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过表达CagA对原代胃癌细胞糖酵解代谢酶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CagA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no-MCMV-CagA-3Flag-IRES2-EGFP(pAdeno-CagA),转染HEK293细胞,包装腺病毒,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 50感染原代胃癌细胞72 h,并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东亚株GZ7(CagA~+)以MOI 50感染原代胃癌细胞24 h,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agA和已糖激酶2(HK2)、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烯醇化酶1(ENO1)、丙酮酸激酶1/2(PKM1/2)、乳酸脱氢酶A(LDHA)糖酵解代谢酶的蛋白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成功构建了CagA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no-CagA,用pAdeno-CagA腺病毒和Hp GZ7感染原代胃癌细胞后糖酵解代谢酶HK2、ENO1、GLUT1的表达与空载组或Hp非感染组比较均显著下调(P0.05)。与空载组比较,pAdeno-CagA感染胃癌SGC-7901细胞24、48、72 h,其G2/M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感染72 h的空载组和CagA腺病毒组G2/M期的比值分别为16.90%和65.93%。结论 Hp通过CagA使原代胃癌细胞糖酵解代谢酶表达下调,可能与DNA损伤使细胞阻滞在G2/M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对胃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用CagA基因失活突变Hp菌株(1004Hp△cagA)和野生型1004Hp菌株分别感染人胃上皮细胞GES-1和AGS 24 h,收集标本。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agA蛋白、线粒体融合分裂蛋白Mfn1、Mfn2、Fis1和Drp1的表达情况;加入JC-1荧光探针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ATP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ATP生成水平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鉴定显示野生型1004Hp中有CagA的表达,而1004Hp△cagA无CagA的表达。1004Hp感染组与1004Hp△cagA感染组比较,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fn2表达下降(P0.05),线粒体分裂蛋白Fis1、Drp1表达上升(P0.05),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且在GES-1和AGS两株细胞结果一致。1004Hp感染组和1004Hp△cagA中AGS和GES-1细胞ATP相对生成量分别为0.30±0.03、0.64±0.04和0.64±0.01、1.23±0.19,AGS中1004 Hp感染组较1004 Hp△cagA感染组ATP生成水平下降53.1%,GES-1中1004 Hp感染组较1004 Hp△cagA感染组ATP生成水平下降48.0%(P0.05)。结论 Hp/cagA影响线粒体动态平衡,诱发功能障碍,可能是Hp引起胃部病理变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cagA/CagA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人数众多,但临床表现各异。大部分感染者终生无症状,但部分感染者会发展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粘膜相关胃淋巴瘤。Hp感染之所以有不同结局,在于菌株间存在致病力差异。Hp的致病因子包括菌毛、鞭毛、尿素酶、粘附素、细胞空泡毒素(vacuolization cytotoxin,VacA)、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cagA)产物等,一些国家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含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表达细胞毒素相关抗原A(cytotoxinassociated antigen A,CagA)的Hp菌株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等严重胃肠疾病发生有关,使cagA/CagA备受各国学者关注。最近,CagA进入宿主细胞后被磷酸化并导致宿主细胞形态改变的报道,为阐明CagA的致病作用和机制提供了契机,使得CagA的功能成为目前Hp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主要毒力蛋白CagA对胃癌细胞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arkin、p62、LC3表达的影响,为Hp致胃癌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cagA基因失活突变Hp菌株(1004Hp△cagA)和野生型Hp/cagA+菌株(1004Hp)感染原代胃癌细胞,感染6h收集细胞蛋白,用高表达cag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agA脂质体转染胃癌细胞AGS,24h收集细胞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arkin、p62、LC3表达变化。结果 parkin、p62、LC3蛋白表达检测灰度值在1004 Hp△cagA感染组分别为0.97±0.23、1.71±0.23、1.03±0.14,1004Hp感染组分别为1.61±0.32、2.26±0.08、1.32±0.04,1004Hp感染组较1004Hp△cagA感染组升高了1.66倍、1.32倍、1.2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96、15.35、11.09,P0.05);parkin、p62、LC3蛋白表达检测灰度值在pcDNA3.1空载体转染组分别为1.15±0.14、0.75±0.23、0.74±0.19,pcDNA3.1/cagA转染组分别为1.49±0.02、1.01±0.02、1.29±0.07,pcDNA3.1/cagA转染组较pcDNA3.1空载体转染组升高1.29倍、1.35倍、1.7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48、14.02、21.06,P0.05)。Hp/cagA+感染和pcDNA3.1/cagA转染取得一致结果,提示Hp cagA注入胃上皮细胞后影响细胞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Hp CagA对线粒体自噬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其可能是Hp诱导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
