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进展的过程中,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3,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与DN肾损伤密切相关。其特征是组分蛋白——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ien,ASC)、胱冬肽酶(caspase)-1前体表达水平和结合水平的改变以及下游的效应蛋白——caspase-1,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8表达水平的升高,此外,还有相关炎症介质的释放。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涉及多条信号通路的激活,如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TXNIP)通路、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通路、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related factor 2,Nrf2)通路、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通路以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通路等。更为重要的是,激酶类的调节因子,如未有丝分裂曲霉相关蛋白激酶7(never in mitosis aspergillus-related kinase 7,Nek7)在上游可与NLRP3靶向结合而直接激活NLRP3炎症小体。一些中药提取物(槲皮素、姜黄素、千金藤素、胡椒碱以及红景天苷)和中药经典复方(乌梅丸)等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干预NLPR3炎症小体而改善DN炎症性肾损伤。因此,基于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分子调控机制而精准揭示抗炎性中药或中药复方延缓DN进展的作用靶点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是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刺激引起的进行性组织修复过程,是多种肝脏疾病发展为终末期肝病的病理基础。炎症贯穿肝纤维化的始终,以NLRP3炎性小体为中心的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活化的NLRP3炎性小体可刺激大量致炎因子生成与释放,诱导细胞焦亡,从而加速纤维化的发展。就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靶向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的中药活性成分发现及机制。方法 以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rel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为例,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Western blotting研究金线莲靶向调控NLRP3炎症小体的活性成分。结果 发现并验证了木犀草素、槲皮素可以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同时验证了木犀草素可以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结论 阐释了金线莲发挥抗MAFLD的物质基础及效应机制,为防治NLRP3炎症小体相关疾病提供了潜在的候选药物,同时为金线莲及相关制剂的有效性评价、质量控制和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208-211
慢性肾脏病进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足细胞等肾实质细胞及浸润的巨噬细胞,均可见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中药或其提取物可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而发挥拮抗炎性损伤作用,其机制包括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分子、抑制Toll样受体通路分子及核因子κB通路分子等。NLRP3炎症小体相关分子也为慢性肾脏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作为固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异常的激活与多种人类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有关,已有研究证实了其与罹患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之间的相关性,NLRP3炎性小体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文基于目前对NLRP3炎症小体活化机制及介导炎症反应的通路的概述,综述NLRP3炎症小体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之间的关系及中西医干预治疗的现状。基于NLRP3炎症小体的消化系统疾病,在中医药治疗中效果显著。一些单一的中药或者中药方剂通过激活或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靶向治疗某些消化系统疾病。NLRP3炎症小体可以接受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刺激信号,进而启动和激活并参与介导炎症反应,其自身炎症小体的形成和下游多种炎症因子不仅是介导炎症反应的主要机制,也参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轴和通路轴,因此可以作为理想的干预治疗某种疾病的识别靶点。未来可以针对多种炎性小体的再发现和深入研究将为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脂质堆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Toll样受体(TLR)/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中发挥着重要的致炎作用,而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与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TRPA1)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作者对近10年国内外期刊发表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研究显示,TRPV1/TRPA1的激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抑制活性氧(ROS)、抑制胆固醇晶体(CC)的产生进而调控TLR/NF-κB与NLRP3炎性小体通路,抑制TLR/NLRP3介导的炎症反应。同时,中医药中多种单味药有效成分与方剂可有效激活TRPV1/TRPA1或其下游途径,其对动脉粥样硬化中TLR/NLRP3通路可能具有显著调控作用。该文进一步对已探明的方剂及中药单味药有效成分调控AS中TLR/NLRP3通路的机制进行梳理,将TRPV1/TRPA1调控TLR/NLRP3途径的机制与中药方剂与单体成分进行对应。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药物相互作用机制提供新启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豨莶草醇提物通过Toll样受体(TLRs)/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干预痛风性关节炎(G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联合尿酸钠结晶(MSU)刺激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源性巨噬细胞,建立GA炎症细胞模型;以豨莶草醇提物300、200、100μg·mL^-1不同浓度进行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qRT-PCR法检测TLRs/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TLR2、TLR4、MYD88、IRAK-1、TRAF-6、TAK-1、NF-κB、IL-1β)及NLRP3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NLRP3、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豨莶草醇提物300、200、100μg·mL^-1浓度对THP-1巨噬细胞活力均无明显影响(P>0.05);模型组的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TLRs/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NLRP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NF-κB、NLRP3、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豨莶草醇提物300、200、100μg·mL^-1浓度组的细胞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TLRs/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NLRP3 mRNA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下调(P<0.05),NF-κB、NLRP3及IL-1β蛋白表达水平亦不同程度下调(P<0.05)。结论豨莶草醇提物可能通过调控TLRs/NF-κB信号通路及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与释放,进而减轻痛风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667-2670
