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护理行业的新宠,男护士以其独特的优势给护理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在目前男护士职业发展中,也存在社会知晓率低、离职率高,待遇水平低等问题。本文综述了我国男护士目前的职业发展现状,并从社会、医院以及男护士自身的角度出发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增加社会对男护士职业的了解与尊重,使男护士更深层次地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价值,促进我国护理事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蒋家翔  郑伟   《护理与康复》2020,19(3):26-28
采用SWOT-PEST模型,对国内男护士职业现状进行分析,男护士职业发展受到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内部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4个角度对当前国内男护士职业现状进行文献综述,为男护士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男护士护理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护理专业以女性为主的工作模式早已被全社会所熟悉,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这种单一职业性别面对医学发展和人的需求凸现不足。我国八十年代初期以前还有专业院校培养男护士,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从业人员面对职业环境等多方面压力,男护士人数锐减,许多大医院没有一名男护士,但在急诊室、手术室和精神科这类部门、现场抢救、仪器操作等方面男护士较女护士却更能胜任。  相似文献   

4.
对目前国内外男护士的职业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我国男护士在职业发展中各种影响因素并从各个角度提出解决方案,为将来男护士的职业教育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严恒 《天津护理》2014,(2):181-182
<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医学模式不断转变,男护士正在逐步走向临床,这一较为特殊的角色群体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前还有专业院校培养男护士,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从业人员面对职业环境等多方面压力,男护士人数锐减。但近几年,全国各地培养的男护士陆续走向临床,又成为了热点。  相似文献   

6.
男护士职业发展需要的量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男护士职业发展需要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自行编制的男护士职业发展需要问卷对福州和厦门两地160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男护士职业发展需要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男护士职业发展需要平均得分为(4.01±0.49)分,7种职业需要依次为被接受与肯定需要、医院职业管理需要、培训与学习需要、职业规划与发展需要、管理者的帮助需要、临床专业权威需要和教学科研晋升需要;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聘用性质和所在医院性质不同,男护士职业发展需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婚姻状况是男护士职业发展需要的预测因子.结论 男护士具有强烈的职业发展需要,渴望获得职业认同,追求职业发展,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措施满足其职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男护士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现代护理发展过程中,护理工作一直是女性为主导的职业。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护理学专业发展的需要,男护士开始逐渐走上了护理岗位。多有报道显示,我国医院急需男护士,甚至医院直接到护士学校预签约还未毕业的男护生。社会对于男护士的需求客观地刺激了男护士的数量迅速增长,但是社会对于男护士存在的现象仍是褒贬不一。所以,男护士的处境和现状值得注意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医知网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大量男护士职业认同感相关资料,利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分析男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发现男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较低与男护士就业后生活满意度低、得不到社会各界的理解、从业动机差、自身性格特征与护理专业需求存在反差以及工作内容较为单一有关。认为需要承受来自传统观念、社会和家庭各方面压力的男护士生存空间较大,能够通过培养其职业兴趣、帮助其规划职业生涯、发挥男护士自身优势及改变社会观念等提高其职业认同感,提高男护士甚至整个护理行业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9.
孙大虎 《护士进修杂志》2014,(20):1851-1853
近年来,随着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及人们对择业、就业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男性登上护理行业的大舞台。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及社会舆论的影响,男护士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较大,绝大多数男护士很难长期从事护理行业,更不会把护理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来做。因此,如何在护理行业中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成为诸多男护士最大的职业困惑。本文综述目前国内外男护士职业发展的研究进展,提出我国男护士的职业发展方向,为男护士规划自己的事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男护士是护理组织不可或缺的部分,其职业信念影响其职业发展及护理队伍建设。本研究通过梳理男护士职业认同感、职业倦怠感、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职业成功、留职意愿和离职意愿这7项职业信念领域研究较丰富的亚主题,分析该领域研究的整体特征,并探讨我国男护士职业信念的现状及趋势,以期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精神科男性护理人员临床综合能力的测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男性护理人员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综合能力。方法 选择在我院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30名对4名男护士和4名女护士进行护理综合能力测评,内容包括护理评估能力,护理诊断能力,护理计划能力等6个方面共45个项目。结果 在测评的45个项目中,男护士平均分值高于女护士的33项,占73.3%;男护士平均分值低于女护士的9项,占20.O%;男女护士平均分值持平的3项,占6.,%。尤其在病房管理能力和处理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方面,男性优于女性。结论 男性从事护理工作的综合能力明显高于女性,应鼓励更多男性从事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对男护士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岳阳地区医院对男护士的需求及接受情况,为培养和合理使用男护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岳阳地区12所医院的760名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认为男护士的岗位接受率为92.5%;认为男护士可以在护理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好作用的为720名,占总数的94.7%;认为最需要男护士岗位的科室分别是精神科(82.7%)、急诊科(69.8%)、手术室(67.7%)、ICU(65.4%)、骨伤科(57.2%)和普通病房(32.3%);妇产科病人与其他科室病人对接受男护士护理的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760名调查对象中,2.0%认为女护士优于男护士。结论:男护士具有某些职业优势,医院对男护士有一定的需求,建议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吸引更多的男性从事护士职业,充分发挥男护士的优势,以更好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χ^2=71.34,P〈0.01)  相似文献   

