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I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在HIV基因分型、病毒重组鉴定、传播源追踪、传播链和高风险传播者发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云南省是中国艾滋病最早流行的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南省HIV的传播范围及传播方式发生了极大转变。多种HIV毒株在云南省的流行成为病毒重组变异的基础,使云南省HIV-1基因型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也给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带来挑战。本文对云南省近30年HIV-1基因亚型特征及变异趋势进行回顾和分析,总结流行规律,为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丹东地区新发现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阳性者的疾病进程,探讨不同疾病进程阶段蛋白印迹试验(WB)带型的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根据CD4细胞计数结果进行临床分期,对不同疾病期感染者组的WB特异性条带检出率及带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2016—2017年新发现的175例HIV-1阳性者中,WB特异性条带gp160、gp120、gp41、p66、p31及p24检出率均为100%,p51为95.43%,p17为86.29%,p55为64.57%。p51检出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7和p55在艾滋病(AIDS)期的检出率与原发感染组和感染中期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B带型共出现6种类型:(1)全带型(未缺失),(2)缺失p55,(3)缺失p55+p17,(4)缺失p55+p51,(5)缺失p17,(6)缺失p55+p51+p17,各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60.57%(106人)、22.29%(39人)、8.57%(15人)、3.43%(6人)、4.00%(7人)、1.14%(2人);(1)全带型出现率在AIDS期组、原发感染组和感染中期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817,P=0.001;χ^2=8.805,P=0.003),(2)次全带(缺失p55)出现率在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v带型和pol带型的出现率不受疾病病程的影响;gag带型p55和p17的转阴可以作为疾病发展为艾滋病期的一个潜在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甘肃省兰州市某区艾滋病(HIV/AIDS)疫情数据,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6—2020年兰州市某区各级医疗机构上报的HIV/AIDS患者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样本来源、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病程,以卡方检验比较构成差异。结果 2016—2020年兰州市某区新报告HIV/AIDS患者1 428例,年平均报告感染率2.17/万,年龄最小13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38.60±13.31)岁;其中≥50岁组和<20岁组患者所占比例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74,P<0.05)。新报告患者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其他人员体检及就诊者检测、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的患者所占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相关部门应加强针对低年龄组、高年龄组、低文化程度人群、农民和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各级医...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因免疫机制受到破坏而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抗病毒治疗的系统化推行,机会性感染的致死性病例已逐渐减少,但由于对合并的恶性肿瘤认识不足导致的肿瘤性致死病例逐渐增多。本文统计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45例HIV/AIDS病人合并恶性肿瘤,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甘肃省兰州市某区艾滋病(HIV/AIDS)疫情数据,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6—2020年兰州市某区各级医疗机构上报的HIV/AIDS患者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样本来源、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病程,以卡方检验比较构成差异。结果 2016—2020年兰州市某区新报告HIV/AIDS患者1 428例,年平均报告感染率2.17/万,年龄最小13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38.60±13.31)岁;其中≥50岁组和<20岁组患者所占比例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病程,以卡方检验比较构成差异。结果 2016—2020年兰州市某区新报告HIV/AIDS患者1 428例,年平均报告感染率2.17/万,年龄最小13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38.60±13.31)岁;其中≥50岁组和<20岁组患者所占比例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74,P<0.05)。新报告患者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其他人员体检及就诊者检测、基线CD42=23.574,P<0.05)。