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但致病机制尚未清晰。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是Ⅰ型Hp的主要毒力因子,在Hp诱导的疾病特别是胃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前期的研究发现,Hp作用后人胃腺癌上皮细胞(AGS)的钙离子相关蛋白钙网织蛋白CRT以及钙离子结合蛋白CALNUC磷酸化程度发生改变,提示Hp可能会影响AGS细胞的钙稳态,通过钙离子通路影响细胞的增殖或凋亡。目的研究Hp作用于人胃腺癌上皮细胞后,AGS细胞内钙离子的时序性变化,以及CagA对AGS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进一步揭示Hp的致病机制。方法采用钙离子荧光标记示踪法,AGS细胞以Fluo-3/AM荧光指示剂负载,特异性地活体标记AGS内的钙离子,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Hp26695及其CagA缺失株(Hp26695△CagA)分别作用于AGS细胞1h、2h、3h、4h、5h、6h后,AGS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情况。结果幽门螺杆菌与AGS细胞相互作用1h,胞内Ca2+部分流失,5h胞内Ca2+大量流失。1~6h内,Hp26695与Hp26695△CagA作用的AGS细胞荧光强度没有显著差异。结论Hp作用会导致AGS细胞内Ca2+剥夺,且与CagA的存在无明显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A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阳性Hp感染与胃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可能与胃癌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制定统一的调查表,胃癌组与对照组进行配比,配比比例为12.患者末梢血中Hp-CagA抗体的检测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胃癌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因素分层分析.结果(1)不同年龄段的胃癌患者CagA阳性Hp感染率差异较大,年龄越小感染率越高,小于50岁胃癌患者100%感染CagA阳性Hp,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下降,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2)CagA阳性Hp感染率在高、中、低分化腺癌中分别为8.5%,8.5%,3.0%,彼此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gA阳性Hp感染与低分化腺癌关系最密切.(3)胃癌组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的11配比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食酸辣食物、吸烟、进食不规律、精神因素、身体状况较差、饮酒、Ⅰ级亲属共患病及CagA阳性Hp感染等因素与胃癌的发生呈正相关,其中以CagA阳性Hp感染的OR最大,关系最为密切.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与胃癌发病呈负相关,为胃癌的保护性因素.(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agA阳性Hp感染、吸烟、饮酒、进食不规律、精神因素等因素与胃癌的发生呈明显的正相关,其中以CagA阳性Hp感染的OR最大,关系最为密切.(5)双因素分层分析中,吸烟、饮酒、进食不规律、精神因素等因素与CagA阳性Hp感染之间并无交互作用.结论CagA阳性Hp感染与胃癌关系密切,重视CagA阳性Hp菌株的研究,对切断胃癌发生的早期环节、预防和治疗胃癌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主要毒力蛋白CagA对胃癌细胞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ar-kin、p62、LC3表达的影响,为Hp致胃癌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cagA基因失活突变Hp菌株(1004HpAcagA)和野生型Hp/cagA+菌株(1004Hp)感染原代胃癌细胞,感染6 h收集细胞蛋白,用高表达cag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agA脂质体转染胃癌细胞AGS,24 h收集细胞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arkin.p62.LC3表达变化。结果parkin、p62、LC3蛋白表达检测灰度值在1004 HpAcagA感染组分别为0.97±0.23 J.71±0.23,1.03+0.14,1004 Hp感染组分别为1.61±0,32,2.26±0,08,1.32±0,04,1004 Hp感染组较1004 HpAcagA感染组升高了1.66倍、1.32倍、1.2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96,15.35,11.09,P<0.05);par-kin、p62、LC3蛋白表达检测灰度值在pcDNA3.1空载体转染组分别为1.15+0.14,0.75+0.23,0.74±0,19,pcDNA 3.1/cagA转染组分别为1.49±0,02,1.01+0.02、l.29±0.07,pcDNA3.1/cagA转染组较pcDNA3.1空载体转染组升高1.29倍、1.35倍、1.7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48,14.02,21.06,P<0.05)。