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肠癌术前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前经导管肠系膜上、下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大肠癌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病理证实51例大肠癌术前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插管灌注抗癌药物1~2次,5~30天(平均121天)后行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切片行组织学疗效观察,病例术后随访。结果 肿瘤组织学疗效有效率98.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率90.2%,手术根治性切除率92.1%。随访时间3~75个月,其中随访24个月以上32例,随访60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2.
3.
62例晚期肝癌经导管化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62例晚期肝癌经导管化疗结果,其中经导管肝动脉内单纯注入抗癌药36例,注入碘化油同抗癌药混合乳剂26例,其中6例同时注入明胶海绵碎片。共进行72人次治疗。近期疗效满意,远期存活率得以提高。本文通过具体操作和初步结果总结认为对晚期肝癌采用经导管化疗方法简便、副作用较全身化疗小,痛苦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目前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最常用方法之一。然而,重复进行无效的TACE治疗可能会加重肝功能损伤,影响患者预后。“TACE抵抗(TACE failure/refractoriness)”这一概念,即是在此背景下为避免进行重复无效的TACE治疗而提出的。但已有的多个“TACE抵抗”定义彼此间尚存在分歧,且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中国HCC人群是否适用也有待商榷。由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Chinese College of Interventionalists,CCI)成立的“TACE抵抗”协作组结合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及国内专家意见,于2021年提出了符合中国临床实践的“TACE抵抗”CCI定义及专家共识。“TACE抵抗”定义为:经过连续3次及以上规范化、精细化TACE治疗后,末次术后1~3个月内通过增强CT/MRI检查并基于mRECIST标准进行评估,若肝内靶病灶与首次TACE治疗前相比仍处于疾病进展状态,则为发生“TACE抵抗”,须及时终止再次TACE而转换为其他治疗。本共识的发布旨在使“TACE抵抗”概念更具科学性,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进一步提高中国HCC患者TACE治疗受益率。  相似文献   

5.
经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恶性胰岛素瘤肝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恶性胰岛素瘤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例恶性胰岛素瘤肝转移患者,采用5-FU、表阿霉素、丝裂霉素C和IL-2的化疗方案进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2例患者还接受了肝动脉化疗栓塞,共2~8个疗程.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无严重并发症.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显效2例、有效7例;影像学疗效评价显效1例、有效7例、无效1例.结论 经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恶性胰岛素瘤肝转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骨盆肿瘤术前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骨盆肿瘤术前局部动脉内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术前栓塞治疗 4 8例骨盆肿瘤患者 (栓塞组 ) ,观察其临床改善情况 ,计算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 ,并与 16例术前未栓塞骨盆肿瘤患者(对照组 )进行对照。结果 血管造影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及血供特点 ,栓塞组术中失血量 2 177.1± 96 9.8ml,手术时间 198.9± 97.4min ;对照组术中失血量 4 4 6 2 .5± 1876 .8ml,手术时间 2 86 .4± 14 4 .5min。栓塞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手术时机的选择影响栓塞治疗的效果。组织学证实 :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液化和囊性变 ,部分肿瘤有假包膜形成。结论 术前栓塞是骨盆肿瘤手术前最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并且使手术易于操作。手术时机应选择在栓塞后 6天以内  相似文献   

7.
动脉灌注化疗的药物选择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选择灌注化疗药物时应考虑以下用药原则。①选择肿瘤敏感型药物。②不同抗癌机制药物相配伍。③选择药物配伍的种类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④浓度依赖型药物为首选。⑤抗癌药物配伍应注意不良反应。⑥灌注的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是以原型起作用的。⑦注意给药的顺序和疗程间隔。⑧注意给药个体化 由于患者的机体状况不同、肿瘤的不均一性,个别对待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⑨注意结合化疗药的药代谢动力学特点。⑩还应熟悉常用药物和常见肿瘤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9.
10.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膀胱癌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总结大剂量顺铂+阿霉素方案经导管髂内动脉灌注治疗膀胱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76例经病理证实且肾功能正常的膀胱癌患者行大剂量顺铂+阿霉素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肿瘤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7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1例(14.47%),部分缓解(PR)45例(59.21%)无效者20例(26.32%)总反应率73.68%。有病理学资料的42例患者中,化疗后,8例(19.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是恶性度最高的实体肿瘤之一。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经动脉灌注化疗由于肿瘤局部药物浓度较静脉用药高,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改善疾病相关症状、延长生存期、减少肝转移及发生肝转移后的治疗上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在相关概念、禁忌证、适应证、术前准备、操作方法、术后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给出了较详尽的规范化建议,旨在帮助国内同行作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和解决胰腺癌经动脉灌注化疗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医学证据,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诊疗计划。  相似文献   

12.
