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龙川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脑血管痉挛和复苏,降低颅内压及术后脑脊液引流等常规治疗,术前经影像学检查明确动脉瘤的特征及与周围血供的关系。对照组行开颅夹闭术,观察组行介入栓塞治疗。对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相较于对照组60.00%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栓塞术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创伤小,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王东红 《现代养生》2023,(17):1301-1303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在Hunt-Hess低分级大脑中动脉(MCA)分叉部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21年1-12月庆阳市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治疗的MCA分叉部动脉瘤患者(均为Hunt-Hess低分级)112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44例患者为观察组,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选取开颅夹闭治疗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术中脑血管痉挛、迟发性神经性功能缺损、动脉瘤破裂、颅内感染、局限性脑梗死等)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且治疗费用、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2.0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3例,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Hunt-Hess低分级MCA分叉部动脉瘤可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提高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余孔谋 《药物与人》2014,(7):176-177
目的:观察及分析老年动脉瘤破裂应用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并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较。方法:将2011年至2013年我院均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80例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颅夹闭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动脉瘤破裂常规支持治疗。结果:本次观察中所有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无死亡病例,以MRS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标准,两组治疗后良好率均为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时,介入栓塞治疗与传统开颅夹闭术相比,疗效相当,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黎国超 《智慧健康》2022,(11):74-76
目的 观察介入栓塞术治疗hunt-hess低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罗定市人民医院2017年7月-2021年6月收治的46例aSAH患者为介入栓塞组,另将该院2014年7月-2017年6月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的38例aSAH患者作为开颅夹闭组。介入栓塞组采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介入栓塞组与开颅夹闭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04±0.50)h、(3.07±0.57)h,住院时间分别为(16.59±7.45)d、(21.47±7.87)d,介入栓塞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颅夹闭组(P <0.05)。介入栓塞组和开颅夹闭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2.17%、15.79%,颅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17%、15.79%,并发症总计发生率分别为10.87%、50.00%,介入栓塞组脑血管痉挛、颅内感染和并发症总计的发生率低于开颅夹闭组(P <0.05),但两组脑积水、再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介入栓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医院收治的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取血管内栓塞手术,对照组采取开颅显微手术夹闭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术中动脉瘤破裂情况,手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动脉瘤破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肺部感染、胃部应激性溃疡、尿路感染、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效果优于开颅显微手术夹闭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血管栓塞术与显微手术夹闭两种治疗方案在脑动脉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分析对象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医院接收的脑动脉瘤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别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人数分别有36例,对照组患者运用血管栓塞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镜夹闭术治疗,将最终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数据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高,且治疗后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以及复发率均较少,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值较大,经计算已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运用显微镜夹闭术与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相比之下显微镜夹闭术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更加理想,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使患者术后身体能够得到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脑动脉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优质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心烦等临床症状对照组消失的时间长于观察组,并发症的人数对照组也多于观察组,半年后复查情况对照组比观察组差,两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较常规护理恢复快,并发症少,因此,临床应推荐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大脑中动脉瘤是大脑内部动脉血管异常膨突后形成的颅内动脉瘤,是造成蛛网膜下出血的首位病因。本研究探讨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温县人民医院2014-02-12-2018-03-24收治的大脑中动脉瘤破裂患者,在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前提下,采用组间性别、年龄、HuntHess分级匹配的原则,选择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分析两组神经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状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别为(8.21±6.34)和(8.24±6.42)分,t=0.024,P=0.981;术后4个月NIHSS评分分别为(3.78±1.22)和(3.98±1.33),t=0.791,P=0.49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69%,略低于对照组的19.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0,P=0.603。结论大脑中动脉瘤破裂患者采用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Hunt-Hess分级Ⅲ~Ⅳ级颅内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结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应用价值及有效性.方法 对16例Hunt-Hess分级Ⅲ~Ⅳ级前循环囊状颅内动脉瘤患者先进行血管内介入栓塞颅内动脉瘤,继而转入手术室进行相应部位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结果 16例患者中,15例动脉瘤栓塞满意,介入栓塞技术成功率为93.75%(15/16);1例栓塞失败,血管迂曲,导管不能到达目标血管,改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术后即刻造影完全栓塞10例,部分栓塞5例.血管闭塞事件1例,术后30 d内再出血1例,并发脑积水2例,待蛛网膜下隙血液吸收完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成功率100.0%(16/16).随访3年8例,动脉瘤复发1例,但未出血,采用开颅夹闭治愈.结论 对于颅内压较高,开颅风险较大的Hunt-Hess分级Ⅲ~Ⅳ级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先行血管内介入栓塞后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方法来降低患者在手术中的风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赵忠江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836-1837,1839
