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脑梗死32例、脑出血36例患者的血脂,并与健康人30例作比较。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显著增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明显降低(P<0.01,P<0.05)。脑出血组与对照组相比,低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B明显增高(P<0.01,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脂质代谢紊乱是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之一,脑出血患者存在部分脂质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血脂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院时的血脂水平将529例患者分为高甘油三酯组(TG≥2.0mmol.L-1)、高胆固醇组(TC≥6.0mmol.L-1)、血脂正常组(TC及TG均正常),观察3个月后各组患者的病死率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生活能力(B I)量表评分。结果 3个月后因各种原因共失访18例,失访率3.24%。高TG组94例,死亡12例,病死率12.76%;高胆固醇组192例,死亡18例,病死率9.18%;血脂正常组243例,死亡10例,病死率4.11%。3个月后高TG组较血脂正常组病死率高(P<0.0125);各组3个月后的NIHSS评分较入院第1天及第7天评分下降,但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血清血脂正常组B I评分3个月后较高TC组与高TG组改善明显。结论入院时血清TG水平高的患者3个月后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血脂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院时的血脂水平将529例患者分为高甘油三酯组(TG〉2.0retool·L^-1)、高胆固醇组(TC≥6.0mmol·L^-1)、血脂正常组(TC及TG均正常),观察3个月后各组患者的病死率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生活能力(BI)量表评分。结果3个月后因各种原因共失访18例,失访率3.24%。高TG组94例,死亡12例,病死率12.76%;高胆固醇组192例,死亡18例,病死率9.18%;血脂正常组243例,死亡10例,病死率4.11%。3个月后高TG组较血脂正常组病死率高(P〈0.0125);各组3个月后的NIHSS评分较入院第1天及第7天评分下降,但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血清血脂正常组BI评分3个月后较高TC组与高TG组改善明显。结论入院时血清TG水平高的患者3个月后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4.
杨彩霞  张涛  杨志春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2):1164-1164
目的观察血脂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并进行比较。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TC、LDL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G、HDL、Apo-AI、Apo-B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TC、LDL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与血脂、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07年8月上海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1798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基线数据并随访5年,探讨ICVD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统计分析。结果采用国内通用的诊断标准切分观察指标时,BMI、收缩压、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BMI(HR=1.506)、收缩压(HR=1.506)、TC(HR=1.558)、TG(HR=1.603)、LDL-C(HR=2.247)均为IC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HR=0.562)为保护因素。结论老年人血脂异常是ICVD发生的危险因素,控制血脂水平能有效减少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引入血脂综合指数(Lipid Comprehensive index,LCI=TC.TG.LDL-C/HDL-C),观察其对患缺血性脑卒中危险性的指示作用及其较各血脂单项指标的优势。方法随机录入缺血性脑卒中和对照组病例各200例,测定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血脂综合指数LCI并进行比较。观察LCI综合反应血脂紊乱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优势。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LCI均数和LCI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缺血性脑卒中病例组LCI异常率高于任何单项指标。结论LCI能够较好地综合反映血脂异常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其灵敏度高于任何血脂单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血脂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预后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序贯收集的首次发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做血脂全套分析,用MMSE进行认知功能随访。对发病后三个月MMSE评分与血脂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认知评分较低组TG、TC、ApoB、LDL-C显著较高。TG、TC、APOb、LDL-C机遇比分别为4.37(95%CI0.08-0.64)、3.35(2.25-4.99)、3.95(0.05-1.41)、6.68(0.05-0.45)。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三个月的MMSE评分=37.655-0.075年龄=2.015ApoB-0.930LDL-C-2.014梗塞个数。结论 血脂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预后密切相关,LDL-C及ApoB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预后的独立变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并发症者越来越多,其原因与患者血脂升高导致糖尿病有关,而血脂的指标不仅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升高,还伴随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并且低密度脂蛋白为致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因此,有人提出应该把低密度脂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致病研究上放在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患者血糖、血脂变化与中医证型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糖,脂代谢变化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了316例脑梗死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结果:32.28%的脑梗死患者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但不同证型患者血糖升高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梗死痰瘀内阻型患者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升高百分率明显高于气虚血瘀型(P<0.05),但与阴虚阳亢型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而低密度脂蛋白(LDL-CH)升高所占百分率则明显高于气虚血瘀与阴虚阳亢型,差异极其显著(P<0.01),结论:提示脑梗死患者血脂变化与中医证型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高脂蛋白血症血NO值的改变及其与血脂,脂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4型高脂蛋白血症血中一氧化氧含量及其与血脂及脂蛋白含量的相关性。方法:4型高脂蛋白血症受试者9-19例,用萘乙烯二胺显色法测定血清NO含量,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电泳法测定血浆脂蛋白并分型 。  相似文献   

