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对中成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的收集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决策及相关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基于中医药循证研究证据库系统(EVDS)旗下中成药临床证据数据库的收录,并补充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纳入中成药治疗COPD的RCTs作为临床证据来源,对研究的发表时间、样本量、干预及对照措施、疗程、结局指标、方法学质量等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纳入中成药治疗COPD的RCTs 733篇,其中样本量大于100例的228篇,占31.10%;涉及中成药88种,其中口服中成药40种,注射液48种;纳入研究的干预及对照措施(中成药+常规治疗)vs(常规治疗)RCTs研究应用最多为327篇,占43.8%;94.40%的研究报告了治疗的疗程,53.21%的研究以8~14 d为干预疗程;评价指标应用庞杂,其中理化检测指标(70.57%)和症状/体征指标(24.35%)应用最多;分配隐藏、盲法的使用存在不准确问题;注册、伦理等环节常见缺失。中成药治疗COPD的临床研究实施存在的方法学问题突出,影响研究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需要进一步规范中成药治疗COPD的临床研究设计、实施和质量控制,突出中成药治疗COPD的临床价值,提高证据质量。  相似文献   

2.
对2020年中成药治疗中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收集和分析,为临床决策及相关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基于中医药循证研究证据库系统(EVDS)旗下中成药临床证据数据库的收录,并补充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纳入2020年中成药治疗中风的RCTs,对研究的发表情况、样本量、干预/对照措施、疗程、结局指标、方法学质量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共纳入2020年中成药治疗中风的RCTs 68篇,其中样本量>100例的RCTs 29篇(42.60%);涉及中成药41种,其中口服中成药23种,注射剂18种;涉及干预/对照措施18种,其中中成药+西药vs西药应用最多(19篇,27.90%);91.18%的RCTs报告了疗程,50.00%的RCTs以8~14 d为干预疗程;评价指标应用庞杂,其中理化检测(49.36%)应用最多。根据方法学质量评价,研究总体方法学质量不高,尤其是分配隐藏、盲法的实施存在不准确问题,注册、伦理等环节常见缺失。CONSORT声明中,9个条目均为完全报告,7个条目均为未报告,存在报告不规范问题。综上,2020年中成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实施存在的方法学问题突出,同类功能量表可选范围大,未有规范选择标准,影响研究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需要进一步规范中成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设计、实施和质量控制,突出中成药治疗中风的临床价值,提高证据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中成药治疗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收集、分析与评价,为临床研究、指南研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推动临床证据质量改善与提升。基于中医药循证研究证据库系统(EVDS)旗下中成药临床证据数据库的收录,并补充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纳入中成药治疗肺炎的RCTs作为临床证据来源,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纳入中成药治疗肺炎RCTs 1 245篇,最早发表于1990年。共涉及中成药84种,其中口服药45种,注射液39种。85.9%的RCTs设置疗程≤14 d;43.3%的RCTs样本量>100例,6.1%的RCTs样本量≥200例;纳入RCTs共涉及13种干预/对照措施,中成药+西药vs西药的方式应用最多,占32.6%。疗效评价指标方面,症状/体征指标(3 285次)和理化检测指标(2 066次)应用最多。方法学方面,71.2%的RCTs“分配隐藏”过程描述不清或未被提及,仅23.9%的RCTs“盲法”应用符合规范标准。注册、伦理等环节未充分报告。综上,已发表的中成药治疗肺炎RCTs在设计与实施方面存在较多方法学不足,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有一定影响;研究关键环节的标准(如疾病分类方法、核心结局指标选择等)尚不明确。未来研究应优先重视方案设计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并加强过程质控,加快关键环节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中成药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的收集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决策及相关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基于中医药循证研究证据库系统(EVDS)旗下中成药临床证据数据库的收录,并补充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收录的关于中成药治疗流行性感冒的RCT,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1年7月25日,对研究的发表时间、样本量、干预及对照措施、疗程、结局指标、方法学质量等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共纳入中成药治疗流行性感冒的RCTs 92篇,发表于2005—2021年,其中17篇研究(18.48%)样本量大于200例,平均样本量145例。