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选取地塞米松和P物质分别代表内分泌和神经因素,研究了它们单独作用及共同作用时对L4、L5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I、Ⅱ层CGRP免疫反应性的影响,并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处理;同时用热板测痛法测量了痛阈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地塞米松尾静脉注射后痛阈升高,L4、L5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I、Ⅱ层CGRP免疫反应减弱,提示地塞米松可能有抑制痛觉信息一级传入的作用;②P物质鞘内注射后痛阈降低,L4、L5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I、Ⅱ层CGRP免疫反应增强,P物质可能有促进痛觉信息一级传入的作用;③地塞米松和P物质共同作用后痛阈有所降低,L4、L5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I、Ⅱ层CGRP免疫反应强度价入二物质单独作用之间,似乎二者的作用发生了“中和”,但免疫反应仍较对照组增加。结果提示:痛觉的一级传入可能受神经-内分泌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GC)过量/耗竭后,对大鼠痛域、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6只大鼠分为地塞米松(DEX)组和糖皮质激素(GC)耗竭组,分别腹腔注射应急量DEX和预先切除双肾上腺后经胃管给予Ru 486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测定大鼠痛阈,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两组脊神经节及脊髓后角CGRP的反应强度。结果DEX组,痛阈升高,L4、L5脊神经节CGR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为17.30±0.52,细胞体染色平均光密度值(OD)为0.1576±0.0062,脊髓后角Ⅰ、Ⅱ层OGR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OD值为0.1301±0.0011;GC耗竭组,痛阈降低,L4、L5脊神经节CGR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为32.83±0.49,细胞体染色OD值为0.3122±0.0045,脊髓后角Ⅰ、Ⅱ层CGR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OD值为0.2658±0.0080。结论糖皮质激素过量时,大鼠痛阈升高,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CGRP免疫反应减弱;而糖皮质激素耗竭后,大鼠痛阈降低,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CGRP免疫反应增强,提示糖皮质激素有抑制痛觉信息一级传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到,大鼠脊髓内第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5)主要分布在背角Ⅰ~Ⅲ层内;行单侧背根(L1~L6)切断术后,未见术侧mGluR5免疫反应性明显变化;脊神经节内仅见极少数神经元呈mGluR5免疫反应弱阳性。由此提示,脊髓背角内mGluR5的主要来源为非一级传入神经元。免疫电镜研究显示,在脊髓背角浅层内,mGluR5主要定位在部分神经元胞体和大量树突内,并常见部分含mGluR5的树突与具有一级传入C纤维终末形态特征的轴突终末构成突触小球。mGluR5在脊髓背角浅层内的超微定位特征表明,脊髓背角内的mGluR5可能主要作为突触后受体介导或调节谷氨酸传递一级感觉(包括痛觉)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K物质于1984年首先从猪脊髓中分离出来,其在哺乳动物脊髓中可能起神经递质的作用,放射免疫分析结果表明,一些哺乳动物脊髓中含有K物质。但是,人脊髓和脊神经节内是否含有K物质以及其定位分布情况等研究是空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1983)是在应用DNA重组技术和生物学技术的研究中发现,其后的研究证明8种哺乳动物脊髓含有CGRP,在一级传入系统中可能起神经递质的作用,但人脊髓和对应的脊神经节内CGRP的定位分布和阳性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到,大鼠脊髓内第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5)主要分布在背角Ⅰ-Ⅲ层内;行单侧背根(L1-L6)切断术后,未见术侧mGluR5免疫反应性明显变化;脊神经节内仅见极少数神经元呈mGluR5免疫反应弱阳性。由此提示,脊髓背角内mGluR5的主要来源为非一级传入神经元。免疫电镜研究显示,在髓背角浅层内,mGluR5主要定位在部分神经元胞体和大量树突内,并常见部分含mGluR5的树突与具有一级传入C纤维终末形态特征的轴突终末构成突触小球。mGluR5在脊髓背角浅层内的超微定位特征表明,脊髓背角内的mGluR5可能主要作为突触后受体介导或调节谷氨酸传递一级感觉(包括痛觉)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后,对大鼠痛阈、脊神经节及脊髓后角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鞘内注射NGF和生理盐水。