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锐  龚莉琼  田素飞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6):109-111,114
目的了解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碳青霉烯酶的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VITEK-2全白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临床分离非发酵菌进行鉴定。按照美同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L/NCCLS2010版)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156株非发酵菌对常见的15种抗生素耐药情况:按照NCCLS推荐的确认试验(双纸片增效试验)检测菌株产ESBLs情况;采用两种改良Hodge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确证。结果临床分离的156株非发酵菌前3位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似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均呈现高耐药率。鲍曼不动杆菌产ESBLs牢为27.6%,铜绿似单胞菌产ESBLs率为37.5%。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牢为50.0%,铜绿假单胞菌产碳青霉烯酶率为13.3%。两种改良Hodge试验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的一致性较好,检测铜绿似单胞菌碳青霉烯酶的一致性一般,但是无不确定结果。结论非发酵菌耐药率较高.产ESBLs和碳青霉烯酶情况已相当严重,检测碳青霉烯酶阳性的铜绿假单胞菌时,PAE—MHT(以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作为指示菌的改良Hodge试验)优于MHT(以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作为指示菌的改良Hodge试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KPC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存在状况。方法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间,从住院病人中分离出19株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菌株产碳青霉烯酶情况,采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blaKPC基因。结果19株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改良Hodge试验结果均阳性、blaKPC基因阳性率为100.0%,序列分析确认均blaKPC-2亚型,其HZ001号菌株(原始编号HZ9871)blaKPC-2基因序列已登录GenBank,注册号为GU086225。结论临床分离的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均携带blaKPC-2基因,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应该是本组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1株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降低的分子机制.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1株肺炎克雷伯菌,通过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利用改良Hodge试验、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试验对此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确证;利用PCR及DNA序列分析,确定其基因型;通过质粒提取、质粒接合试验,对耐药基因进行定位.结果 药敏纸片法显示该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其抑菌圈直径16~17 cm,提示分离的菌株可能产碳青霉烯酶,改良Hodge试验、EDTA协同试验确证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发现该菌携带MBLs基因blaIMP,药敏纸片法证实接合子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降低,IMP-4基因位于接合子约73 000 bp质粒上.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降低的分子机理是携带MBLs基因的blaIM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分离得到的碳青霉烯耐药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方法:2013-2014年度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分离到36株碳青霉烯耐药克雷伯菌,改良Hodge试验、EDTA协同试验及 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PCR法检测ESBLs及Ampc酶耐药基因,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外膜蛋白基因Ompk35及Ompk36存在及表达情况。结果:9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EDTA协同试验均阴性,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均阴性;36株碳青霉烯耐药克雷伯菌至少存在1种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外膜蛋白基因无缺失,33株存在外膜蛋白表达量下降。结论: 分离的碳青霉烯耐药克雷伯菌耐药机制可能为ESBLs及Ampc酶表达合并外膜蛋白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5.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及耐药特性.方法:对42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细菌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基因.结果:42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中,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耐药情况严重,仅对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较敏感.改良Hodge试验及KPC基因检测全部阳性,基因测序为KPC-2型.结论:KPC-2是引起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主要原因,应引起临床及实验室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及其耐药基因,为该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分离非重复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50株,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常规药敏试验,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检测碳青霉烯酶,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法检测金属酶,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其耐药基因。结果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等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80%以上。