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直接测序法和肽核酸钳制PCR(PNA-PCR)法检测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1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石蜡包埋肿瘤组织,采用直接测序法和PNA-PCR法分别检测肿瘤组织的K-Ras基因第2外显子第12、13密码子的突变状态,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直接测序法检测到43例K-Ras基因突变,PNA-PCR法除了检测出这些突变之外,还在直接测序法检测的野生型中发现了10例突变。对K-Ras突变状态与患者的预后分析发现,直接测序法检测的K-Ras野生型及突变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S)分别为20.5个月和15.6个月(P=0.067)。PNA PCR法检测的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21.3个月和15.8个月(P=0.014)。两种方法检测的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有效率和无病进展时间(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照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为3组,高突变组、低突变组和野生型组,仅高突变组与野生型组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6个月vs.21.3个月,P=0.04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HR=2.70,95%CI:1.39~5.25,P=0.003)和K-Ras丰度(HR=1.52,95%CI:1.52~2.19,P=0.026)与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 K-Ras突变不是以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为主方案的疗效预测因子。PNA-PCR法检测的K-Ras突变状态与患者的预后有关。建议用PNA-PCR法确定野生型患者,而突变型患者则用直接测序法来确定。  相似文献   

2.
俞悦  张雯  孙永琨  杨林  崔成旭  曾益新  周爱萍 《癌症进展》2019,17(2):149-153,172
目的探索影响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KRAS/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的KRAS/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检验评估客观缓解率(ORR);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KRAS/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中位治疗时间为18(6~26)周,一线治疗的ORR为60.1%,疾病控制率为92.2%。整体人群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5.3(3.8~89.7)个月。一线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9个月(95%CI:7.9~9.9),中位总生存期(OS)为28.7个月(95%CI:23.6~3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腹膜转移、BRAF突变型、原发肿瘤未切除、转移灶未切除的KRAS/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PFS短于无腹膜转移、BRAF野生型、原发肿瘤已切除、转移灶已切除的患者(P﹤0.05);原发肿瘤部位在右半结肠、有腹膜转移、BRAF突变型、原发肿瘤未切除、转移灶未切除的KRAS/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OS短于原发肿瘤部位在左半结直肠、无腹膜转移、BRAF野生型、原发肿瘤已切除、转移灶已切除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RAF突变型、原发肿瘤未切除是KRAS/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腹膜转移、BRAF突变型、转移灶未切除是KRAS/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BRAF突变和腹膜转移可能是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KRAS/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发肿瘤部位与OS相关,转移灶切除患者的PFS和OS均延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癌细胞色素氧化酶CYP3A4基因多态性与含紫杉醇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53例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YP3A4基因的突变情况,观察并评价含紫杉醇化疗方案的疗效与CYP3A4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 DHPLC检测显示,53例胃癌患者中CYP3A4基因单峰者(野生型)32例,双峰者(突变型)21例;测序结果显示,CYP3A4基因第10号外显子第27位C缺失突变。野生型组有效率(RR)为40.6%,疾病控制率(DCR)为84.4%;突变型组RR为33.3%,DCR为85.7%,两组RR和DC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3例胃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6.5个月(95%CI:3.576~9.424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1.0个月(95%CI:6.955~15.045个月)。CYP3A4野生型与突变型患者中位PFS(7.0个月vs.7.0个月)和OS(10.0个月 vs.14.0个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含铂方案患者CYP3A4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中位P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非含铂方案中位PF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含铂与非含铂方案中位O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3药联合与两药联合方案患者的中位PFS和OS均与CYP3A4基因多态性无关。野生型与突变型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以1~2级为主,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结论 CYP3A4基因第10号外显子第27位C缺失突变,CYP3A4基因突变型晚期胃癌患者使用含紫杉醇方案有延长OS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肺腺癌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比例正越来越高,对肺腺癌预后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状态是否会影响到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患者的复发及生存,国内尚缺乏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EGFR突变状态与可手术肺腺癌的复发及生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1例Ⅰa期-Ⅲa期手术切除肺腺癌患者的复发及生存资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筛查+基因测序法确认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结果EGFR突变率为52.5%(158/301)。