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病房护士工作倦怠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总量表对164名临床一线的病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一线护士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情感耗竭(24.40±12.42)分,去人格化(9.93±7.10)分,个人成就感(29.98±8.99)。按不同年龄、科别、婚姻状况、工作年限、有无担任夜班、技术职称等因素分组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一线护士倦怠发生率高,并与年龄、科别、婚姻、工作年限、技术职称、有无夜班等因素相关,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缓解临床护士的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2.
周晓华  陈琪尔  谭坚铃 《全科护理》2012,(16):1529-1531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倦怠状况,分析其人口学因素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和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BI)对496名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进行护士工作倦怠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的工作倦怠中情绪枯竭维度得分为20.78分±9.86分,属于中等倦怠;去人格化倾向维度得分为4.66分±5.05分,属于低度倦怠;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33.48分±9.23分,属于高度倦怠,其中去人格化倾向及个人成就感维度均低于Maslach常模(P<0.05);不同劳动人事关系的护士在去人格化倾向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的护士在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同制、初级职称的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倦怠较严重;护理管理者应重视肿瘤专科医院护士的工作倦怠情况,积极改善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观察柔性管理对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工作2年以上的护士114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柔性管理1年,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评估柔性管理前后护士职业倦怠状况。[结果]实施柔性管理前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为80.70%,其中轻度倦怠占32.46%,中度倦怠占37.71%,重度倦怠占10.53%。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评分分别为(35.44±4.74)分、(13.46±2.74)分、(18.76±3.01)分。实施柔性管理后,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下降为65.79%,其中轻度倦怠占28.07%,中度倦怠占33.33%,重度倦怠占4.39%。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评分分别为(29.60±7.86)分、(7.95±4.83)分、(31.94±6.65)分。[结论]柔性管理可降低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士角色认知、工作倦怠与共情能力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应用角色认知量表、Maslcah工作倦怠量表及杰佛逊共情量表对我省6家三级甲等医院128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ICU护士角色认知、工作倦怠与共情能力的关系。[结果]ICU护士工作倦怠中去人格化、情绪衰竭得分分别为6.42分±2.45分、23.25分±7.12分,均属中度倦怠,而个人成就感得分为32.08分±8.25分,属高度倦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角色冲突、角色模糊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P0.05),而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共情能力总分及各维度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P0.05),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ICU护士工作倦怠程度较严重,主要受角色认知及共情能力影响,可通过提高其角色认知能力和共情能力来改善其工作倦怠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倦怠状况及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一所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为中度,主要问题为情感耗竭[(27.01±5.66)分]和成就感降低[(17.07±5.59)分],情感耗竭与年龄、护龄、职称、工作压力源5维度、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密切相关(r=0.527~-0.239,P〈0.01),成就感降低与年龄、护龄相关(r=0.301,0.318,P〈0.01).多元线性回归表明,护龄、工作压力源中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对情感耗竭影响显著.结论 改变精神科护士的年龄结构,合理应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问题,充分感知和应用社会支持是缓解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的重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合同制护士工作倦怠及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工作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和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军队医院的109名合同制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军队医院合同制护士工作倦怠感中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及个人成就感得分分别为(21.48±8.60)分、(8.48±5.75)分和(28.34±9.09)分;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8.76±9.96)分,高于常模(P<0.01);主观幸福感总分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r=0.248,P<0.01),与情感衰竭(r=-0.362,P<0.01)及去人格化(r=-0.444,P<0.01)呈负相关。结论军队医院合同制护士工作倦怠中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处于中度倦怠水平、个人成就感处于高度倦怠水平,军队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轻合同制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护士职业获益感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以期为护理教育者、管理者引导护士感受职业获益、减轻职业倦怠、维护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Maslach倦怠量表和自行研制的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对274名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及其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38.45±17.25)分;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维度得分高于常模,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高于常模;职业获益感与其职业倦怠量表中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维度得分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得分呈正相关;职业获益感可解释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及个人成就感的31.6%、13.1%、9.2%的变异。[结论]引导护士感受职业获益感有助于减轻其职业倦怠程度,维护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助产士核心自我评价对工作倦怠的预测。方法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工作倦怠量表对45名临床一线助产士进行调查。结果核心自我评价的总分为(33.46±4.96)分;工作倦怠测评中,个人成就感降低得分低于杭州常模,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得分高于杭州常模;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倦怠中的去人格化、情感耗竭有相关性。结论基层医院助产士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CU护士工作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对泉州市12所医院168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工作倦怠得分为(54.31±15.28)分,情绪衰竭维度(18.70±10.91)分,低个人成就感(29.07±10.41)分,去人格化(6.55±5.45)分;ICU护士的一般资料均未进入情绪衰竭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P>0.05),月夜班次数是低个人成就感的影响因素,聘用方式、年龄、月夜班次数是去人格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本组ICU护士情绪衰竭维度倦怠程度较低,低个人成就感维度倦怠程度最高,月夜班次数多的年轻护士、在编护士是工作倦怠的主体,应重视对这部分人群的干预,提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普外科病区护士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的调查,为制定预防和控制工作倦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倦怠量表调查某市104名普外科护士并分析其工作倦怠水平。结果普外科护士情感耗竭维度较常模高,而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维度较常模低(P0.01);合同制护士情感耗竭维度高于编内护士(P0.05),已婚护士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的维度低于未婚护士,而个人成就感维度则高于未婚护士(P0.01);三级医院护士个人成就感优于二级医院(P0.01)。结论医院管理者应高度关注普外科护士的工作倦怠现象,给予人性化管理,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人口特征对社会支持、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所医院229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在年龄、婚姻、学历、职称、护龄、月收入、编制、科室等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社会支持与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呈负相关,与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结论]年龄、婚姻、学历、职称、护龄、月收入、编制、科室等因素影响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职业倦怠水平;护理人员社会支持越高,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越低,低个人成就感越高。  相似文献   

12.