50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中,mCIM试验结果阳性37株,其中EDTA协同试验阳性有3株。PCR结果显示,37株mCIM试验阳性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中,检测出33株KPC-2型耐药基因,未检测出IMP、VIM、NDM-1、OXA-48等耐药基因。结论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生素表现出高水平耐药,耐药机制主要为产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型主要以KPC-2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产肺炎克雷伯型碳青霉烯酶(KPC)肺炎克雷伯菌检测方法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可能的治疗药物.方法 选取K-B法证实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36株纳入本研究,使用改良Hodge试验、Carba NP试验对菌株进行验证,随后采用PCR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并对电泳阳性条带进行基因测序鉴定.结果 K-B法药敏试验显示36株耐碳氢烯类肺炎克雷伯菌,随后行Hodge验证,33株(91.7%)是产KPC肺炎克雷伯菌,对碳氢烯类耐药而对替加环素及米诺环素仍然敏感.对Hodge试验阳性33株再行Carba NP试验确证,其中27株(87.9%)阳性,6株(12.1%)阴性;对Hodge试验阳性33株行PCR扩增及电泳实验,共有27株出现目标条带(340 bp)提示阳性,与Carba NP试验结果相一致.对出现目标条带的27株肺炎克雷伯菌再进行KPC-2耐药基因PCR扩增产物测序,均为KPC-2型耐药基因.结论 K-B法药敏试验加随后改良Hodge试验验证对于筛查、发现KPC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较高的符合度,为发现KPC肺炎克雷伯菌有效筛查方法.K-B法药敏试验证实对KPC肺炎克雷伯菌,替加环素等可能是有效治疗的药物之一.Hodge试验检测的KPC肺炎克雷伯菌,存在12.1%(6/33)的假阳性率.Carba NP 试验及PCR扩增检测一致性好,具有确证产KPC肺炎克雷伯菌作用.随后的测序研究结果表明检测出的KPC肺炎克雷伯菌均为KPC-2,该型是引起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酶烯酶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并鉴定临床分离非重复CRKP 27株,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和药敏试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A类丝氨酸碳青霉烯酶和B类金属β内酰胺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常见的耐药基因。使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7株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96%。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显示,26株A类丝氨酸碳青霉烯酶阳性,1株B类金属β内酰胺酶阳性。PCR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26株CRKP携带KPC-2基因,1株携带NDM-1基因。ERIC-PCR将27株CRKP分为8型,以Ⅰ型和Ⅱ型为主。结论 分离的CRKP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表现出高水平耐药,其耐药机制主要是该类细菌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6—2020年琼海市人民医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耐碳青霉烯酶等耐药的情况,为临床抗生素应用及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微生物室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病例及药敏资料,采用Vitek 2-Compact自动化仪器检测法,依据CLSI 2020年标准,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5年间我院微生物室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 398株,肠杆菌科细菌占比为34.16%,主要分布来源以痰液最高,占66.52%。产ESBLs菌株阳性检出率为20.82%。近5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菌药的耐药率变化如下:三、四代头孢耐药呈上升趋势,在2019年达高峰;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波动在3.2%~8.8%,头孢西丁耐药率波动在12.3%~14.5%。阿米卡星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达1.2%。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波动在19.4%~27.2%。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从2.7%下降到1.5%。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在3.0%~5.6%,替加环素耐药率在0.3%~0.7%。结论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离率逐年增加,其占肠杆菌科细菌的比例也逐年增加,虽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耐碳青霉烯酶菌株在2020年检出率有所下降,但广大临床医生及院感工作者也不能忽视耐碳青霉烯酶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仍要继续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合理选择抗生素,对临床抗生素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和鉴定海南地区临床上发现的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携带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基因的细菌。方法使用法国梅里埃API20E生化鉴定条和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其配套的GNS试剂,鉴定出临床上耐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肺炎克雷伯菌;并经改良Hodge试验和亚胺培南,亚胺培南+EDTA纸片法协同试验检测产金属酶类碳青霉烯酶,对目的菌株进行NDM-1耐药基因PCR特异性扩增,扩增后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鉴定;同时将目的菌株进行质粒接合转移试验分析其耐药机制,并对接合前后的药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13株耐亚胺培南或美洛培南的肺炎克雷伯菌中,经亚胺培南,亚胺培南+EDTA纸片法协同试验检出4株阳性,确定为产金属酶类碳青霉烯酶细菌。该4株产金属酶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改良Hodge试验均为阴性,NDM-1基因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分析,确认此4株目标菌株均为携带NDM-1的耐药基因的耐药菌株;这4株接合子E.coli J53(NDM-1)对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的MIC值较受体菌E.coli J53耐药性均有很大提高,经PCR扩增其接合子NDM-1基因片段分析证实4株接合子均接合成功。结论海南发现的4株耐碳青霉烯酶类的肺炎克雷伯菌为携带blaNDM-1基因,且其NDM-1耐药基因可通过质粒在不同菌株之间传递。  相似文献   

11.