Hp/cagA+感染和pcDNA 3.1/cagA转染取得一致结果,提示Hp cagA注入胃上皮细胞后影响细胞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HpCagA对线粒体自噬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其可能是Hp诱导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主要毒力蛋白CagA对胃癌细胞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ar-kin、p62、LC3表达的影响,为Hp致胃癌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cagA基因失活突变Hp菌株(1004HpAcagA)和野生型Hp/cagA+菌株(1004Hp)感染原代胃癌细胞,感染6 h收集细胞蛋白,用高表达cag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agA脂质体转染胃癌细胞AGS,24 h收集细胞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arkin.p62.LC3表达变化。结果parkin、p62、LC3蛋白表达检测灰度值在1004 HpAcagA感染组分别为0.97±0.23 J.71±0.23,1.03+0.14,1004 Hp感染组分别为1.61±0,32,2.26±0,08,1.32±0,04,1004 Hp感染组较1004 HpAcagA感染组升高了1.66倍、1.32倍、1.2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96,15.35,11.09,P<0.05);par-kin、p62、LC3蛋白表达检测灰度值在pcDNA3.1空载体转染组分别为1.15+0.14,0.75+0.23,0.74±0,19,pcDNA 3.1/cagA转染组分别为1.49±0,02,1.01+0.02、l.29±0.07,pcDNA3.1/cagA转染组较pcDNA3.1空载体转染组升高1.29倍、1.35倍、1.7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48,14.02,21.06,P<0.05)。Hp/cagA+感染和pcDNA 3.1/cagA转染取得一致结果,提示Hp cagA注入胃上皮细胞后影响细胞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HpCagA对线粒体自噬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其可能是Hp诱导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引起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在胃癌细胞中表达变化情况,并试图阐明Hp诱导胃癌发生的机制。方法收集感染或未感染Hp患者胃黏膜标本,使用Hp同SGC-7901细胞系及人原代胃上皮细胞共培养,采用RTPCR法检测Hp感染和未感染患者胃黏膜PD-L1表达,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AGS细胞中PD-L1表达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Hp上调CD4+T细胞分泌IFN-γ和TNF-α表达及Hp刺激后AGS细胞促进CD4+T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Hp阳性组PD-L1表达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IFN-γ和TNF-α促进AGS细胞中PD-L1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Hp上调CD4+T细胞分泌IFN-γ和TNF-α(P0.05)。与对照组相比,Hp刺激后的胃癌细胞促进T淋巴细胞凋亡(P0.05)。结论 Hp感染导致了PD-L1分子表达上升,可能是导致胃癌发生的免疫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氧气混合吸入对老年口腔镇静效果及其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DNA损伤和糖酵解影响。方法拟行口腔颌面诊治的老年患者792例,随机分为氧化亚氮组392例和单纯局麻组400例。术前和术中记录患者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使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Ramsay法评估患者的疼痛和镇静情况。术中取牙龈黏膜,体外常规培养口腔黏膜上皮细胞,Western印迹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氧化亚氮-氧气处理不同时间细胞中γH2AX蛋白表达情况;RT-PCR检测细胞糖酵解酶基因(GLUT1、GLUT3、HK2、PK-M2)表达情况。结果单纯局麻组心率动幅较大,112例心率波动超出正常范围;氧化亚氮组术前和术中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术中氧化亚氮组血氧饱和度高于术前和单纯局麻组(P<0.05)。氧化亚氮组术中VAS低于单纯局麻组,镇静评分高于单纯局麻组(P<0.05)。氧化亚氮-氧气处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0.5 h后γH2AX蛋白表达明显上调,1 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细胞免疫荧光检测γH2AX蛋白表达情况显示,处理2 h时荧光强度高于处理前,说明氧化亚氮-氧气诱导γH2AX表达上调,诱导细胞DNA损伤。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糖酵解基因经氧化亚氮-氧气处理后表达均上调,其中GLUT1和GLUT3基因明显上调,2 h后达到高峰,之后下降。结论氧化亚氮-氧气混合吸入配合局麻对老年口腔颌面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但氧化亚氮会诱导口腔黏膜上皮细胞DNA损伤,促进糖酵解,易引发术后口腔疾病,应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外多数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AS)相关(1),而Pasceri等进一步研究发现冠心病(CHD)患者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阳性Hp感染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CagA阴性的Hp感染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2].