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嗓音学特征.方法 应用美国Kay公司的MDVP 5105软件对16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手术前、后嗓音声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16例(100%)患者声学参数基频、频率微扰、振幅微扰及最长声时平均值与术前明显改善(P<0.050,主观感觉满意.结论 Ⅰ型甲状软骨成形术对改善单侧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侧声带囊肿与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后的嗓音声学分析指标变化特点。方法 单侧声带囊肿和声带息肉患者各25例,嗓音显微外科手术前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行嗓音主观评分及客观声学检测,比较结果。结果 手术前,声带囊肿组的最长发声时间(MPT)较声带息肉组小(P<0.05),两组患者嗓音障碍指数(VHI-10评分)、嗓音嘶哑度评分(GRBAS)及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声带囊肿组GRBAS评分及jitter、shimmer和NHR比声带息肉组高(P<0.05),两组患者VHI-10分级、MPT和F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VHI-10评分、GRBAS分级、MPT、F0、jitter、shimmer及NHR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声带囊肿对患者声门闭合功能的影响较单侧声带息肉大,手术后声带息肉患者的嗓音嘶哑度及粗糙度较声带囊肿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人胶原声带注射治疗周围性单侧声带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胶原声带注射治疗周围性单侧声带麻痹的效果。方法:在强化局麻或全麻支撑喉镜下,对6例单侧声带麻痹病人行人胶原患侧声带注射。评估注射前后声带位置、声嘶改善状况及声学参数变化。结果:6例中5例术后声嘶明显改善,患侧声带移向正中位,声门关闭良好;1例声嘶改善不明显,患侧声带位置无变化。6例皆未出现不良反应。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标准噪声能量(NNE)值术后明显下降,最大声时(MPT)延长,经统计学处理均有统计学意义;谐噪比(H/N)得到改善。结论:人胶原声带注射治疗单侧声带麻痹是一种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安全、病人痛苦小、价格低廉、易于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改良杓状软骨内收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2007年12月22例行改良杓状软骨内收术的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误吸指数、主观听感知评估参数(GRBAS)、声学检测参数[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最大声时(MPT)、平均气流率(MFR)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例患者术后误吸指数分值较术前明显下降,GRBAS评估各参数比术前明显下降,声学检测各参数(F0、jitter、shimmer、NNE)较术前明显降低,最大声时明显延长,平均气流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改良杓状软骨内收术是一种治疗单侧声带麻痹有效的声带内移术,既可恢复良好的发声功能,又可缓解误吸。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应用自体甲状软骨植入I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 对32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于局麻下行甲状软骨板开窗,取自体甲状软骨植入(置于甲状软骨内软骨膜与甲状软骨板之间,缝合固定),使患侧声带内移;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分别行电子喉镜检查、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评估及嗓音声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侧声带小息肉患者术后声休时间对嗓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筛选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部中拟行单侧声带小息肉手术的患者120例,术前予以嗓音卫生宣教,指导患者发声方法训练,并完善相关嗓音声学分析,包括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最长发声时间(MPT)、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SI)、粗糙声/气息声/嘶哑声(RBH)、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等,所有患者术前各嗓音声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40例。3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术后行绝对声休,其中A组术后声休3 d, B组术后声休7 d, C组术后声休2周;各组患者声休结束后予以8周的嗓音训练。术后3、6个月复查时对各组患者行嗓音声学分析,分析各组间嗓音声学参数的差异性,并与术前各嗓音声学参数进行对比。结果 (1)术后3、6个月,各分组嗓音训练后Jitter、Shimmer、VHI、RBH均明显下降,MPT、DSI明显上升,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个月,A组和B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一侧膈神经上根联合舌下神经甲舌肌支选择性喉返神经修复术(以下简称选择性喉返神经修复术)对双侧声带麻痹患者气道和嗓音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选择性喉返神经修复术的39例资料完整的双侧声带麻痹患者的病例资料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频闪喉镜、嗓音主观评估、声学参数、喉肌电图及肺功能检查,并进行至少2年随访,评价疗效及安全性。