NF-κB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应答、创伤愈合反应并参与多种炎症因子的转录,在生理和病理的过程中均产生重要的作用。NF-κB信号通路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调控HSC活化与凋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HSC的活化和促进HSC的凋亡成为抗肝纤维化治疗一个重要的治疗目标。文章就NF-κB信号通路的组成、功能及其在肝纤维化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一种因糖尿病诱发的进行性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RIF)是DN肾功能进展、恶化的不可逆因素。慢性炎症反应已成为DN-RIF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一环,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作为重要的炎症调节因子,受多种信号调节,促进促炎性因子的产生,诱导肾脏炎症细胞浸润参与肾纤维化进程,其作用机制复杂。目前已有大量中医药实验研究证明了中医药可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的相关通路减轻炎症反应,进而延缓DN-RIF进展,改善肾功能。该文就NLRP3炎症小体与DN-RIF的关系及中医药干预NLRP3炎症小体缓解DN-RIF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DN-RIF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马小杰  李大可 《河南中医》2023,(8):1265-1271
中医药治疗痛风可通过调控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3,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18而发挥关键作用,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中药复方治疗痛风效果显著,但其成分复杂,未能确定其具体起效的活性成分;(2)中医药多采用调控NLRP3炎性小体以治疗痛风,NLRP3炎性小体存在双向调节作用,其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清楚。今后,应利用现代实验技术分析中药复方的具体活性成分及其药理学作用,进一步研究NLRP3炎性小体,明确其作用机制。此外,中医药在控制炎症、降低尿酸、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有明显优势,将NLRP3炎性小体作为治疗靶点,可为痛风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NLRP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炎症小体概况的基础上,综述NLRP3的活化及调控机制、NLRP3与炎症性肠病及中医药干预溃疡性结肠炎NLRP3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是对致使肝脏慢性损伤的一种伤口愈合反应,其病理特征是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和降解失衡,导致ECM在肝内过度沉积。如果不加以干预,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是导致肝纤维化的中心事件,活化的HSC会转分化为产生ECM蛋白的肌成纤维细胞。促纤维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HSC的活化起到诱导作用,TGF-β1/Smads信号通路是重要的促肝纤维化途径之一。非编码RNA(ncRNA)是指基因在转录过程中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在基因转录后环节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大量研究表明,肝纤维化发生与ncRNA的异常表达有紧密联系,ncRNA能通过调控TGF-β1信号转导参与HSC活化,进而影响肝纤维化进程。微小RNA(miRNA)介导TGF-β1/Smads信号通路既可以促进肝纤维化,也可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不仅结合靶基因促进肝纤维化的发展,还通过充当竞争性内源性RNA结合miRNA促进TGF-β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康调控巨噬细胞信号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RAW264.7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空白血清)、微小RNA-155(miR-155)mimic组、miR-155 inhibitor组、含药血清高剂量组、含药血清低剂量组5组,分别给予药物和含药血清干预后,采用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55、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剂l(SOCS1)、磷酸化转录激活子3(p-STAT3)、程序性细胞凋亡因子4(PDCD4)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R-155mimic组和含药血清组细胞中miR-155 mRNA、SOCSl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较高,miR-155 inhibitor组细胞中miR-155 mRNA、SOCSl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较低。与对照组比较,miR-155mimic组和含药血清组细胞中p-STAT3和PDCD4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较低,miR-155inhibitor组细胞中p-STAT3、PDCD4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较高。与对照组比较,miR-155mimic组和含药血清组细胞液中TNF-α、IL-6、IFN-γ水平明显较低,miR-155inhibitor组细胞液中炎症因子水平明显较高。结论:冠心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miR-155进而调控SOCSl/p-STAT3/PDCD4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DN)是慢性肾脏病(CKD)主要病因,加重了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患病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DN病理机制十分复杂,其中炎症反应是糖尿病肾病级联损伤过程中的关键病理环节。因此,针对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治疗有利于缓解DN的疾病进展。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是一种经典的蛋白酶体,其作为先天免疫反应的诱导剂,NLRP3炎症小体被激活后产生和释放炎症介质,触发细胞焦亡和自噬失控,介导促肾纤维化的应激信号,参与DN肾脏的发生与发展。NLRP3炎症小体作为诱导炎症反应的核心位点广泛参与了DN疾病进程,可能是DN疾病进展的新靶点。中药单体及复方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新研究发现中医药有效防治DN与调控NLRP3炎症小体激活关系密切。