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下腹横切口不缝合脂肪层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01—2018-03间中牟县人民医院实施下腹横切口剖宫产手术的110例产妇分为2组,常规组(60例)按常规方法逐层缝合切口,观察组(50例)不缝合切口的脂肪层。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及切口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缝合剖宫产术腹部横切口时,不缝合切口脂肪层,可缩短手术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高、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部Ⅲ类切口采用全层缝合法与传统分层缝合法关腹的效果,以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 2004年4月~2011年3月行急诊开腹手术且符合Ⅲ类切口标准的患者298例,观察组162例采用全层缝合法关腹,对照组136例采用分层缝合法关腹。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0.9 vs.129.7,90.8 vs.115.3,P>0.05)。观察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22.2%vs.11.0%,P<0.05),术后早期(48 h内)下床活动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38.3%vs.72.1%,P<0.01),平均拆线时间延长(15.4 vs.8.4,P<0.01)。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1例(13.0%),对照组50例(3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切口感染、全层裂开、窦道形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切口脂肪液化、切口疝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两组术后各种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层缝合能降低腹部Ⅲ类切口感染、窦道形成、全层裂开的发生率,但拆线时间延长,术后疼痛感更明显,早期下床活动者减少,更适用于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皮下美容缝合技术在剖宫产术后切口处理中的应用。方法: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152例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技术,观察组采用皮下美容缝合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切口愈合等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5%,对照组为8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d、30d两组VAS评分呈下降趋势,观察组相同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瘢痕增生率、瘢痕宽度、瘢痕最薄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95%、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甲级为97.37%,而对照组为93.42%,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美容缝合技术用于剖宫产可有效提高切口愈合质量,显著改善瘢痕形成和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皮下脂肪层较厚产妇不缝合剖宫产腹部横切口皮下脂肪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10-2019-01间行腹部横切口剖宫产的187例皮下脂肪层较厚的产妇,依据不同切口缝合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94例不缝合切口皮下脂肪层,对照组93例常规缝合切口皮下脂肪层。比较2组切口缝合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甲级愈合率。结果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甲级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皮下脂肪层较厚产妇的剖宫产腹部横切口不缝合皮下脂肪层,能缩短切口缝合时间,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切口甲级愈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切口内逐层连续缝合与切口内逐层间断缝合在老年髋部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4-01—2017-03完成的158例髋部手术,将患者按手术单双日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81例)切口内逐层连续缝合,再行皮内缝合;对照组(77例)切口内逐层间断缝合,最后丝线间断缝合。结果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为(8.5±1.2)min,对照组为(13.4±2.5)min。观察组术后切口渗血(5.2±2.0)ml,对照组为(25.8±5.4)ml。观察组术后至下床时间为(2.8±1.5)d,对照组为(5.6±2.3)d。观察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明显切口瘢痕;对照组72例切口一期愈合,4例出现线结反应,1例浅表切口感染,4例瘢痕明显。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更短、术后切口渗血量更少、术后至下床时间更短、切口一期愈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手术切口采用可吸收线皮内及皮下连续严密缝合后愈合良好,可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术后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可吸收缝线缝合及传统三层缝合对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后切口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直肠癌APR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术中采用聚对二氧环己酮Ⅱ(PDSⅡ)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对照组采用普通丝线进行三层间断缝合。比较两组切口愈合率、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创面肉芽组织情况以及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4 w切口愈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3 d和术后1 w时切口创面肉芽组织VEGF和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肉芽组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切口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6.67%、17.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DSⅡ可吸收缝线用于直肠癌APR术中切口缝合,有助于改善创面愈合情况及缩短术后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美容缝合法对会阴侧切愈合以及切口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月笔者医院行会阴侧切术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密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30,会阴外缝合技术)及观察组(n=30,皮下美容缝合法),统计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切口肿胀程度、疼痛程度、美观满意度及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例数、手术缝合时间、平均出血量、肿胀程度及线结反应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产妇VAS为(3.67±2.24)分,对照组为(5.12±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切口甲级愈合较对照组多,美观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美容缝合法应用于会阴侧切术中,切口愈合效果较佳,具有美观、操作简单、舒适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康派特医用胶粘合与常规皮内缝合法修复甲状腺手术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甲状腺手术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3例)给予康派特医用胶粘合,对照组(63例)给予常规皮内缝合,观察统计两组的临床指标以及切口愈合外观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切口闭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术后第1天疼痛情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无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切口术后皮肤愈合好,不见明显瘢痕,对照组术后切口处可见到一条细线样瘢痕,经外观满意度评分,实验组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切口缝合中应用康派特医用胶粘合可以获得较常规皮内缝合更好的临床效果,可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缩短切口闭合时间,不遗留明显瘢痕,可达到理想的外观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皮下间断内翻缝合法在四肢手术切口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50例四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皮下间断内翻缝合法和传统单纯对合缝合法缝合皮下组织,对切口愈合情况、瘢痕面积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脂肪液化、线头冒出、皮下硬结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瘢痕面积之差(50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使用间断内翻缝合法较传统的单纯对合缝合法更能提高切口愈合质量,提高患者对切口的远期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皮肤减张闭合器缝合与传统缝合对剖宫产产妇切口美观度以及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纳入笔者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112例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缝合方式,观察组产妇应用皮肤减张闭合器缝合。比较两组产妇术后1周、术后1个月切口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y score,VAS)]评分,切口愈合情况(创面闭合时间,术后2周甲级愈合率),术后3个月瘢痕遗留情况(瘢痕增生发生率、瘢痕厚度、瘢痕宽度)以及切口美观程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闭合时间小于对照组,术后2周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瘢痕增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瘢痕厚度、瘢痕宽度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美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传统缝合,皮肤减张闭合器缝合可有效改善术后切口疼痛,利于切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美观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杨静  黄金 《护理学杂志》2011,26(14):32-34
