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心动过缓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以心悸、胸闷、头晕、目眩,甚则晕厥为主要表现,属中医“胸痹”、“心悸”、“眩晕”、“虚劳”,等范畴。1 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多由禀赋不足,素体虚弱,心气亏虚,心阳不振,无力鼓动心脉,推动血行,使血运障碍,脉搏迟缓;或由于素体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聚为痰饮,阻滞心脉,使脉行障碍;以及感受外邪,风寒湿邪由血脉内舍于心,耗伤心气、心阴,心气不足,心阴失养,引起搏动易常,痹阻心脉,使脉气不通,脉行障碍。 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本病临床上表现也不尽相同。心阳不足者多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何丽元 《右江医学》1994,22(1):42-42
强心宣窍汤治疗心动过缓40例田阳县人民医院何丽元心主血脉,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心血旺则精神饱满,心血虚则心悸健忘。本组病例以胸闷、心悸、眩晕为主要表现,血虚心悸多由心血不足、心失所养而致。根据心动过缓的发病机理,笔者使用强心宣窍汤配合静脉点滴...  相似文献   

3.
从肾论治慢性心衰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心衰按其临床表现为归属中医心悸、喘证、水肿病范畴,其病机多为久病正气虚、心气心阳不振、心脉淤阻,为本虚标实之效。本虚乃肾阳亏虚,标实为瘀血阻闭心脉。因心阳根于肾之命门之火,心肾阴阳相济,救治疗慢性心衰宜从温补肾气、肾阳入手,用补肾法治血法治之。  相似文献   

4.
高脂血症为中老年人的多发病证。主要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耳鸣、胸闷、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纳呆、肢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弦细,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增高等。本病属中医学“痰浊”、“血瘀”范畴。由于中老年人五脏渐亏,脾气本虚,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伤及脾胃,或嗜酒无度,酿湿生痰导致痰浊内生,痰必致瘀,瘀阻脉络以致血脉瘀滞而出现高脂血症。根据患者症状,舌脉等征象,中医认为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阴虚、肺脾气弱为本,痰浊壅盛、瘀血阻滞为标。治当益肝肾、健脾胃、补气血、化痰浊、通经络、祛瘀血、降血脂。  相似文献   

5.
病窦综合症是临床常见而难治的病症。多由冠心病,心肌炎及心肌病等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障碍,由此而产生心功过缓,心律快慢交替,甚至昏厥和猝死等临床表现的综合病症。本病证属中医“胸痹”、“心悸”范畴。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应用益气温阳,化痰通络法治疗本病,取得较满意效果。病窦综合症主要是由于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无力以鼓动心肌搏动和温运血脉流行,以致出现心动过缓和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头昏心悸,脉沉迟或给代$心阳人振的临床表现。因此,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基本六七发病的根本.心主血脉,心气不足,血运无力,必致心…  相似文献   

6.
<正>1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特点本病在中医学中无明确的独立病名,但其证候在惊悸、怔忡、喘证、痰饮、水肿、胸痹等范畴中均有提及,属本虚标实证,可涉及到心脾肝胆肾等诸多脏腑[1]。《灵枢.经脉》云:"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内经》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身之血脉,心藏血脉之气也,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上论述均表明心是血液循环的枢纽,心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推动着血液在经脉中运行以营养濡润周身。  相似文献   

7.
<正>病毒性心肌炎归属中医"心悸"、"胸痹"等范畴。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脉促或结或代等特征。《素问·痹症》云:"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其主要病机为外感温邪热毒,由表入里,留而不去,传于脉,舍于心,耗伤心气阴血,形成气阴两虚,虚实夹杂之证。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日剧增多,结合临床经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的中医论治浙江省农资公司医务室(310009)赵银萍冠心病中医属于“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临床见有胸闷心痛、气短心悸等,重者有胸痛彻背,背痛彻心等症状。笔者认为:胸痹乃本应标实之证,本虚指气虚、阴虚、阳虚、肝肾两虚、心肾阳虚等;标实指寒凝、...  相似文献   

9.
田建军 《大家健康》2014,(7):202-203
病毒性心肌炎归属中医"心悸"、"胸痹"等范畴。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脉促或结或代等特征。《素问·痹症》云:"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其主要病机为外感温邪热毒,由表入里,留而不去,传于脉,舍于心,耗伤心气阴血,形成气阴两虚,虚实夹杂之证。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日剧增多,结合临床经验,特将临床治疗心肌炎的一丝体会介绍如下,以资同道。  相似文献   

10.
胸痹与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痹既是一个病名,又是病位和病机的概括。“痹”是痞塞不通的意思,《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关于胸痹病因病机的论述对后世的影响最大,认为胸痹的病机是“阳微阴弦”,即所谓“本虚标实”,说明本病的发生本在于心气或心阳不足,导致寒凝、气滞、痰阻于胸廓而发病。国家  相似文献   

