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士认知行为对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7年6月应用认知行为量表、职业认同感量表及职业倦怠感量表对30名PICU护士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认知行为水平对PICU护士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影响。[结果]PICU护士认知行为评分为(12.25±2.85)分,职业认同感总评分为(3.24±0.52)分,职业倦怠感评分(112.25±4.85)分。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PICU护士认知行为评分与自我效能感、自我决定感、总体职业认同感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去人格化、情感耗竭、个人无成就感、职业倦怠感总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PICU护士认知行为与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有密切的关系,提高护士认知行为水平将有助于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感,能让护士更好地应对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护士职业获益感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以期为护理教育者、管理者引导护士感受职业获益、减轻职业倦怠、维护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Maslach倦怠量表和自行研制的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对274名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及其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38.45±17.25)分;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维度得分高于常模,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高于常模;职业获益感与其职业倦怠量表中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维度得分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得分呈正相关;职业获益感可解释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及个人成就感的31.6%、13.1%、9.2%的变异。[结论]引导护士感受职业获益感有助于减轻其职业倦怠程度,维护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合同制护士工作倦怠和压力应对方式的现状,为肿瘤专科医院合同制护士职业压力的管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和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61名合同制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261名合同制护士存在一定职业倦怠现象,工作倦怠量表3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Maslach常模(均P0.01);不同科室、护龄的合同制护士应对方式问卷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同制护士的情感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EE)、去人格化(depersonalization,DP)维度与应对方式的退避、幻想和自责维度均呈正相关,与求助、合理化及解决问题维度均呈负相关(均P0.05);个人成就感降低(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iment,PA)维度与退避、幻想和自责维度均呈负相关,与求助、合理化及解决问题维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医院管理者应针对合同制护士的特点,制定较为完善的合同制护士考核制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杨玉洁  王静 《全科护理》2015,(7):580-583
[目的]探讨护士心理一致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BI)和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对郑州市3所三级医院的450名护士进行护士心理一致感与职业倦怠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护士心理一致感得分为(64.57±10.32)分,职业倦怠健康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28.12±10.43)分、(12.25±7.32)分和(24.07±8.82)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一致感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r=-0.498,-0.375,P0.05),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r=0.311,P0.05);护士心理一致感越高,职业倦怠水平越低,心理一致感是职业倦怠的保护因子。[结论]护士职业倦怠情况不容乐观,心理一致感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心理一致感与健康行为处于中等程度正相关。医院管理人员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制定能有效提高护士心理一致感的干预措施和指南,从而激发护士的应对潜能,降低职业倦怠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供应室护士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状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认同感问卷和职业倦怠量表对60名供应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供应室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为(88.85±12.51)分,处于低水平,情感耗竭维度、去人格化维度、低成就感维度得分分别为(24.55±4.45)分、(8.04±1.37)分、(30.55±3.46)分,为中度倦怠。相关分析显示,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供应室护士职业认同感水平较低,职业倦怠感程度较高,职业认同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和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聘用护士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2011年6月,采用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style questionnaire,SCSQ)和职业倦怠感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对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的320名聘用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结果 MBI量表中情感耗竭感、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6.68±6.52)、(8.08±3.86)、(32.89±9.65)分。医院聘用护士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显示,职业倦怠总分和各因子分与SCSQ各因子分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或0.01)。在婚姻、工龄、职称、工作满意度及经济状况方面,聘用护士的MBI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责、幻想、退避、职务、从业时间、工作满意度、婚姻状况及经济状况是聘用护士发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论医院聘用护士存在严重职业倦怠,培养其积极的应对方式,调整好职业心态,有利于减轻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郑州市内科护士角色认知、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角色认知量表、护士职业承诺问卷以及护士工作倦怠量表对5所医院205名护士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各维度比较,护士的角色模糊与去人格化等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角色冲突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P0.05);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与情感耗竭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等呈正相关(P0.05),继续承诺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职业承诺对职业倦怠和角色认知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郑州市部分医院护士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倾向,应该关注护士的角色认知中角色模糊、角色冲突的影响,明确角色职责;其次,对护士增加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提高她们的责任感。