涉及中成药27种,其中口服中成药21种,注射剂6种,发文量大于5篇的研究涉及中成药分别为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纳入研究的干预措施共14种,中成药+西药+常规vs西药+常规(20.65%)应用最多。85.87%的研究报告了治疗疗程,80.43%的研究以3~7 d为干预疗程。共提取45种结局指标,使用频次434次,分属于症状/体征、理化检测、安全性事件、中医症状/证候、生活质量、远期预后、经济学评估等指标域,其中症状/体征类指标(61.52%)应用最多。纳入的研究普遍存在方法学问题。中成药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研究数量较少,实施过程的方法学问题突出,影响研究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未来研究的开展需要全程把握产品的价值特点,开展科学严谨的设计,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中成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基本情况和方法学质量进行全面总结与分析,为临床研究的开展、政策及指南的制定提供循证证据与合理建议。[方法] 基于中医药循证研究证据库系统(EVDS)旗下中成药临床证据数据库的收录,补充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纳入中成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RCTs作为临床证据来源,对研究的发表信息、样本量、干预及对照措施、疗程、结局指标、方法学质量等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纳入中成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RCTs研究377篇,其中样本量>200例的RCTs研究26篇,占6.90%。涉及中成药79种,其中口服中成药54种(68.35%),注射液25种(31.65%);干预vs对照设置以“中成药+西药vs西药”应用最多,涉及93篇RCTs占总纳入文献量的24.67%;疗程以31~90d为主(194篇,51.46%);评价指标中,理化检测指标(81.70%)和症状/体征指标(10.00%)应用最多。[结论] 已发表的中成药治疗2型糖尿病RCTs在设计和实施方面存在缺陷,多数研究分配序列的保存、受试者盲法被评为中高风险;研究关键环节如试验注册、伦理审批等报告不足。建议后续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RCT研究,在试验设计方面邀请方法学专家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并遵守试验注册、伦理审批等关键环节要求,严格按照临床试验报告规范(CONSORT)声明报告结果,进一步提升证据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2021年度发表的中成药治疗中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对中成药治疗中风临床证据进行阶段性总结,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及证据转化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医药循证研究证据库系统(EVDS)中的中成药临床证据数据库收录的文献,补充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获取2021年度发表的中成药治疗中风RCTs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索得到符合要求的RCTs 147篇,其中样本量≥100例的RCTs 67篇(45.58%);涉及中成药51种,其中口服中成药25种,中药注射剂26种;涉及干预/对照措施16种,其中“中成药+西药+常规治疗”与“西药+常规治疗”比较最多(91篇,61.90%);纳入的147篇RCTs中,仅1篇未报告疗程,63.95%的研究疗程为14 d;研究总体方法学质量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分配隐藏、盲法及其他偏倚等条目低风险率不足5%,此外研究注册和样本量估算等鲜有报告。结论:2021年度发表的中成药治疗中风RCTs在随机方法、分配隐藏、实施偏倚(盲法应用)、其他偏倚4个方面的报告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中成药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收集、分析与评价,总结证据全貌,为后续临床研究开展、指南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中医药循证研究证据库系统(EVDS)中成药临床证据数据库,并补充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纳入中成药治疗心律失常的RCT,对其研究特征、方法学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纳入中成药治疗心律失常RCTs 1 934篇。共涉及中成药100种,其中口服药82种,注射液18种。64.89%的RCT观察周期为15~30 d;38.00%的RCT样本量>100例;纳入RCT共涉及65种干预/对照设计,中成药+西药vs西药的方式应用最多,占27.25%。评价指标方面,症状/体征指标(3 106次)和理化检测指标(2 616次)应用最多。方法学方面,中、英文RCT的方法学质量差距大,近4年RCT的方法学质量没有明显提高。[结论] 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品种较多,以口服为主;但相关RCT存在研究规模小、临床价值定位不清晰、研究设计不能体现中成药价值、测量指标不科学、测量方法不规范等问题;未来研究应重视并解决以上问题,提高研究的质量和价值,增强研究的真实性,提高证据的可靠性和外推性。  相似文献   

8.