目的比较夹闭术与血管内治疗破裂性宽颈动脉瘤并发症、复发率及Rankin评分,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5月~2011年5月经脑血管造影和3D血管成像分析确诊为破裂性宽颈动脉瘤的8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分别采用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内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6个月行改良Rankin评分。结果夹闭术组8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2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缺血症状和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术后复发;血管内治疗组1例术后动脉瘤破裂,4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缺血症状和神经系统并发症,6例术后复发;血管内治疗组较夹闭术组并发症少,但术后复发率高。夹闭术组和血管内治疗组改良Rankin评分术后1个月分别为(3.0±0.6)、(2.6±0.3)分(P﹥0.05),术后6个月分别为(2.2±0.4)、(1.0±0.1)(P﹤0.05)。结论血管内治疗和夹闭术治疗破裂性宽颈动脉瘤各有优势,但血管内治疗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一种疾病,具有较高患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介入栓塞及开颅夹闭术是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但部分患者术后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不利于患者预后,因此寻求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并予以有效干预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01-01-2018-06-01收治的10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介入栓塞组和开颅夹闭术组,各53例。记录两组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介入栓塞组预后不良13例,占24.53%;开颅夹闭术组16例,占30.19%,χ~2=0.427,P=0.5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sher分级(χ~2=4.325,P=0.016)、手术时机(χ~2=2.441,P=0.016)、Hunt-Hess分级(χ~2=14.624,P<0.001)、瘤体长径与瘤颈宽度比值(AR)(χ~2=3.310,P=0.001)及高血压(χ~2=8.898,P=0.003)是影响介入栓塞术患者预后的因素;年龄(χ~2=5.721,P=0.007)、Fisher分级(χ~2=6.148,P=0.013)、手术时机(χ~2=2.211,P=0.027)、Hunt-Hess分级(χ~2=13.545,P<0.001)、高血压(χ~2=6.173,P=0.013)及AR(χ~2=18.707,P<0.001)是影响开颅夹闭术患者预后的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sher分级3~4级、手术时机中和晚期、Hunt-Hess分级Ⅲ~Ⅳ级、AR≤2.0及高血压是导致介入栓塞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年龄≥60岁、Fisher分级3~4级、手术时机中和晚期、Hunt-Hess分级Ⅲ~Ⅳ级、高血压及AR≤2.0是导致开颅夹闭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经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术治疗后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故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手术方式,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董桂琴 《药物与人》2014,(6):100-100
目的:分析研究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中抽选出127例,分别给予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术以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复发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以覆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八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其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均可用于临床治疗中,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疾病而选择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血管介入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21年2月于天津市西青医院放射科进行诊治的42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外科治疗,观察组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休克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52.38%(P<0.05);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61.90%(P<0.05);观察组的平均输液量为(3344.19±663.54)mL,少于对照组的(4916.62±789.46)mL(P<0.05);观察组的平均输血量为(1445.62±361.75)mL,少于对照组的(2882.81±501.48)mL(P<0.05);观察组的治疗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血管介入栓塞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纠正患者的失血性休克和降低病死率,同时减少输血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进行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病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等,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再出血率、永久性致残率分别为2.0%、1.0%,对照组分别为10.0%、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74、4.188,均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32±3.12)d,对照组为(20.83±5.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58,P0.05)。结论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栓塞程度较高,手术成功率大,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患者疗效显著且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可以缩短疗程、节省开支、不需要开颅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戴桂良 《临床医学工程》2017,(11):1593-1594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与外科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从事神经介入以来于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对照组(25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组(25例)采用外科手术夹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管内介入与外科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相当,临床中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行脑动脉瘤栓塞术的麻醉技术。方法 将单县海吉亚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70例经DSA行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实施枸橼酸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经DSA行脑动脉瘤栓塞术麻醉的优良率,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恢复意识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醉前后的生命体征指标。结果 观察组经DSA行脑动脉瘤栓塞术麻醉优良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恢复意识时间分别为(7.21±1.34)min、(13.19±2.51)min,短于对照组的(9.56±2.92)min、(15.25±3.1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之前,两组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观察组生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产后大出血产妇60例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栓塞治疗)和观察组(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对比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好,不良反应6.6%,对照组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治疗中给予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血管外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诊治的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均49例。对照组应用血管外显微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进行治疗。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score,GO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术后半年复发率,美波士顿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对比术后3个月并发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恢复良好36例,残疾11例,植物状态2例;观察组恢复良好46例,残疾3例;观察组恢复良好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复发率2.04%较对照组18.37%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76.58±10.60)、(79.42±12.75)、(75.68±13.32)分]及总分[(85.02±14.66)分]均高于对照组[(64.45±9.40)、(61.23±10.31)、(66.55±12.27)、(65.37±13.02)分](均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观察组为8.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血管外显微手术治疗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能够改善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有效性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4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开颅夹闭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轻度残疾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复发、植物生存以及重度残疾等方面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脑动脉瘤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增加术后恢复良好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江莉 《中国妇幼保健》2018,(19):4531-4533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观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NE、Ang II、ET-1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NE、Ang II、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3个月肌瘤复发率和残留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且对患者血管应激反应影响小,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