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功能失调性态度在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抑郁症状间的中介效应。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23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症状自评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依次检验法分析中介效应。 结果 本组青少年功能失调性态度、积极教养、消极教养、抑郁症状总分分别为(92.32±11.86)分、(16.52±5.86)分、(19.74±7.03)分、(15.62±7.90)分;青少年抑郁症状与消极教养、功能失调性态度(r=0.636,0.525;均P<0.001)呈正相关,与积极教养(r=-0.522,P<0.001)呈负相关;功能失调性态度与消极教养呈正相关(r=0.650,P<0.001),与积极教养(r=-0.816,P<0.001)呈负相关。功能失调性态度分别在消极教养/积极教养和抑郁症状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12.5%和24.0%。 结论 本组青少年抑郁症状处于较低水平,功能失调性态度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症状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建议父母在家庭教养中,减少过度保护、拒绝等消极教养方式,多用情感温暖等积极教养方式,促进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伴慢性功能性疼痛患者的认知特征。方法将32名抑郁障碍伴慢性功能性疼痛患者设为研究组,49名非抑郁障碍慢性功能性疼痛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自动思维问卷、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和疼痛应对方式问卷对两组患者的自动思维、功能失调性态度、疼痛应对方式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自动思维问卷总均分、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的7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认知哲学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疼痛应对方式问卷的灾难化、祈祷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转移注意力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障碍伴慢性功能性疼痛患者存在显著的负性自动思维和功能失调性态度,对躯体疼痛症状更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3.
龙周婷  曹枫林  曹丹凤  李洁  崔乃雪 《护理研究》2012,26(29):2722-2723
[目的]探讨孕妇抑郁情绪与功能失调性认知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对山东省济南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中的179例孕妇进行调查.[结果]179例孕妇中,SDS阳性62例,占34.6%;抑郁组的脆弱性、吸引与排斥、完美化、强制性、依赖性、认知哲学因子及DAS总分均明显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脆弱性、吸引与排斥、完美化、强制性、寻求赞许、依赖性、认知哲学7个因子以及DAS总分与SDS总分相关(P<0.05或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完美化、脆弱性对孕妇抑郁情绪有预测作用,为孕妇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妇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功能失调性认知与孕妇抑郁关系密切,对孕妇的抑郁情绪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功能失调性态度的现状,探索功能失调性态度对幸福感的影响。方法收集111例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调查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功能失调性现状,采用牛津幸福感问卷调查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幸福感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研究对象DAS总分为(128.04±25.00)分,男生平均(134.30±24.14)分,女生平均(124.92±25.0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认知失调总分与幸福感总分呈负相关(r=-0.47,P0.01),认知失调的各因子与幸福感总分也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8~-0.26,P0.01),即各因子分数越高,幸福感越低。(3)功能失调性中的完美化因子与幸福感的相关性最大。结论针对相应的功能失调性的态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家庭治疗对神经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家庭功能和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72例神经症患者进行系统的家庭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症状,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焦虑状况,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状况,婚姻质量问卷评定婚姻质量,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评定家庭功能状况,分析家庭治疗的疗效和各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入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及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婚姻质量问卷总分、与亲友的关系、解决冲突方式、夫妻交流、婚姻满意度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行为控制、沟通、家庭总的功能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婚姻质量总分、夫妻交流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R=-0.34、-0.37,P<0.05),与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行为控制、家庭总的功能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R=0.39、0.35,P<0.05);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与家庭总的功能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R=0.46,P<0.05);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与夫妻交流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R=-0.45,P<0.05);家庭总功能因子分与婚姻质量总分、夫妻交流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R=-0.40、-0.49,P<0.05).结论 系统式家庭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症患者的躯体化、抑郁、焦虑等症状,显著提高婚姻质量和家庭功能;而婚姻质量与家庭功能的提高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量表测定法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社会心理因素特征。方法:选择2004-01/12在营口市中心医院内分泌门诊及病房就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5例为测试对象(设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组),正常对照组选用同期营口市中心医院、营口市第一专科医院的部分工作人员及家属、中心医院非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患者的家属89例,在获得全面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量表测定。包括①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4个维度计粗分,粗分>60分为情绪不稳定)评定患者人格特征。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9个因子)评定患者心理健康状况。③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0个条目,以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分)评定患者对社会支持的感受程度。