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价2020年发表在中、英文期刊的中成药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对中成药临床证据进行阶段性总结,为后续临床研究的开展、证据转化应用提供参考。基于中医药循证研究证据库系统(EVDS)旗下中成药临床证据数据库的收录,并补充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全面获取2020年发表的中成药RCTs,对其研究特征和方法学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共纳入文献1 285篇[中文1 257篇,英文28篇(包括10篇试验设计方案)],包括146 054例患者,覆盖639种中成药(口服中成药526种,注射剂68种,外用中成药45种),涉及疾病类型23类,病种412种,研究热点疾病为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热点病种为脑梗死、心绞痛。研究规模方面,纳入研究样本量最少20例,最多2 673例,57.67%的研究样本量少于100例;病例来源以单中心研究为主,多中心研究仅占4.75%(61篇)。方法学方面,52.91%的研究存在随机方法描述不清或者应用错误的情况,分配隐藏、盲法的实施仍未被重视。总体而言,与2019年相比,2020年RCTs发文量有所下降,呼吸系统类疾病的研究热度上升,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仍未改善,需加强研究者方法学培训及试验质量控制,重视高质量研究证据的产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汇总和评价中成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研究证据,为后续临床研究的开展与指南制定等工作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 8个数据库,搜集中成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2年7月31日。采用Cochrane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中药复方临床试验报告的统一标准进行报告质量评估,并运用Review Manager 5.4和GRADEpro软件进行证据综合与质量分级。结果 最终纳入中成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随机对照研究52项,涉及中成药17种,合计样本量5 769例。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普遍不高,前者多体现在未描述研究的具体随机方案及盲法应用,后者主要体现在缺失中成药详细信息、样本量估算方法以及干预措施细节描述等报告条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已发表的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并对临床疗效证据进行系统评估和汇总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VIP、SinoMe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收集已发表的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2月2日。应用AMSTAR2量表评价其方法学质量,GRADE对证据质量进行分级评估。结果共纳入12篇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系统评价/Meta分析。AMSTER2量表评价显示,纳入研究质量均较低,评分在6.5~10.5分。GRADE证据分级结果显示,2篇文献的临床综合疗效、6-MWT和证候有效率3个结局指标证据质量为中级。余下所报告结局指标证据质量均为低级或极低级。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不高,证据质量等级整体偏低,应加强对系统评价员和临床研究者方法学培训,提升临床试验和系统评价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进行方法学质量和结局指标证据级别的评价。[方法]检索中文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收集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19年4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并根据AMSTAR2评分量表及GRADE评价体系对所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结局指标证据级别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共纳入15篇系统评价。AMSTAR 2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全部系统评价均为低质量。GRADE证据级别评价结果显示:15篇系统评价包含12个结局指标,共64个证据个体。其中有1个高等质量(占比1.6%),9个中等质量(占比14%),25个低等质量(占比39%),29个极低等质量(占比45.3%)。[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较低,证据级别总体较低。建议系统评价应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研究,规范报告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概况性综述的方法,系统检索和梳理耳鼻喉科口服中成药的临床证据,分析耳鼻喉科的证据现状,以期为临床实践和医疗卫生决策提供参考。本研究系统检索7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3月,纳入口服中成药防治耳鼻喉科疾病临床研究证据,对证据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共纳入核心期刊/《科学引文索引》(SCI)文献248篇,包括238篇临床研究(随机对照试验185篇,半/非随机对照试验46篇,病例系列研究7篇)、5篇系统评价、4篇指南/专家共识和1篇药物经济学研究。文献涉及口服中成药26种,耳鼻喉科疾病40种(耳病5种,鼻病22种,咽喉病13种)。临床研究的样本量主要集中在100~300例,试验组干预措施主要为中成药联合西药,结局指标以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为主,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恶心、呕吐、皮疹、头痛、胃肠道不适、乏力等。耳鼻喉科口服中成药的临床证据相对缺乏,结局指标选择、临床研究质量及药物经济学评价均存在不足。未来需要加强对研究质量的重视,开展少而精的临床研究和二次研究,增强药物经济学评价,进一步探索中成药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优势,促进卫生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收集、分析与评价,总结证据全貌,为后续临床研究开展、指南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7个中英文数据库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纳入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RCT,对其研究特征、方法学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纳入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RCT共330篇,均为中文文献。共涉及中成药88种,总样本量37 788例,46%的研究样本量≥100例,87%的研究周期在3个月以内。所有研究的干预措施均为中成药+西药vs西药。评价指标方面:血压、临床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内皮细胞功能和安全性评价是当前研究重点关注的方面。方法学质量评价方面:多数文献均未提及随机序列的产生、分配隐藏和盲法的实施情况,结局的盲法评价偏移较低,没有充分信息判断是否有选择性报告偏倚及其他偏倚。结论: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品种较多,以口服为主。存在RCT研究规模小、临床价值定位不清晰、研究设计不能体现中成药...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运用证据图系统梳理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了解该领域的证据分布。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数据库中关于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的文献,检索日期为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图表结合文字的方式对证据进行分析与展示。最终纳入文献164篇,包括干预性研究147篇、观察性研究4篇、系统评价13篇。结果共获得27种中成药,其中参松养心胶囊和稳心颗粒报告频次较高;临床用药存在超适应证使用现象;近年来国内外该领域发文量呈下降趋势;干预性研究的结局指标有8类,动态心电图、临床有效率、安全性、超声心动图报告频次较高,缺乏对β受体阻滞剂减停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和药物经济学指标的报告,评价维度单一;纳入文献整体质量较低,降低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未来需更加规范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研究质量,开展临床综合评价,为中成药治疗室性早搏提供更健全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系统梳理中医药干预脓毒症肾损伤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的临床特征及结局指标现状,为优化临床研究设计及构建中医药治疗脓毒症肾损伤核心指标集提供参考。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近5年发表的中医药干预脓毒症肾损伤RCT,提取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干预措施、结局指标等,并进行描述性分析。最终纳入53篇RCTs,样本量多集中于60~80例,合并腹腔感染最多(15篇,83.3%),中医证候频次最高的是瘀血内阻证(9篇,50.0%),干预方式频次从高到低为中药汤剂(28篇,52.8%)、中成药(22篇,41.5%)、中医疗法联合(3篇,7.5%),干预周期多集中于≤7 d(34篇,69.4%)。纳入研究偏倚风险多不明确。共涉及84种结局指标,分为9个指标域:理化检测63种(305次,72.2%)、病情程度4种(48次,11.6%)、临床有效率4种(15次,3.6%)、生...  相似文献   

16.