新报告患者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其他人员体检及就诊者检测、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的患者所占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相关部门应加强针对低年龄组、高年龄组、低文化程度人群、农民和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各级医疗检测机构应加大就医人群及其性伴的检测力度,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未经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CD8+T淋巴细胞(简称CD8细胞)在白细胞介素27(IL-27)刺激下,表面受体及核内因子的变化情况,进一步理解IL-27在HIV-1感染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分离得到22例符合条件的HIV-1感染者CD8细胞,经CD3+ CD28+抗体刺激后,加或不加人重组IL-27蛋白,体外培养48小时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WSX-1、Tbet,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CTLA-4、PD-1、Tim-3的变化。结果 HIV-1感染者CD8细胞在体外培养2天后,与无IL-27培养组相比,IL-27刺激组CD8细胞WSX-1受体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表达降低。同时在IL-27刺激组中,表达抑制性受体CTLA-4、PD-1、Tim-3的CD8细胞比例均明显增高,转录因子Tbet的mRNA表达量上升。结论 IL-27在HIV-1慢性感染中,会受自身的分泌影响而在CD8细胞中下调WSX-1的表达,存在着一定的负反馈机制。同时IL-27使CD8细胞表达与功能耗竭,相关的抑制性受体的细胞比例增多,参与调控CD8细胞功能耗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未经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CD8+T淋巴细胞(简称CD8细胞)在白细胞介素27(IL-27)刺激下,表面受体及核内因子的变化情况,进一步理解IL-27在HIV-1感染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分离得到22例符合条件的HIV-1感染者CD8细胞,经CD3+ CD28+抗体刺激后,加或不加人重组IL-27蛋白,体外培养48小时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WSX-1、Tbet,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CTLA-4、PD-1、Tim-3的变化。结果 HIV-1感染者CD8细胞在体外培养2天后,与无IL-27培养组相比,IL-27刺激组CD8细胞WSX-1受体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表达降低。同时在IL-27刺激组中,表达抑制性受体CTLA-4、PD-1、Tim-3的CD8细胞比例均明显增高,转录因子Tbet的mRNA表达量上升。结论 IL-27在HIV-1慢性感染中,会受自身的分泌影响而在CD8细胞中下调WSX-1的表达,存在着一定的负反馈机制。同时IL-27使CD8细胞表达与功能耗竭,相关的抑制性受体的细胞比例增多,参与调控CD8细胞功能耗竭。  相似文献   

8.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AART)的广泛运用,使得在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艾滋病(AIDS)发病率和AIDS相关疾病的死亡率大为降低。但是Chun等人首先发现在静止的记忆性CD4^ T淋巴细胞中,存在着潜伏的艾滋病病毒1型(HIV-1)病毒库。同时1997年底,分别有3个研究小组独立证明,在他们检测的接受HAART为期短至10个月、长达30个月的HIV感染者中,其血浆病毒水平已经被抑制到检出限以下,但仍然存在着一个病毒储存库,病毒可以从中分离出来。研究者逐渐认识到起初对于HAART疗效的估计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2—2016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检测情况,为提高CD4细胞检测及时性,推动及早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使用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艾滋病网络直报HIV感染者报告卡和随访管理定时数据库,运用频数分布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对2012—2016年新报告HIV感染者的首次CD4细胞检测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12—2016年新报告HIV感染者444 698例。在14天内进行CD4细胞检测的比例从2012年的49.2%(31 229/63 490)升高到2016年的60.0%(692 251/115 346)(趋势χ~2=2 483.07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龄组、男性、未婚、离异或丧偶、家政、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注射吸毒、来源于医疗机构、羁押场所检测和献血员体检的HIV感染者及时检测比例较低。2012—2016年,诊断一年内进行了CD4细胞检测的新报告HIV感染者中,检测结果低于200个/μL的比例逐年下降(趋势χ~2=254.088,P〈0.001)。高年龄组和来源于医疗机构检测的HIV感染者首次CD4细胞低于350个/μL的比例更高。结论新报告HIV感染者CD4细胞检测及时性逐年提高,CD4细胞低于200个/μL的比例逐年降低。随访管理工作中,针对年龄较大、注射吸毒传播和来源于医疗机构检测的HIV感染者,应加强咨询、促进及早CD4细胞检测,有助于帮助其及早启动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艾滋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重庆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病人(HIV/AIDS)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为重庆市乃至全国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传统流行病学与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相结合,对重庆市HIV/AIDS的疫情特征进行分析,对重庆市HIV毒株作基因序列分析,总结其传播途径,与亚型之间的关系。分别不同亚型在重庆市流行的时间及变异程度,并提出预防控制工作重点。