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病学杂志》2018,(11):1458-1458
尊敬的各位同道:中国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已经达到86.6%,心脑血管疾病是第一大致死病因。因此,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是改善我国慢病流行病学现状的重要突破口。心血管预防康复体系通过疾病管理模型和行为干预理论,将心血管多种防治措施有机整合,转变'医生主导的诊疗模式'为'医生和患者合作诊疗模式',为每位患者提供全面和个体化的监测、治疗、指导和随访策略。  相似文献   

2.
《慢性病学杂志》2018,(7):832-832
尊敬的各位同道:中国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已经达到86.6%,心脑血管疾病是第一大致死病因。因此,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是改善我国慢病流行病学现状的重要突破口。心血管预防康复体系通过疾病管理模型和行为干预理论,将心血管多种防治措施有机整合,转变'医生主导的诊疗模式'为'医生和患者合作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王俊聪)调查显示,中国血脂异常人群庞大,18岁以上血瞻异常人群达到2亿,面临床进行降脂治疗的患者的达标率仅34%。为增强患者对疾病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医生对血脂异常的管理及诊疗水平,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主办的“全民心血管健康行动”发起了“l850血脂达标工程项目”,该项目由阿斯利康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赞助。  相似文献   

4.
“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推行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是国家对医院医疗服务模式的要求。基于MDT诊疗模式及团队建设,提出3种MDT诊疗模式:基于单一病种MDT诊疗模式,基于多种疾病MDT综合诊疗模式,基于微创手术ERAS-MDT诊疗模式。并以某院为例,阐述了3种MDT诊疗模式的构建方式与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涉介重大疑难疾病"信息诊疗"服务的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院图书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便利的网络信息为一些重大疑难疾病患者提供“信息诊疗”服务已成为近年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重要课题。由于来医院就诊治疗的患者其学历、年龄、职业、居住地、家庭经济基础等及所掌握的医学常识多少的不同,对于身患一般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常常是“听医生的”,开点药、打个针完事。然而,对于一些重大的、特殊的、疑难性的以及危及生命的疾病,不同的患者有各自不同的需求。从日常许多咨询电话可以确认。医院图书馆涉介重大疑难疾病,为患者提供“信息诊疗”服务是患者们迫切需求的。因此。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和便利的网络信息,独立或配合主治医师涉足介入患者重大疑难疾病的“信息诊疗”就显得非常及时、重要,就能给诊疗中的病人及家属亲人般的感受。文章就“信息诊疗”涉介患者重大疑难疾病服务作一阐述,以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了解“信息诊疗”,不断提高其生存及生活质量,共享现代医学科学资源成果,同时求索和探讨、完善图书馆的“信息诊疗”服务。  相似文献   

6.
《爱丁堡宣言》指出:“患者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治疗某些疾病。”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医生的倾听技巧对患者不仅是一种诊疗手段,还是医生人性化服务的表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7.
人们生病到上一级医院就诊,总想上级医生能尽快地为自己作出正确的诊断,并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解除病痛。于是,有些人或其家人就“找关系”、“走后门”,要求上级医生如何为自己诊疗,却忽视了患者自己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作用,如就诊前自己的以往病历、辅助检查等相关资料携带不齐,就诊时病史述说不清,甚至隐瞒病史,就诊后不按医嘱要求服药、复查等。殊不知,疾病的诊疗需要详细的问诊、严格的体格检查和某些辅助检查、合理的治疗以及必要的复诊,  相似文献   

8.
"诊疗组"服务模式开展前后住院费用的比较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3月卫生部对天津第三中心医院开展的病人选医生这一诊治模式肯定和推广后,近年来,许多医院都实施了病人选医生这一诊治模式。某院是一家三级乙等妇幼保健专科医院,于2001年开展了门诊“病人选医生”这一诊治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和探索,于2003年10月全面开展以“病人选医生”为基础的“诊疗组”服务模式,即病人的门诊和住院诊治均由其选的同一诊疗组服务的模式,其在诊治中所产生的费用归属于该诊疗组,诊疗组效益在考核其医疗质量的同时,直接与诊疗组的收入和成本相关,由此对病人住院医疗费用的统计分析,能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这一诊治模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定国 《健康世界》2011,(11):26-27
医生给患者下诊断常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或下尿路感染等名称。究竟呼吸、消化、泌尿器官的这些“管”“道”中,哪些是“上”哪些是“下”呢?不少人对此并不清楚。了解何谓“上”何谓“下”,对于疾病的诊疗和预防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资源的应用效能,提高门诊诊疗效率和患者就诊效率,有效缓解门诊“三长一短”的现状.在门诊传统诊治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门诊医患互动诊疗新模式,实现科学分诊和交替诊治,开辟患者就诊新流程。就医患者因此避免了相互间的影响,缩短了滞留门诊的时间:医生因此减少了大量的“非技术性”工作,诊疗科室改变了工作中时闲、时忙效率低下的状况。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一) 我国传统医学对疾病的诊断,主要凭医生的直接观察和病史调查,经过综合分析,作出诊断和治疗。诊断方法是“望”、“闻”、“问”、“切”西医传入后,也只是借助简单的诊断工具进行听诊,触诊和简单的化验。总之离不开用手、口、耳、眼、脑。医生自身的素质,包括学识、技能、经验和品德在诊疗中起着决定作用,医生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医生和病人都有很强的“名医”意识。医生十分重视广采博闻,增厚知识基础,更十分重诊监察经验的积累和道德情操的陶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取跻身“名医”行列;病人求医也看重医生的名望、得“名医”诊疗便感到莫大的安慰。这种“名医”意识对医学的进步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应当充分肯定。当然由于医生感官直觉的局限性,有些疾病特别是比较疑难疾病往往难以发现,难以认识,难以诊断。因此现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血管专科医生的吸烟状况与临床诊疗之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调查514名心血管专科医生的吸烟状况及相应的诊疗行为,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参与调查医生的经常吸烟率8.9%,偶尔吸烟率12.3%,戒烟率4.1%及从不吸烟率74.7%,其中吸烟者以男性为主。经常吸烟医生相对其他医生,对患者询问吸烟史及处方戒烟的OR值分别为0.35(95%CI:0.17~0.73)和0.45(95%CI:0.25~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低心血管专科医生的吸烟率,有助于发挥医生对吸烟患者的控烟作用。  相似文献   