目的探讨水胶体拉合免缝法在老年患者二期愈合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老年腹部手术后二期愈合切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于二期愈合切口换药处理至红色期创面后,分别采用水胶体拉合免缝法和传统缝合处理,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时间、疼痛程度、换药费用.结果 两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联合改良皮内缝合法对剖宫产切口愈合及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于笔者医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116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8例。两组均采用改良皮内缝合法缝合切口,缝合后对照组给予剖宫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rb-bFGF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血清指标、疼痛评分以及随访6个月时产妇瘢痕情况和外观满意度。结果:术后,两组均未出现丙级愈合,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接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切口完全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渗液、皮下硬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进的美容缝合方法在创伤和整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8例创伤和整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采取改进的美容缝合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采取传统缝合方法,观察组56例,采取改良真皮内翻缝合,修剪切除碎裂的皮下软组织,保持创缘整齐,在逐层缝合至真皮时,评估表皮的合拢情况,评估缝合口的张力;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缝合效果、切口愈合效果及切口瘢痕满意率。结果:1观察组切口缝合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切口缝合总有效率为84.62%;经χ2检验,观察组切口缝合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100.00%,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2.31%;经χ2检验,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切口瘢痕满意率为96.43%,对照组切口瘢痕满意率为76.92%;经χ2检验,观察组切口瘢痕满意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真皮内翻缝合在创伤和整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促进切口愈合,提高切口愈合质量,减轻切口愈合瘢痕的形成,切口瘢痕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全层连续缝合法和分层缝合法在急诊腹部手术中的切口愈合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急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层缝合组和分层缝合组,比较2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效果。结果全层缝合组的关腹时间短于分层缝合组(P=0.000),但在切口液化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总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2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6例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全层缝合组10例,分层缝合组16例)的患者中,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1例)和铜绿假单胞菌(7例)。结论相较于分层缝合法,急诊腹部手术中采用全层缝合法既不增加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又节省手术时间,对于危重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应用改进缝合技术对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腹部横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将148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8例)和观察组(n=80例)两组,对照组患者手术缝合实施皮肤及皮下脂肪全层缝合,观察组实施横切口皮内缝合而不缝合脂肪层的改良技术。对两组手术切口缝合时间,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愈合等指标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切口平均缝合时间、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3个月随访,对照组9例腹壁切口瘢痕较大,见针眼瘢痕或有蜈蚣脚样瘢痕,无腹壁疝发生。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均无无红肿及硬结,皮肤切口平整,仅留一条粉红色细线状疤痕,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改良缝合技术可有效降低脂肪液化发生率,愈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皮下组织放置负压引流不予缝合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60例接受妇产科手术的肥胖患者分为2组,各80例。观察组在腹壁切口皮下组织中放置负压引流不予缝合,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方法。观察2组切口缝合时间、住院时间、切口Ⅰ期愈合率和ⅠⅠ期缝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腹壁切口缝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ⅠⅠ期缝合率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切口Ⅰ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的肥胖患者,腹部切口皮下组织放置负压引流不予缝合,可减少缝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有效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锚定双向锯齿缝线在腰椎手术切口闭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83例拟行后路腰椎手术的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3例为Quill可吸收自封缝线双向逐层缝合切口至皮内,对照组40例为强生爱惜康缝线逐层缝合至皮内,两组皮肤最终由"U"形钉缝合表皮切口,术毕统计手术切口的长度,缝合所需的时间;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术区引流量及住院期间换药次数。结果实验组缝合所需时间、术区引流时间及住院期间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中有1例发生切口局部渗出,切口不愈合,给予清创缝合后正常愈合。两组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切口红肿、流脓,其他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锚定双向锯齿缝线具有提高手术效率、缩短缝合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期间换药次数等优势,可广泛在脊柱类开放性手术缝合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美容缝合法在小儿疝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择32例小儿疝手术作为治疗组,另外选择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儿术中切口采用美容缝合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缝合,术后半年对患儿进行随访,并对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评估,作统计学分析。结果:62例患儿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治疗组30例(93.75%)患儿切口愈合为线状,瘢痕不明显,患儿家长对切口愈合情况十分满意,2例(6.25%)切口稍有瘢痕增生,与手术后切口受到污染有关,患儿家长对切口不满意。对照组患儿切口20例(66.67%)有切口缝线痕迹,切口有部分瘢痕增生8例(26.67%),家长对切口愈合情况不太满意,另2例(6.67%)切口愈合良好,家长对切口十分满意。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儿疝手术中应用整形美容法缝合切口,术后切口愈合理想,患儿家长满意度高,切口愈合后无缝线瘢痕。美容缝合法缝合小儿疝切口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研究急诊手术腹部正中切口关腹时腹膜缝合与否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上消化道穿孔、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不同的关腹方法分为二组,采用缝合腹膜法为观察组,不缝合腹膜法为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比较二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手术切口相关指标及术后切口恢复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的关腹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63,P=0.000),而观察组术后的感染机率、住院天数、感染后伤口愈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t=-19.404、-20.172,P=0.044、0.000、0.000)。对照组中二例患者因切口裂开进行了再次手术。结论在普外科,急诊手术时腹部正中切口关闭腹膜能减少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以及术后感染切口的再手术率、愈合时间、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采用不同子宫切口缝合的方式对切口瘢痕憩室形成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子宫切口缝合方式将86例产妇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单层连续缝合子宫切口,观察组应用双层连续缝合子宫切口。回顾性分析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24 h总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形成率低于对照组,憩室容积小于对照组,憩室肌层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双层连续缝合子宫切口,可促进切口愈合,降低切口瘢痕憩室形成率和减轻瘢痕憩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