另外还需要关注护士的心理素质,改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职业应对效能感与职业倦怠、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研究。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应用职业应对效能感量表、职业倦怠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本院30例急诊科护士及30例普通病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护士职业应对效能感与职业倦怠、负性情绪评分,并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急诊护士职业应对效能感与职业倦怠、负性情绪的关系。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总评分低于普通病房护士,而职业倦怠感总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普通病房护士(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急诊科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总评分与护士职业倦怠感总评分、情绪耗竭、人格解体、SAS评分、SDS评分呈负相关(P0.05),而与职业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职业负担应对与护士职业倦怠感总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呈负相关(P0.05);相处困难应对与护士职业倦怠感总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而与职业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感及负性情绪明显,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将有助于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感及不良情绪,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及职业倦怠量表对便利抽取的郑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21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职业倦怠与职业价值观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总均分为2.40分±0.85分,职业价值观总均分为1.76分±0.41分;护士职业倦怠的"情感耗竭"维度得分与职业价值观的"行动主义"和"责任/自由"二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工作冷漠感"维度得分与职业价值观的"照顾提供"和"责任/自由"二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与职业价值观的4个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提高护士的职业价值观来减轻其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士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深圳市3所市属医院225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马氏职业倦怠量表(MBI-HSS)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为149.46分±20.94分,其中时间价值感维度为37.10分±6.44分,时间监控观维度为78.05分±11.75分,时间效能感维度为34.32分±5.47分。护士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时间监控观维度对情感耗竭、去人格化有负向影响(P0.05),时间效能感维度则对个人成就感维度有正向影响(P0.05)。[结论]深圳市属医院护士时间管理倾向处于中等水平,时间管理倾向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管理者应通过加强护士时间管理能力的培训,并通过提升护士效能感,从而降低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激励化护理管理对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2名儿科护士根据工号单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名,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儿科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施行激励化护理管理模式,12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自我效能感、职业倦怠感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管理12个月后观察组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护士职业倦怠感情感枯竭和去人格化倾向评分低于对照组、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护士生活质量躯体感觉、工作能力、睡眠状态、生活满足感、社会参与能力及健康感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激励化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 抽取内外科各4个病区低年资(工作年限≤5年)护士50人进行职业倦怠量表(MBI)、应对方式问卷(CQ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的调查,并与杭州市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中的个人成就感评分低于杭州市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70,P<0.05) 职业倦怠与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消极应对均存在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低年资护士个人成就感较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具有影响作用.护理管理者应消除职业倦怠的压力源、改善组织氛围、增强个体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的感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心血管内科护士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状况,分析与内科其他各专科护士的差别,探讨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之间的相关性,为医院护理临床岗位管理及护理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西安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188名作为观察组,从相同医院随机抽取来自内科其他各专科护士共30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OSI-R职业紧张量表和MBI职业倦怠量表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护士职业紧张率为63.30%,对照组护士职业紧张率52.67%,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职业倦怠率为71.81%,对照组护士职业倦怠率55.16%,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内科护士和内科其他各专科护士的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均呈正相关(P<0.01)。心血管内科护士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r值为0.725,内科其他各专科护士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r值为0.349,心血管内科护士的r值高于内科其他各专科护士的r值,表明心血管内科护士的相关性更高。结论:心血管内科护士职业紧张及职业倦怠均较内科其他各专科护士严重,职业紧张可能为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AIM: This article is a report of a study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among nurses in China. BACKGROUND: Burnout is described as feelings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depersonalization and 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It is well-known that burnout is a major problem for many professions. Nurses are considered to be particularly susceptible to this. Measuring burnout among nurses is important because their well-being has implications for stability in the healthcare workforce and for the quality of care provided. METHOD: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495 nurses from three provincial hospitals in China.