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住院病人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93例冠心病病人及93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表、住院病人参与用药安全行为量表对冠心病病人进行调查,采用护理人员对病人参与病人安全态度问卷对9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住院病人参与用药安全行为得分为(2.91±0.54)分,其中决策性参与行为得分为(3.28±0.35)分,照护性参与行为得分为(3.04±0.28)分,诉求性参与行为得分为(2.05±0.27)分。病人药品不良反应经历及护士对病人参与病人安全中询问信息、搜集信息、参与监督态度是冠心病病人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冠心病病人参与用药安全行为有待提高,可通过改善护士对病人参与病人安全态度、加强住院病人对病人参与用药安全认知等措施,提高冠心病住院病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外科护士对术后疼痛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认知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晓霞 《护理研究》2007,21(2):115-117
[目的]了解外科护士对病人术后疼痛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认知情况。[方法]选取在外科工作的护理人员90名,发放自制的术后疼痛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结果]外科护士术后疼痛知识得分为(29.20±7.92)分,对疼痛的态度得分为(17.10±2.05)分,疼痛治疗及护理行为得分为(9.66±1.45)分。[结论]目前外科护士对病人术后疼痛在态度和行为上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见习前后对病人安全意识、技能和态度的认知现状。[方法]采用经修改后的病人安全评估问卷对188名护理本科生分别在见习前及见习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见习前促进病人安全意识认知得分(29.55±3.49)分,见习后得分(30.61±2.99)分;见习前确保病人安全基本技能认知得分(30.24±3.81)分,见习后得分(31.60±3.56)分;护生见习前病人安全认知总分(78.53±7.82)分,见习后总分(80.78±7.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见习有助于提高护生病人安全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成磊  陈琴  冯升  徐燕 《护理研究》2015,(2):222-224
[目的]了解护士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谵妄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认知情况。[方法]应用方便抽样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上海市两所三级综合医院的ICU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注册护士知识得分(50.43±3.48)分,态度得分为(61.61±4.75分),行为得分为(44.76±2.77分);学历、职称及是否接受过相关内容培训是ICU护士对谵妄知识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管理者应认识到护士在早期发现ICU谵妄中的重要作用,对护士进行预防ICU谵妄的培训,将对ICU谵妄的预防措施纳入管理系统,以保证病人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朱诗瑶  闫城 《全科护理》2020,18(10):1274-1276,1280
[目的]探讨病人参与用药安全策略在支架植入术后住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住院病人参与用药安全行为量表、用药差错调查表、合理服药自我效能量表、病人积极度量表对2018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120例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病人参与用药安全策略组病人用药差错发生率低于未参与组,合理服药自我效能、积极度显著高于未参与组;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参与用药安全行为得分不高,自觉参与重要性、自评医护人员态度、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5个因素是影响其参与用药安全的主要因素。[结论]在支架植入术后住院病人中应用病人参与用药安全策略十分必要,要以低学历、独居、经济负担重、参与度低病人为重点做好干预,促进病人参与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糖尿病病人疾病态度和自我管理行为状况,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糖尿病态度量表和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650例糖尿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病人态度得分为(118.00±10.28)分,行为得分为(64.50±24.63)分,均呈中等水平,态度与行为存在正相关。[结论]护理人员要为病人提供系统、全面的糖尿病知识,以此为基础,达到理想的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冠心病病人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CPR)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科冠心病病人主要照顾者15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PR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主要照顾者CPR知识得分为(9.73±4.72)分,CPR态度得分为(23.03±2.93)分,CPR行为得分为(28.24±4.67)分。CPR知识与态度(K分与A分)得分、知识与行为(K分与P分)得分、态度与行为(A分与P分)得分呈正相关。[结论]主要照顾者CPR态度条目得分较高,知识、行为得分较低,应对冠心病病人主要照顾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全方位干预,以提高知信行整体水平,降低院外心搏骤停病人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病人对自身的安全认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方法]运用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研制的病人安全认知调查问卷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0例成年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该院病人安全认知水平均分为89.66分,相关因素包括住院时间、有视力/听力障碍、科室、教育背景等。[结论]提高病人安全认知需积极倡导病人参与病人安全,重视病人安全问题,加强病人安全知识学习和改善病人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准父亲纯母乳喂养认知、态度、行为情况。[方法]2018年7月—2018年9月选择550名准父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准父亲纯母乳喂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较低,学历及家庭月收入、是否接受过纯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是影响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纯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态度、行为影响较高。[结论]准父亲纯母乳喂养认知及态度、行为情况欠佳,应通过积极开展纯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普及纯母乳喂养知识改善准父亲对纯母乳喂养的认知、态度、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间质性膀胱炎(IC)病人对疾病认识、态度及自我照顾行为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态度、自我照顾行为问卷,对在我院治疗的84例IC病人进行调查。[结果]IC病人疾病认知评价平均答对率为62.67%,病人对疾病持正向态度,执行自我照顾行为偏向"偶尔这样做";IC病人疾病认知、态度及自我照顾行为呈正相关(P〈0.05)。[结论]IC病人的疾病认知、态度与自我照顾行为呈正相关。护理人员需评估病人的疾病认知程度,并提供专业疾病知识来建立病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从而促进病人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及正确的自我照顾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间质性膀胱炎(IC)病人对疾病认识、态度及自我照顾行为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态度、自我照顾行为问卷,对在我院治疗的84例IC病人进行调查。[结果]IC病人疾病认知评价平均答对率为62.67%,病人对疾病持正向态度,执行自我照顾行为偏向"偶尔这样做";IC病人疾病认知、态度及自我照顾行为呈正相关(P0.05)。[结论]IC病人的疾病认知、态度与自我照顾行为呈正相关。护理人员需评估病人的疾病认知程度,并提供专业疾病知识来建立病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从而促进病人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及正确的自我照顾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冠心病病人主要照顾者心肺复苏(CPR)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进行调查,为今后开展相关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太原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冠心病病人主要照顾者15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主要照顾者CPR知识得分为9.73分±4.72分;CPR态度得分为23.03分±2.93分;CPR行为得分为28.24分±4.67分。CPR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态度与行为之间呈正相关。[结论]主要照顾者CPR态度水平较高,知识、行为水平较低,应对冠心病病人主要照顾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全方位干预,以提高知信行整体水平,降低院外心脏骤停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孙静  张新宇  于红 《护理研究》2011,25(25):2279-2281