测定大鼠痛阈,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两组脊神经节及脊髓后角CGRP的反应强度。结果:实验组的痛阈低于对照组,CGRP免疫反应强度强于对照组。结论:鞘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后,可引起大鼠痛阈降低,脊神经节及脊髓后角CGRP免疫反应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鞘内转染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神经生长因子β(Ad-hNGFβ-EG-FP)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制备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分别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CSF组)或Ad-hNGFβ-EGFP基因(Ad-hNGFβ-EGFP组),于术前1 d、转染后4~28 d测定热痛阈、机械痛阈,进行行为学评分。分别于转染后4、71、4及28 d结扎L4~6背根神经节,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DRG中CGRP和SP的表达。另设假手术组进行对比。结果:CSF组和Ad-hNGFβ-EGFP组行为学评分升高,机械痛阈及热痛阈均降低(P<0.01),2组背根神经节SP及CGRP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结论:鞘内转染Ad-hNGFβ-EGFP基因可通过降低背根神经节SP及CGRP含量而减轻大鼠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吗啡耐受后大鼠脊髓水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抑制剂CGRP8-37镇痛效应的变化,以及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内埋管,应用热板法和Randall Selitto Test测量大鼠对伤害性热刺激和机械刺激引起的后爪缩爪反应潜伏期(hindpaw withdrawl lantency, HWL)作为痛觉反应指标,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吗啡耐受前、吗啡耐受后及耐受恢复后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活性物质的变化。结果: (1) 证实在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10 nmol的CGRP8-37后,大鼠对伤害性热刺激和机械刺激的缩爪反应潜伏期显著增加,表明在正常大鼠脊髓水平CGRP8-37具明确的镇痛作用。(2)在吗啡耐受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10 nmol CGRP8-37后,大鼠对伤害性热刺激和机械刺激的缩爪反应潜伏期显著增加,表明吗啡耐受大鼠脊髓水平CGRP8-37具有明确的镇痛作用。在吗啡耐受恢复后,脊髓水平CGRP8-37具有镇痛作用。(3) 与正常大鼠相比,在吗啡耐受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同样剂量的CGRP8-37所产生的镇痛作用有显著性下降,而在耐受恢复后,其作用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4)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我们证实在L3-L5段脊髓背角第I、II层中存在大量CGRP免疫活性纤维,在脊髓L3-L5段背根神经节中存在大量的小到中等大小的CGRP免疫阳性的神经元。(5) 在吗啡耐受后,L3-L5段脊髓背角和L3-L5段背根神经节中的CGRP免疫活性物质的含量明显升高;耐受恢复后,背根神经节中CGRP免疫活性物质的含量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脊髓背角浅层中CGRP免疫活性物质的含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稍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在吗啡耐受后,大鼠脊髓水平CGRP8-37的镇痛作用及CGRP的含量都发生了可塑性变化,提示CGRP在吗啡耐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坐骨神经损伤引起的脊髓后角NADPH-d阳性神经元及纤维表达、分布变化进行形态学观察,探讨NO在脊髓内痛觉调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NADPH-d酶组织化学方法。动物坐骨神经切断,术后分别存活3、7、14、21d。取L4~5脊髓节段观察NADPH-d阳性神经元、神经纤维变化,并对其数量、光密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脊髓后角浅层NADPH-d阳性神经元增多,反应增强。②脊髓后角Ⅱo层内出现NADPH-d阳性细胞、纤维。结论NO参与神经损伤后脊髓后角内痛觉调制,提示NO在痛觉过敏、异常疼痛产生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大鼠硬脊膜外腔注射100μg辣椒素后,第7天电针镇痛效应较给药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腰骶段脊髓后角P物质样免疫反应性(SP-LI)减弱和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M)反应产物减步,而亮氨酸脑啡肽样免疫反应性(ENK-LI)增强;脊神经节B型细胞内FRAP反应产物消失。