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19-4420
探讨脓毒症心机抑制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器官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将2015年6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82例脓毒症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对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患者进入ICU时的LVEF分值(左室射血分数)为依据,将患者分为无心机抑制组和心机抑制组,各41例。将两组患者进入ICU第1、3、7d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功能进行观察和对比,并记录两组4w后的预后情况。进入ICU的第1d,无心机抑制组患者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CVP(中心静脉压)均明显低于心机抑制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的PVP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和CI(心脏指数)差异较小(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进入ICU第3d,两组的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进入ICU第7d,两组患者的LVEDD和CVP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心机抑制组的PVPI和CI显著高于心机抑制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28d后无心机抑制组患者的生存率为80.49%,心机抑制组为75.61%,差异不明显(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脓毒症心机抑制可扩大心室,降低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不会造成心血排放量的减少,对其他器官功能无明显影响,对患者的死亡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早期动态变化在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的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入住EICU后28 d的预后情况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及临床数据,筛选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危险因素,评估血小板变化量(ΔPLT)在脓毒症预后中的价值。结果共纳入549例脓毒症患者,28 d内死亡184例,存活365例,28 d病死率33.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男性比例更高、年龄更大,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等慢性疾病和肿瘤者更多,简化急性生理学Ⅱ评分(SAPS-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尿素氮指标更高,纤维蛋白原、平均动脉压指标更低,PLT d1~d5更低,ΔPLT d2~ΔPLT d5的数值降低更明显,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OPD(OR=4.167,95%CI:1.769~9.815,P<0.001)、恶性肿瘤(OR=1.815,95%CI:1.034~3.817,P=0.038)、SAPS-Ⅱ评分(OR=1.071,95%CI:1.046~1.096,P<0.001)、SOFA评分(OR=1.060,95%CI:1.001~1.021,P=0.041)、PLR值(OR=1.001,95%CI:1.001~1.002,P<0.001)是影响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LT d1(OR=0.996,95%CI:0.995~0.998,P<0.001)为预后较好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APS-Ⅱ评分、SOFA评分能够预测ICU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情况,以SAPS-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726)。ΔPLT d4的AUC(0.678)大于其余时间点,其最佳临界值为-26.5×109/L时,敏感度为57.8%,特异度为71.7%。结论早期PLT动态变化与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密切相关性,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脓毒症休克时下腔静脉管径及呼吸变异指数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取8只幼年猪,颈内静脉推注大肠杆菌内毒素(LPS,100tμg/kg)制作脓毒症休克模型,出模后予生理盐水进行液体复苏.分别在动物模型制作前、休克时、液体复苏1h及6h时点超声探测下腔静脉最大径(IVCmax)、最小径(IVCmin)并计算呼吸变异指数(IVCrvi),同时记录PiCCO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胸廓内血容量(ITBV)、全心舒张末容积(GEDV)、每搏输出量变异指数(SVV)和心脏指数(CI).采LSD-t检验比较液体复苏前后IVCmax、IVCmin、IVCrvi及PiCCO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了解IVCmax、IVCmin及IVCrvi与PiCCO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液体复苏1 h IVCmax、IVC min、GEDV、ITBV及CI均显著大于休克时(P<0.01),SVV及IVCrvi均显著小于休克时(P<0.01);液体复苏6 h IVCmax、IWCmin、GEDV、ITBV及CI均显著大于休克时(P<0.01)及液体复苏1h(P<0.01),SVV及IVCrvi均显著小于休克时(P<0.01)及液体复苏1 h(P<0.01).IVCmax与SVV有相关性(P =0.024),与GEDV、ITBV及CI无相关性;IVCmin与SVV、GEDV、ITBV及CI均有相关性(分别P=0.009、P=0.003、P=0.001和P=0.015);IVCrvi与SVV、GEDV、ITBV及CI均有相关性(分别P=0.007、P<0.01、P<0.01和P<0.01).结论 下腔静脉管径及呼吸变异指数与PiCC0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相关性,可以为临床医师快速评估血容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滤器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EICU收治的符合脓毒症休克诊断标准并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成年患者,根据血液净化使用的滤器不同将患者分为oXiris滤器治疗组和普通滤器治疗组。所有患者均在AKI 2期开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建立股静脉或颈内静脉血管通路,选用PrismaFlex set100滤器或oXiris滤器,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后稀释治疗模式或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前后稀释。比较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CRRT持续时间,7 d、28 d和90 d病死率等指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90 d累积生存率。结果研究共纳入59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分为oXiris滤器治疗组(n=18)和普通滤器治疗组(n=41)。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CRRT启动前肌酐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抗凝方案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普通滤器组比较,使用oXiris滤器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CRRT持续时间更短[(8.6±2.9)d vs.(11.7±3.9)d,(45.3±19.9)d vs.(89.5±35.4)d,均P<0.05],7 d、28 d和90 d病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两组90 d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结论使用oXiris滤器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会减少ICU住院时间和CRRT持续时间,但对患者的病死率无明显影响。