11.
胸痹属本虚标实之证,心气虚损无力推动津血运行日久则为痰瘀;痰瘀交结则脉道不畅气血运行滞缓,又必致虚。李军教授对气虚痰瘀交结型胸痹的诊治研究颇深,临床上应用益气通阳、涤痰化瘀法治疗此型胸痹病屡见奇效。  相似文献   

12.
【上期病案分析】例一:【证候分析】患者女性,年过半百,任脉已虚,太冲脉衰少,脏腑已虚。素体较胖,多阳气偏虚、多湿,气血周流缓慢,易聚湿生疾,痰浊阻遏心气导致心阳不振,心脉闭阻,气血不通则痛,故产生胸痛。因发病年余,病久则虚,故致心气、心阳亏虚。又生气加重,乃为气滞血瘀,瘀于心脉,则成左胸刺痛。由于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匀,而心脉  相似文献   

13.
<正>国医大师阮士怡认为,胸痹属本虚标实之证,脾肾虚损为本,因其虚所产生的气滞、血瘀、痰凝为标。基于此,结合"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理论,创胸痹治疗大法"益肾健脾,软坚散结",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证实,该法对胸痹疗效甚佳。胸痹指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以胸闷及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等同于西医学"冠心  相似文献   

14.
本科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理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辨证施护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证辨识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暂时急剧地缺血、低氧引起的以短暂发作性的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中医辨证可有如下常见类型。1.1 心脉痹阻心悸怔惊 ,胸闷且痛 ,或为钝痛 ,或为刺痛 ,痛引肩背 ,时发时止。舌见紫暗 ,淤点淤斑 ,脉细涩或结代。1.2 气阻两虚胸闷隐痛 ,遇劳则甚 ,时作时止。心悸气短 ,肢软乏力 ,虚烦失眠 ,自汗盗汗 ,面色少华 ,口干少津 ,舌质红 ,苔少 ,脉细弱或结代。1.3 心肾阳虚胸痛且闷 ,心悸自汗 ,畏寒怕冷 ,…  相似文献   

15.
以自拟益气通络饮治疗冠心病(胸痹)30例,结果表明,本方对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的一般临床症状有效率为83.3%,心电图疗效评价有效率为56.7%,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证,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多见,运用祖国医学“通则不痛”的理论,重在益气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即各种原因导致胸中阳气虚衰,不能温煦、推动血液,同时寒、痰、饮等阴邪趁虚侵袭,痹阻心脉的本虚标实之证。李军教授在心绞痛的治疗上强调要顾护阳气、通利血脉,并应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若患者处于心绞痛的发作期,表现为邪实偏盛,血脉不通之标实证,当以祛邪疏通为要,针对性地采用行气活血、化痰祛湿、散寒通脉、通腑降浊等治疗,在患者心绞痛得到缓解的阶段,则以益气、温阳、滋阴等治本之法为主。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发病呈增多趋势,易累及心脏传导系统而出现多种心律失常。病人多有心悸不宁、胸闷胸痛、气短乏力等症状。现代医学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负性肌力作用和潜在致心律失常作用使其应用受限。中医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该病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临床研究发现其病多由热毒蕴结,消灼气阴,致气阴两虚,阴虚血灼,血脉瘀阻,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虽无冠心病病名,但有很多类似的记载。《内经》称“厥心痛”“真心痛”,东汉医圣张仲景首先明确提出了“胸痹”这个病名,认为是心气不足、心阳不振以致寒凝气滞和痰浊阻心脉,影响气血运行所致,并在《金匮要略》一书中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进行了专门论述。胸痹病实际包括心痛、心悸、胸闷、短气等诸多证候病,这与西医把冠心病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  相似文献   

19.
黄西园 《海南医学》1996,(3):190-191
肾虚血瘀症在老年病中是常见的证峰之一。现代病理解剖也反映了老年病人血瘀症的客观存在,因而补肾化瘀法成为治疗多种老年性疾病的重要法则,现就本法在老年病中的应用举例介绍如下。1.治胸痹胸痹又称“心痛”,是老年人常见病。因肾为先天之很五脉之源,肾虚则五脉俱虚。心主血脉,心气不足,运血无力而血脉瘀阻不通。不通则痛,症见胸痛,癌有定处,们痛或刺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动则加重,脉涩或沉细,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治宜补肾化瘀痛痹,常用药物如熟地、山莱美、杜仲、桑寄生、熟附子、肉桂、黄精、拘粑子、丹参、川…  相似文献   

20.
心主血、主阳气、血赖心气的推动才能运行周身,营养四肢百骸。心脏赖此阳气维持其生理功能,鼓动血液的运行,以资助脾胃的运化及肾脏的温煦等。若心阻不振、心气不足则无以保持血脉的正常活动亦致心失所养而作悸。而心脏亦因有血液的奉养方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若禀赋不足,脏腑虚损,或病后失于调养;思虑过度、伤及心脾或触事不意、真血亏耗、或脾胃虚衰、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失血过多等,均可导致心血亏虚,使心失所养而发为惊悸怔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