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对2003年-2006年808例中心静脉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4例腋静脉,18例股静脉。结论:术后及下肢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易发生血栓。贵要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可减少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中心静脉置管并发血栓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对2003年-2006年808例中心静脉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4例腋静脉,18例股静脉.结论:术后及下肢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易发生血栓.贵要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可减少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154例接受PICC导管治疗的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54例肿瘤患者中,153例患者置管成功。成功患者中,24例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置管静脉位置、纤维蛋白原水平、白细胞计数、带管出院和出院带管时间过长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置管静脉位置、带管出院和出院带管时间过长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优先选择贵要静脉和缩短出院置管时间是降低肿瘤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其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的2775例恶性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7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216例并发医院感染,感染率为7.7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0.93%;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21株占56.0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68株占31.4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27株占12.5%,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216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中,肺癌患者最多,占44.91%;肿瘤分期以Ⅳ期患者感染为主,占56.48%;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放化疗、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应用、激素的使用等。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因此针对易感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静脉血管通路及并发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2016年01月至2018年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89例安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预计治疗周期>1月、有手术指征、需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患者纳入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组;肿瘤远处转移、无手术指征、行姑息性放化疗或者单纯行手术治疗、需要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患者纳入股静脉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组。分析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89例患者中有107例出现并发症(37.02%),PICC 组和CV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脉炎、血栓、感染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治疗周期、静脉治疗相关知识对口腔鳞癌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口腔鳞癌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居住地农村、文化程度高、相关静脉治疗知识掌握不良(P<0.05)。结论:口腔鳞癌患者中心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不容忽视,女性、居住地农村、文化程度高、相关静脉治疗知识掌握不良是口腔鳞癌患者发生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需加大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病自我管理(CDSMP)对恶性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188例恶性肿瘤PICC化疗患者,按患者化疗时间顺序,分为CDSMP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CDSMP组患者实施CDSMP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PICC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化疗结束且PICC拔管前的健康状况、PICC自我管理能力、疾病自我管理行为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CDSMP组患者的健康状况、PICC自我管理能力、疾病自我管理行为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DSMP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恶性肿瘤PICC化疗患者的健康状况、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疾病自我管理行为,且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与外周静脉置管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与外周静脉置管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共136例恶性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即中心静脉置管组(Ⅰ组)和外周静脉穿刺术置管组(Ⅱ组)。结果①Ⅰ,Ⅱ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5.58%和98.52%(P〉0.05);②Ⅰ,Ⅱ组发生药物渗漏和,或脉管炎者分别为0%,22.2%和0%,36.4%(P〈0.05);③Ⅰ,Ⅱ组留管中位时闻分别为78d和5d(P〈0.001);④穿刺置管与留管期间,病人有心理恐惧和,或焦虑的Ⅰ,Ⅱ组分别为42.1%和12.5%(P〈0.001);⑤两组均未发生置管感染和栓塞。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术安全、创伤小、留置时间长,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且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恶性肿瘤的化疗和长期补液病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置管(CVC)伴发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的2 102例肿瘤患者进行统计并分析其感染的多种相关因素。结果:总感染率为2.19%,其中局部感染1.57%,血液感染0.05%,可疑血液感染0.57%,局部感染合并可疑血液感染0.24%。其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有:性别、病种、操作场所、操作顺利程度、置管部位、导管腔数、导管留置时间、敷贴过敏及合并症,其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操作顺利程度、留置时间及敷贴过敏。结论:CVC伴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可以预见,只要主动预防,可降低感染率,即使肿瘤患者经锁骨下CVC,其感染率也不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318例肿瘤患者,记录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 318例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发生置管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9.5%,其中置管相关并发症主要以导管相关性感染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置管方式、血栓史、导管管腔数及导管留置时间对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免疫功能低下、年龄、导管留置时间及置管方式为影响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免疫功能低下、高龄、导管置管时间长及盲穿是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液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以期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01—2013—04—01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175例发生血液感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23例死亡患者分别从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及侵袭性操作、是否存在脏器功能衰竭、人工呼吸机、药物治疗、APACHEⅡ评分、肾功能不全和凝血功能障碍等方面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75例发生血液感染恶性肿瘤患者死亡23例,发生率为13.14%,其中年龄≥60岁(P=0.024)、脏器功能衰竭数目≥2个(P=0.024)、肾功能不全(P=0.019)、APACHEⅡ评分≥50(P=0.012)、凝血功能障碍(P=0.031)、有创操作(P=0.029)、感染性休克(P=0.035)和细菌种类≥3种(P=0.041)是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感染死亡的单危险因素,也是独立危险因素。