④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共62项,以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6个因子)评定患者对疾病的应付方式。⑤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包括20个条目,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评定患者的应对方式。⑥采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共40项,计总分)评定患者的认知情况。统一指导用语,无记名,所有量表测试后当场收回。结果:两组测查对象均完成各量表的评定,全部纳入结果分析。①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量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评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③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甲状腺功能亢进组总分、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④应付方式问卷中自责、退避和幻想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⑤甲状腺功能亢进组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总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63.15±26.67,132.19±19.82,U=8.65,P<0.01)。⑥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值与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神经质值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4);与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0.48,0.68,0.64);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支持利用度因子分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6);与应付方式问卷因子分(自责、合理化)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0.59)。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具有情绪不稳定的特征,其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明显增高,尤其是认知曲解所致的应对方式不良、社会支持少、社会支持利用度小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在产后抑郁患者中的测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患者的认知模式.方法 采用Edinburgh产后押郁评分量表(EPDS)、功能失调性态度同卷(DAS),对226例产后1周内的产妇进行调查,以EPDS筛壹阳性的为抑郁组,其余为非抑郁组.结果 在226饲产妇中,EPDS筛查阳性的有89例,占总人数的39.4%.抑郁组产妇与非抑郁组产扫在婴儿抚养方式中的有无请"月嫂"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抑郁组的DAS总分及"脆弱性"、"吸引和排斥"、"完芙化"、"寻求赞许"、"依赖性"、"自主性态度"、"认知哲学"7个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非抑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DAS中"寻求赞许"、"认知哲学"脆弱性"三个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对产后抑郁具有预测作用.结论 产后抑郁存在较普遍,产后抑郁患者存在明显的功能失调性认知.  相似文献   

8.
江爱玉  苏雅芳 《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21-1123
目的调查精神科老年病区护士的应对方式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正性负性情绪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52名精神科老年病区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将应对方式得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护士的积极应对方式因子分(35.21±5.1)分、消极应对方式因子分(22.65±4.1)分,与国内常模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积极应对方式与正性情绪、家庭内外支持呈正相关,与负性情绪呈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正性情绪呈负相关,与负性情绪呈正相关;应对倾向与正性情绪、家庭内外支持呈正相关,与负性情绪呈负相关。结论精神科老年病区护士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应对能力与个体情绪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父亲抑郁情绪和家庭功能在早产儿母亲抑郁情绪与母婴情感联结的中介效应。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月在重庆市某三级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治疗后出院的早产儿的父母作为调查对象,母亲完成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家庭功能量表、中文版母婴依恋量表,父亲完成抑郁自评量表,采用SPSS24.0分析父亲抑郁、母亲抑郁、家庭功能与母婴情感联结之间的相关性;采用AMOS 24.0对中介假设进行检验。结果 早产儿父亲抑郁情绪、母亲抑郁情绪、家庭功能、母婴情感联结总分分别为(49.34±11.69)分、(53.02±11.62)分、(2.28±0.31)分、(78.54±14.73)分;母婴情感联结总分与父亲抑郁、母亲抑郁、家庭功能总分均呈负相关(r=-0.272、-0.331、-0.174,均P<0.01);母亲抑郁情绪对母婴情感联结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β=-0.299,P<0.001);父亲抑郁情绪和家庭功能在母亲抑郁情绪与母婴情感联结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82,效应占比36.52%。结论 早产儿父母的抑郁情绪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家庭功能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母婴情感联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父母的抑郁情绪和家庭功能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母婴情感联结,出院后除了要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疾病康复,还应重视父母的情绪疏导、家庭功能和母婴依恋情感的建立,以期促进早产儿心理行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化态度在老年人家庭功能与生命意义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9—12月选取广州市白云区、越秀区部分社区及白云区的1家养老院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老年人生命意义源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及老化态度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SPSS 20.0分析老年人生命意义感、家庭功能与老化态度的相关性,采用AMOS 21.0 分析老化态度在家庭功能与生命意义感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本组老年人生命意义感总分为151.00(142.00,165.00)分,老化态度总分为81.50(68.00,94.00)分,家庭功能总分为7.00(6.00,9.00)分。老年人生命意义感总分与老化态度总分呈正相关(rs=0.621,P<0.001)、与家庭功能总分呈正相关(rs=0.479,P<0.001);家庭功能总分与老化态度总分呈正相关(rs=0.375,P<0.001)。老化态度在老年人家庭功能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167,效应占比为35.2%。