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 General Survey (MBI-GS) was used to measure burnout, and the 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 -- Revised edition was used to measure two dimensions of occupational adjustment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coping resources). After statistical testing for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BI-GS with nurses in China, participants' scores were evaluated and analysed. RESULTS: Scores for burnout of surgical and medical nurs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nurses (P < 0.05). Lower educational status was associated with lower professional efficacy, and younger nurses reported higher levels of burnout. The most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were role overload, responsibility, role insufficiency and self-care (P < 0.05). The most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cynicism were role insufficiency, role boundary, responsibility and self-care (P < 0.05). The most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professional efficacy were role insufficiency, social support and rational/cognitive coping (P < 0.05). CONCLUSION: It is important to reduce occupational stress in nurses and to strengthen their coping resources to prevent burnout. This could be achieved with job redesign, modification of shiftwork systems, and by offering occupational health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压力及工作倦怠状况,探讨职业压力与工作倦怠的相互关系。方法;在深圳市共对8家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工作倦怠量表有效问卷167份。结果:门诊护士压力高于内、外科护士的压力(P〈0.05);门诊护士的工作倦怠感较高,并与内、外科的护士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工作压力源的5个方面及总分与工作倦怠水平有不同程度的相关(P〈0.05)。结论:建议从管理角度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护士职业压力源,并对护士进行减压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护士的职业认同现况,探讨护士同情心疲乏及结构授权对其职业认同的影响。 方法 选取南京市某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005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同情心疲乏量表、结构授权量表、职业认同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士职业认同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 职业认同总分为(104.49±19.54)分。年龄、护龄、工作职务、婚姻状况、职称、夜班次数、健康状况及收入对职业认同得分差异有影响(P<0.05)。结构授权各维度与职业认同成正相关,同情心疲乏中职业倦怠及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与职业认同成负相关。多元回归结果显示职业倦怠、继发性创伤应激反应、正式授权、非正式授权、资源、机会可预测职业认同水平的66.5%。 结论 护士职业认同处于中度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自身的发展,关心其身心健康水平,减少夜班次数和人均日常护理工作量,鼓励护士提高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完善护理组织结构,提供相应的机会,建立资源信息共享系统,鼓励护士参与更多的决策,进而增强护士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对策略、人格特征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选择本院内科、外科及精神科的临床护士14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五大人格简式量表对这14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倦怠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岗位、劳动关系以及职称5个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职业倦怠高分组在神经质人格特征方面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P<0.01),积极应对方式、外倾性、宜人性以及谨慎性则是低分组显著高于高分组(P<0.01);情绪疲惫、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以及职业倦怠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宜人性及谨慎性人格特征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神经质人格特征呈显著正相关(P<0.01);劳动关系、职称、神经质、宜人性和谨慎性人格特征可以对职业倦怠进行预测,可解释回归模型40.6%的变异量。结论年龄在26~30岁、学历高、职称低、从事内外科护理的非在编人员职业倦怠水平高;高职业倦怠水平护士不善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人格特征方面表现为焦虑、压抑等神经质倾向,而宜人性及谨慎性等积极人格特征相对缺少;积极应对方式和人格特质对职业倦怠起到保护作用,而消极应对方式和人格特质是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深圳市社区护士职业倦怠、职业认同及工作压力现状,并分析职业认同及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深圳市50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298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常模(P<0.01);179名(60.07%)社区护士职业认同偏低;职业认同、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均有显著预测效果(P<0.01或P<0.05)。结论深圳市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现象不容忽视,提高社区护士职业认同等内在动力是预防职业倦怠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同情心疲乏对其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对山东省6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93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ICU护士同情心疲乏及其职业认同现状,并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同情心疲乏中同情心满足和继发性创伤应激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P〈0.05),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P〈0.01)。职业认同总分为(98.29±16.20)分。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继发性创伤应激、同情心满足和工作倦怠可独立预测职业认同的31.9%。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缓解其同情心疲乏,从而提高护士职业认同,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