结果:目前重庆市HIV感染率达11.7/10万,女性感染者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市流行毒株有B'、C、E、G4种亚型,C亚型占优势,G亚型为全国首次发现,结论:重庆市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迫切需要深入开展研究,并在高危人群中开展行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11-2013年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新近感染者毒株基因特征的研究,了解当地HIV毒株流行及耐药毒株发生传播的情况。方法采集当年新确证的、16~25岁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共176份。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通过扩增HIV-1 pol区片段,进行测序和耐药基因变异分析。结果 3年共获得pol区序列176条,主要以CRF01_AE为主(86.9%,153/176);其次也发现了少量CRF07_BC、CRF08_BC和B亚型。共有5例(2.8%,5/176)出现耐药突变,4例为异性性传播,1例为注射吸毒传播,其中1例针对蛋白酶类抑制剂(PI),3例针对非核苷类抑制剂(NNRTIs),另有2例针对核苷类抑制剂(NRTIs)发生耐药突变。结论当地主要流行毒株为CRF01_AE,广西柳州HIV-1新近感染者耐药传播目前处于低度传播水平,但仍要进一步加强对新近感染者的耐药监测和病人的治疗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重庆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为重庆市乃至全国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 传统流行病学与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相结合,对重庆市HIV/AIDS的疫情特征进行分析,对重庆市HIV毒株作基因序列分析,总结其传播途径与亚型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亚型在重庆市流行的时间及变异程度,并提出预防控制工作重点。结果 目前重庆市HIV感染率达11.7/10万,女性感染者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市流行毒株有B’、C、E、G4种亚型,C亚型占优势,G亚型为全国首次发现。结论 重庆市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迫切需要深入开展研究,并在高危人群中开展行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连市近年新确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HIV-1的基因亚型分布及其流行特征。方法对144份全血标本分离血浆,提取核糖核酸,巢式聚合酸链反应扩增及序列测定,对测得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基因亚型,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144份全血标本中,得到103例HIV感染者的有效基因序列,包括CRF01-AE、B(B’)、C、CRF-BC亚型及未确定重组型。其中CRF01-AE重组型占62.14%(64/103),B(B’)占25.24%(26/103),C亚型占1.94%(2/103),BC重组型占9.71%(10/103),未确定重组型占0.97%(1/103)。系统进化树显示,大连毒株与东北、北京等地区的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存在交叉传播。结论大连市HIV感染者中,CRF01_AE为主要流行亚型,性途径尤其是男男同性传播是各亚型主要传播途径,与全国范围分子流行病调查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近年来中老年人群中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新确诊感染者HIV-1分子流行特征及耐药情况,为艾滋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8-2021年期间浦东新区确诊实验室HIV-1抗体首次确诊阳性的50岁及以上患者开展面对面访谈,并同步收集血浆标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HIV-pol基因,进行基因亚型及耐药位点分析。结果 获216份HIV-pol区基因全序列片段,HIV-1基因亚型主要有CRF07_BC(46.30%)、CRF01_AE(31.02%)、CRF08_BC(6.48%)、CRF55_01B(1.39%)、B(4.63%)、C(5.09%)、URFs(4.17%);感染途径主要为同性性传播(41.20%,89/216)、异性性传播(57.87%,125/216),其中流行株CRF01_AE的同性和异性性传播占比均为49.25%(33/67)、CRF07_BC同性和异性性传播分别占比45.00%(45/100)、54.00%(54/100),不同性传播途径的病毒亚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22,P=0...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女性吸毒者中流行的HIV-1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女性吸毒者中艾滋病病毒1型(HIV1)亚型的流行规律及其与国际参考株的同源性。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对20例广东省感染了HIV1的女性吸毒者淋巴细胞富集液的核酸样品进行扩增,并使用ABI377型测序仪对扩增产物测序后,对其env基因C~V段的核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份血样中,9份为07BC重组亚型,与国际标准株CN97C54A最近,基因离散率为233%±1318,组内离散率为3307%±1483;6份为AE重组亚型,与国际标准株01AETH90CM240最近,基因离散率为8607%±0917,组内离散率为6934%±4560;4份为08BC重组亚型,与国际标准株97CNGX9F最近,基因离散为2708%±1593,组内离散率为3655%±1197;1份为C亚型,与国际标准株95IN21068最近,基因距离为568%。结论广东省女性吸毒者中既存在主要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吸毒人群中流行的08BC重组亚型,又存在主要在西北地区吸毒人群中流行的07BC重组亚型,也存在主要在性途径感染人群中流行的AE重组亚型,提示在女性吸毒者中流行的亚型趋于复杂,女性吸毒者作为HIV从吸毒人群流向一般人群的桥梁作用正在显现,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HIV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6.
