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前行营养风险筛查与干预对术后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经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PG-SGA)将具有轻、中度营养不良的113例患者分为实验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实验组开展营养干预2周后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术前治疗与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术前营养支持结束时,实验组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铁蛋白改变不明显(P=0.239);术后并发症:实验组发生率为19.0%,对照组2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并发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实验组为8.62%,对照组为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术后平均住院日:实验组为16d,而对照组19d,比对照组少3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结论轻、中度营养不良的食管癌患者术前给予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定时评估管理的营养支持在行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入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定时评估管理的营养支持。比较2组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1周和2周后,2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A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观察组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耐受性定时评估管理的营养支持方案有助于更好地改善和提升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集束化营养支持在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2月-2019年1月在本院小儿外科治疗的108例患者纳入研究,分为常规组(n=58)及干预组(n=50),常规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干预组在患儿入院开始进行集束化营养管理.观察两组术前肠道准备时间、术中肠道清洁度及术后各种临床指标.结果 干预组术前肠道准备的平均时间为(4.53±1.21)d,短于对照组的(7.52± 1.75)d;干预组术中肠道清洁度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13例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水平略有下降,9例患儿血清ALT、AST升高.两组患儿术后切口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住院时间长于干预组;术后随访1个月,常规组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高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集束化营养支持管理可缩短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术前肠道准备时间和住院时间,并能降低术后早期小肠结肠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风险评估及干预对老年胃癌病人的营养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病人,经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筛查出具有营养风险的61例病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营养指导及护理,观察组给予营养干预2周后再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白蛋白、前白蛋白与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尿路感染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胃癌病人术前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给予营养支持,可改善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营养评价与支持在提高胃癌患者手术适应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4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工具评估营养风险,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前遵医嘱给予一般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营养风险评估与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适应性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7 d的体质量差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人血白蛋白平均干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对胃癌患者进行营养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筛查出有营养风险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能够提高患者手术适应性,减少其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陈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8):1731-1733
目的探讨将加强全肠外营养支持应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72例术前体能得分≤4分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加强的全肠外营养组和对照组各36例。加强组从术前3d起即给予全肠外营养(TPN),对照组从手术后1d开始给予TPN。观察两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术后第3、12天时加强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强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少。结论从术前3d即开始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给予TPN,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观察营养支持治疗的改善情况.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0~7岁先心病523例,依据年龄分为婴儿组(169例)、幼儿组(184例)及学龄前组(170例).于术前1d进行营养评估,术后予营养支持治疗并于术后8d再次进行营养评估.结果营养支持前,身长(高)实际值与标准值比较,婴儿组女性、幼儿组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男性、幼儿组女性及学龄前组男女身长(高)实际值均比标准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评分显示,营养支持前后低体重营养不良发生率和生长迟缓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术后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平均(6.54±2.58)h,并发症发生率为4.40%,病死率为0.96%.结论 先心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密切相关,而做好其营养评估并予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是预后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与干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1日~2021年6月30日62例存在营养风险的食管癌手术患者按入组顺序分组,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术前不进行特殊营养支持,按入院前饮食方式进食,术前8 h禁饮食;观察组术前3 d采用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相结合的营养策略;两组术后第1天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术后营养状态、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7 d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质量减少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较高,对合并营养风险患者给予术前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术后营养状态,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范旻  薛梅  张玉霞  陶应龙  韩晓丽  李辉 《护理研究》2011,25(22):2018-2019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前采用医用食品进行营养支持对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消化道肿瘤术前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术前7d应用医用食品对消化道肿瘤病人进行营养支持,术后采用序性营养支持法;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饮食,术后与试验组采用相同的序贯性营养支持法。[结果]试验组病人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对消化道肿瘤病人应用医用食品进行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消化道肿瘤病人的营养状况,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吴苗  吴沛 《全科护理》2020,18(24):3216-3219