声音总嘶哑度评分及VHI-10评分数据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声学参数[包括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最长发声时间(MPT)值和肺功能参数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及出血各1例。术后4~8个月,所有患者发音时声带均可内收,35例患者吸气时声带达到中、重度的外展运动,2例始终仅轻度外展,2例无外展运动,中度以上运动幅度的恢复率达89.7%(35/39),并顺利拔管,随访2年无变化。术后12个月时嗓音总嘶哑度G及VHI-10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声学参数Jitter、Shimmer、NHR及MPT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个月,患者肺功能大部分参数恢复到正常参考值水平,术后12个月最大吸气压力(PImax)值仍略低于正常水平,但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值均<0.05)。术后12个月时患者肌电图资料显示,37例患者吸气时双侧环杓后肌均呈干扰相电位,发音时双侧甲杓肌亦为干扰相电位,其中2例还存在明显错向电位。2例外展功能恢复不佳者环杓后肌电位明显较弱。长期随访仅1例外展运动幅度减弱,但不影响呼吸功能。结论本研究采用选择性喉返神经修复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恢复生理性声带外展内收运动的成功率高、疗效稳定、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Nd:YAP激光杓状软骨切除术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Nd:YAP激光杓状软骨切除术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的疗效。方法2003年7月~2005年2月收治双侧声带麻痹患者9例,于支撑喉镜下应用Nd:YAP激光行右侧杓状软骨切除术,术前及术后3月以Dr.speech 4.0记录并分析嗓音频率微扰值(Jitter)、振幅微扰值(Shimmer)、标准声门噪声能量值(NNE)、最长声时(MPT)等4个主要参数,术后随访13-29月。结果 8例患者于术后1~3月拔管,1例于第二次手术后2月拔管。术后的噪声参数显示,Jitter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Shimmer、NNE、MPT等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Nd:YAP激光杓状软骨切除术是治疗双侧声带外展麻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蒂胸骨舌骨肌瓣转入声门旁联合杓状软骨内移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 不适合行喉返神经探查修复术的单侧声带麻痹19例.在甲状软骨板正中旁开0.5 cm裂开甲状软骨板,在杓状软骨内收固定的同时将带双蒂的胸骨舌骨肌瓣转入患侧声门旁内.治疗前后以电子喉镜、频闪喉镜、嗓音听评委主观评估、声学参数客观分析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侧声带膜部及声带突部术后即刻均明显内移,声带体积增大,发声时增大更为明显.术后2个月声门后裂隙消失6例,缩小13例;12个月后嗓音总嘶哑度评估:恢复正常6例,轻度声嘶12例,中度声嘶1例,较术前明显好转,采用等级资料数据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4.062,P<0.01).术后12个月的声门后裂隙、嗓音总嘶哑度与术后2个月比较无明显区别(P值均>0.05).术后2个月及12个月声学客观指标的4个参数(基础频率、频率微扰、振幅微扰和谐噪比)平均值均明显小于术前,最长声时明显长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2个月与2个月比较上述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双蒂胸骨舌骨肌充填联合杓状软骨内移喉成形术治疗不适合行喉返神经探查修复术的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创伤小,无排异反应,远期效果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嗓音学分析方法评估单侧神经性声带麻痹患者的嗓音特征,探讨动态喉镜记波扫描(videostrobokymography,VSK)在评价声带麻痹患者声带振动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2例单侧神经性声带麻痹患者及30例嗓音正常对照者分别进行嗓音学检测,并进行动态喉镜检查生成喉记波图像,分析两种方法在诊断声带麻痹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嗓音学分析显示,单侧神经性声带麻痹患者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频(F0)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声谱图主要见中频、高频区谐波声能减弱或消失,二、三共振峰(F2、F3)基本消失,噪声成分明显增加;低频区谐波及共振峰(F1)仍存在,呈现不规则、中断现象;最长发声时间(maximun phonation time,MPT),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SK图像中,正常对照组声带相位均基本对侧,黏膜波正常开放商为0.48;声带麻痹组的声带闭合相均未见声门闭合,开放商均为1。结论嗓音学分析可客观评估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嗓音特征。VSK是一种评价检查声带振动功能的有效方法,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1.
