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大部切除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效果最佳,但手术不慎可带来很多并发症。本文搜集我院1975~1989年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32例作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并发症中脾破裂5例,十二指肠残端瘘5例,吻合口大出血3例,旷置溃疡出血1例,术后胃底、食管静脉破裂出血2例,吻合口溃疡、胆汁返流性胃炎2例,术后重度感染1例,倾倒综合征13例。  相似文献   

2.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其病程中约有75%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约有34.4%患者并发呕血或黑便。在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中,约61.2%为溃疡病出血,曾发生过出血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中有25~30%可再次出血。胃十二指肠出血病死率为10%。因此,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对生命威胁甚大,预防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成为临床的重要课题,是降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对近3年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60例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保守治疗治愈43例,其中包括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胃溃疡并出血,糜烂性胃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次全切除术后出血及药物性胃出血;手术治疗17例,包括胃癌并出血,胃神经鞘瘤并出血,贲门癌并出血,肝硬化食管静脉曲破裂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胃溃疡并出血,除1例死亡外,其余59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以及胰腺和胆道部位的出血 ,其病死率的高低与我们对其出血部位的判定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中 ,以溃疡病合并出血最为常见 ,而以胆道出血最不易诊断 ,最易漏诊而危险性亦最大。绝大部分的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 ,但其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与规律性。因其最为常见 ,且诊断方法、手段较多 ,所以确诊率较高。但是 ,胆道出血的病例 ,从目前文献报道统计看来并不少见 ,其发病率在上消化道出血中仅次于溃疡出血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我国胆道出血的病例中 ,许…  相似文献   

5.
王玉秀  方嫒媛 《家庭护士》2009,7(18):1636-1637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 000 mL或循环血量的1/5以上, 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临床上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多种多样,如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癌和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维持有效血容量,防止休克,稳定病人情绪.  相似文献   

6.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约为(2~3):1,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其机制是溃疡基底或边缘血管受侵破裂所致。自从质子泵抑制剂应用于临床以来,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近年由于内镜技术普及、发展,加上放射性核素扫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胃恒经动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方法:对12例胃恒经动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出血病历进行的分析。结果:本病在临床上以呕血为首发症状,病情凶险。急诊胃镜可发现喷射状出血,局部小糜烂或溃疡,多在贲门下方、胃底部,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少见。结论:同时提示本例并非罕见,因为出血大而快,临床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可以在胃镜下介入治疗止血,若无效,可行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急诊胃镜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急诊胃镜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的21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1例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132例(占62.6%),其中十二指肠溃疡73例(占34.6% )、胃溃疡57例(占27% )、复合溃疡2例(占1% ),糜烂出血性胃炎28例(占13.3% ),胃食管恶性肿瘤23例(占10.9%,病理检查证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2例(占10.4% ), Mallory-Weiss综合征3例(占1.4 %),胆道出血2例(占1% ), Dieulafoy病1例(占0.5%).结论 急诊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最好方法,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是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胃食管恶性肿瘤、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Mallory-Weiss综合征、胆道出血、Dieulafoy病、吻合口溃疡、十二指肠球炎、SLE.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本院2005年4月至2008年4月3年来诊治的6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病例。结果62例均治愈出院。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较胃溃疡出血多见。结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是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张红峰  甄颖颖 《新医学》2000,31(12):748-749
1引言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病程中约有75%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约34%的患者并发呕血和(或)黑便,平均出血病死率约为10%[1]。因此,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病人必须进行系统的密切监护,根据病情进展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降低病死率。2对周围循环及心脏的监护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常先表现为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临床上加强对周围循环的监护有利于对该症的救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症状的轻重因出血量大小和出血速度的快慢不同而异。小量出血或缓慢出血可不发生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软弱;当出血量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改良"三明治夹心法"治疗十二指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改良"三明治夹心法"治疗十二指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结果该例为十二指肠降部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改良"三明治夹心法"进行内镜下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术后随访1年,患者未再出血,长期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该例采用改良"三明治夹心法"治疗十二指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效果满意,为十二指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660-4661
探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选取确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组和替丁组各48例,替丁组给予法莫替丁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治疗,艾司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阿莫西林1000mg+500mg克拉霉素治疗,分析两组溃疡、腹痛、出血消失时间和幽门螺旋杆菌(HP)清除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艾司组溃疡、腹痛、出血消失时间明显短于替丁组,前者HP清除率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可有效改善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及HP清除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内镜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共93个出血病灶,采用经内镜注入无水乙醇方法治疗出血.结果 93个出血病灶中91个出血病灶均一次性达到止血效果,成功率97.85%,均未发生再次出血、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经内镜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操作简单、易掌握、经济、方便、安全、可靠,设备要求不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老年病中的危重症之一,临床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2004-09/2007-03我院共收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60~83岁,平均70.5岁。入院前有消化系统症状及病史者31例,同时患有心、肺、脑、肾等主要脏器疾病者47例,其中确认为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例,复合溃疡3例,急性胃黏膜病变13例,胃癌1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例,残胃炎2例,食管癌3例。临床表现均有呕血,黑便,上腹痛,腹胀症状,且便潜血阳性。出血量<500 m l者28例,>1 000 m l者13例。1.2方法本组均积极给予对症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改为外科手术。2结果本组经系统治疗后48例出血停止,其中18例于进食后再次出血,经继续治疗后,出血停止出院。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例胃溃疡大出血者药物保守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治愈出院。3例胃癌晚期、2例残胃癌、1例食管癌、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胃溃疡、1例复合溃疡及1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者因同时合并多脏器疾患,出血后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为20.00%。3讨论...  相似文献   

