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区域性创伤中心对危重症患者救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1008例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区域性创伤中心实施时间(2022年1月)将其分为对照组220例、观察组21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救治模式,观察组启用区域性创伤中心进行救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应诊反应时间、抢救时间、护送检查和转运时间、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评分、快速反应能力评分、配合度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急救应诊反应时间、抢救时间、护送检查和转运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评分、快速反应能力评分、配合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区域性创伤中心有助于提升危重症患者救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创伤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预防和减少创伤发生是最优的应对策略,但在创伤无法消除的情况下,建设区域创伤分级救治体系是提高创伤救治效果、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的有效途径。自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强创伤中心建设以来,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促进创伤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基于“5G+医疗”的武威市区域创伤中心救治体系建设及其在急诊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2023年1月-2023年6月接诊的急诊创伤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5G+医疗”救治体系实施的前后进行分组,分为2023年1月-2023年3月常规救治的对照组82例以及2023年3月-2023年6月实施“5G+医疗”救治体系的观察组98例。对照组予常规救治。观察组予“5G+医疗”创伤救治。比较两组医师到达时间、CT检查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成功率、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评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医师到达时间、CT检查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98%vs 91.46%,P<0.05)。干预后两组I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6%vs 10.98%,P<0.05)。结论:基于“5G+医疗”的武威市区域创伤中心救治体系能够缩短创伤患者救治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减轻损伤程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创伤是当今世界青壮年致死、致残率最高的病因,因此严重创伤救治无论是现场急救、紧急转运、创伤中心的急诊处置,还是后期重症监护救治,都引起医疗界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是首都地区军队创伤救治中心,根据多年创伤外科救治积累的经验,在前期笔者对创伤救治多个方面做了阐述,如“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早期救治的研究进展”、“创伤损伤控制性复苏”、“创伤凝血病”、“创伤性ARDS”等,基本涵盖了创伤救治各种最新知识面与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发性创伤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多发性创伤276例的院前救治临床资料.结果:276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中262例经院外急救处理后成功转运到急诊科,现场死亡8例,转运途中死亡6例.结论:多发性创伤伤情复杂,病程进展快,诊治难度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院前快速、正确、有效的现场急救对提高其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张伟 《当代护士》2016,(3):93-94
目的提高医务人员急诊救治水平,为严重创伤病例进行及时、规范、有效医治。方法分批对本院急诊科、麻醉科、院前急救中心、创伤外科共80名医务人员进行初级创伤救治急救技能培训,并将PTC原则运用于严重创伤患者。结果 PTC培训后近两年,全面系统检查平均用时、漏(误)诊率、死亡率、抢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接受PTC培训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原则在缩短严重创伤者危险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符合我国创伤救治体系的创伤专科护士角色定位内容,为我国创伤救治体系引入创伤专科护士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和研究小组讨论拟定我国创伤专科护士角色定位内容初稿,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终稿。结果 两轮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53。第2轮咨询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62(P<0.05),所有条目的重要性赋值均数的变异系数均<0.25。构建的创伤专科护士角色定位内容包括资质要求、在创伤救治体系中承担的角色和预期价值作用等3个维度,共18个条目。结论 本研究界定的我国创伤专科护士的角色定位内容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以为国内创伤救治体系开展创伤专科护士角色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2月1日~2020年2月29日98例急性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初级创伤救治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效率、急救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急救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急救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初级创伤救治院前急救护理,可提高其救治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雯  孙颖  宋国敏 《天津护理》2011,19(4):246-247
