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胆道蛔虫病是腸道寄生虫病的严重併发症,由于蛔虫在腸道上窜入胆管,造成胆管痙攣、阻塞,或继发炎症变化。过去认为該病非手术不能治疗,近几年来,由于祖国医学在党的关怀重視下,进一步发揚中医中药治疗胆道蛔虫病,已为国內、外科学界爭先应用。我院近一年来,收治二十余例,除一例用手术治疗外,其余均用解痙攣剂、驅蛔虫剂及中药驅蛔虫湯治癒。茲将其中19例經中药胆道驅蛔湯治愈病例总結如下: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应用本方治疗45例,男19例,女26例;年龄最大21岁,最小5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7d;反复发作者39例,首次发作者6例,均有服用止痛药缓解史,未系统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3.
胆道蛔虫病属祖国医学“虫症“的范畴,是蛔虫妄动,钻入胆腑,使胆气下降,而引起的右上腹阵发性剧痛的蛔厥症.笔者运用自拟胆道驱蛔汤治疗胆道蛔虫病89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治疗方法 乌梅、苦楝根皮、郁金、槟榔各12g,使君子15g,榧子、芜荑各10g,雷丸、干姜、川椒各6g,生大黄9g。水煎过滤后的药液中加入米醋50g。每2日1剂,12岁以下儿童酌减,频频口服。有脱水者,静脉滴注液体,给予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安蛔、杀虫、健脾、理气、止痛之中药使君子、川楝子、南瓜子、乌梅、槟榔、白芍、元胡等组成驱蛔汤,治疗胆道蛔虫病108例,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 1989年 10月~ 1996年 10月运用自拟“胆道驱蛔汤”,对 68例胆道残留蛔虫进行了随诊治疗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68例中 ,男性 2 6例 ,女性 4 2例 ;年龄最小 8岁 ,最大 4 6岁 ,平均年龄 2 8岁 ;病程最短 4d,最长 2 0 d,平均 10 d。全部病例均为首次发病 ,经住院综合治疗 ,B超确诊蛔虫死于胆道 ,阵发性上腹疼痛转为胀闷痛。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部胀闷 ,呃逆时症状缓解 ,嗳气纳差 ,巩膜轻度黄染 ,大便不畅 ,舌暗红苔黄或厚腻 ,脉弦。2 治疗方法 :胆道驱蛔汤组成 :柴胡 15g,枳实 10 g,厚朴 6g,川楝子 6g,槟榔 15g,…  相似文献   

7.
8.
胆道蛔虫病 ,是外科急腹症之一。以突然阵发性右上腹钻顶样疼痛或绞痛为特征 ,似属中医“蛔厥”范畴。笔者十余年来通过反复实践 ,运用自拟“利胆驱蛔汤”治疗本病 86例 ,止痛迅速 ,疗效可靠 ,今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从 1 989年 1 0月~ 2 0 0 2年 1 1月观察治疗胆道蛔虫病 86例 ,男 47例 ,女 3 9例 ;年龄 1 3~ 5 8岁 ;单纯胆道蛔虫病 75例 ,并发胆系感染者 1 1例。临床表现 :右上腹钻顶样剧痛或绞痛 ,呈阵发性 ,痛向右胁及肩部放射。大汗淋漓 ,辗转不安 ,伴有恶心呕吐或吐蛔 ,剑突下压痛拒按 ,腹部柔软 ,四肢厥冷 ,面色苍白 ,脉象沉弦或…  相似文献   

9.
大柴胡汤治疗胆道蛔虫病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义玲 《四川中医》2002,20(1):39-39
用大柴胡汤治疗20例经西医治疗无效的胆道蛔虫病,结果治愈18例,无效2例,提示;中西医互补可明显提高胆道蛔虫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正> 驱蛔汤药物组成:柴胡12g,乌梅12g,白芍9g,黄连6g.半夏6g,生姜6g,川椒9g,茯苓9g,黄芩6g,吴茱萸6g,生姜4.5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以上为学龄儿童用量,年龄小者酌减。若合并感染者用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肌注或静滴,有脱水者给以补液。同时口  相似文献   