目前的数据尚不能确定oXiris滤器是否能改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每搏输出量变异(SVV)对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达标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38例EGDT达标后的机械通气严重脓毒症患者,根据脉搏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测定的数据分为高SVV组(SVV≥10%)和低SVV组(SVV<10%);比较两组患者28d生存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合并新感染情况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者累积生存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VV与28 d内患者死亡的关系.结果 与低SVV组比较,高SVV组患者28 d生存率明显增高(87.5%vs.57.1%,P=0.032),ICU住院时间明显减少[(27.1±9.2)d vs.(41.6±10.0)d,P=0.004],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20.4±7.3)d vs.(28.5±8.3)d,P=0.038);高SVV组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低SVV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VV<10%使患者28 d死亡风险显著增高(OR=3.97;95%CI:1.63~9.21,P=0.014).结论 SVV可以作为EGDT达标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儿童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临床特征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脓毒症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符合脓毒症休克诊断标准;(2)休克治疗开始48 h内完善心脏超声检查,休克治疗期间动态监测心脏超声。排除标准:(1)既往有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肌病、器质性心脏病史者;(2)合并急性脑梗死、脑出血、坏死性脑病者;(3)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者;(4)资料不完整者。以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或LVEF较入科时的LVEF降低10%定义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比较左心收缩功能不全与左心收缩功能正常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结果脓毒症休克患儿左心收缩功能不全发生率为30.0%,发生于休克病程第(2.4±1.3)d,左室射血分数最低值为(42±8)%,于休克病程第(6.7±3.3)d恢复正常。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患儿(n=18)与左心收缩功能正常患儿(n=42)相比,血行感染(77.8%vs.40.5%,P=0.018)、小儿危重病例评分[(64±13)vs.(76士14),P=0.003]、入室乳酸值[3.80(3.15,5.88)mmo/L vs.2.70(1.85,3.80)mmol/L,P=0.001]、左室射血分数[(42±8)%vs.(67±5)%,P<0.001],呼吸机应用(83.3%vs.50.0%,P=0.033)、正性肌力药与血管加压药物应用(100.0%vs.64.3%,P=0.009)、6 h复苏成功率(38.9%vs.73.8%,P=0.010)、28 d病死率(38.9%vs.12.8%,P=0.02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性别、休克指数及致病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行感染(OR=7.358,95%CI:1.198~45.197,P=0.031)、入室乳酸值(OR=1.743,95%CI:1.041~2.917,P=0.034)是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脓毒症休克患儿左心收缩功能不全发生率为30.0%,多发生于休克病程2.4 d,病程1周恢复正常,与28d病死率相关。血行感染、高乳酸值是脓毒症休克儿童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联合米力农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符合严重脓毒症诊断标准且经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EGDT )后心率≥95次/min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米力农组( M组)和艾司洛尔联合米力农组( ME组)。 C组按照脓毒症指南常规治疗。 M组在C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米力农持续静脉泵入,负荷剂量为30μg/kg,然后以0.375~0.5μg/(kg? min)维持。 ME组应用艾司洛尔持续静脉泵入,将患者心率控制在75~94次/min,余治疗方案同M组。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PiCCO)检测患者心脏指数(CI)及每搏指数(SVI)等心功能指标,同时连续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48、72、96 h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氧合指数(PaO2/FiO2)和血乳酸(Lac),并检测TNF-α、IL-6、HMGB-1、CK-MB、cTnI及BNP水平。结果治疗前各组MAP、CVP、HR、PaO2/FiO2及La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MAP、CVP及PaO2/Fi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 h ME组HR显著低于C组和M组,治疗后48 h M组、ME组Lac显著低于C组。治疗前各组CI及SV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 h M组、ME组CI及SVI显著高于C组。治疗前各组血浆TNF-α、IL-6、HMGB-1、CK-MB、cTnI及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4 h ME组血浆TNF-α、IL-6、HMGB-1、CK-MB、cTnI及BNP水平显著低于C组和M组。 ME组28天生存率和96小时心率达标率显著高于C组和M组。结论艾司洛尔联合米力农可显著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心功能及28天生存率,同时显著降低心率并抑制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脓毒症大鼠离体心脏心功能的变化。方法: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脓毒症组(n=6),脓毒症模型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术后12h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水平,确定脓毒症模型是否成功。术后12h取出心脏,置于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上,记录灌流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60 min的心率(HR)、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舒张期左心室内压变化的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差(△LVP=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压)及测定冠脉流量(CPF)。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率未有显著改变(P〉0.05),但+dp/dtmax、-dp/dtmax、△LVP及CPF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结论: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离体心脏早期即有心肌损伤的存在,主要表现为收缩和舒张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脓毒症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体循环阻力下降,心输出量保持正常或增加(高排低阻型),但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中由于缺氧、炎症因子大量产生与释放等因素可能会引起心肌损伤,也可表现为心输出量下降,出现低排低阻[1]。虽然有液体复苏等集束化治疗,但脓毒症休克病死率仍高达40%~60%[2]。有报道联合应用大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3]。本次研究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脓毒症心肌病是指由脓毒症所致的心肌抑制,当其进展至心源性休克时,机体的急性期病死率风险高达70%~80%。但是,一旦能渡过危险期,脓毒症心肌病的心功能不全多能在7~10d恢复正常。脓毒症休克患者存在显著的毛细血管渗漏,液体复苏反应性降低,以及心脏和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下降。因此,如何快速维持机体氧输送,一直是脓毒症休克并发脓毒症心肌病的治疗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12.