11.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琪  陈晓光 《黑龙江医学》2009,33(7):506-508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直接检测法对70例脑卒中患者血浆LDL-C含量进行测定,同时测定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血糖水平,并详细记录病史。结果脑梗死组、脑出血组血浆LDL-C含量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LDL-C与吸烟史、高血压史、胆固醇、血糖,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饮酒、甘油三酯水平,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LDL-C与脑卒中的多种危险因素有密切关系,可作为预防脑卒中的临床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序贯收集的首次发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做血脂全套分析,用MMSE进行认知功能随访。对发病后三个月MMSE评分与血脂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认知评分较低组TG、TC、ApoB、LDL-C显著较高。TG、TC、ApoB、LDL-C机遇比分别为4.37(95%CI 0.08~0.64)、3.35(2.25~4.99)、3.95(0.05~1.41)、6.68(0.05~0.45)。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三个月的MMSE评分=37.655-0.075年龄-2.015ApoB-0.930LDL-C-2.014梗塞个数。结论 血脂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预后密切相关,LDL-C及ApoB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认知预后的独立变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严重影响青年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能力,并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相比,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更加复杂多变,传统血管危险因素仍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其中心源性栓塞、颈动脉夹层、烟雾病等是临床常见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此外,血液系统异常、恶性肿瘤、遗传风险因素、呼吸睡眠暂停、精神活性药物滥用等亦可引起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因此针对病因选择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 (CAG)结果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测定 2 2 2例行CAG病人的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和甘油三酯 (TG)。根据CAG结果分为CAG阳性组和CAG阴性组 ,并根据病变累及范围分为单支单处病变组和多支多处病变组 ,比较各组间的血脂。结果 :CAG阳性组TC、LDL C、TG异常检出率分别为 4 8 5 %、 19 3%、 5 6 4 % ;血脂异常总检出率为 6 3 6 % ,与阴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单支单处病变组和多支多处病变组TC、LDL C及TG水平分别高于阴性组 (P <0 0 5 )。结论 :TC、LDL C、TG与冠心病关系密切。单支单处病变组与多支多处病变组患者的血脂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及其TOAST分型各个亚型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收集182例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及82例正常对照组的TG、TC、HDL、LDL、APoA、APoB、LP-a等血脂化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OAST分型,将各个亚型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检验。结果:病例组中TG、LDL测定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HDL、APoA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TC、APoB及LP-a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亚型比较中,TG、LDL及APoB在CE、LAA、SAO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在各组中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TC在CE组中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APoA在LAA及SUE组中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P-a在各组中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血脂紊乱有关,且与其TOAST分型亚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检测血脂水平,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近期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内居民近期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关系。方法选择连续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例,用成组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分析近期感染与脑卒中发作关系。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前急性感染非常普遍,病例组4周内急性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的感染性疾病。结论近期感染可能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OCSP分型与血脂综合指数(LCI)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0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分析OCSP各亚型间的LCI指数差异。结果OCSP各亚型间的LCI指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性脑梗死(LACI)患者的LCI指数最高。结论LCI指数与OCSP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当血脂异常时,监测LCI指数可能有助于对各型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我国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居民居住海拔和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2015~2016年期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选取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35岁调查对象7510人,有效数据5634人。利用该资料分析居民居住海拔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关系。结果 本调查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35岁居民血脂异常的发生率为18.7%,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25.1% vs 13.7%,P<0.05)。女性的TC及HDLC水平高于男性(P<0.05)。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调整年龄,性别、民族、体重指数,吸烟、饮酒、教育程度、高血压和糖尿病后发现,居住在3500m以上与高血脂异常的患病风险相关(OR=1.90,95% CI:1.33~2.71,P<0.05)。多元线性回归调整其他因素后发现居住在3500m以上与高血清TC、TG及LDLC水平相关,而居住在1000~3500m与低HDLC水平相关(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居住在高海拔的人群可能是血脂异常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0.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磷脂酶A2超家族中的一个亚型,不仅可以水解血小板活化因子,还能水解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过程中形成的氧化磷脂生成溶血卵磷脂和氧化型游离脂肪酸。研究证实Lp-PLA2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Lp-PLA2活性明显升高,而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关,提示Lp-PLA2不仅可能成为独立的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预测因子,还可以初步评估预后。Lp-PLA2抑制剂研制及基因治疗,为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稳定粥样斑块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