蒋英杰  张倩春 《吉林医学》2012,(35):7734-7735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大肠、肺炎菌的产KPC酶和MBL酶的情况及耐药原因分析,为控制院内感染,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多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39株,大肠埃希菌11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改良Hodeg实验进行KPC酶表型检测,Etest试验进行MBL酶检测,并分析其结果。结果:50株病原菌MBL检测全阴性。Hodge实验28株病原菌阳性,其中大肠埃希菌10株,肺炎克雷伯菌18株。结论:耐碳青霉素烯类药物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复杂,存在一种以上耐药机制。为避免耐药菌在院内引起流行,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实验室应加强耐药菌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筛选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CRKP)及现状分析.方法 采用K-B法及配套GN卡上机鉴定、改良Hodge法试验、EDTA纸片协同试验筛选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结果 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本院临床科室送检标本分离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菌株36株.结果表明,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院内尤其是重症医学科病房感染严重,其多重耐药现象突出.结论 建议开展其同源性分析及监测肺炎克雷伯菌流行情况,应引起医院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琼海市人民医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耐碳青霉烯酶等耐药的情况,为临床抗生素应用及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微生物室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病例及药敏资料,采用Vitek 2-Compact自动化仪器检测法,依据CLSI 2020年标准,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5年间我院微生物室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 1 398株,肠杆菌科细菌占比为34.16%,主要分布来源以痰液最高,占66.52%。产ESBLs菌株阳性检出率为20.82%。近5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菌药的耐药率变化如下:三、四代头孢耐药呈上升趋势,在2019年达高峰;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波动在3.2%~8.8%,头孢西丁耐药率波动在12.3%~14.5%。阿米卡星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达1.2%。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波动在19.4%~27.2%。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从2.7%下降到1.5%。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在3.0%~5.6%,替加环素耐药率在0.3%~0.7%。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离率逐年增加,其占肠杆菌科细菌的比例也逐年增加,虽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耐碳青霉烯酶菌株在2020年检出率有所下降,但广大临床医生及院感工作者也不能忽视耐碳青霉烯酶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仍要继续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合理选择抗生素,对临床抗生素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铜陵市人民医院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基因型。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6年8月铜陵市人民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CRKP,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_(KPC)、bla_(IMP)、bla_(VIM)、bla_(NDM)和bla_(OXA-48)),并对各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结果共收集CRKP 90株,其中改良Hodge试验阳性84株(93. 3%),51株(56. 7%)携带blaKPC-2基因,2株(2. 2%)携带bla_(IMP-4)基因,1株(1. 1%)携带bla_(VIM-1)基因。结论该院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是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从临床患者病灶中分离到的一株高度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方法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与etest法,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双纸片增效法,其基因型测定采用多组碳青霉烯耐药相关基因引物PCR并测序,由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负责完成。结果药敏测试结果除对阿米卡星和多粘菌素敏感外,对临床常用亚胺培南(mic〉32ug/ml)、美罗培南(mic〉32ug/ml)、一至四代的头孢菌素类、硅诺酮类以及庆大霉素、头孢西丁、氨曲南、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美满霉素、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均表现为耐药。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试验改良Hodge试验阳性,双纸片增效法阳性,碳青霉烯耐药基因为blaIMP-4。结论产IMP-4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已证实在我院存在,其泛耐药性,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耐碳氢酶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8月临床分离出的14株耐碳氢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使用VITEK Compact微生物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PCR试验检测耐药基因,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14株耐碳氢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氨曲南和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11株肺炎克雷伯菌的碳青霉烯酶表型阳性,PCR检测发现12株肺炎克雷伯菌KPC-2基因阳性,14株肺炎克雷伯菌根据ERIC-PCR结果分成3型,其中A型为主,集中在ICU病房和神经外科。结论耐碳氢酶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表现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以产生KPC酶和A型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质粒型头孢菌素酶(p-AmpC)和SSBL(SSBL)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耐药表型。方法:收集肺炎克雷伯菌368株,双纸片增效法检测ESBLs、三维试验检测p-AmpC,K-B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阳性233株,检出率为63.3%;p-AmpC酶阳性67株,检出率为18.2%;SSBL阳性18株,为4.9%。检出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产酶株的耐药率比不产酶株有不同程度增加,亚胺培南对所有产酶株都敏感。结论:对ESBLs、p-AmpC酶和SSBL的检测及其耐药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缓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18.
徐莉敏  张琦  张顺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6):653-653,655
目的 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特点.方法 应用K-B法对17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16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PER、VEB、GES、CARB、CTX-M-1群,碳青霉烯酶基因OXA-23群、OXA-24群、OXA-51群、OXA-58群,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IMP、VIM、SPM、GIM,AmlpC酶基因ADC、DHA.结果 17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他啶高度耐药,而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较高,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敏感率达100%;17株中β-内酰胺酶基因TEM阳性9株、SHV阳性1株:碳青霉烯酶基因、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均阴性;AmpC酶基因DHA阳性3株.结论 新生儿疑似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时,亚胺培南可能是现阶段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基因和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3月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采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检测;改良Hodge和碳青霉烯酶灭活(m CIM)试验对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PCR检测β内酰类胺类(碳青霉烯酶、ESBL、Amp C酶)和喹诺酮类(PMQR)共19种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进行分子分型及同源性分析。结果:共收集CRE 134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25株,阴沟肠杆菌4株,大肠埃希菌3株,普罗威登菌2株;改良Hodge试验示114株阳性,碳青霉烯酶灭活(m CIM)试验示125株阳性;所有检测菌株均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12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118株携带blaKPC-2基因,另有5株携带blaNDM基因(4株携带blaNDM-1、1株携带blaNDM-5)和4株携带blaIMP-4基因,4株阴沟肠杆菌中3株携带blaNDM基因(2株携blaNDM-1、1株携带blaNDM-5),1株...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以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型的流行状况.方法 用K-B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对2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用PCR扩增所有产酶株的TEM、SHV及CTX-M基因片段,分析ESBLs各基因型的流行状况.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除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外,对其他抗生素耐药严重;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50株,检出率40.32%.ESBLs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多株同时携带2种或2种以上基因型,且多为CTX-M型与TEM型或SHV型基因共同存在.结论 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呈多重耐药.ESBLs检出率较高,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以CTX-M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