西藏自治区自1993年在拉萨工作的外国人中首次检出一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截至2005年共检出HIV感染者30例,其中3人发展为艾滋病(AIDS)病人,2人已死亡,1人转介到新疆。对全西藏13年来艾滋病流行特征和趋势进行分析,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资料来  相似文献   

17.
CD4^ 、CD8^ T淋巴细胞在1型糖尿病(DM)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T淋巴细胞在胰岛自身抗原刺激下发生增殖,该细胞在浸润胰岛过程中需要粘附分子参与,CD4^ T淋巴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参与1型DM的发病过程,CD8^ T淋巴细胞在1型DM发病早期有重要作用,且与CD4^ T淋巴细胞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3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病人36个月的基线和随访资料,统计分析病人抗病毒治疗3年的免疫重建情况。结果基线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数≥200个/μL的病人,治疗3年后全部发生免疫重建。100个/μL≤CD4细胞数<200个/μL的病人,治疗第1年CD4细胞数平均增长167个/μL,高于第2年增长数(增长80个/μL)(t=2.941,P<0.05)。CD4细胞数<50个/μL的病人,治疗2年较1年免疫重建率高(χ2=12.056,P<0.05);治疗3年较2年免疫重建率高(χ2=11.867,P<0.05)。50个/μL≤CD4细胞数<100个/μL的病人,治疗1年与2年、2年与3年免疫重建率的比较,以及治疗第1年与第2年CD4细胞增长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人经HAART后,大部分病人可发生免疫重建,但50个/μL≤基线CD4细胞数<200个/μL的病人,治疗1年如未发生免疫重建,建议更换含蛋白酶抑制剂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HIV-1在陕西省的流行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且其流行特征不断发生变化,流行情况日益复杂.加之,陕西与四川、河南等HIV-1高发省份毗邻,因此,实时关注该地区HIV-1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十分必要.本文综述了陕西HIV-1的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主要从HIV-1感染、传播、亚型分布等方面阐述其动态变化特征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出国劳务人员的家庭留守人员,开展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三种感染途径的现况调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阻断经性途径造成的家庭内传播。方法从2009年开始,利用全州8个县市中的80个项目点,入户对2 494名留守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知识和态度流行病学调查和HIV抗体检测。结果 2 494名留守人员中,对性途径和血液途径传播的回答正确率分别达到97.63%(2 435/2 494)和97.47%(2 431/2 494),对母婴途径的回答正确率达到85.32%(2 128/2 494),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的回答正确率达到91.86%(2 291/2 494),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回答正确率达到95.03%(2 370/2 494),认为可以允许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继续工作和学习的82.32%(2 053/2 494),同意可以与患艾滋病的朋友或亲戚来往的77.75%(1 939/2 494);检测未发现HIV感染者。结论紧密结合延边州特点,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综合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