13.
云浮地区医院对男护士需求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云浮地区医院对男护士的需求及接受情况,为培养和使用男护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云浮地区14所医院的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认为比较需要男护士的科室分别是精神科(82.75%)、手术室(67.73%)、骨伤科(57.16%)、急诊科(48.40%);认为男病人更需要男护士护理的有373名,占51.88%。妇产科病人与其他科室病人对接受男护士护理的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71.34,P<0.01)。在719名调查对象中,2.09%认为女护士优于男护士,其余均能正确看待男护士。结论男护士具有某些职业优势,医院对男护士有一定的需求,建议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吸引更多的男性从事护士职业,以更好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和急诊患者对男性护士在急诊护理中的认知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对我院急诊科87名医护人员和200例急诊患者就男性护士在急诊护理中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男性护士的认知程度高,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对男性护士的认知程度不同,文化程度越低对男性护士的认知程度越低。仅有5%的女性患者和18%的男性患者表示愿意选择男性护士服务。结论目前全社会对男性护士在急诊护理队伍中的作用和认知程度仍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充实急诊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男护士的职业定位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通过自行编制“男护士职业锚问卷”,对福州和厦门两地160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职业锚类型的总体状况和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性。结果:男护士的职业锚有4种类型,依据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挑战技术型、奉献服务型、安全生活型和管理型。25岁以上的男护士奉献服务型得分高于25岁及以下者;已婚者的挑战技术型、安全生活型、管理型得分高于未婚者;工作5年以上者的挑战技术型、奉献服务型得分高于工作5年及以下者;正式编制内护士的挑战技术型、管理型、奉献服务型得分高于台同制护士;急诊、ICU和普通病房的男护士挑战技术型得分高于精神科,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护士职业定位主要为迎接挑战、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奉献服务、安稳生活和管理决策。年龄在25岁以上、已婚、工作5年以上、编制内男护士职业定位更趋于稳定,急诊、ICU和普通病房的男护士职业定位更倾向于挑战与技术。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了解男护士的职业定位,针对其职业定位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  相似文献   

16.
住院患者对男护士工作认可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患者对男护士的认知、接受、需求情况,为培养和合理使用男护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南京市4所医院的住院患者就其对男护士认知、接受、需求情况和对男性从事护理职业的优势和素质要求进行调查。结果117例患者对男护士的知晓率为79.5%;31.6%接受男护士护理,40.2%勉强接受;希望男护士具备的素质:热爱护理事业(80.3%)、奉献精神(70.9%)、细致耐心(61.5%)、良好的沟通能力(58.1%)及性格开朗(54.7%)。结论年龄大或学历低的患者对男护士的认可度较低;患者对男护士有一定的需求.建议更多的男性从事护理职业,充分发挥男护士优势,提高男护士的认可度,更好地促进护理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男护士的职业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及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对202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护士职业态度总体得分为(4.84±1.16)分,职业态度中立偏积极;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满意度、工作负荷、是否轮值班是男护士职业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以不同的影响因素为基础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男护士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系统评价有关临床男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为临床男护士的培养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PsycINFO、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有关男护士临床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9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分析。 结果 共纳入17项研究,提炼出48个主要的研究结果,归纳成7个新的类别,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①男性角色带来的“双刃剑”;②男护士职业认同的变迁;③渴望机会和成功。 结论 男性角色在给男护士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困扰,医院和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男护士在工作中的优势,采取措施提高男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同时为男护士的职业发展制订培养计划,从而改善男护士的临床工作体验。  相似文献   

19.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瑾  刘娟 《天津护理》2009,17(5):253-254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精神科护士男女各40例进行调查评定,对比分析精神科男护士和女护士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和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结果:精神科女护士SCL-90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均低于男护士,差异有显著性(P〈0.05) 应对方式问卷中除合理化外各因子分男女护士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其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女护士高于男护士,幻想、自责、退避因子分女护士低于男护士。结论:精神科女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优于男护士。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某市三所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对男护士的态度与接受程度,结果显示,住院患者对男护士的态度与接受程度总体偏积极,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对男护士的态度与接受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住院患者对男护士的态度与接受程度中等偏积极,但还应引起领导及社会各方面对男护士的关注,以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