以上结果提示,大鼠硬脊膜外腔注射辣椒素可影响一级传入C类纤维(特别是SP纤维)以及脊髓后角Ⅰ-Ⅲ层含ENK中间神经元的代谢和功能;一级传入C类纤维(包括SP纤维)在针刺信息传入及针刺镇痛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足底皮下注射角叉菜胶致炎后大鼠行为学及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P2X3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热辐射刺激法及von Frey纤维丝测定大鼠痛阈,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足底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后不同时间其相应节段(L4~L6)脊髓及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足底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后动物出现热痛敏和机械性痛敏,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均下降,于12 h达最低,72 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免疫组化显示相应节段(L4~L6)脊髓背角P2X3受体免疫反应在注射角叉菜胶24 h后明显增强(P<0.01),72 h表达强度最高,168 h恢复至正常,并且相应节段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阳性神经元数12 h开始明显增加(P<0.01),持续至72 h,168 h恢复至正常。结论角叉菜胶所致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活化,表达明显上调,表明P2X3受体在炎性痛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大鼠硬脊膜外腔注射100μg辣椒素后,第7天电针镇痛效应较给药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腰骶段脊髓后角P物质样免疫反应性(SP-LI)减弱和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M)反应产物减步,而亮氨酸脑啡肽样免疫反应性(ENK-LI)增强;脊神经节B型细胞内FRAP反应产物消失。以上结果提示,大鼠硬脊膜外腔注射辣椒素可影响一级传入C类纤维(特别是SP纤维)以及脊髓后角Ⅰ-Ⅲ层含ENK中间神经元的代谢和功能;一级传入C类纤维(包括SP纤维)在针刺信息传入及针刺镇痛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组织受损以前,抑制外周敏化,减少外周伤害性刺激传入中枢,从而间接抑制中枢敏化,提高痛阈,有效地减轻病理性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来比林为非甾体类镇痛药,可以明显地抑制外周炎性致痛物质的产生。本实验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实施来比林超前镇痛,观察该药物对抑制外周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伤害性刺激对外周受伤害性感受器的痛觉敏化,降低脊髓后角的痛觉激活作用,提高痛阈,达到有效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所致慢性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变化。方法:48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慢性神经痛(CCI)组,每组12只。CCI组采用坐骨神经套管压迫法制备慢性神经痛大鼠模型。术后第4、7、14、28天取L5节段脊髓,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SP、CGRP的表达。结果:术后第4、7、14、28天,CCI组术侧脊髓背角浅层内SP和CGRP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对侧及假手术组(P〈0.05)。结论:慢性神经痛时脊髓背角SP、CGRP表达上调,可能在脊髓痛觉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分别在施加色氨酸耗竭氨基酸混合物(TRP-)和配平氨基酸混合物(BAL)前后,对健康志愿者施加痛性电刺激,观察健康志愿者应用TRP-或BAL前后SⅠ区及SⅡ区的激活情况差异,探讨脑内5-羟色胺(5-HT)在SⅠ及SⅡ区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在痛觉调控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采用两阶段交叉设计。TRP-和BAL配方参照经典的Young氏方法。右利手健康志愿者6名,分别于服用TRP-和BAL前后施加1倍痛阈(服药前痛阈)电刺激,同期进行全脑fMRI扫描,应用功能性神经图像分析(AFNI)软件包进行后处理,以显示服用TRP-或BAL前后SⅠ及SⅡ区的激活差异。使用SPSS 14.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服用TRP-前后,双侧SⅠ区、SⅡ区均出现激活,其激活体积在服用TRP-前后具有明显差异(P<0.05),服用TRP-后,上述脑区激活体积增大; (2)服用BAL前后,上述脑区激活体积未见明显差异(P>0.05);(3)服用TRP-前后,志愿者1倍痛阈具有明显差异(P<0.01),服用TRP-后,志愿者痛阈明显降低。