13.
声音     
《大众医学》2012,(4):4-4
卫生部:微博诊疗不可靠 2011年时兴微博.许多卫生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也都开了微博。就此,卫生部不久前指出.通过微博传播医学科普知识是好事.但是不能通过微博进行诊疗活动,看病必须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有关人士解释说,疾病很复杂,患者很多时候的描述并不确切。仅依据其“一面之词”,医生很难得出正确判断。正式诊疗中.医生不仅要询问病人的症状,观察其体态、外观、精神状态等,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下,形成了医院以医疗为中心的传统的思维观念,不但为医患双方所接受,而且成为医院的行为准则。以医疗为中心实质上就是以疾病为中心,其主要弊端是只看到了疾病,而忽视了患病主体——人。因此,医患之间是“治病”这一主题把双方维系在一起,无形中冲淡了人与人之间平等、博爱等内涵及医务人员为病人全心全意服务的根本宗旨。在这一思维定式下,病人去医院治病,总感到有求于医院和医生,是去看“医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对医生的尊崇心态,而医护人员为病人诊治疾病就有一种恩赐的心态。这样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就自然形成了“病人围着医院转的局面”。上述弊端  相似文献   

15.
中医体质创始人王琦教授于2005年提出了“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这一新兴诊疗模式是以体质、疾病、证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前提,在“体病相关”和“体质可调”理论为依据下,以辨体论治为核心的新型临床诊疗体系.它根源于传统理论,运用于临床实际,是将体质研究成果切入临床应用的新的思维模式,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环境的复杂、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体检筛查水平的提高,疾病发生、检出率大幅提高,医院人满为患,医疗压力剧增.挂号难、排队长让患者们“满腹怨言”,但同时,任务重、压力大也让医生们一肚子“苦水”.为了尽可能多地服务患者,医生们往往加班加点、马不停蹄,快而更快地提升问诊速度.在本刊采访的很多“快节奏”中,倪笑玲主任却独树一帜,强调了她在为患者诊疗中的“慢节奏”.  相似文献   

17.
医政谈话是指医政管理工作者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原则,促进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并体现在临床诊疗服务活动中,无论在对疾病的了解,还是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医疗费用的产生等方面,达到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医患之间在诊疗疾病、促进健康的共同目标下,达到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的良好氛围,强化医生对患者的责任心和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为提供有效的临床服务、构建医患和谐、保障医疗安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学科不断细分,我国各家医院门诊逐渐从以往大内科、大外科的“一对多”诊疗模式转为专病、专科的“一对一”诊疗模式。但是“一对一”诊疗模式有其自身局限性,无法解决疑难杂症就诊不同专科的问题、患者来回奔波的困境。多专科协作诊疗的“多对一”诊疗模式是目前国际上积极倡导的新模式,其能给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性、针对性的诊疗,但又因其人力成本高、不固定性强等特点,较难提高服务能力。对我国医院门诊的多专科协作诊疗模式进行现状分析,总结实践经验,为我国多专科协作诊疗模式的今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作为医生,王建安为致力于推动浙江省乃至全国心血管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他在省内最早全面开展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性诊治工作;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只看普通专家门诊,坚持用最规范的诊疗方案造福于广大病患,同时开设网络诊室和热线电话,方便患者就医;他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绿色通道”,推行“一日冠脉造影”;他在国内最早开展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衰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医疗实践中,医生以“生物医学模式”为指导,认为疾病是某种或某些生物学变化的结果,同一疾病的病理机制基本相同,因而临床表现和干预处理必然相仿。在服务理念上,实行“以疾病为中心”。例如:口腔科医生经常会碰到舌痛症(glossodynia)患者,是发生在舌部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候群,可由全身系统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