结论 本组老年人家庭功能良好,其老化态度、生命意义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老化态度在老年人家庭功能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建议社区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悦纳老化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发动家庭及社会力量,提升生命意义感,促进老年人健康、积极老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30例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随机选取31名在校中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两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总的功能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抑郁、恐惧、偏执因子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问题解决、沟通因子分与症状白评量表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情感反应因子分与躯体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情感介入因子分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惧、偏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行为控制因子分与抑郁、焦虑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的功能因子分与除精神病性因子分外的其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并且存在家庭功能失调现象,其情绪障碍与家庭功能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抑郁患者应对方式、自我和谐和病耻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太原市某三甲医院精神卫生科住院治疗的双相障碍抑郁患者217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自我和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采用AMOS 22.0软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217例患者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得分(30.92±6.41)分,自我和谐量表得分(101.54±16.99)分,积极应对方式得分(21.63±6.46)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13.36±5.03)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和病耻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48、-0.655;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和病耻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3、0.742;P<0.01);自我和谐与病耻感呈正相关(r=0.763,P<0.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自我和谐仅在消极应对方式和病耻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54%。结论消极应对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双相障碍抑郁患者的病耻感,还通过自我和谐间接影响其病耻感。医护人员可以开展以路径为依托的干预措施,降低双相障碍抑郁患者的病耻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入伍新兵适应和应对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某部2004年入伍的215名新兵进行测查分析。结果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其文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r=-0.234~0.197,P〈0.01或0.05)。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各因子与精神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部分因子分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217-0.243,P〈0.01或0.05)。父母积极教养方式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01-0.244,P均〈0.01),而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222~-0.243,P均〈0.01);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141~0.202。P〈0.05或0.01),与积极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214~-0.164,P〈0.01或0.05)。结论父母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到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能力,所以在新兵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针对性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尹娟  李小妹  周凯娜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761-762,79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水平与其家庭支持及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西安市两所医院132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家庭支持量表及特质对应方式问卷对其社会功能、家庭支持以及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得分为(56.064-19.15)分,与家庭支持量表得分呈负相关(P=0.000),与应对方式量表中的积极应对得分呈负相关(P=O.006),与应对方式量表中的消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P=0.000)。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水平的因素主要是消极应对方式和家庭支持情况。结论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水平总体偏低,良好的家庭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的相关性。[方法]调查81例抑郁与焦虑病人的HAMD量表、HAMA量表与PANAS量表评分,将量表总分及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病人年龄与正性情绪分数呈负相关,HAMD总分与负性情绪分数是呈正相关,其中HAMD的因子分认识障碍及绝望感与负性情绪分数呈正相关;HAMA总分与年龄与呈正相关;HAMA总分与HAMD总分及因子分焦虑/躯体化呈正相关;HAMA中因子分躯体化焦虑与HAMD中焦虑/躯体化呈正相关;HAMA中精神性焦虑与HAMD总分以及因子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和睡眠障碍呈正相关。[结论]负性情绪的分数的升高主要与HAMD因子分认识障碍和绝望感有关,认识障碍是改善负性情绪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量表测定法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社会心理因素特征。方法:选择2004-01/12在营口市中心医院内分泌门诊及病房就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5例为测试对象(设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组),正常对照组选用同期营口市中心医院、营口市第一专科医院的部分工作人员及家属、中心医院非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患者的家属89例,在获得全面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量表测定。包括①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4个维度计粗分,粗分〉60分为情绪不稳定)评定患者人格特征。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9个因子)评定患者心理健康状况。③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0个条目,以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分)评定患者对社会支持的感受程度。④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共62项,以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6个因子)评定患者对疾病的应付方式。⑧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包括20个条目,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评定患者的应对方式。