梳理和总结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证据。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CDSR)、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CENTRAL)、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中针灸治疗肩周炎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5月31日。采用AMSTAR-2评价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并以证据图的形式总结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证据现况。共纳入原始研究文献266篇,系统评价文献6篇。目前小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居多,干预措施以温针灸、毫针、针刀和电针等单一针灸疗法为主,临床有效率、肩关节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是现有临床研究关注较多的结局指标。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了针灸作为肩周炎辅助治疗措施的优势,在疾病复发率以及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证据较少。此外,针灸治疗肩周炎相关研究的证据质量也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有关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19年12月30日,应用AMSTAR 2量表、GRADE工具对纳入文献及重要结局指标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共纳入7篇系统评价,AMSTAR 2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1篇为低质量、6篇为极低质量,GRADE分级显示22个结局指标证据质量为中级,8个为低级。结论 7篇系统评价并未得出一致结论,且方法学质量低,结局指标证据质量为中、低级。今后的临床研究及系统评价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针灸疗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以及结局指标证据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BM、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3月27日,检索文献限定为中英文文献,筛选纳入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系统评价。使用AMSTAR2量表、PRISMA声明和GRADE系统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及证据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SR 9篇,其中3篇评价为低质量,其余研究为极低质量。根据PRISMA声明评价报告质量结果显示:除1篇SR为低质量以外,大部分研究报告质量评价结果较好,得分区间在18-23.5分。对主要结局指标进行GRADE证据质量评级结果显示,所纳入SR的结局指标质量评级不理想,中级质量证据仅占10.3%,低级与极低级质量证据占89.7%。结论:对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针灸疗法较盆底肌训练及药物治疗更具优势,但目前相关系统评价在方法学、证据质量不理想,相关研究的报告仍需进一步规范并提高研究总体质量。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对中药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推动临床证据质量的提升。通过全面检索中国知网(CNKI)、Medline、EMbase等8个中、英文数据库,搜集中药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分别采用AMSTAR 2量表、PRISMA 2020、GRADE证据分级并结合“基于证据体的中医药临床证据分级标准建议”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证据质量评价。共纳入27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包含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AMSTAR 2量表评价结果表明,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为中级到极低级,其中存在明显缺陷的关键条目为条目2(前期设计方案),非关键条目为条目3(研究类型选择)、条目10(资助来源)和条目16(利益冲突)。PRISMA 2020结果表明,8个主题的条目完整报告缺失>50%,分别为检索策略、可信度评价、结果综合、证据可信度、注册与计划书、支持、利益冲突、补充材料。纳入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共涉及30个结局指标,对出现频次最多的3个结局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推拿治疗小儿腹泻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方法学质量与报告质量现况。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Sino Med、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等数据库中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基于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CONSORT拓展声明评价RCTs的方法学质量及报告质量,参考STRICTA清单和相关研究拟定的条目评价RCTs干预措施报告质量,对结局指标进行计数统计。结果最终纳入45项RCTs,报告质量较低。随机序列产生方法、分配隐藏、盲法、基线完整性、样本量估算及研究方案注册报告率分别为48.9%、4.4%、4.4%、68.9%、0、0。干预措施报告中推拿理论依据、推拿施加其他干预措施的细节、推拿师背景报告率分别为53.3%、13.3%、20.0%。结局指标的腹泻持续时间、腹泻次数、大便量变化、腹泻伴随症状消退时间报告率依次为17.7%、11.1%、0、4.4%,报告安全性结局的有5篇(11.1%)。结论目前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RCTs方法学质量与报告质量均较低,今后的RCT研究应遵循CONSORT声明、STRICTA清单条目进行方案设计、方案注册和研究报告,同时应注重客观结局指标的设定与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