因此,进一步研究Hp的毒力因子CagA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50例CHD患者的Hp感染状况以及CagA的阳性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CagA阳性的Hp感染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热休克蛋白60(HSP60)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含量变化,为深入探讨CHD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对幽门螺杆菌(Hp)致胃癌细胞MGC-803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胃癌细胞MGC-803正常条件培养),激动剂作用组(MGC803细胞与0.4μmol/L的整合素连接激酶激动剂LPTP共培养),Hp作用组(MGC803细胞与Hp(MOI值为100∶1)共培养)和激动剂加Hp作用组(MGC803细胞与0.4μmol/L的LPTP共培养1h,与Hp(MOI值为100∶1)共培养)。24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ARP、Casepase-3的表达。结果激动剂作用组、Hp作用组、激动剂加Hp作用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45±1.484 92)%、(30.7±3.111 27)%、(16.15±1.202 08)%,与空白对照组(10.1±0.707 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478,-9.131,-6.135,P0.05);激动剂加Hp作用组与Hp作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69,P0.05)。激动剂作用组、Hp作用组、激动剂加Hp作用组PARP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9±0.57、1.245±0.21、0.87±0.057,与空白对照组0.6±0.0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34,-13.492,-4.401,P0.05);Casepase-3蛋白表达分别为0.78±0.35、1.32±0.04、0.87±0.45;与空白对照组0.47±0.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635,-14.577,-8.037,P0.05)。结论整合素连接激酶在Hp感染MGC-803细胞中起抗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江泳  杨清峰  张旭  周磊  张爽  张群超  张毅 《胃肠病学》2012,17(11):683-685
背景: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发生相关,免疫应答可能是其主要致病机制之一。目的:探讨Hp相关性胃癌患者黏膜局部Th1/Th2细胞免疫应答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1~6月27例胃癌患者和28例对照者,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Hp抗体检测Hp感染,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局部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表达情况。结果:Hp总体感染率为61.8%。Hp阳性患者中,胃癌组IFN-γ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4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p阴性患者中,胃癌组IFN-γ、IL-4表达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Hp阳性胃癌患者IL-4表达明显高于Hp阴性胃癌患者(P<0.05),Hp阳性对照组IFN-γ表达明显高于Hp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Hp阳性对照者以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为主,Hp阳性胃癌患者以Th2细胞为主。黏膜局部Th1/Th2细胞免疫应答变化可能与Hp感染相关疾病的进展,特别是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短发夹RNA下调Nkx2.5基因表达对体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NRVMs)的影响。方法采用胰酶和Ⅱ型胶原酶混合消化法分离NRVMs,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C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转染携带靶向Nkx2.5的RNA干扰序列(短发夹RNA,shRNA)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腺病毒Ad-Nkx2.5-shRNA-GFP,NC组转染等量的仅携带GFP的对照组腺病毒Ad-GFP。以不同感染复数(MOI)转染细胞选取最适MOI,按最适MOI转染NRVMs 48h后,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Nkx2.5沉默效果,保证沉默效果之后,检测起搏细胞发育相关转录因子(Tbx3、Tbx18、Shox2和Isl1)、起搏相关离子通道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4型(HCN4)和缝隙链接蛋白40(Cx40)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采取免疫荧光法检测HCN4蛋白的表达。结果分离培养的原代NRVMs 48h呈现成簇搏动,α-actin检测心肌纯度达0.91±0.01,转染NRVMs的最适MOI=20,构建的病毒可有效下调Nkx2.5水平(P<0.05);下调心肌细胞Nkx2.5水平后,起搏细胞发育相关转录因子、HCN4表达水平升高(P<0.05),心室肌相关缝隙连接蛋白Cx40表达水平下降(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实验组红色荧光即离子通道HCN4表达强于对照组。结论下调Nkx2.5可将NRVMs重编程为起搏样细胞。  相似文献   

15.
