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对3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为观察组,术后采用鼻空肠管营养支持。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术后采用鼻胃管营养支持,比较2组的营养支持的耐受性、营养情况、营养期间体质量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营养7 d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多于对照组;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高于对照组,营养第7天时体质量下降小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胃潴留、呕吐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空肠管营养支持能够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改善营养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营养支持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ICU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8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进行胃肠道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10 d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改变、入住ICU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进行胃肠道营养支持10 d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吸入性肺炎、胃潴留、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空肠管营养支持能够提高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入住ICU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空肠造瘘管营养支持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8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空肠造瘘管进行术后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传统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术后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蛋白含量有所增加。结论:采用空肠造瘘管进行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舒适度,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肠内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4.
魏华丽  龚晓琪 《全科护理》2014,12(8):703-705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对2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后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营养支持,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观察分析病人营养支持时间、体重变化、血清白蛋白、住院时间与营养支持有关的并发症。[结果]1例行营养支持治疗期间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25例行营养支持治疗,平均营养支持时间为25.6d。15例体重增加,6例体重无明显变化,4例体重略有下降;20例血清白蛋白升高,5例无明显变化;25例病人均逐渐达到正氮平衡,病情平稳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平均住院时间为30.5d。发生与营养支持有关的并发症6例。[结论]鼻空肠内营养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的重要手段,做好鼻空肠的护理是营养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下段食管癌切除术后经鼻和经皮穿刺放置空肠营养管的临床转归。方法选择接受下段食管癌根治术以及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113例,其中经鼻肠管59例为A组,经皮穿刺空肠营养管54例为B组。比较2组体质量、人血白蛋白、前白蛋白、并发症、营养和置管天数的差异。结果 2组术后体质量变化无显著差异;2组术后第7、14天前白蛋白及术后第14天白蛋白水平有显著差异;A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A组能完成肠内营养支持比例显著高于B组。结论经鼻肠管肠内营养并发症少,营养支持效果好,可能更适合下段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针对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集束化护理方案。[方法]将接受手术治疗的低出生体重CHD患儿11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术后均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成立肠内营养小组,根据循证结果制定集束化管理措施并实施,比较两组营养支持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实际完成研究57例,对照组56例。观察组经鼻喂养持续时间、呼吸机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每日热量供给明显高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提升低体重CHD患儿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食管癌术后病人寻求一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最佳营养支持方法。方法 将109例食管癌病人采用回顾性分组法分为第1组(N=35),第2组(N=36),第三组(N=38),对三组病人不同的营养支持进行观察并比较并发症发生和痊愈情况。结果 第三组采用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的食管癌术后病人均于术后10天内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早于肠外营养或空肠造瘘术肠内营养5-10天。结论 食管癌手术病人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充分的营养供给,是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侯伟 《全科护理》2016,(3):300-301
[目的]观察早期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成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组(PN+EN组)与肠外营养组(EN组)各30例,比较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手术前后体重变化、白蛋白变化、血红蛋白变化、吻合口瘘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PN+EN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显著早于PN组(P0.01),住院时间少于PN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有利于食管癌根治术病人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加快食管癌根治术病人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鼻空肠营养管在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术后肠内营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有无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并在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两组术后开始喂养时间,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时间,达到全肠内营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7 d体重增长量,入院当日及术后7 d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开始喂养时间、达到全肠内营养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观察组患儿术后7 d体重增长量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儿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入院当日及术后7 d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新生儿术后使用鼻空肠营养管可以达到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目的,术后体重增长快。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352-5353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营养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空肠造瘘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营养状况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食管根治术后采用空肠造瘘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值得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黄少华 《护理研究》2014,(12):1451-1452
[目的]探讨徒手经鼻空肠置管在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26例危重症病人且需要进行肠内营养补液,均采用徒手经鼻空肠置管,观察置管成功率以及营养状况。[结果]26例病人中23例采用徒手经鼻空肠置管获得成功,成功率88.46%,失败的3例采用胃镜辅助置管成功。病人营养支持前后体重、血红蛋白水平、血清蛋白水平、人血白蛋白水平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徒手经鼻空肠置管有较高的成功率,可以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具有无创、安全、性价比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空肠造瘘在食管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254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24)和对照组(n=130)。对照组采用鼻十二指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并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改良空肠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治疗,同时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肠内营养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营养管留置时间以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营养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空肠造瘘营养管留置时间长,营养支持效果好,同时予以针对性护理,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王媛媛 《全科护理》2016,(17):1735-1738
[目的]观察协同化营养支持护理服务链在食管癌放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3例食管癌放疗病人作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3例食管癌放疗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营养支持护理,观察组病人接受协同化营养护理服务链干预,干预后对两组病人的营养情况、不良反应缓解率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的营养评价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中的整体健康状态、功能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放疗后不良反应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协同化营养支持护理服务链应用于食管癌放疗病人的营养支持护理实践中,能显著提高营养支持效果,降低放疗后不良反应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肠营养管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方法。[方法]术中经胃肠吻合口将营养管置入输出襻空肠,术后经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结果]肠内营养组肠蠕动恢复早于对照组,术后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鼻肠营养管用于术后肠内营养能提高病人的营养水平,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田艳萍  孔香兰  马英 《护理研究》2010,24(6):1549-1550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将40例食管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第1天即开始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按常规给予静脉营养补充,待排气后再给予肠内营养,观察两组病人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营养指标等。[结果]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营养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组织的修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术后经鼻空肠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效果,为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选择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方法将100例口腔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按照不同途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50例采用鼻空肠管,对照组50例采用鼻胃管,比较两种不同肠内营养途径开始实施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体重、肌酐/身高系数、前蛋白值的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1);术后体重、肌酐/身高系数、前白蛋白降低的幅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腔癌患者早期经鼻空肠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贲门癌或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16例贲门癌或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经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行静脉输注营养液。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营养支持第7天观察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贲门癌或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医疗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肠营养管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方法.[方法]术中经胃肠吻合口将营养管置入输出襻空肠,术后经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结果]肠内营养组肠蠕动恢复早于对照组,术后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鼻肠营养管用于术后肠内营养能提高病人的营养水平,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在胃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给予常规干预的胃癌术后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进行干预的胃癌术后病人3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表应用于胃癌术后病人中可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肠内营养途径在121腔癌患者肠内营养中应用的效果,为口腔癌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把100例口腔癌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鼻空肠管与鼻胃管两种途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种不同肠内营养途径时的患者舒适度及术前和术后7d的前白蛋白、肌酐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d的前白蛋白、肌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空肠管比鼻胃管更为舒适,应用鼻空肠管比鼻胃管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