和尿肌酐的相关性,探讨尿密度和尿肌酐在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中的变化,探寻采用尿密度估算尿肌酐的可行性。方法采集健康人群尿液样本72份,采用尿密度计和分析试纸法测定尿密度,用苦味酸比色法和酶法测定尿肌酐,比较不同方法测定尿密度与尿肌酐之间相关性,计算尿肌酐与尿密度的回归分析方程。结果尿密度随年龄变化不明显,而40岁以上人群的尿肌酐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健康人群采用尿密度推算尿肌酐水平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WS/T 97-1996尿中肌酐分光光度测定方法进行改良,建立尿肌酐的现场快速测定方法。方法:取尿样150μl于10 ml具塞比色管中并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后取3.00 ml于10 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2.00 ml碱性苦味酸溶液反应后定容至10 ml,在490 nm处比色定量。结果:尿肌酐在0.3~3.3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为2.0×10-3g/L,定量下限为4.4×10-3g/L,RSD为0.37%~1.22%,加标回收率为106.8%~108.3%。结论:该法扩大了线性范围,解决了WS/T 97-1996标准中尿肌酐浓度大于1.0 g/L需要重新稀释后再检测的问题,是一种快速批量测定尿肌酐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正常情况下 ,单位时间的排碘量与 2 4h排碘量相关。尿肌酐的排泄量在 2 4h内虽有波动 ,但多数人比较稳定 ,因此 ,尿碘与尿肌酐也是相关的。目前 ,在地甲病的普查防治工作中 ,由于收集 2 4h尿比较困难 ,所以常采用随机尿检测尿碘及尿肌酐比值 ,从而推算出 2 4h尿碘排泄量。近年来 ,我区发现高碘性地甲病 ,但缺乏儿童 2 4h尿碘排泄量的对照。为了解我县正常儿童 2 4h尿碘、尿肌酐排泄情况 ,找出尿肌酐系数 ,对本县朱庙乡联中 1~ 6年级的 7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1 概况当地群众日常生活以自产自食为主 ,由于饮水含碘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尿碘 ,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8):586-590
目的为调查湖北地区儿童的尿肌酐及尿砷含量,在武汉市洪山区和宜昌市五峰县选取120名儿童,收集晨尿和24h尿液。方法采用试剂盒法测定尿肌酐浓度,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尿砷浓度。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湖北地区120名儿童晨尿尿肌酐和尿砷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 017.92mg/L和15.50g/L。24h尿肌酐和尿砷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855.13mg/L和12.28g/L。经肌酐校正后24h尿砷浓度在洪山区和五峰县分别为0.015和0.021mg/g Cr,五峰县高于洪山区(P0.05);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儿童中分别为0.027、0.012和0.011mg/g Cr。肌酐校正前后晨尿尿砷浓度与24h尿砷浓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66和0.890(P均=0.000)。结论年龄小的儿童尿砷浓度较高,晨尿尿砷浓度与24h尿砷浓度具有高度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董博芳  吴命君  刘宏鹏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42-1343,1346
目的更准确地掌握人体不同尿液采集时间尿汞含量的大小,以便为临床治疗汞中毒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方法采集不同时间点的尿液,用WS/T97的方法测定尿肌酐,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尿汞。结果同一患者3 d晨尿、随机尿液(每天3次)以及24 h尿液的尿汞肌酐校正平均值与T值(所有尿汞肌酐校正值的平均值)的差异分别为0.5%、0.8%、22.4%、22.4%、0.1%;不同患者晨尿与T24(24小时尿液的尿汞肌酐校正值)差异值在10%以内,而随机尿液与T24的差异值波动较大,从2.2%~196%,且无特定规律。结论 24 h尿液和晨尿的尿汞肌酐校正值最为稳定,住院患者最好留取24h尿液,而门诊患者应留取晨尿,随机尿液的尿汞肌酐校正值差异较大,不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正常晚期妊娠(晚妊)妇女尿脱氧吡啶啉(deoxypyridinoline,DPD)和尿肌酐(creatinine,Cr)比值(DPD/Cr)及其与骨钙代谢关系.方法测定80例正常晚妊妇女(1ate normal pregnant women,LPW)及22例正常非孕妇女(normal nonpregnant women,NPW)尿DPD、尿Cr和血钙离子浓度(serum calcium,SCa),并计算DPD/Cr.尿DPD浓度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晚妊妇女尿DPD/Cr比值明显增高,与正常非孕妇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晚妊妇女SCa与正常非孕妇女比较略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DPD/Cr较SCa能更准确、灵敏、特异地反映体内缺钙状况,是孕期保健中值得推荐的骨钙代谢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