背景: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PU)和胃息肉(GP)的发生相关。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是Hp致病的重要毒力因子,而白细胞介素-9(IL-9)是具有抗炎效应的细胞因子。目的:探讨CagA、IL-9在Hp感染伴PU和GP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4年3月于惠东县人民医院就诊的Hp感染伴PU(Hp+PU组)或Hp感染伴PU和GP患者(Hp+PU+GP组),无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agA、IL-9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组织CagA、IL-9表达。结果:Hp+PU组、Hp+PU+GP组血清Ca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IL-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Hp+PU+GP组血清IL-9水平显著低于Hp+PU组(P0.05)。Hp+PU组、Hp+PU+GP组CagA+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中,CagA+患者血清IL-9水平均显著低于CagA-患者(P0.01),Hp+PU+GP组CagA+患者血清IL-9水平显著低于Hp+PU组和对照组CagA+患者(P0.05)。Hp+PU组、Hp+PU+GP组胃黏膜CagA阳性面积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p+PU+GP组又显著高于Hp+PU组(P0.05)。Hp+PU组、Hp+PU+GP组胃黏膜IL-9阳性面积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p+PU+GP组又显著低于Hp+PU组(P0.01)。结论:CagA+Hp感染可能与PU和GP的发生有关。IL-9参与了Hp感染诱导的免疫应答,且可能对Hp感染所致的PU和GP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方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磷酸化PKC、CD14及M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清热化湿方含药血清,常规培养SGC-7901细胞株及Hp菌株(悉尼株,Sydney strain of Hp,SS1),取数对生长期人胃癌SGC-7901细胞,分别加入5%、10%、15%的清热化湿方含药血清预培养2h,再按细菌与细胞100∶1比例加入Hp培养6h,并以常规培养SGC-7901细胞为对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Hp悉尼株感染对人胃癌细胞磷酸化PKC、CD14及MMP-1表达的影响及清热化湿方含药血清的调控作用。[结果]Hp感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后,磷酸化PKC、CD14及MMP-1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5)。清热化湿方药物血清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下调Hp感染胃癌SGC-7901细胞PKC磷酸化,并降低CD14及MMP-1表达。[结论]清热化湿方通过调控PKC磷酸化,下调Hp诱导的CD14及MMP-1表达,是其防治Hp感染相关胃癌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吴国成  陈焕 《临床肺科杂志》2020,25(8):1206-121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连素(berberine,BBR)在抑制肺癌侵袭转移中的应用价值并探索相关机制。方法 CCK8细胞活性检测法检测不同浓度的BBR对A549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BBR对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BR对A549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代谢通量测定检查BBR对A549细胞糖酵解水平的调节作用;PCR检测BBR对糖酵解相关酶HK1、HK2、LDHA基因表达的影响;使用重组HK2,研究激活糖酵解进程对BBR抑制EMT进程的影响。结果低剂量BBR(8μm/L)轻微上调细胞增殖活性,高浓度BBR(64 um/L)下调细胞增殖活性;高剂量BBR能够抑制A549细胞发生EMT,减弱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BBR通过下调HK2表达,抑制A549糖酵解水平;BBR抑制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是通过调节糖酵解水平实现的。结论高浓度BBR下调A549细胞内HK2的表达进而调节肺癌细胞糖酵解;BBR抑制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可能与抑制糖酵解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胃癌的发生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Hp的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Hp感染后能否致病取决于其不同的毒力株。研究认为,产生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的Hp菌株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旨在探讨胃癌高发区CagA阳性Hp感染与胃癌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感染不同p53状态胃癌细胞对其p53蛋白表达、生长抑制率、细胞周期与凋亡率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重组人p53腺病毒感染3种不同p53状态胃癌细胞,即含野生型p53基因的细胞(wild-type)、含突变型p53基因的细胞(mutant-type)、含空载质粒即p53基因缺失的细胞(vector-cell)。48 h后,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53蛋白在3种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用MTT法测定重组人p53腺病毒感染3种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结果rAd-p53感染3种胃癌细胞48 h后p53蛋白表达阳性,对照组p53基因缺失的胃癌细胞无表达,对照组含野生型p53基因的细胞和含突变型p53基因的细胞弱表达。rAd-p53对3种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而与细胞内在的p53状态无关。含野生型p53基因的细胞、含突变型p53基因的细胞和p53基因缺失的细胞感染rAd-p53后诱导G2/M期阻滞与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2.5、3.6、3.2倍。结论腺病毒介导p53基因感染3种不同p53状态胃癌细胞改变细胞内在的p53状态,p53蛋白表达、生长抑制率、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均与细胞内在的p53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诱导胃上皮细胞NLRP3炎症小体激活中的作用。方法培养Hp国际标准株NCTC11639和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用Hp感染细胞GES-1 6 h,采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ROS;用25 mmol/L的活性氧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 NAC)预处理GES-1细胞30 min,再按照MOI为100∶1、200∶1加入Hp与细胞共孵育6 h和12 h,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LRP3、caspase-1 p10、ASC蛋白水平,采用ELISA检测上清液中IL-1β含量;实验设未感染对照组。结果与未感染组比较,Hp感染组细胞内ROS生成增多;无论是感染6 h还是感染12 h, NLRP3、caspase-1及ASC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的浓度均随着感染复数的增加而增加(均P0.05);NAC预处理后再用Hp感染,细胞NLRP3、caspase-1、ASC蛋白表达降低,IL-1β的浓度也降低(均P0.05);Hp感染6 h和12 h结果一致。结论 ROS途径可能参与Hp对GES-1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