13.
总结23例脓毒症休克患者行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掌握正确的监测方法,做好导管护理及并发症的防范。23例监测3~7d,局部穿刺点渗血4例,未发生意外拔管、感染、栓塞。  相似文献   

14.
脓毒性休克具有高排低阻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具有强效拮抗内毒索,抑制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拮抗白细胞介素-1(IL-1)、IL-6、IL-8的作用,可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的表达明显增强,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原则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与中性粒细胞从血循环向感染组织的移行减少有关。用高压液相色谱(HPLG)和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能从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中分离出α1-酸性糖蛋白(AGP),并可用质谱测定法对其进行鉴定。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无论是从血清分离得到AGP还是外源性AGP制剂,都可抑制静脉注射角叉胶(每只4.0ng)诱导的大鼠腹膜腔内中性粒细胞移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磷水平及其变化情况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院后分别于24h内及第5~7天进行生化全项、血磷、血气分析等检查,计算APACHEⅡ评分,以患者生存情况分组,对比不同组间血磷水平。以血磷情况为检验变量,以预后情况为状态变量,建立ROC曲线,明确患者血磷水平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血磷明显低于生存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7(P〈0.05),血磷≥0.70mmol/L预测患者生存的可能性,敏感性为68%,特异性为65%。治疗后死亡组患者血磷明显低于生存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7(P〈0.05)。血磷〉10.90mmol/L预测患者生存的可能性,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65%。结论低磷血症对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治疗后血磷情况相对于入院时血磷水平而言有着更好的临床预后评估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及替加环素治疗对炎性介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用注射用替加环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炎性介质、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8.
生脉注射液对不同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对不同类型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36例休克患者中低血容量休克11例,感染性休克15例,心源性休克10例.所有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对症处理基础上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100ml,每日1次,并以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5 mm Hg(1 mmHg=0.133...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可溶性ST2(soluble ST2,sST2)浓度,探讨其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收集北京医院急诊科脓毒症患者63例,并选择30例健康体健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其血清sST2浓度,根据是否伴有休克分为普通脓毒症组(44例)及脓毒性休克组(19例),根据脓毒症确诊28d后结局分为死亡组(18例)与存活组(45例),记录入组时患者每分钟呼吸频率、氧合指数、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血清总胆红素等资料。统计处理采用SPSS23.0软件。计量资料采取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矿检验,对生存状况进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结果脓毒症组患者血清sST2水平(1382.12±384.07)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569.28±163.46)pg/mL(P〈0.05),脓毒性休克组sST2水平(1675.49±457.59)pg/mL较普通脓毒症组(1255.44±265.70)pg/mL高(P〈0.05);脓毒性休克组28d病死率(63.16%)明显高于普通脓毒症组(13.64%)(P〈0.05)。28d结局死亡组病例的PCT(16.37±16.36)ng/mL及血清sST2(1794.47±335.18)pg/mL均比之存活组升高(P〈0.05oROC曲线分析示sST2的AUC(0.917)大于PCT(0.884),敏感度(88.9%)高于PCT(72.2%),特异度(82.2%)低于PCT(93.3%),二者联合其AUC为0.944。结论血清sST2对脓毒症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并且可用来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PCT和血清sST2对评估患者不良结局有一定的意义,与PCT相比,sST2对脓毒症预后的判定敏感度更高,特异度不足,二者联合判断可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下法乐四联症 (TOF)根治术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体外循环下行 TOF根治术患者 96例 ,随机分为参附组 (n=4 8)和对照组 (n=4 8) ,参附组麻醉前 30 m in静脉输入参附注射液 1ml/ kg,对照组输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脉搏血氧饱和度 (Sp O2 )变化 ,术中及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术后康复时间。结果 :参附组术中平均动脉压 (MAP)及 Sp O2 高于对照组 ,心率(HR)、中心静脉压 (CVP)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参附组术中及术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西地兰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参附组术后拔管时间、ICU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 (P均 <0 .0 5 )。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下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患者的心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