孙建军  陈少华 《人民军医》2000,43(5):276-277
1989年以来,我院对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 32例,进行了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大剂量化疗药物联合灌注治疗(BAI),收到较好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29~68岁,平均52岁。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证实诊断,其中鳞癌19例,腺癌7例,小细胞未分化癌4例,不明组织类型2例。根据支气管动脉造影,依癌体内血管多少,分为多血管型和少血管型。本组多血管型23例,少血管型 9例。按 TNM分期,Ⅲ期 18例,Ⅳ期14例,均无手术指证。肿瘤为3 cm×5cm~10cm ×12cm。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 (TACE)中应用小剂量和常规剂量化疗药物后肝细胞癌 (HCC)细胞坏死及细胞凋亡的情况。方法  3 0例中晚期HCC患者接受超选择性TACE治疗 ,A组 (12例 )给予小剂量化疗药物 :肿瘤瘤径小于 5cm者给予丝裂霉素 (MMC) 2~ 4mg;在 5~ 8cm间者给予MMC 4~ 6mg ,表柔比星 (EPI) 10mg;大于 8cm者给予MMC 6~ 8mg ,EPI 10mg ,卡铂 (CBP)10 0mg ;B组 (18例 )给予常规剂量化疗药物 :MMC 10mg,CBP 3 0 0mg ,EPI 40mg。经导管向供血动脉内注入碘油 化疗药物乳化剂 ,随后用明胶海绵 (GS)或聚乙烯醇 (PVA)微球栓塞该动脉。TACE后切除病灶 ,分别行病理检查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评估肿瘤细胞坏死及凋亡程度。另 2 0例切除病灶前未行TACE者 (C组 )为对照组。结果 A、B、C组肿瘤坏死程度分别为 (90 5± 9 0 ) %、(87 9± 9 5 ) %和6 0 % (0 %~ 2 5 0 % )。A、B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0 3 45 ,P >0 0 5 )。A、B组分别与C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χ2 分别为 2 1 897和 2 7 891,P值均 <0 0 0 1)。A、B两组凋亡指数 (% )分别为 9 0 % (3 0 %~ 2 0 0 % )和 10 0 % (5 0 %~ 2 0 0 % )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0 3 46,P >0 0 5 ) ,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5 0 % (1 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栓塞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病人疼痛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96例行动脉导管栓塞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病人疼痛并发症精心护理。结果:动脉导管栓塞化疗治疗有效率82%。术后出现疼痛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护理均消失。结论:动脉导管栓塞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是手术不能切除或术后复发的首选方法,经过细致、周到的护理,术后不同程度的疼痛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肝细胞癌(HCC)患者初次药物洗脱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后肿瘤客观反应(OR)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接受DEB-TACE治疗的103例HCC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术后首次随访影像学资料。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肿瘤影像学反应。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初始OR和完全反应(CR)的临床预测因素。结果 103例患者术后OR比率为65%(n=67),CR比率为18.4%(n=19)。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病因、ALBI分级、血小板计数、肿瘤分布、血管湖、假包膜、强化类型、SACE分级、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6-and-12肿瘤负荷与初次DEB-TACE后OR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1+2型强化(OR=13.260,95%CI=1.418~123.967,P=0.023)、出现血管湖(OR=10.506,95%CI=1.187~93.000,P=0.035)、存在假包膜(OR=8.064,95%CI=1.483~43.859,P=0.016)、6-and-12肿瘤负荷(OR=3.941,95%CI=1.395~11.128,P=0.010)是初始OR的独立预测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BCLC分期、血小板计数、肿瘤分布、血管湖、强化类型、肿瘤最大径、6-and-12肿瘤负荷与术后初始CR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1+2型强化(OR=7.586,95%CI=1.351~42.604,P=0.021)、单叶肿瘤(OR=7.181,95%CI=1.171~44.136,P=0.033)、6-and-12肿瘤负荷(OR=7.104,95%CI=1.169~43.159,P=0.033)是初始CR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1+2型强化、出现血管湖、存在假包膜及肿瘤负荷≤6、>6且≤12患者初次DEB-TACE后更易OR;1+2型强化、单叶肿瘤及肿瘤负荷≤6患者更倾向CR。