服用BAL前后,志愿者1倍痛阈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5-HT起着重要的镇痛作用。服用TRP-后引起急性色氨酸耗竭(ATD),可以降低脑内5-HT水平,引起志愿者痛阈降低。应用TRP-前后,SⅠ区,SⅡ区激活体积具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这些脑区不仅参与痛觉调控,而且可能直接参与5-HT对痛觉的镇痛 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肛门手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普凡 《中原医刊》2007,34(1):59-62
随着疼痛医学的发展和新药新技术的应用,肛门疾病术后的镇痛治疗有了新的进展,概述如下。 1 超前镇痛 组织损伤后,炎症反应所释放的致痛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P物质、前列腺素、缓激肽等,引起末梢感受器敏感化和脊髓中枢痛阈值降低,轻度的疼痛刺激传入,也能使兴奋性增高的神经细胞产生“阈上反应”,痛觉超出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对福尔马林致痛后小鼠脊髓背角c-Fos和P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福尔马林致痛后小鼠痛觉评分及脊髓背角c-Fos和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C57/BL6小鼠15只,分成对照组(control)、去卵巢手术组(OVX+V)、去卵巢手术加雌激素组(OVX+E),每组5只。采用痛觉评分分析雌激素对小鼠福尔马林足底注射后痛行为的影响,结合c-Fos及SP免疫组化,观察雌激素对脊髓L3~L5节段背角浅层神经元激活及痛觉传入的影响。结果小鼠福尔马林致痛后control组、OVX+V组和OVX+E组在第一时相的痛觉评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间歇期及第二时相早期的痛觉评分OVX+V组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OVX+E组(P<0.05)。卵巢摘除增加福尔马林致痛后引起的脊髓背角FLIN数(P<0.01)和SP免疫阳性反应物,而雌激素能有效抑制福尔马林引起的注射侧背角FLIN数的升高(P<0.01)以及SP免疫阳性反应物显著降低。结论雌激素通过调节脊髓背角浅层感觉神经元的活动及痛觉纤维的传入参与对小鼠福尔马林致痛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单侧脊髓后根切断后和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后,脊髓后角浅层δ阿片受体(DOR)免疫反应性的变化。结果显示:①在单侧后根切断术后第5d,所有大鼠术侧脊髓后角I~Ⅲ层内DOR的免疫反应性均较对照侧明显减弱(P<0.01);②在所有辣椒素处理大鼠中,其脊髓后角浅层DOR免疫反应性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果提示,脊髓后角浅层内部分DOR来源于一级传入神经元,其中部分为传入伤害性信息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对吗啡(Morphine, M)戒断反应中痛觉过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吗啡腹腔注射创建小鼠吗啡戒断反应痛觉过敏模型,根据药物处理随机分为Control、M、M/Dex、M/Min、M/Dex/Min。Von Frey测定各组小鼠机械性痛阈改变,免疫荧光检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激活变化,Western blot和PCR检测各组脊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并用微透析测定脊髓内炎症因子水平,最后电生理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脊髓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sIPSC)的影响。结果 同Control组相比,M组机械性痛阈显著降低,吗啡戒断痛觉过敏模型创建成功,同时小胶质细胞激活增加,脊髓背角CGRP及炎症因子表达增加。同M组相比,M/Dex、M/Min、M/Dex/Min组痛阈显著升高在模型创建后4h最明显,同时三组小胶质细胞激活均明显减少,脊髓背角CGRP及炎症因子表达降低。电生理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显著增强脊髓背角神经元sIPSC的振幅和频率。结论 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减少CGRP的表达并减轻脊髓炎症反应,且能够增强脊髓抑制性电活动,从而缓解吗啡戒断反应中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20.
脊髓P物质是伤害性传入末梢释放的一种兴奋性递质,它既可传递痛觉信息,又有镇痛作用。在脊髓水平参与痛觉调控,而电针在脊髓水平可能是通过内源性阿片肽抑制SP而产生镇痛作用。本文对近十年来脊髓P物质参与痛觉调控及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的研究状况作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