从NLRP3炎症小体角度探究中医药治疗DN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多,但尚缺乏系统综述。该文通过分析汇总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从NLRP3炎症小体组装与激活,在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通过相关途径调控NLRP3炎症小体防治DN方面进行综述,为中医药对NLRP3炎症小体调控研究提供参考,以期为防治DN提供新靶点和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祛寒逐风颗粒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大鼠炎症反应和NF-κB介导NLRP3炎性小体活化的影响。方法:建立骨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祛寒逐风颗粒组(3,6,9 g/kg)和阳性药组,测量大鼠机械性痛阈值和膝关节直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量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6的含量变化,采用RT-PCR法测量大鼠组织中IL-1β、TNF-α和IL-6的mRNA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阿尔新蓝染色观察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软骨组织中p-p65、p65、p-IκBα、NLRP3、Caspase-1 p20、IL-1βp17的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祛寒逐风颗粒组和阳性药组大鼠的机械性痛阈值增大,膝关节直径变小,血清中IL-1β、TNF-α和IL-6含量减少,组织中IL-1β、TNF-α和IL-6 mRNA水平下调,软骨损伤和纤维化缓解,软骨组织中p-p65、p65、p-IκBα、NLRP3、Caspase-1 p20、IL-1βp17蛋白表达下调。结论:祛寒逐风颗粒可能通过抑制NF-κB介导的NLRP3炎性小体活化显着改善KOA大鼠的炎症反应并缓解疼痛,对骨关节炎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乳凝胶对兔耳痤疮模型的药效作用,并初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油酸制备兔耳痤疮模型,确认造模成功后开始给药干预,通过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考察复方乳凝胶的治疗效果;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相关炎症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量;利用免疫组化探究介导痤疮发病的关键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分化抗原(CD36)受体、NOD样受体家族3(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水平。结果:HE组织染色及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复方乳凝胶治疗后兔耳痤疮病变组织得到显著改善,复方乳凝胶组血清中调控病变的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和IL-8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可介导痤疮发病的关键信号通路NF-κB,下调CD36受体、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中药复方乳凝胶通过抑制痤疮丙酸杆菌,使与痤疮相关的各种细胞上的TLRs受体及CD36受体表达下调,阻断了NF-κB通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莪术醇对NLRP3炎症小体的作用,为莪术醇抗肝纤维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肝星状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莪术醇组.用WB和 RT-PCR检测各组细胞NLRP3信号通路上关键分子NLRP3和Caspase1以及IL-1β的表达和含量,用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NLRP3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检测发现莪术醇...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目前最普遍的肝脏疾病之一,炎性反应是NAFLD由单纯性脂肪肝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重要机制。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受多种因素调控,可触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与细胞焦亡。当体内NLRP3炎症小体调控机制失衡,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引起细胞损伤,甚至形成不可逆的组织病变,加快肝脏损伤。目前,NLRP3炎症小体已作为治疗NAFLD的潜在靶点引起广泛关注,但关于中医药通过调控NLRP3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仍较少。综述了NLRP3炎症小体主要的激活途径、NLRP3炎症小体影响NAFLD进程的机制、中医药在NAFLD中对NLRP3炎症小体的调控作用国内外研究进展,为今后基于此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应激诱导的免疫/炎症反应是抑郁症发生发展的关键病理机制,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4(TLR4)/NOD样受体蛋白3 (NLRP3)信号通路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与抑郁症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中医药有关该通路抗抑郁的机制研究近年来成为关注点之一,中药复方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小建中汤等,中药药对如柴胡-白芍、桂枝-白芍、栀子-川芎等,中药单体如红花提取物、去氧五味子素、银杏酮酯、麝香酮、女贞子酚苷等可能通过抑制TLR4/NLRP3信号通路,下调TLR4、NLRP3、髓样分化因子88 (MyD88)、核转录因子κB (NF-κB)、信号转接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等关键蛋白表达及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18 (IL-18)、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调控应激诱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发挥抗抑郁作用。建议今后采用多种现代检测技术,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进一步探索中医药在TLR4/NLRP3信号通路中的抗抑郁机制,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提供更多科学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存在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征,寻求针对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策略并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方向。炎症失衡已被证明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环节之一,与心功能障碍、心肌纤维化等不良事件呈正相关。近些年研究证实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激活在不同因素诱导心力衰竭的炎症失衡环节中具有共性调控机制,并且部分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能够显著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而改善心力衰竭。该文首先概述了NLRP3炎症小体的基本情况,然后总结了NLRP3炎症小体在不同因素诱导心力衰竭中的调控机制,最后介绍了近年来抑制NLRP3炎症小体而改善心力衰竭的中药及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心力衰竭的创新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