创伤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各种安全事故和交通事故造成的严重创伤明显增多。创伤的急救目前没有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医院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创伤急救,救治效果有显著的差别。但不管采取任何救治模式,目的都是为了建立和建全院前急救、院内救治的体系,使创伤救治成功率不断提高,人民生命得到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完善急救管理体系对批量创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批量创伤患者116例为观察组,采用应急机制、分诊检诊、绿色通道、患者分流、医疗资源调配等急救管理体系进行救治;将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批量创伤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救治流程的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救治流程的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完善急救管理体系能明显提高批量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严重胸腹外伤患者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5例严重胸腹外伤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救治,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模式救治,观察比较两组救治效果。结果:研究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确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创伤急救模式能够提高严重胸腹外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64例车祸创伤伤员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祸发生率以及其附带的创伤致死、致残率均有日益增长的趋势,针对其急救逐步成为当前院前急救的主要部分。本文分析了车祸创伤急救过程的诸多因素,说明了及时、高效的救治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急诊护士必须拥有良好的素质,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在整个救治链中出色发挥,以期提高车祸创伤伤员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创伤团队启动(TTA)为主导的创伤救治模式在降低严重创伤病人病死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严重创伤病人分为非TTA组50例及TTA组60例,TTA组开展以团队为主导的救治模式,观察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严重创伤病人救治效果,并与成立TTA团队前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救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严重创伤病人救治效率提高,严重创伤病死率由42%下降至12%;TTA组病人急诊室停留时间、特殊检查时间、急诊到手术室时间、专科医生到达时间短于非T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TTA为主导的创伤救治模式构建了专业创伤团队,优化了创伤救治流程,降低了严重创伤病人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在胸腹部创伤急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0月200例急诊收治胸腹部创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彩超检查与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检查,并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准确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检查时间明显短常规彩超检查(P<0.05)。结论: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具有检测速度快且准确率高的优势,在急救检查中能够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从而尽早实施有效的救治措施,有助于提高急救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创伤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全世界每年死于创伤的人数高达数百万,严重创伤已成为我国青壮年的首要死亡原因。我国创伤发生率持续增高,而相比于国外创伤防治体系,我国创伤防治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创伤的预防、救治水平发展滞后。构建覆盖创伤预防、创伤救治、康复随访、流行病学分析与政策支持的全流程创伤防治体系,对于我国创伤防治事业的推动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级别医院医生对严重创伤患者损伤程度的评估能力。方法: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选取中国创伤救治联盟38家研究中心(三级、二级医院各19家,其中东西部医院分别为20、18家),每家中心选取急诊外科初、中、高级医师各2名,对10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  相似文献   

17.
创伤救治发展模式对急诊护理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创伤院前急救系统的逐渐完善、院前时间缩短和院前创伤复苏技术的提高,使严重创伤病人的院前死亡率大大降低,被送到急诊科的机会增加。但严重创伤对全身各系统功能产生严重的损害,使病人到达急诊科时往往处于生理功能耗竭状态,并且现存的创伤急救模式使得创伤院内复苏与确定性治疗的中间衔接期过长,导致创伤病人在急诊室拥挤和延搁,进一步影响严重创伤的救治。建立科学的创伤急救模式是目前创伤急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创伤急救理念进展和我院急诊科现状对急诊护理工作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急性创伤的分类与院前急救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随着社会及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交通、斗殴伤及建筑创伤等日趋增多,从而给院前急救提出更高的要求^[1]。本文总结青岛市急救中心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共救治急性创伤病人1368例,占同期急救人数的10.35%。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创伤发生率日渐增多,而及时有效的急救是避免和降低创伤造成危害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创伤急救医疗体系及创伤新理念的建立,无缝隙创伤急救一体化救治模式已成为目前创伤急救发展方向[1],急救模式的改变为急救护理团队提出了更新与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对国内创伤一体化急救模式的运行及急救护士培训现状进行综述,为开展创伤一体化急救护士培训提供依据和指导,从而更好地配合创伤急救,提高创  相似文献   

20.
林海凤  徐艳 《全科护理》2013,(25):2348-2350
[目的]探讨创伤救治管理模式在创伤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108例创伤病人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流程,2011年7月—2012年7月114例创伤病人作为观察组,应用创伤救治管理模式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和医院反应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医院反应时间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创伤病人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创伤救治管理模式能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医院反应时间、提高病人对院前急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