[目的]了解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KAP即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宫颈癌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方便抽样法对301例妇女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社会学特征、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的认知、对宫颈癌筛查的态度、宫颈癌筛查的行为及相关因素。[结果]①301例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相关知识的认知和态度得分总体较好,但对宫颈癌筛查的行为得分偏低。②36岁~45岁年龄段的妇女对宫颈癌筛查态度得分最高(P<0.05);已婚女性对宫颈癌筛查认知和行为得分大于未婚女性(P<0.05);居住于城镇、文化水平较高、高收入、机关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和态度得分最高(P<0.05)。③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态度、行为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态度、行为之间均相互影响。应进一步加强对妇女宫颈癌的病因、高危人群以及常用筛查方法知识的宣传,尤其是对有性生活的未婚女性应积极开展相关知识的宣教。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学本科生开展病人安全教育现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山西省3所医学高校的1 247名医学生进行病人安全的知识、态度及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的病人安全知识得分为8.32分±1.87分,态度得分为72.87分±7.66分,医学生的病人安全知识与态度呈正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影响因素为年级与学校。[结论]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对医学生本科生的病人安全教育,增强医学生的病人安全意识、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积极度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糖尿病病人积极度量表(PAM)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SCS)对80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监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通过团体认知行为干预,2型糖尿病病人的积极度得分、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提高,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结论]团体认知行为干预通过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对治疗的积极度,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利于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天津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对病人身体约束的认知情况,为养老机构身体约束的培训和相关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按照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市6家养老机构165名从事老年护理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约束认知总分为(93.237±11.644)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行为认知得分较高,为(4.196±0.561)分,伦理认知维度得分偏低,为(3.287±0.780)分;职称不同的工作人员其态度认知和行为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津市养老机构老年护理人员对身体约束的整体认知水平尚可,但是伦理认知水平偏低,建议根据工作人员不同特征进行针对性培训,运用培训者培训模式(TTT)可提高护理人员对病人身体约束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KAP即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宫颈癌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方便抽样法对301例妇女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社会学特征、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的认知、对宫颈癌筛查的态度、宫颈癌筛查的行为及相关因素。[结果]①301例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相关知识的认知和态度得分总体较好,但对宫颈癌筛查的行为得分偏低。②36岁~45岁年龄段的妇女对宫颈癌筛查态度得分最高(P〈0.05);已婚女性对宫颈癌筛查认知和行为得分大于未婚女性(P〈0.05);居住于城镇、文化水平较高、高收入、机关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和态度得分最高(P〈0.05)。③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态度、行为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态度、行为之间均相互影响。应进一步加强对妇女宫颈癌的病因、高危人群以及常用筛查方法知识的宣传,尤其是对有性生活的未婚女性应积极开展相关知识的宣教。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宁市某2所医院恶性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日常管理的知信行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评估调查表,对152名肿瘤病人进行PICC日常管理的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病人PICC日常管理知识得分为32.61分±3.80分,态度得分为28.11分±3.18分,行为得分为44.31分±3.98分,知识、态度及行为之间两两正相关(P0.05),知信行总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留置时间、文化程度、居住地以及年龄(P0.05)。[结论]恶性肿瘤病人日常管理的知信行水平有待提高,护理人员需要重视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及实施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9.
杨艳  倪倩倩  周利华 《全科护理》2016,(27):2893-2895
[目的]评估妇科病人接受移动信息服务的态度与行为意向。[方法]采用自编妇科病人接受移动信息服务的态度与行为意向调查问卷,以匿名自填的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25名妇科住院病人进行调查,实收有效问卷210份。[结果]妇科病人接受移动信息服务的态度得分为20.87分±3.53分,接受移动信息服务的行为意向得分为9.73分±2.13分,且不同受教育程度、使用手机年数、使用手机数量的病人接受移动信息服务的行为意向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正确引导妇科病人树立科学的移动信息服务态度,并指导病人从移动信息服务中获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东省神经内科护士实施脑卒中病人安全进食行为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东省13家医院247名神经内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护士对脑卒中病人安全进食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病人安全进食行为得分为(68. 72±10. 9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吞咽障碍相关培训与学历是护士对病人安全进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病人安全进食行为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进食评估方面。管理者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病人安全进食的认知,进而提高相关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