11.
<正> 胆道蛔虫是肠道内的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的急腹症。笔者自1973年以来用“驱蛔止痛汤”治疗胆道蛔虫8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83例中,男40例,女43例;10岁以下者7例;11~20岁32例;21~30岁21例;31岁以上者23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者62岁。其中以11~30岁发病最多,共53例,  相似文献   

12.
胆道蛔虫是常见的异位蛔虫症 ,多由饮食不慎 ,蛔虫孳生 ,或驱蛔不当 ,使蛔虫上窜 ,进入胆道。地处闽北山区的武夷山是胆道蛔虫病的高发区 ,患者多以疼痛难忍就诊。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 ,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检查方法可排除其它急腹症 ,确诊为胆道蛔虫症 ,主要借助 B超检查 ,以 B超提示胆道蛔虫症为依据。胆道蛔虫汤是前人总结出来用于临床多年的方剂 ,笔者运用其治疗胆道蛔虫 5 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 2 7例 ,女性 2 9例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5 6岁 ;发病时间最短 3 h,最长 4d;单纯性胆道蛔虫 43例 ,…  相似文献   

13.
我院外科自1958年2月至1959年9月,先后采用中药乌梅片、胆道驱蛔汤及配合西药治疗胆道蛔虫病十二例,获得显著疗效。兹将治疗和观察情况介绍如下。一般情况 性别,本组十二例中。男性四例。女性八例,男女之比为1:2  相似文献   

14.
胆道蛔虫病,在农村中较为常见,笔者以自拟驱蛔汤治疗胆道蛔虫病,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小结如下:一般情况根据我院58例胆道蛔虫病病史分析,发病年龄以学龄儿童为多见(6~12岁),约占50%,其次青壮年约占40%,中老年约占10%,婴幼儿比较少见,性别无甚差异,58例病史中,多伴有肠蛔虫病史.诊断主要依据;1.有特殊性的腹痛症状;2.检查右上腹部剑突下有固定性压痛;3.既往有排蛔史;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拟利胆驱蛔汤治疗胆道蛔虫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治法乌梅30g,白芍20g,枳壳18g,花椒、槟榔、延胡索各15g,大黄、郁金各12g,木香10g,食醋50ml。上药(除食醋外)加水约400ml,煎15分钟后滤渣取液,于药液中加入食...  相似文献   

16.
驱蛔利胆汤治疗胆道蛔虫症江苏丰县沙庄乡卫生院(221712)李新平【关键词】胆道蛔虫症,驱蛔利胆汤,验案笔者运用王光老师传授的驱蛔利胆汤治疗胆道蛔虫症,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驱蛔利胆汤的方药组成乌梅15g,延胡索10g,槟榔15g,白芍15g...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们从1978年~1982年观察治疗胆道蛔虫病10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方剂组成:<自拟方>使君子、乌梅、川椒、雷丸、槟榔、川楝子、生白芍、枳壳、青皮、元胡、甘草。便于体实者加川军,体虚者加火麻仁;偏寒者加干姜;偏热者(胆系感染)选加银花、连翘、苦参、花粉、黄芩、茵陈、山栀;呕吐者加生赭石、半夏、生  相似文献   

18.
<正> 治疗方药:枳实30克,川楝子、乌梅各20克,山楂、槟榔各15克,花椒10克,胡黄连6克。加水400ml,煎至100ml,加醋100ml,分四次一日服完。加减:呕吐加法半夏10克;便秘加大黄10克,元明粉20克(化服)。治疗效果:共治疗53例。其中腹痛呕吐消失,排出蛔虫,随访三年未复发者为治愈,共45例;症状消失,三年内复发者为显效,共7例;无效而转外科手  相似文献   

19.
大黄乌梅驱蛔汤治疗胆道蛔虫症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道蛔虫症系属祖国医学"蛔厥"范畴,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笔者自拟大黄乌梅驱蛔汤治疗胆道蛔虫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基础方:乌梅75克细辛4克桂枝附子各5克白人参川椒干姜黄连黄柏当归各10克槟榔片苦楝皮使君子各25克虚寒型:突然发生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放射至右肩部,坐卧不宁,痛苦呻吟,呕吐频作,面白唇青,四肢厥冷,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脉象沉迟,治当温脾安蛔驱虫之法。基础方中人参20克、干姜20克、黄连5克、黄柏5克,每天一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