单侧声带麻痹和其它原因导致的声门关闭不全患者手术治疗首选1型甲状软骨成形术。为了评估1型甲状软骨成形术后喉功能恢复情况,共对44例患者行1型甲状软骨成形术,男性16例,女性28例,年龄22~84岁。其中26例行左侧甲状软骨成形术,17例行右侧甲状软骨成形术,1例行双侧声带内移术。手术过程如下:在患侧的甲状软骨中部即声带水平开一窗口,窗口的大小因人而异,平均为4×10mm,内侧的甲状软骨膜完整保留,在电视喉镜引导下将楔形的硅胶模型植入使声带内移。在术前、术中、术后1天、1周、1月和3月分别行喉镜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联合同侧声带外移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5例双侧声带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颈外径路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联合同侧声带外移,观察术后临床效果和术前、术后6月患者的声学参数(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和最长声时(MPT).结果 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均显著改善,5例患者均成功1次拔管,平均拔管时间(18.67±4.83)d,发音质量无显著下降,术后随访6月无严重误吸、创面肉芽、再狭窄发生.术后6月患者的F0、jitter、shimmer、NNE显著降低,而MPT显著延长,P<0.05.结论 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联合同侧声带外移治疗双侧声带麻痹临床效果好,无明显并发症,显著改善患者的声学参数和最大声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国际音标元音(a)和a∶的选择对声学测试参数的影响.方法:53例喉病患者,分别发元音(a)和a∶,进行声学分析,测试基频(Fo)、基频微扰(Jitter)、幅度微扰(Shimmer)及声门噪声能量(NNE)几个参数.结果:两组元音间,Fo、Jitter、Shimmer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但受试者发a∶音时的NNE值明显低于(a)音,两音间差异呈极显著性(P<0.01).结论:元音不同,声门闭合度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声学测试的参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两种主观评估方法和嗓音声学分析法评估54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嗓音特征,并探索其相关性。方法对54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嗓音声学分析以及简化嗓音障碍指数(VHI-10)和GRBAS主观评估,分析三种评估方法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嗓音声学分析显示,声带麻痹组的最大声时(maximum phonatory time,MPT)仅为对照组的1/3左右,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标准化噪声能量(NNE)均较对照组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间F0差异不明显。不同GRBAS分级中,VHI-10分值在1、2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1、3级间和2、3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相关性方面,F0与其余各指标皆不相关;jitter、shimmer与除F0外的各主客观指标均相关;NNE除与jitter、shimmer相关外,与主观指标R和VHI-10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47和0.331;MPT除与jitter、shimmer相关外,与主观指标的相关性均较高,与VHI-10和G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8和-0.466;GRBAS系统中,G与除F0、NNE外的各项指标均显著相关;R与除F0外的各项指标均显著相关;B与G类似,与除F0、NNE外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的相关性;VHI-10与除F0外的各指标均显著相关,但以MPT和G、R最显著。结论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三种嗓音评估方法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全面的嗓音评估需采用综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对嗓音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患儿手术前后临床资料与130名正常儿童的文献资料。分别将术前患儿与正常儿童行多维嗓音分析检查对比分析,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患儿手术前1天、术后半个月及术后1个月行嗓音学对比分析。对比元音/a/的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振幅变化系数(v Am)、噪谐比(NHR)、嗓音紊乱指数(VTI)的变化。结果 (1)所有患儿术前较术后半个月比较,F0、Jitter、Shimmer、NHR、v Am升高,VTI降低,其中v Am、VT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0、Jitter、Shimmer、N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所有患儿术前较术后1个月比较,Jitter、Shimmer、NHR、v Am升高,F0、VTI降低,其中Shimmer、v Am、N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0、VT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前患儿与正常儿童之间F0、Jitter、Shimmer、NHR、VTI无明显差异(P&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微瓣显微缝合技术在喉良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6例患者,其中声带任克氏水肿12例,声带广基息肉24例,声带囊肿10例,手术中利用微瓣技术,在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保留声带微瓣并进行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声带黏膜的显微缝合。