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感染死亡发生与性别、基础疾病和放化疗无关,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脏器功能衰竭数目≥2个、肾功能不全、APACHEII评分≥50、凝血功能障碍、有创操作、感染性休克和细菌种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率、感染部位、易感病原菌、易感因素,探讨防治院内感染的方法.方法:调查统计20002年1月~2003年12月两年间我院血液肿瘤科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并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为24.39%,明显高于其他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率5.63%,以呼吸道、肠道、泌尿道最为常见,常合并多次、多部位感染.致病菌多样,革兰氏阴性杆菌、真菌、球菌均常见.其感染部位与其病变部位相一致.结论:积极治疗原发肿瘤及其并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放化疗后的支持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是减少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PICC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I.N.S.(静脉输液护理协会)最终目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使所有需要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在静脉治疗与花费得到最有效的保证。为了合理利用静脉、减少肿瘤病人在化学药物治疗中皮肤及血管伤害和院内交叉感染、保护环境、避免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发生。我们利用PICC(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置管进行化疗避免了药物对静脉及皮肤的损伤,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和护理的满意度。并针对出现的导管阻塞、皮肤炎性反应、导管脱出、感染等现象采取了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碘伏和葡萄糖酸氯己定两种标准消毒液对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不同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5日至2013年5月2日间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1064例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将2011年9月10日至2013年5月2日间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消毒者为氯己定组,2010年1月5日至2011年9月9日间使用碘伏消毒者为碘伏组,每组532例。由专人穿刺置管、专人护理和每日观察记载感染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感染几率。结果 1064例患者中,共发生感染23例(2.2%),均出现于碘伏消毒组,感染发生率为4.3%(23/532),包括局部感染14例(2.6%)、血液感染2例(0.4%)、可疑血液感染6例(1.1%)和局部合并血液感染1例(0.2%)。氯己定消毒组均未发生感染,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以局部感染为主,穿刺局部皮肤消毒及术后护理为首要环节,消毒液以氯己定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原娜  王磊  焦英华 《肿瘤学杂志》2017,23(7):646-648
摘 要:[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为早期预防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符合PICC置管要求的207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凝血酶原片段1+2(F1+2)、血栓调节蛋白(TM)等指标。[结果] 207例恶性肿瘤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5.9%。与无血栓组相比,血栓组D-Dimer(0.784±0.336)、F1+2(523.609±123.234)、TM(6.806±1.805)均明显升高 (P<0.05)。D-Dimer(r=0.429)、F1+2(r=0.644)及TM(r=0.401)与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呈正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D-Dimer、F1+2、TM是恶性肿瘤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Dimer、F1+2及TM三者水平的升高对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肿瘤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并发院内感染的10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08例院内感染患者中,发病年龄在40~69岁之间较多;住院时间在10~29天之间患者发病为多;发病部位和发病病种以呼吸系统占首位;院内感染可发生于出现骨髓抑制或无骨髓抑制患者,但与是否进行相关侵入性治疗无关,而与激素、抗生素的使用相关。结论对住院的肿瘤患者应监测有无院内感染的发生,严格掌握激素、抗生素的使用适应证,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深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o4年5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化疗科住院的22例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深静脉置管的患者分为A组;将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行股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42例分为B组。比较两组穿刺置管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结果两组置管成功率比较(95.45%vs 97.6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平均导管留置时间比较,B组(35.14±16.27)d显著长于A组(23.00±20.50)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5,P〈0.05);两组平均操作时间比较,A组(23.00±20.50)rain明显短于B组(35.14±16.2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55,P〈0.001);两组留置导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统计学上虽未显示出差异,但从数值上看,B组(19.15%)显然高于A组(4.76%)。结论临床上可因地制宜选择两种术式。如患者静脉条件许可的话,首选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深静脉置管。可节省操作时间,而且简单安全,不需局部麻醉及缝针固定,患者痛苦时间短,费用少。如无条件行此术式,再考虑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放疗患者应用股静脉置管治疗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并探讨其对策。方法:对均需放射治疗的67例肿瘤患者行股静脉置管。对股静脉置管的放疗患者,作好置管前患者的各种评估,重视置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置管方法,加强置管后护理。结果:67例中1例感染,经局部处治,5天后好转;2例血栓形成,其中1例经溶栓处理,7天后恢复正常,另1例因长期卧床衰竭死亡。结论:对股静脉置管的67例放疗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有助于减少血栓及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护理.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逐年实行中心静脉置管的安全管理,建立质量监控系统,对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对策.结果:由于重视了中心静脉置管的安全管理,所以置管护理问题如送导丝不畅、穿刺点出血、动脉损伤等情况呈逐年减少趋势.结论:实行中心静脉置管的安全管理,并建立质量监控,可减少置管护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妇科肿瘤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置管前进行健康宣教,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置管期间规范化护理和管理,321例置管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经扩容、抗凝、溶栓和抗炎等治疗,各项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血栓基本溶解,血栓部位血管血运正常,无1例发生肺、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