⑥采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共40项,计总分)评定患者的认知情况。统一指导用语,无记名,所有量表测试后当场收回。结果:两组测查对象均完成各量表的评定,全部纳入结果分析。④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量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评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④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甲状腺功能亢进组总分、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④应付方式问卷中自责、退避和幻想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⑤甲状腺功能亢进组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总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63.15&;#177;26.67,132.19&;#177;19.82,U=8.65,P〈0.01)。⑥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值与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神经质值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4);与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0.48,0.68,0.64);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支持利用度因子分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6);与应付方式问卷因子分(自责、合理化)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0.59)。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具有情绪不稳定的特征,其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明显增高,尤其是认知曲解所致的应对方式不良、社会支持少、社会支持利用度小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童年创伤、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功能。方法:选择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96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年龄、性别与研究组相匹配的健康青少年96例为对照组。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简化版(CTQ-SF)、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2组进行问卷评估。结果:研究组的情感虐待(t=4.6154,P=0.0000)、情感忽视(t=4.0670,P=0.0001)因子评分及CTQ-SF总分(t=5.2431,P=0.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t=-2.1265,P=0.0348)、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t=-3.0984,P=0.0022)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母亲拒绝否认(t=2.7257,P=0.0070)、母亲惩罚严厉(t=2.7204,P=0.0071)、父亲惩罚严厉(t=3.2322,P=0.0014)和父亲拒绝与否认(t=3.7895,P=0.0002)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问题解决(t=3.0227,P=0.0029)、沟通(t=3.0006,P=0.0031)、角色(t=3.3780,P=0.0009)、情感反应(t=3.9031,P=0.0001)、情感介入(t=4.8471,P=0.0000)、行为控制(t=3.6788,P=0.0003)及总的功能(t=5.7201,P=0.0000)的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存在更多的童年创伤,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功能都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军校医学生自我图式不同层面与抑郁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尊量表、自我描述任务、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对462名军校医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纵向调查。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心理弹性在自我图式不同层面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自尊、积极自我描述和自我效能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454、0.324、0.373,P0.001),与抑郁呈负相关(r=-0.269、-0.200、-0.101,P0.001);消极自我描述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338,P0.001),与抑郁呈正相关(r=0.383,P0.001)。消极自我描述和自我效能对抑郁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自尊和积极自我描述与抑郁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消极自我描述和自我效能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军校医学生的自尊、自我描述和自我效能与心理弹性和抑郁密切相关,心理弹性在自我图式影响抑郁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亲属童年创伤与功能失调性态度和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童年创伤问卷、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对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4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亲属组)及48名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3组3个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其中患者组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显著高于亲属组( P<0.05或0.01),亲属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患者组童年创伤问卷总分显著高于亲属组和对照组(P<0.01),亲属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与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总分及童年创伤问卷总分呈两两显著相关性(P<0.01)。回归分析发现,功能失调态度可以直接预测述情障碍,在童年创伤和述情障碍的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和功能失调性态度及述情障碍水平均高于一级亲属及健康者,而一级亲属的功能失调性态度及述情障碍水平均高于健康者。功能失调性态度是影响述情障碍的主要因素,童年创伤通过功能失调性态度的完全中介效应对述情障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范书南  苑记清 《天津护理》2021,29(5):523-529
目的:探讨患者积极度在糖尿病足患者家庭功能与健康促进自我护理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患者健康促进自我护理量表、患者积极度量表、家庭功能量表对223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足患者健康促进自我护理总分为(90.72±15.51)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锻炼得分最低,遵医嘱治疗得分最高;糖尿病足患者积极度总分为(56.37±13.83)分,处于第三水平;糖尿病足患者家庭功能条目均分为(2.24±0.37)分,处于中等水平。糖尿病足患者家庭功能与健康促进自我护理、患者积极度呈负相关(P<0.001)、患者积极度与健康促进自我护理呈正相关(P<0.001)。患者积极度在家庭功能、健康促进自我护理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为32.47%。结论:临床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本身在治疗过程中的主动性和投入程度,提升家庭成员的行动支持和情感包容,尤其通过强化家庭的治疗主动性带动患者积极治疗的态度、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