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的气体,其最常见的原因足生活用煤气外泄或用煤炉取暖时空气不流通.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较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50~ 300倍,且解离速度为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l/3600,因而可使组织缺氧,使氧离曲线左移.组织缺氧加重,中枢神经首先受累,严重者出现脑水肿、继发性脑血管病变、缺氧性脑病及形成后遗症或迟发性脑病、心肌损害和各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CO中毒为临床常见原因之一,CO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可使组织缺氧,组织缺氧严重,中枢神经首先受累,严重者出现脑水肿,继发脑血管病变、缺氧性脑病及形成CO中毒,后遗症或迟发性脑病、心肌损害。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急性CO中毒患者3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18~65岁,平  相似文献   

3.
白瑞琴 《实用医技杂志》2014,(11):1250-1251
<正>一氧化碳(CO)吸入体内后,85%与血液中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40倍。吸入较低浓度一氧化碳即可产生大量的COHb。COHb不能携带氧,且不易解离,是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浓度的1/3 600。组织缺氧程度与血液COHb密切相关,而血液中COHb百分比与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和接触时间有关[1]。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发生损伤最早、最明显,因而可引  相似文献   

4.
曾艳玲 《吉林医学》2008,29(1):50-50
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是指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失去带氧功能造成组织缺氧,使最需氧气的脑组织缺氧水肿,脑组织中的基底节和脑白质的髓鞘破坏,造成可逆或不可逆的变性、坏死的中毒性脑病。螺旋CT对该病诊断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本病的病情及预后有极其重要的诊断价值,就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及CT影像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段水英 《华夏医学》2007,20(2):366-367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主要是由于CO与血中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较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故血中司形成大量的碳氧血红蛋白,后者的离解速度较氧合血红蛋白慢3600倍,造成严重的低氧血症,使脑组织缺氧,发生脑细胞及神经组织变性,继发脑血管病变,严重者出现脑水肿、昏迷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碳(CO)中毒亦称煤气中毒,CO中毒是冬季常见的急症,吸入的CO气体与血红蛋白(Hb)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致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的能力,造成人体的各器官组织缺氧。当吸入气体中CO含量超过0.05%或30mg/m^3时就可发生中毒。由于脑的耗氧量为机体总耗氧量的23%,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极为敏感,因此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缺氧性损害多见,严重者可至昏迷、窒息,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7.
含碳物质燃烧不充分,就会产生一氧化碳(CO)。如果不注意煤气管道的密闭和环境通风等防范措施,吸入过量的CO后可发生急性CO中毒。急性CO中毒主要是指经呼吸道吸入肺内的CO与血红蛋白(Hb)快速结合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由于COHb不能携带氧,且不易分离,致使组织严重缺氧,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  相似文献   

8.
梁爱群 《右江医学》2001,29(2):F004-F004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气体 ,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后 ,通过肺泡吸收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稳定碳氧血红蛋白 ,随血流分布于全身。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 2 0 0~ 30 0倍 ,而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却比氧合血红蛋白慢 3.6 0 0倍 ,因而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 ,导致重要器官与组织缺氧( 1) 。一氧化碳吸入量愈大 ,中毒则愈深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轻、中、重三型。一氧化碳中毒发病急骤 ,病情变化快 ,如抢救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将严重影响预后。我院 1990~ 2 0 0 0年共收治 2 2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 ,现…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碳(CO)可与血红蛋白分子卟啉环上的铁原子相结合,从而使该原子失去与氧结合的功能,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200~300倍,这样很低浓度的CO在血中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时,不仅使该血红蛋白分子失去了与氧结合的有效功能,同时还能使剩余的血红蛋白的氧合解离曲线移向左方,从而增加了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结果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变得比较低平,因此,拿严重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与严重贫血的病人相比,即使两者的氧含量是一样的,但前者的生理危害比后者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碳(CO)可与血红蛋白分子卟啉环上的铁原子相结合,从而使该原子失去与氧结合的功能,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200~300倍,这样很低浓度的CO在血中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时,不仅使该血红蛋白分子失去了与氧结合的有效功能,同时还能使剩余的血红蛋白的氧合解离曲线移向左方,从而增加了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结果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变得比较低平,因此,拿严重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与严重贫血的病人相比,即使两者的氧含量是一样的,但前者的生理危害比后者重得多。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即可产生CO,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CO或浓度虽低工作量吸入时间较长,均可造成急性CO中毒,又称煤气中毒。CO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并与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后者使血红蛋白丧携氧能力,阻碍氧的传递与释放,导致低氧血症,引起缉织缺氧。急性CO中毒是临床常见的重症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内意外中毒造成死亡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碳(CO)中毒亦称煤气中毒,CO中毒是冬季常见的急症,吸入的CO气体与血红蛋白(Hb)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致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的能力,造成人体的各器官组织缺氧.  相似文献   

