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脑恶性肿瘤在治疗上仍以综合治疗为主要手段 ,化疗是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传统的静脉全身化疗由于受到剂量的限制 ,肿瘤局部摄取量低 ,全身毒副反应大 ,影响其疗效。而经股动脉插管至颈内动脉灌注化疗 ,可将药物有效浓度灌注到肿瘤组织内 ,减轻全身毒性反应 ,延长药物在肿瘤内的滞留时间 ,有效发挥化疗药物的杀伤作用。但其不足的是颈内动脉插管导管口在眼动脉开口以下 ,大部分化疗的病人常常会出现眼部并发症 ,严重者甚至失明。近年来 ,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 ,微导管的应用 ,采用超选择将微导管插至眼动脉开口以上进行灌注化疗 ,…  相似文献   

2.
一、动脉内灌注:即通过导管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应动脉。使局部组织药物浓度更高,而全身药量减少,其局部效应及毒性决定于肿瘤类型、肿瘤血管状态、药物与肿瘤及正常细胞之间的接触时间、药物浓度和作用机理以及局部内环境(PH、PO_2和PCO_2),动脉内灌注方法的改进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组为单纯放疗组和放射治疗加化疗综合治疗组并随访3~24个月,观察临床及放射学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临床指标及X线片表现明显改善,综合治疗组X线Ⅰ级片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结论放射治疗结合经导管直接向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能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和药物效应,减轻全身毒性反应,有效缩小局部肿块。因此,采用放射治疗结合超选择性食管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单纯性肝动脉介入灌注化疗是一种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于肝动脉内,再注入化疗药物的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将化疗药直接灌注到供应肝脏血液的动脉血管内,使肝脏局部的药物浓度较全身化疗时高10倍以上,而全身其他部位的药物浓度不同时升高,从而显著提高疗效,减少了副作用[1]。因此,加强对患儿的护理指导,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3名肝母细胞瘤患儿实施心理干预,进行全程护理督导,均采取局部麻醉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5月~2006年3月确诊为肝母细胞瘤患儿,在我院行肝动脉介入…  相似文献   

5.
动脉灌注化疗的药物选择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选择灌注化疗药物时应考虑以下用药原则。①选择肿瘤敏感型药物。②不同抗癌机制药物相配伍。③选择药物配伍的种类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④浓度依赖型药物为首选。⑤抗癌药物配伍应注意不良反应。⑥灌注的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是以原型起作用的。⑦注意给药的顺序和疗程间隔。⑧注意给药个体化 由于患者的机体状况不同、肿瘤的不均一性,个别对待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⑨注意结合化疗药的药代谢动力学特点。⑩还应熟悉常用药物和常见肿瘤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防反流动脉导管药盒系统(PCS)灌注化疗治疗盆腔肿瘤的护理.方法 17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成功植入防反流PCS,并经动脉导管多次灌注化疗,做好植入药盒前后护理,掌握药盒穿刺使用的正确技术,及时处理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及保护药盒的方法.结果 17例经3 ~ 8次灌注化疗,均未发生留置导管堵...  相似文献   

7.
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是介入放射学中的一种,一般经股动脉穿刺后,将导管插至相应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和栓塞剂,适用于较大的中、晚期恶性肿瘤,不宜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也可用于部分转移性肿瘤,其疗效较静脉化疗为好,副作用小。自1987年3月至1994年12月,我院对1000余例患者进行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8.
针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易发生局部复发、肝转移以及传统全身化疗方法毒性大、疗效差等问题,解放军第309医院的科技人员经过10多年的研究,创立了手术切除及术中超选择肿瘤区动脉置泵术。该技术先在患身上建立一条从体表到肿瘤区域的药物“高速公路”,术后反复进行区域灌注化疗,并结合体外癌细胞药物敏感实验,显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有效地杀灭残余癌细胞。该技术可使化疗的全身毒性反应大大减轻,明显降低术后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的发生率,提高患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化疗是骨科常见肿瘤治疗中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由于药物对敏感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主要取决于药物浓度和有效接触时间,因此设法维持药物在肿瘤病灶局部尽可能高浓度、长时间的存在是提高局部治疗效果的关键[1].应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Seldinger式)配合皮肤小切口或外科手术直接将导管插入动脉埋置化疗泵(植入式药物输注装置),永久性局部灌注化疗通道即被建立[2],可重复进行化疗药物灌注,能对肿瘤实施较为规范的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研究晚期乳腺癌术前局部介入治疗与全身化疗的效果.方法 确定Ⅱb、Ⅲa、Ⅲb乳腺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前采用介入治疗方法者34例,全身化疗方法者38例.化疗药物均为表阿霉素、环磷酰胺、5-FU.每一疗程剂量分别为:表阿霉素40 mg/m2,环磷酰胺400 mg/m2,5-FU 500 mg/m2.局部灌注和全身化疗后再行乳腺癌根治手术.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介入治疗组共进行35次治疗,其中1例行2次治疗,其余均为1次,共灌注血管70支,胸廓内动脉和胸廓外动脉各35支.全身化疗组进行1 ~ 4个疗程,其中3例只化疗1个疗程,2例化疗4个疗程,其余均为3个疗程.化疗2周后,介入治疗组与全身化疗组数据比较,肿瘤及淋巴结明显缩小,而术前两组数据比较无明显变化.介入治疗组化疗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全身化疗组.介入治疗组与根治术平均间隔时间(16.1 ± 5.6)d,全身化疗组平均间隔时间(55.2 ± 13.7)d,介入治疗组明显较短.结论 ①晚期乳腺癌术前局部辅助化疗对肿瘤根治有显著效果.②经动脉新辅助化疗肿瘤及其淋巴结缩小快,与手术间隔时间短,全身不良反应轻,为手术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经导管肝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的栓塞的方法治疗肝癌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基本原理是在肿瘤局部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和栓塞肿瘤微血管,阻断肿瘤的血供,达到更有效地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我院自1994-11~1995-11月,对12例肝癌患者实施肝动脉灌注化疗、栓...  相似文献   