15.
马海生 《临床荟萃》1996,11(3):124-125
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较常见,本院内科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入院时均常规查心电图,以探讨心电图的变化。现将我科1994年间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3例的心电图改变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73例,男51例,女22例,年龄16~91岁,平均年龄48.79岁,年龄大于40岁有46例,小于40岁27例。均行纤维胃镜检查确诊,其中出血性胃炎21例,消化性溃疡出血4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8例、胃溃疡9例、复合性溃疡2例、幽门溃疡1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例、胃癌出血2例。  相似文献   

16.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近10年来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发病趋势及与几个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998-2007年在我院行胃镜检查并明确病因的4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溃疡、出血性胃炎、胃癌、复合性溃疡。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胃癌所致出血则有下降趋势;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以中年组最多,其次是青年组,老年组最少,且青年人患病率呈上升趋势;③上消化道出血男性患者明显多与女性;④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春、秋、冬季,夏季最少,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病因,且有上升趋势;其次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溃疡、出血性胃炎、胃癌等。上消化道出血发病与年代变化、年龄、性别、季节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7.
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13例,女11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例,胃溃疡4例,慢性胃炎3例,胃癌1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原因未明3例。失血轻度(800~1,000毫升)9例,中度15例。  相似文献   

18.
上消化道溃疡包括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除了溃疡病本身可出现一些消化道症状外,还可发生并发症,如幽门梗阻、溃疡穿孔、出血或恶变,在治疗溃疡病选用某些药物时要根据病情恰当选药。服药期间除观察其疗效外还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果溃疡病出现某些并发症时选药更应慎重,如果慢性上消化道溃疡同时合并其他系统疾病选用药物治疗时要考虑对溃疡病是否有不良反应,应如何妥善预防或给予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溃疡伴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出现上消化道出血80例,不伴上消化道溃疡出血220例。结果:溃疡患者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使用乙酰水杨酸类药物、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冠心病。结论:冠心病、高龄、男性、乙酰水杨酸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的使用是导致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乙酰水杨酸类药物的使用可加大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选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38例,治疗后,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7.37%(37/38),其中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膈下脓肿1例,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开腹手术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