[目的]探讨回授法在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人术后营养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人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营养知识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回授法对病人进行营养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知识评分、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对机体所需营养成分、饮食搭配、营养不良风险、蛋白质食物来源、体质指数计算及营养知识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营养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症状、情感角色、情绪控制、个人认知、社会交际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授法营养教育能有效提高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人营养知识水平,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促进病人术后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常凤华 《护理研究》2007,21(22):2016-2018
[目的]对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将68例行胃、结肠、直肠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6例,术后24h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32例,术后3d~11d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病人营养指标、并发症、肠道通气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对照组前白蛋白术后第7天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12天较术后第7天有明显上升(P<0.01);实验组术后第7天和第12天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气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高(P<0.05)。[结论]肠内营养具有经济实惠,易于管理,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 HICH)术后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以及不同营养方法的合理性。方法 将 10 7例临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6~ 8分的 HICH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 ( EEN,n=38)、肠外营养组 ( EPN,n=35 )和传统治疗对照组 ( n=34)。术后 4 8h内给予不同方法的营养支持 ,观察3组治疗后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及 3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 1周时 ,EEN组和EPN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优于对照组 ( P<0 .0 5 ) ;2周时 ,3组营养指标虽有高低 ,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EPN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 EEN组 ( P<0 .0 5或 P<0 .0 1) ;3个月后按日常生活能力 ( ADL )评定预后 ,EEN组优于 EPN组和对照组 ( P<0 .0 0 5 )。结论 重症 HICH术后患者能够从 EEN中接受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减少并发症发生 ,提高疗效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及肠外营养支持(parenteral nutrition,PN)的效果。方法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量表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普外科住院128名老年结肠癌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和肠外营养支持效果研究。其中6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行PN治疗7d,另64例为常规治疗(对照组)。结果MNA量表评估老年结肠癌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观察组术前术后分别为28.1%和45.3%;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术前术后分别为26.5%和71.8%;术前术后营养状况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8%;观察组患者术后体重和生化指标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潜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术前术后分别为29.7%和34.4%,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应用PN具有改善营养状态、增加手术耐受力、促进切口愈合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手术前后进行营养评估及营养支持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艳红 《临床医学》2013,33(2):85-86
目的探讨重症脑炎患儿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对比分析。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周口市中心医院诊治的48例重症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糖(GLU)的变化情况,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肠外营养组相比,肠内营养治疗后ALB明显增高,ALT、GLU水平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脑炎患儿,早期应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患儿的预后质量,促进脑损伤后胃肠动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045-2046
研究肠外肠内联合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浆蛋白及并发症的影响。抽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我院重症脑卒中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我院自制鼻饲匀浆饮食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肠外肠内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浆蛋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两组血浆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浆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7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肠内联合营养可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机体营养情况,显著提高其血浆蛋白水平,且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早期给予肠内营养(72 h之内),对照组延迟给予肠内营养。观察两组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外科手术干预率、住院时间及治疗花费情况。[结果]研究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干预率、住院时间及花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罗远芳  陈玉萍  张慧 《护理研究》2006,20(18):1655-1656
[目的]探讨两种营养制剂对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术后病人营养支持效果,为颌骨骨折钛板内固定术后病人胃肠营养支持液的选择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将20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病人按照收治病人序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匀浆膳,观察组给予营养膳食并辅助康全饮肠内营养液。[结果]两组病人术后1周、2周的体重、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对照组较实验组明显偏高(P<0.05),对营养饮食的外观、口味、饮食依从性比较,实验组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术病人给予合理营养膳食并辅助康全饮肠内营养液能有效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减少营养饮食并发症,提高病人营养饮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灌肠前后腹围、术前灌肠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患儿灌肠后腹围、术前灌肠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底贲门癌患者术后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80例,行早期肠外营养支持40例为对照组,另选40例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1周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清蛋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吻合口瘘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应用于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态,加快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黄彤  林丽华  冯碧英 《护理研究》2005,19(11):976-977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支持对破伤风病人的干预作用。[方法]对3 3例破伤风病人(肠内营养组)于入院48h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其对营养指标以及对愈后的影响,并与未用肠内营养支持的3 8例破伤风病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肠内营养组病人在营养支持后,体重指数、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 ;对照组病人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下降较肠内营养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15 .2 % )低于对照组(3 9.5 %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破伤风病人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