EGFR突变型与野生型的2年无疾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率分别为76.8%、83.0%,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率分别为67.7%、65.7%,皆无统计学差异(P=0.252,P=0.715)。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Ⅰ期、Ⅱ期患者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2年DFS率、5年OS率数值相近且无统计学差异。而Ⅲa期患者中突变型的中位DFS、2年DFS率为12.2个月、21.1%,明显低于野生型的22.2个月、42.1%,但无统计学差异(P=0.584,P=0.295);突变型的中位OS、5年OS率为34.0个月、30.8%,野生型为38.7个月、22.9%,无统计学差异(P=0.907,P=0.444)。结论在可手术肺腺癌患者中,仅Ⅲa期患者EGFR突变型较野生型有复发早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EGFR突变状态与术后复发及长期生存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FGFR4基因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肿瘤标本中的FGFR4基因突变状态。通过卡方检验分析FGFR4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用Logistic分析其疗效。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模型评估患者生存。结果:在1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FGFR4基因突变患者共有48例(29.4%)。FGFR4基因突变状态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ECOG评分、T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EGFR及ALK基因状态无明显相关性(P>0.05)。FGFR4野生型患者的一线疗效明显优于突变型的患者(突变型vs野生型,P<0.001),FGFR4野生型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达68.6%。生存分析显示,突变型患者的中位OS和中位PFS短于野生型的患者(中位OS:16个月vs 43个月,P<0.001;中位PFS:8个月vs 14个月,P<0.001)。多因素结果显示,ECOG 2~3分(HR=2.353,95%CI:1.259~4.398,P=0.007)、有淋巴结转移(HR=3.754,95%CI:2.310~6.101,P<0.001)、FGFR4基因突变(HR=2.517,95%CI:1.521~4.165,P<0.001)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GFR4基因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野生型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突变型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接受帕博利珠单抗二线治疗复发/转移性(recurrent/metastatic, R/M)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患者的临床相关营养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R/M HNSCC患者,对其进行生存预后分析和危险因素评估。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1.6(3.0~25.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11.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8.3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不足(OS:P=0.016;PFS:P=0.003)、年龄≥60岁(OS:P=0.009;PFS:P=0.014)、低白蛋白(OS:P=0.013;PFS:P=0.010)、体力状态(PS)评分≥2分(OS:P<0.001;PFS:P=0.005)、联合阳性评分(CPS)<1(OS:P=0.009;PFS:P=0.006)及临床分期rⅣ期(OS:P=0.011;PFS:P=0.003)是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风险因素。超重是减少死亡风险的指标(OS:P=0.001;PFS:P=0.004)。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BMI及血清白蛋白与OS及PFS显著相关(P<0.001)。  结论  BMI、年龄、血清白蛋白、PS评分、CPS评分、临床分期与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R/M HNSCC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可作为R/M HNSCC患者抗PD-1治疗的独立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复发脑胶质瘤行再程放疗的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09-2019年间行再程放疗的52例复发脑胶质瘤患者的资料,再程放疗中位计划靶区体积(PTV)73.5cm3(49.9~102.7cm3),中位剂量45.0Gy (43.0~48.8Gy)。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期并Log-rank检验,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32.6个月,全组患者中位OS和中位PFS期分别为16.1个月(95%CI为4.1~28.1)和8.0个月(95%CI为4.0~12.0),1、2、3年OS率分别为67%、43%、29%,6个月、1年、2年PFS率分别为67%、40%、26%。多因素分析KPS评分、复发时间显著影响OS (P=0.012、P=0.001);KPS评分、两次放疗间隔时间显著影响PFS (P=0.003、P=0.018)。分层分析提示再放疗时KPS评分为初始病理WHOⅡ级和复发后再次手术患者OS及PFS的影响因素(P<0.001,P=0.012);复发时临床表现为初始病理WHOⅢ、Ⅳ级患者OS及PFS的影响因素(P=0.006、P=0.044)。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8%,1级占25.0%,2级占5.8%。结论 再程放疗复发脑胶质瘤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伴脑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改善NSCLC合并脑转移患者预后、指导个体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期间收治的88例NSCLC合并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取得患者的死亡时间,随访截止日期为2019年10月31日。收集和分析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基因检测、治疗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等。