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在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按TOAST病因分型,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组、心源性脑栓塞(CE)组、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组,三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一般营养脑神经细胞药物、降压和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同时应用尤瑞克林治疗。观察三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组内比较,治疗7d和14d后,三组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后,SAA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LAA组和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尤瑞克林可以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对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TOAST分型的脑梗死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21例,按TOAST分型方法进行分型,另选取50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每组患者Hcy、UA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1)脑梗死组Hcy、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2)Hcy水平对比为:LAA型高于其他4个亚型及对照组(P0.01),SAA型高于SOE型(P0.05),其余亚型两两对比无差异(P0.05);CE型、SAA型、SUE型高于对照组(P0.05),SOE型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3)UA水平对比为:LAA型高于CE型、SAA型、SUE型及对照组(P0.05),SAA型高于对照组(P0.01),CE型、SOE型、SUE型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Hcy、UA水平与脑梗死发病密切相关,其中对于LAA亚型脑梗死患者发病有更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与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分型(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classification,TOAST)的关系,为脑梗死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Hcy及LDL水平,应用NIHSS量表对患者评分,分析TOAST各亚型与上述指标的关系。对照组60例为同期科室住院的其他非脑血管疾病患者。结果:TOAST分型中LAA型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他4个亚组(P<0.01);LAA型和CE型患者hs-CRP水平及NIHSS评分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型与SAO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LD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型之间比较LD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Hcy及LDL水平在TOAST各亚型中具有差异,可以为脑梗死患者病因学分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戚艳红  刘刚  沈雪  肖璐  张娴娴  杨璞  朱艳  陈应柱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672-1673,1676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84例连续收住入院、发病在3 d内的ACI患者血清MBP水平,并按照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分型标准分为5大亚型,分析TOAST各亚型MBP水平变化及其与改良Rankin评分(mRS)的相关性。结果TOAST各亚型构成比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35.16%、小动脉闭塞型(SAO)21.09%、心源性栓塞型(CE)17.19%、其他明确病因型(SDE)16.41%、不明原因型(SUE)10.15%。CE、LAA、SUE亚型MB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SAO亚型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LAA、CE亚型MBP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AA、CE预后不良率高,SAO、SUE预后良好率高。结论 MBP随TOAST亚型不同而异,发病后血清MBP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3):194-196
目的比较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和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首发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8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分别由2位神经内科医师进行TOAST分型和CISS分型,并对2种分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48例患者的TOAST分型病因学亚型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58例(39.19%)、小动脉闭塞型(SAA)53例(35.81%)、其他明确病因型(SOE)18例(12.16%)、原因不明的卒中(SUE)11例(7.43%)、心源性栓塞型(CE)8例(5.41%);CISS分型病因学亚型依次为:LAA75例(50.68%)、穿支动脉疾病型(PAD)35例(23.65%)、其他明确病因型(OE)29例(19.60%)、心源性卒中型(CS)6例(4.05%)、原因不明的卒中(UE)3例(2.03%)。CISS分型中LAA比例显著高于TOAST分型中LAA的比例,TOAST分型中SAA和SUE比例显著高于CISS分型中PAD和UE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SS分型中CS和OE比例与TOAST分型中CE和SOE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相对于TOAST分型,CISS分型在指导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和OCSP 分型的关系. 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73例和健康体检者98例,检测两者血浆Hcy水平并进行比较,对急性脑梗死进行TOAST和OCSP 分型,比较各分型Hcy水平和SNSS评分变化. 结果:急性脑梗死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ACI型、PACI型、POCI型、TACI型中Hcy依次升高,SNSS评分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AO型、LAA型、SUE型、CE型SNSS评分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血浆Hcy检测、OCSP 分型能较好的评估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病情预后,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不同Org10172试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各分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型、S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型、S型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尤瑞克林可促使L型与S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不同分型患者神经功能及残障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脑梗死类型分型,分型完成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90)和研究组(n=90),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改良残障水平量表(mR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LAA)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心源性栓塞型卒中(CE)、其他明确原因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SOE)、小动脉闭塞型(SAA)、不明原因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SUE)各型患者(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LAA型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分型(P<0.05);研究组不同分型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后的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对不同分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残障水平均具有较好改善效果,尤其对LAA型患者的改善效果更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及抗心磷脂抗体(AC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及患者预后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6月浙江衢化医院收治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TOAST分型标准,将其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45例(LAA组)、小动脉闭塞型47例(SAA组)、心源性栓塞型12例(CE组)、其他原因性脑卒中型7例(SOE组)和原因不明型15例(SUE组);根据改良Rankin量表将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不良组52例和良好组74例。检测两组血清VILIP-1、CXCL16及ACA水平,并根据TOAST分型、改良Rankin量表进行分层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绘制血清相关指标对于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不同TOAST分型患者的血清CXCL16、VILIP-1、ACA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组血清CXCL16、VILIP-1、ACA水平明显高于SAA组、CE组、SOE组、S...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巴曲酶联合阿托伐他汀对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48 h内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20例。将患者按照TOAST分型进行分组和治疗,通过对患者在治疗前后使用修订Bathel指数(BI)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I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LAA型、SAA型及其他型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0%,高于对照组的50.83%(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LAA型、SAA型及其他型患者神经功能,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对机械取栓术前评估和预判疗效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9月进行机械取栓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126例,按照TOAST分型标准,纳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60例、心源性栓塞型(CE)36例,比较不同类型患者致病危险因素、责任血管闭塞部位、脑侧支循环、手术前后NIHSS评分、m RS评分的差异。