13.
闫淑贤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4):1147-1147
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容易与血糖结合,这种结合的产物就是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在血液中含量过高会影响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使组织与细胞缺氧,并导致血脂和血黏度增高,  相似文献   

14.
黄雁英 《右江医学》1996,24(4):199-20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及护理平果铝业公司职工医院(531400)黄雁英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一经呼吸道后,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其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这样,血红蛋白即失去携氧能...  相似文献   

15.
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的护理蒋静(附属弋矶山医院高压氧科)高压氧疗法为目前临床治疗急性CO中毒十分有效的方法。CO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氧合血红蛋白减少,导致机体严重缺氧。高压氧能增加血液中物理溶解氧量,提高血氧分压,增加氧在组织中...  相似文献   

16.
一、CO中毒特点及高压氧治疗机制 CO经呼吸道吸入后,迅速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形成COHb,CO与Hb的结合能力比O_2与Hb的结合能力大250倍,而COHb的解离速度仅为O_2Hb解离速度的1/3600,且COHb的存在还阻碍O_2Hb的解离,这就使Hb严重丧失其携氧功能,造成组织缺氧。CO系原浆毒物,与肌红蛋白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碳(CO)俗称煤气,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的有毒气体,属于抵制呼吸酶亲血红蛋白的窒息性气体,若环境中一氧化碳浓度超过0.05%即可引起人、畜中毒,机体因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后危及人的健康,呈现特异的症状与体征,称一氧化碳中毒[1] .高压氧治疗是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它能迅速增加体内血浆中的物理溶解氧量,提高氧分压,加速碳氧血红蛋白(COHb)解离、促进CO清除,恢复血红蛋白携氧功能[2] ,改善机体的缺氧状况.  相似文献   

18.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时,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同时一氧化碳尚可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这些因素造成组织缺氧,使脑和心等重要器官受损。治疗的关键主要是纠正缺氧和控制脑水肿等综合措施。现将近年来对于ACMP的...  相似文献   

19.
冯萍  安平  侯燕 《新疆医学》2004,34(6):156-156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为最常见的窘息性气体,通常由含炭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急性CO中毒又称煤气中毒,是较为常见的生活性中毒和职业性中毒。是由于人体短期内大量吸入CO而造成脑及全身组织缺氧,最终导致脑水肿和中毒性脑病。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头痛、呕吐、多汗、烦躁、痉挛、昏迷、呼吸困难、休克、严重的心肌损害,多脏器功能衰竭。但是CO中毒并发恶性心律失常一室扑非常少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低钾低氯性碱中毒是慢性肺心病的常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之一。当慢性肺心病合并碱中毒时对机体危害较大,这主要由于碱中毒时氧离曲线左移,即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加强,在组织间不易释放出氧气,因而尽管给氧吸入,氧分压也有所提高,但组织仍然缺氧,故吸氧疗法对此种缺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通过纠正碱中毒才有利于缺氧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