运用生存分析(Kaplan-Meier生存时间曲线)评价EGFR突变型患者的预后,以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预测影响EGFR-TKI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88例NSCLC脑转移患者有57例为EGFR突变型,其中位PFS(MPFS)为13.0个月(95%CI:11.951~14.049),明显高于EGFR野生型患者(P=0.003),患者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为29.0个月(95%CI:20.531~37.468),明显高于EGFR野生型(P=0.001)。EGFR突变型中,Exon19-del突变组患者较Exon21 L858R突变组患者OS有延长趋势(P=0.05),Exon19-del+Exon20T790M突变组患者OS较Exon21 L858R突变组有延长趋势(P=0.077)。结论:EGFR突变组较野生型组NSCLC脑转移患者预后相对好些,且携带19外显子单一缺失突变的患者预后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和术后序贯加量调强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住院行术后放疗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14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及序贯加量调强放疗两组,两组放疗期间均给予替莫唑胺同步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随访情况。结果全组的中位总生存(OS)为2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为17个月,中位无瘤生存(DFS)为25个月;同步加量放疗组与序贯加量放疗组的中位OS分别为27.2个月和21个月(P=0.950),中位PFS分别为21.2个月与15个月(P=0.21),中位DFS分别为28个月与18个月(P=0.171),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86%与85.17%(P=0.541),两组OS、PFS、DFS、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同步加量组的适形性优于序贯加量组(P=0.032)。结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同步加量对比序贯加量调强放疗,在生存期、近期疗效及治疗不良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同步加量组适形性明显更好,可推荐用于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腺癌脑转移患者不同EGFR突变状态WBRT疗效差别。方法 回顾分析2010—2015年在本院诊治的89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EGFR检测。脑转移一线6 MV X线外照射:WBRT30 Gy分10次或40 Gy分20次(≤3个脑转移灶IMRT同步加量40~45 Gy分10次或50~60 Gy分20次)。比较EGFR突变和野生型患者的有效率、IPFS、OS。Kaplan-Meier法计算IPFS、OS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89例患者总有效率为62%,中位IPFS为7.0个月(95%CI为6.060~7.940),中位OS为12.0个月(95%CI为9.539~14.46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转移患者有效率与KPS评分、EGFR突变状态相关(P=0.009、0.035),KPS评分、EGFR突变状态是IPFS的影响因素(P=0.048、0.000),KPS评分、原发灶控制是OS的影响因素(P=0.000、0.031)。结论 肺腺癌脑转移患者WBRT后,EGFR突变较野生型有效率高,IPFS时间长,OS无差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XPD751和XPD31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FOLFOX方案治疗中国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的相关性;探讨两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8-01-01-2013-12-31我院经病理学确诊并接受FOLFOX方案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76例患者,采集患者化疗前外周静脉血,经DNA提取后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RFLP-PCR)技术检测XPD751和XPD31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XPD751野生型和突变型的分布频度分别为76.3%和23.7%,XPD312野生型和突变型的分布频度分别为55.3%和44.7%;XPD751野生型组和突变型组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9.3%和77.7%,XPD312分别为64.2%和79.4%,XPD751野生型患者化疗有效率优于突变型患者,χ^2=5.141,P=0.00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携带XPD751野生型患者接受FOLFOX方案化疗的敏感性是携带突变型患者的3.5倍,OR=3.500,P=0.015。XPD312野生型组和突变型组化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6,P=0.483。XPD751野生型和突变型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9.96和7.8个月,XPD312分别为9.88和8.41个月。XPD751两类基因型的中位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9,P=0.001;XPD312两类基因型的中位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79,P〉0.05。同时携带XPD751野生型和XPD312野生型的PFS为12.95个月,同时携带XPD751野生型和XPD312突变型的PFS为8.36个月,同时携带XPD751突变型和XPD312野生型的PFS为7.8个月,同时携带XPD751突变型和XPD312突变型的PFS为7.14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22,P=0.005。Cox回归分析性别、年龄、肿瘤转移部位及上述四类基因分型与PFS的相关性显示,只有基因分型与PFS相关,P〈0.001,RR=1.445;分析上述四类基因分型,只有同时携带XPD751野生型和XPD312野生型的基因分型与PFS相关,P=0.006,RR=0.357。结论DNA修复基因XPD751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姑息一线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KRAS突变型晚期左、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09月至2020年09月收治的83例一线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KRAS突变型晚期左、右半结肠癌患者,比较KRAS突变型左、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18个月生存率、总生存时间(OS)。结果:KRAS突变型晚期右半结肠癌(RSCC)患者合并不完全肠梗阻及体重减轻>5 kg所占比例更高(P=0.369、P=0.009),KRAS突变型晚期左半结肠癌(LSCRC)患者更易合并中重度以上的贫血(P=0.154)。KRAS突变型LSCRC患者发生腹腔种植转移及远处器官转移的患者比例高于RSCC患者(P>0.05)。KRAS突变型LSCRC患者与RSCC患者ORR分别为29.3%和28.6%(P=0.944),DCR分别为87.8%和90.5%(P=0.696)。18个月生存率LSCRC组为80.05%,RSCC组为7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5)。