护理人员人口学特征对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海英 《山西护理杂志》2014,(12):4248-4251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人口特征对社会支持、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所医院229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在年龄、婚姻、学历、职称、护龄、月收入、编制、科室等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社会支持与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呈负相关,与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结论]年龄、婚姻、学历、职称、护龄、月收入、编制、科室等因素影响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职业倦怠水平;护理人员社会支持越高,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越低,低个人成就感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郑州市内科护士角色认知、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角色认知量表、护士职业承诺问卷以及护士工作倦怠量表对5所医院205名护士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各维度比较,护士的角色模糊与去人格化等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角色冲突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P0.05);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与情感耗竭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等呈正相关(P0.05),继续承诺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职业承诺对职业倦怠和角色认知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郑州市部分医院护士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倾向,应该关注护士的角色认知中角色模糊、角色冲突的影响,明确角色职责;其次,对护士增加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提高她们的责任感。另外还需要关注护士的心理素质,改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士长的领导行为与护士工作倦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领导行为描述调查表(LBDQ-Ⅻ)和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BI)对2家医院的21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存在较高水平的工作倦怠,护士长关怀得分低于定规,护士长领导行为与护士工作倦怠相关,其中定规维度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关系,与个人成就感降低呈负相关关系。关怀维度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负相关关系,与个人成就感降低呈正相关(P〈0.05)。结论护士长在重视定规的同时应当加强对护士的关怀,以降低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长鸽  田晓华  冯丽娜  张瑞 《护理研究》2014,(26):3236-3237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现状,明确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为减轻ICU护士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10月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唐山市工人医院13个重症监护室20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总均分为(2.36±0.42)分,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护士最主要的工作压力源,评分为(2.95±0.67)分。ICU护士积极应对评分为(1.78±0.46)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全国常模,ICU护士情感枯竭得分为(26.60±10.23)分,个人成就感得分为(26.20±9.78)分,去人格化得分为(6.99±5.31)分。相关性分析显示,ICU护士职业压力、消极应对与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积极应对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结论]ICU护士职业压力愈大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愈高,积极应对方式可提高护士的个人成就感,消极应对方式易使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护理队伍中不同编制年轻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为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改善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士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倦怠量表(MBI),有目的地抽取不同编制年轻护士22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年轻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总分分别为(24.37±6.10)分、(8.26±3.26)分、(34.08±5.52)分,与常模(n=11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编年轻护士在情感枯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得分均高于非在编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编护士主要体现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上,非在编护士主要体现在低个人成就感上。结论编制对年轻护士有较大影响,不同编制护士倦怠表现有所不同。提示管理者应有针对性地对护士职业倦怠进行有效管理,改善护士工作倦怠状况,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手术室女护士职业相关生活事件与工作倦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青  李思  周阳 《护理研究》2008,22(5):1237-1239
[目的]了解手术室女护士职业相关生活事件与工作倦怠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马氏倦怠问卷和杨德森等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对中南大学3所附属医院在职手术室163名女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女护士的工作倦怠主要表现在个人成就感丧失,而情感枯竭和去人格化维度倦怠程度较轻;手术室女护士前10位生活事件均为职业相关事件。[结论]手术室女护士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特别是个人成就感丧失比较明显。职业相关生活事件对工作倦怠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护士工作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选取北京市6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72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工作倦怠的情绪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维度分别为(27.75±10.86 )分、(7.42±6.41)分、(32.06±9.19)分.组织固素可分别解释工作倦怠各维度40.8%、26.1%、45.4%的变异.结论 北京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经历着较高的工作倦息,组织因素是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9.
护士工作倦怠的组织干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作倦怠是一种和工作情境有关的身体、情感和心理的耗竭状态,包含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丧失三个维度的表现^[1]。在各个职业群体中,护士发生工作倦怠的现象较为普遍^[2]。由于工作倦怠可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并导致护士的工作质量下降、频繁更换工作岗位^[3],因此引起了国内外护理管理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在护士工作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方面已取得较多有价值的信息,国外也已有学者尝试从工作和个体两种角度建立工作倦怠的干预模型。本文以这些信息为指导,提出护士工作倦怠的组织干预策略,以供各级护理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手术室女护士职业相关生活事件与工作倦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青  李思  周阳 《护理研究》2008,22(14):1237-1239
[目的]了解手术室女护士职业相关生活事件与工作倦怠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马氏倦怠问卷和杨德森等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对中南大学3所附属医院在职手术室163名女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女护士的工作倦怠主要表现在个人成就感丧失,而情感枯竭和去人格化维度倦怠程度较轻;手术室女护士前10位生活事件均为职业相关事件.[结论]手术室女护士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特别是个人成就感丧失比较明显.职业相关生活事件对工作倦怠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