12.
有关化疗药物局部灌注治疗肝肿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至今已有较多报道[1~7] 。但这些研究的给药途径大多集中在经外周静脉、口服、腹腔注射、肝动脉及直接门静脉等,药物有单用一种的,也有多种联合应用以及结合应用栓塞剂的。研究结果大多证实了经肝动脉局部灌注治疗肝肿瘤的优越  相似文献   

13.
99mTcMAA灌注显像在输注泵导管注入化疗中的价值李方周前李冬晶经皮下植入式输注泵导管注入动脉内化疗是选择性或区域性化疗的一种,具有化疗首过效应高,全身毒性小的优点。利用所植入的泵经导管输入99mTc大颗粒聚合人血清白蛋白(MAA)进行灌注显像...  相似文献   

14.
口腔癌与其他全身肿瘤一样,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为了提高患者生存率,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对于不宜手术治疗的,我们通常采用经颈动脉插管局部灌注化学药物治疗。其方法是根据肿胀所在部位将导管通过颈外动脉分支插入颈外动脉特定平面,使化学药物最大限度地集中灌注于肿胀  相似文献   

15.
化疗泵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化疗药物对敏感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主要取决于药物浓度和有效的接触时间,因此设法使药物在肿瘤病灶局部尽可能地高浓度、长时间的存在,是提高局部治疗效果的关键。经皮下埋植化疗泵系统(SIPS)重复地进行化疗药物灌注,可大大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部分肿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经保留导管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胰腺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保留导管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胰腺癌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本文15例胰腺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后,将导管先端插进腹腔动脉干,然后把导管的体外段盘曲、固定在腹股沟韧带上方。术毕采用ADF方案经保留导管行腹腔动脉干区域性灌注化疗。结果 本文15例胰腺患者中,黄疸完全消退者8例,减轻者4例,总有效率80%(12/15);腹痛症状消失者9例,减轻者6例。食欲改善及体重有增加者共12例。生存期1,2,3年分别为9例、5例和3例。结论 本文结果表明,对胰腺癌的治疗,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明显优于全身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17.
胰腺癌是恶性度最高的实体肿瘤之一。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经动脉灌注化疗由于肿瘤局部药物浓度较静脉用药高,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改善疾病相关症状、延长生存期、减少肝转移及发生肝转移后的治疗上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在相关概念、禁忌证、适应证、术前准备、操作方法、术后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给出了较详尽的规范化建议,旨在帮助国内同行作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和解决胰腺癌经动脉灌注化疗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医学证据,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诊疗计划。  相似文献   

18.
恶性脑肿瘤患者在术后进行化疗,对加强疗效有一定作用。我院对4例恶性脑肿瘤术后患者,在X线电视导向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颅内动脉,导管再超选择到达原肿瘤病灶供血管,灌注化疗药物,以达巩固增强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王南  徐安辉  黄艳蓉  彭羚   《放射学实践》2011,26(12):1297-1300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灌注术(TAI)在治疗胰腺癌癌性疼痛中的地位及前景.方法:研究组胰腺癌病例26例,接受TAI治疗;对照组23例,接受规范性全身化疗及药物镇痛治疗.疼痛程度评估依据数字疼痛程度分级法(NPIS).结果:研究组病例分别接受了1~4次TAI治疗,疼痛缓解率随时间变化而波动,最高为73%,治疗结束8周后仅为...  相似文献   

20.
肝动脉灌注显像在肝癌化疗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放射性核素灌注显像在肝癌化疗时的作用。定量肝外灌注量,可从扫描图监测绝大多数全身和胃肠道反应。此外,扼要介绍局部化疗法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及血管收缩剂和微球对于提高化疗剂在肝脏肿瘤浓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