KRAS突变型LSCRC患者中位 PFS差于RSCC患者(8个月 vs 9.8个月,P=0.004),KRAS突变型LSCRC患者中位OS优于KRAS突变型RSCC患者中位OS(22.8个月 vs 21个月,P=0.001)。结论:姑息一线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KRAS基因突变型mCRC患者,左、右半结肠癌的远期疗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埃克替尼是国内第一个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在体内外实验研究中显示出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明显抑制作用.Ⅲ期临床研究ICOGEN显示埃克替尼对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不劣于吉非替尼.本研究探讨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明确EGFR状态的患者中(EGFR野生型和突变型)埃克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并行埃克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和比较.结果 49例患者明确了EGFR突变状态并行埃克替尼治疗,49例患者中13例为野生型,36例为突变型.突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8.3%和88.9%,野生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7%和53.8%.突变和野生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5个月和2.2个月(P<0.001).36例突变患者中一线治疗19例,二线及二线以上患者17例.一线和复治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9.5个月和8.5个月(P=0.41).突变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尚未达到,野生型患者的OS为12.6个月.患者的不良反应以皮疹和腹泻为主,但多为轻到中度.结论 埃克替尼在EGFR突变患者中的疗效较好,可以作为EGFR突变患者的优选方案.患者的毒副反应多数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分析局部区域复发的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挽救治疗预后因素。方法 按入组标准纳入1995-2014年间首次治疗后出现局部区域复发且接受了挽救治疗的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56例,分析挽救治疗对OS、复发后OS的影响,并对复发后OS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总中位随访时间 35.9个月,3年OS率为73%。复发后中位随访时间14.8个月,3年复发后OS率为58%。挽救治疗方式中加入放疗较单纯化疗提高了OS (P=0.040)和复发后OS (P=0.009),二程放疗较单纯化疗提高了OS (P=0.018)和复发后OS (P=0.019),二程放疗的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多为1-2级(84%)。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中KPS评分、首治有无放疗、挽救有无放疗均对复发后OS有影响。结论 放疗是局部区域复发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挽救治疗中不可或缺手段,能改善生存且不良反应可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7例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患者, 根据复发转移后是否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将患者分为非免疫治疗组(n=32)及免疫治疗组(n=55)。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1(OS1, 病理确诊日期至随访截止时间或患者死亡时间)、总生存期2(OS2, 首次免疫治疗/非免疫治疗时间至随访截止时间或患者死亡时间)、安全性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非免疫治疗组与免疫治疗组的DCR分别为53.1%(17/32)和72.7%(40/5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 P=0.064)。非免疫治疗组中位OS1为51.0个月, 免疫治疗组未达到中位OS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 P=0.006);非免疫治疗组中位OS2为28.0个月, 免疫治疗组未达到中位OS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 P=0.008)。非免疫治疗组与免疫治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8.0个月和23.0个月,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含利妥昔单抗化疗方案治疗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8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56例≤65岁MCL患者临床资料,化疗方案中均包括利妥昔单抗,观察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生物学指标对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的影响。结果56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7岁,男性43例,女性13例。24例接受R-CHOP方案化疗;29例接受含阿糖胞苷方案化疗,其中15例接受R-hyper CVAD/R-MA方案化疗,14例接受R-CHOP/R-DAHP交替治疗;3例接受其他方案化疗。19例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巩固治疗。56例患者中位OS时间74个月,2年OS率83.8%,3年OS率70.9%,2年PFS率72.0%,3年PFS率49.7%。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和治疗中是否接受ASCT是MCL患者OS和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含阿糖胞苷治疗组总有效率(ORR)93.1%,优于R-CHOP方案组(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5,P=0.495);两组间OS及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S:χ2=0.291,P=0.590;PFS:χ2=0.912,P=0.339)。诱导化疗达缓解的MCL患者中,ASCT巩固治疗可延长中位OS时间(72个月比124个月,χ2=3.973,P=0.040)及中位PFS时间(34个月比90个月,χ2=3.984,P=0.046)。简化MCL国际预后指数(sMIPI)评分中高危组患者中接受ASCT巩固治疗患者OS和PFS优于未接受ASCT治疗者(OS:χ2=5.037,P=0.025;PFS:χ2=6.787,P=0.009),而sMIPI评分低危组患者中,是否接受ASCT组间OS、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含阿糖胞苷的化疗方案对改善MCL患者的预后和生存并不理想。