结果:LAA组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脑梗死病史占比均高于CE组,CE组的心脏病占比高于LA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组责任血管多位于颈内动脉(46.67%),其次为大脑中动脉(38.33%)及大脑前动脉(15.00%),而CE组更多见于大脑中动脉(61.11%)及大脑前动脉(1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组侧支循环良好率为70.00%,高于CE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57,P0.001)。LAA组入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低于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h NIHSS评分及3个月m 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术前TOAST分型,有助于预先评估侧支循环、预测手术效果,尤其对围时间窗的AIS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病因类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探讨其与TOAST分型的关系。方法测定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48h内的117例脑梗死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按TOAST分型将脑梗死患者分为心源性脑梗死(CE)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组、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组、其他病因明确性脑梗死(OC)组、不明病因性脑梗死(UND)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AA及SAO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余各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可能是LAA、SAO亚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TOAST分型的提示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微循环、积极控制危险因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急性脑梗死发病6~48h之间加用尤瑞克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0%,对照组总有效率26.7%;治疗组评分减分幅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改善神经功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TOAST分型中不同亚型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180例急性期脑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入组的病例均按照TOAST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120例在对照组的的常规脑梗死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记录2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的NIHSS评分、ADL评分,对2组病人的总有效率以及组间相同亚型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NIHSS评分(5.50±3.44)分较对照组(8.02±3.39)分明显降低,ADL评分(61.83±9.79)分较对照组(56.42±10.21)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88.3%)较对照组(78.3%)高,且观察组LAA分型病人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CE及SAO型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期脑梗死病人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脑梗死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对于TOAST分型中的LAA型病人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前后对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个月内连续192例发病3 d以内的ACI患者收住入院,纳入路径组,与去年同期发病的171例发病3d以内的ACI患者进行入院之初NIHSS评分、病程30d、90d进行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平均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2组并发症无统计差别,2组患者在入院初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在治疗30d随访的NIHSS评分中也无明显差异,90d NIHS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90d TOAST分型中LAA型的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E、SAA、SOE、SUE分型mR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管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费用,不能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能提高LAA型患者的远期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及其TOAST分型各个亚型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收集182例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及82例正常对照组的TG、TC、HDL、LDL、APoA、APoB、LP-a等血脂化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OAST分型,将各个亚型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检验。结果:病例组中TG、LDL测定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HDL、APoA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TC、APoB及LP-a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亚型比较中,TG、LDL及APoB在CE、LAA、SAO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在各组中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TC在CE组中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APoA在LAA及SUE组中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P-a在各组中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血脂紊乱有关,且与其TOAST分型亚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检测血脂水平,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吴勤花  张斌  顾春江  高山  黄杰  殷勇  蒋暐卿 《重庆医学》2012,41(32):3385-3386,3388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以进一步指导临床防治工作。方法依据TOAST病因分型标准,将134例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病因分型,并与2 64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比较。结果青年组不明原因型(SUE)、其他明确病因型(SOE)多于老年组(P=0.000,0.02),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少于老年组(P=0.000),心源性栓塞型(CE)和小血管闭塞型(SVO)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0.10);青年组TOAST病因分型构成依次为LAA型占32.1%,SUE型占27.6%,SVO型占16.4%,CE型占13.4%,SOE型占10.4%。结论青年脑梗死患者TOAST病因分型不等同于老年患者,除了动脉硬化型占主导地位外,需注意心源性、其他少见病因以及隐源性因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病因所致的脑梗死病人中的水平变化及其在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病人,通过记录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按照TOAST以及改良的TOAST病因分型方法进行分类,并比较两种分型方法各型的构成比及各型病人的Hs-CRP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病人按照TOAST分型,以LAA型最多(39.4%),然后依次为SAD型(30.9%)、SUD型(23.9%)、CE型(3.9%),SOD型最少(1.9%);按照改良TOAST分型,AT型最多(58.3%),然后依次为SAD型(21.6%)、SUD型(15.1%)、CE型(3.1%)、SOD型(1.9%)。改良后方法使SUD型减少,AT型显著增多。两种分型方法的各型病人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27.64、25.32,q=4.06~12.61,P<0.01),在脑梗死中以CE型Hs-CRP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型,LAA型或AT型显著高于SAD型(q=2.90~9.27,P<0.05、0.01)。结论改良的TOAST病因分型能较全面地对脑梗死进行分型,减少不明原因的脑梗死病人。Hs-CRP水平在不同病因的脑梗死中明显不同,可作为脑梗死病因分型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及其复发率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病因分型各亚型的构成、危险因素及与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06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本院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41例的临床资料,按照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随访1年,记录终点事件。结果TOAST分型各亚型构成为不明病因型(SUE)42.3%、小动脉闭塞型(SAO)30.9%、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17.3%、心源性栓塞型(CE)9.3%、其他明确病因型(SOE)0.2%;各亚型分布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血性脑卒中各亚型1年复发率分别为CE33.3%、SUE14.6%、LAA 13.7%、SAO6.9%;各亚型在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血糖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OAST分型各亚型间的复发率及危险因素不尽相同,可以为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塞TOAST分型不同亚型的关系,研究叶酸、B族维生素治疗是否能改善脑梗塞后残疾程度及预后.方法:将88例脑梗塞按SSS-TOAS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脑梗死组、小动脉闭塞型(SAO)脑梗死组、心主动脉栓塞型(CAE)脑梗死组,脑梗塞组与2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测定血清Hcy水平;选择Hcy增高患者40名,随机化分成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叶酸(2.5mg/d)、维生素B6(50mg/d)及维生素B12(1mg/d),3月后以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评分的差值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脑梗塞各组血清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脑梗塞各亚型中,LAA组血清Hcy水平最高,与SAO、CAE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非治疗组之间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评分差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人脑梗塞亚型中LAA组同型Hcy水平最高,提示血清Hcy主要通过致大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脑梗塞,急性期叶酸维生素治疗对于改善脑梗塞后残疾程度及神经功能恢复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