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频闪喉镜检查,并进行嗓音GRBAS评估、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 VHI) 主观评分及客观嗓音分析,主要为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最长发声时间(maximun phonation time,MPT)及嗓音障碍严重程度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安全切除病变组织后,保留声带黏膜微瓣,均成功的进行了支撑喉镜显微镜下的显微缝合声带黏膜,术后患者声带黏膜光滑,声带闭合情况良好,黏膜波接近于正常;主客观嗓音分析提示患者嗓音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对于声带良性病变合适的病例,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微瓣显微缝合技术有利于患者声带黏膜的保护,术后患者嗓音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嗓音主客观分析在嗓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嗓音主客观分析在嗓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利用计算机嗓音声学分析系统及电声门图仪同步检测50例正常受试者、139例嗓音疾病患者(包括声带息肉73例、声带小结14例、慢性声带炎31例、声带囊肿10例、声带任克水肿11例)的嗓音声学分析与电声门图的参数值,并采用声音嘶哑评估标准GRBAS系统中的总嘶哑度G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主观听感知评估。结果嗓音疾病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准化噪声能量(NNE)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大,谐噪比(HNR)及信噪比(SNR)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主观听感知评估嗓音总嘶哑度加重,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及NNE值逐渐增大,HNR和SNR值逐渐减少。结论嗓音客观分析参数与主观听感知评估具有一致性,客观评估能反映主观听觉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声带内注射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远期疗效。方法  2 0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将取自体腹部的脂肪颗粒注射到麻痹侧声带 ,使声带隆起 ,声门闭合 ,恢复嗓音功能 ;所有病例均随访 12个月以上 ,并按术前及术后即刻、近期 (3~ 6个月 )、远期 (>12个月 )通过电子喉镜以计算机软件测得患侧与健侧声带上表面面积比为参数代表患侧声带大小变化指标 ,并用嗓音疾病评估仪进行嗓音声学测试分析。按术前嗓音声学测试结果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3组 ,采用自身对照统计分析结果。结果 注射后麻痹侧声带相应体积较术前明显增大 ,但随时间推移 ,麻痹侧声带内的脂肪部分吸收 ,麻痹侧声带体积逐渐减小 ,而术后近期各组及远期中重度声嘶组测得的麻痹侧声带相应体积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 ,轻度声嘶组远期测得的麻痹侧声带相应体积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声学测试客观分析 ,注射后较注射前嘶哑程度明显好转 ,随时间延长嘶哑程度有所下降 ,但术后近期及远期嘶哑程度接近。直接反映声门闭合程度的噪声能量在注射脂肪后较注射前明显下降 ,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 ;随时间延长噪声能量稍升高 ,但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 ,且术后近期及远期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自体脂肪声带内注射治疗单侧声带麻痹是可选择的有效方法 ,其远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raat软件及嗓音障碍严重程度指数(dysphonin severity index,DSI)对改良杓状软骨内收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疗效评估的意义。方法 65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均于患侧行改良杓状软骨内收术。全部病例于手术前及术后3月、12月分别行DSI分析及以Praat软件分析基频(fundamental frequency,F0)、声音强度(intensity)、噪谐比(NHR)、基频微扰[包括:局部基频微扰(jitter local)、局部绝对基频微扰(jitter local absolute)、基频微扰间期系数5(jitter ppq5)]、振幅微扰[包括:局部振幅微扰(shi mmer local)、局部振幅微扰dB(shi mmer localdB)、振幅微扰间期系数5(shi mmer apq5)]。结果术后3月、12月患者F0、NHR、jitter local、jitter local absolute、jitter ppq5、shi mmer local、shi mmer local dB、shi mmer apq5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月、12月声音强度(intensity)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月、12月DSI值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均为P<0.05)。术后12月上述所有指标与术后3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Praat软件及DSI可客观、有效地评估改良杓状软骨内收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该术式治疗单侧声带麻痹远期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国际音标元音和a:的选择对声学测试参数的影响。方法:53例喉病患者,分别发元音和a:,进行声学分析,测试基频(Fo)、基频微扰(Jitter)、幅度微扰(Shimmer)及声门噪声能量(NNE)几个参数。结果:两组元音间,Fo、Jitter、Shimmer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但受试者发a:音时的NNE值明显低于音,两音间差异呈极显著性(P<0.01)。结论:元音不同,声门闭合度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声学测试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