对于诱导化疗达缓解及sMIPI评分中高危组的MCL患者,ASCT巩固治疗可改善其预后,可作为年轻患者的一线巩固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同期整合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治疗食管鳞癌的生存获益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14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单中心治疗的1748例食管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选择其中接受标准剂量常规分割放疗的809例患者作为常规分割组,接受SIB-IMRT的110例患者作为SIB-IMRT组。采用倾向性评分配比(PSM)评估2个组患者的生存获益情况。结果 2个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B-IMRT组患者相对更年轻(64岁∶66岁,P=0.001)、颈段及胸上段癌病例更多(53.6%∶31.0%,P=0.000)、N分期偏晚(N2:21.8%∶13.7%,P=0.027)。经PSM配对成功218例,PSM后2个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M前常规分割组与SIB-IMRT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23个月和21个月(P=0.638),PSM后2个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8个月和22个月(P=0.00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SIB-IMRT照射在大肿瘤组和胸中下段癌组的生存获益更明显,大肿瘤组患者行2种分割放疗模式的中位OS分别为14个月和21个月(P=0.001),胸中段和胸下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9个月和17个月(P=0.000)。Cox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部位及放疗模式是影响预后因素,对于SIB-IMRT,在HR=0.551时生存获益。结论 应用SIB-IMRT治疗食管鳞癌具有潜在的生存获益,大肿瘤及胸中下段癌患者更倾向于从SIB-IMRT中获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含地西他滨化疗方案对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1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含地西他滨化疗方案治疗的47例初治老年AML(M3除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药地西他滨组11例,地西他滨联合减量化疗组36例。分析治疗效果及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47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32例,中位年龄65岁(60~83岁)。地西他滨联合减量化疗组1个疗程总反应率高于单药地西他滨组[80.6%(29/36)比27.3%(3/11),χ^2=8.693,P=0.003],起效疗程数少于单药地西他滨组(u=3.133,P=0.002);两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OS)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个月比12个月,P=0.950)。单因素分析显示达完全缓解(CR)组患者的中位OS时间长于未达CR组(17个月比5个月,P<0.01);原发老年AML患者中位OS时间长于继发AML患者(16个月比6个月,P=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达CR是OS的独立不良影响因素(HR=0.180,95% CI 0.085~0.382,P<0.01)。地西他滨联合减量化疗组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发生率高于单药地西他滨组[69.4%(25/36)比36.4%(4/11),χ^2=3.902,P=0.048]。结论对于初治老年AML患者,含地西他滨化疗方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TKI耐药后晚期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真实世界中化疗、化疗联合抗血管和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最佳免疫治疗联合方案和探讨优势人群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收治229例TKI耐药后晚期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本研究将纳入的患者分为非ICI治疗组(化疗和化疗联合抗血管)122例,ICI治疗组(含免疫治疗)107例,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  结果  纳入患者非ICI治疗组和ICI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5.2个月和5.2个月(P=0.129),中位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18.2个月和14.1个月(P=0.026)。进一步分析107例ICI治疗组,使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化疗联合抗血管联合免疫治疗和免疫单药或抗血管联合免疫治疗的中位PFS分别为5.6、6.7和2.3个月(P=0.074),中位OS分别为15.5、18.6和8个月(P=0.165)。PD-L1表达≥50%患者的中位PFS和中位OS较PD-L1表达<50%患者明显延长(中位PFS:5.6个月vs. 5.0个月,P=0.040;中位OS:19.2个月vs. 12.6个月,P=0.046)。  结论  晚期EGFR突变型NSCLC患者TKI耐药后四药联合免疫治疗似乎呈现出更好的生存获益趋势,PD-L1表达是预测该人群免疫治疗获益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应用多西他赛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通过多基因检测技术明确患者CYP3A5*3的基因多态性状态,通过查阅随访表、病理以及随访电话明确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吸烟、EGFR状态和ECOG评分等,明确生存信息,即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通过不良反应表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卡方检验对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相关性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的PFS和OS的关系。结果:在生存分析方面,CYP3A5*3纯合突变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约26个月,高于杂合型的24个月和野生型的22个月(P=0.833)。CYP3A5*3纯合突变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个月,也高于杂合型的2个月和野生型的3个月(P=0.306)。在不良反应方面,共有11例患者发生Ⅲ级以上骨髓抑制,其中7例(63.6%)患者为CYP3A5*3纯合突变型,考虑该基因型发生中重度骨髓抑制的可能性更大(P=0.415)。此外,有6例患者发生皮疹,其中5例(83.3%)为CYP3A5*3纯合突变型,还包括1例Ⅲ度皮疹。考虑该基因型患者发生皮疹的可能性更大(P=0.490)。手足综合征、神经毒性、肾毒性以及口腔黏膜炎等仅发生在 CYP3A5*3野生型及CYP3A5*3纯合突变型患者中。结论:应用多西他赛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CYP3A5*3纯合突变型患者的生存期高于杂合型和野生型患者。CYP3A5*3纯合突变型患者发生中重度骨髓抑制、皮疹的风险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