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BAI)在中晚期肺癌的综合治疗上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临床实践表现BAI对控制肿瘤的发展、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获得肯定的疗效[1] 。自 1995年 4月~ 2 0 0 1年 12月期间 ,对 4 9例中晚期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就其结果和疗效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 9例中 ,男性 38例 (78% )女性 11例(2 2 % )年龄 34~ 70岁 ,平均 4 7 3岁 ,右侧中心型肺癌 2 1例(42 8% ) ,左侧周围型肺癌 3例 (6 % ) ,左侧中心型肺癌 2 3例 (46 9% ) ,右侧周围型肺癌 2例 (4% )。全组病例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常规CT三期灌注参数动脉增强分数(AEF)值在肝细胞肝癌(HCC)行TACE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TACE术的30例HCC患者,于术前1~3 d、术后30~40 d分别行常规CT三期灌注扫描,应用CT Kinetics软件计算AEF参数值。AEF值为(动脉期CT值-平扫期CT值)/(门脉期CT值-平扫期CT值),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有效组17例,治疗无效组13例。有效组术后AEF为(0.351±0.090),无效组为(0.438±0.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后AEF值0.392为临界值预测TACE术后疗效,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7%和73.2%,曲线下面积为0.876(P<0.001)。结论常规CT三期灌注参数AEF能定量反映肝癌TACE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TACE疗效的早期评价,且不增加格外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关键  周义成 《放射学实践》2003,18(10):756-756
目的 :评价局部经动脉化疗灌注丝裂霉素 (MitomycinC)和吉西他滨 (Gemcitabine)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不良反应和肿瘤反应。材料与方法 :2 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 8月对 16例患者共行经动脉化疗灌注治疗 80次 ,平均每人 5次 ,每次治疗间隔 4周。化疗采用丝裂霉素 (MitomycinC ,8.5mg/m2 )和吉西他滨 (Gemc itabine ,5 0 0mg/m2 ) ,1h内注射。通过MRT和CT及问卷调查患者生活质量来评价肿瘤反应。结果 :全部患者对治疗耐受良好。8例 ( 5 0 %)原发肿瘤和转移瘤至少缩小 2 0 %;4例( 2 5 %)保持稳定 ;4例 ( 2 5 %)原发肿瘤稳定而转移瘤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肝癌高发大国,患者约占世界总数的50%。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是非手术治疗肝癌的一线方案。然而由于TACE的局限性和肝癌的异质性,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逐渐受到关注与重视,有研究得出在适合TACE治疗范围内的中晚期肝癌人群中,HAIC的疗效优于TACE的结论。为此,本文回顾了HAIC和TACE治疗的历史,以及其分别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我国目前在HAIC治疗中所存在的弊端等;此外,对TACE治疗肝癌所存在的一些争议以及操作规范化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推进肝癌局部治疗的规范化,提高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经动脉间歇性热灌注化疗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经动脉间歇性热灌注化疗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材料与方法 在 30只新西兰大白兔大腿上建立VX2肿瘤模型 ,经股动脉插管 ,DSA证实肿瘤供血动脉后 ,分 3组 (每组 10只 ) ,分别给予常温 10 0ml生理盐水 +阿霉素 (ADM)灌注、6 0℃热盐水 10 0ml+ADM连续灌注、6 0℃热盐水 10 0ml+ADM间歇性灌注。灌注过程中 ,测量两 6 0℃热灌注组肿瘤组织内 4 3℃~ 4 5℃持续时间 ,灌注后即时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内ADM浓度。结果 ADM浓度 (μg/ml) :6 0℃间歇性灌注组 2 0 .6 2 2± 2 .2 78,6 0℃连续灌注组 14 .0 5 8± 1.973,常温灌注组 13.115± 2 .180。 6 0℃间歇灌注组与 6 0℃连续灌注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6 0℃连续灌注组与常温灌注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4 3℃~ 4 5℃持续时间 (min) :6 0℃间歇性灌注组 2 0 .0 0 0± 1.5 71,6 0℃连续灌注组 6 .10 0± 0 .6 74 ,6 0℃间歇性灌注组为 6 0℃连续灌注组的 3倍。两 6 0℃组兔的呼吸、心率、体温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 经动脉间歇性热灌注化疗方法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介入性热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