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开展细节护理管理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本院手术室收治的100例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之上执行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0%,护理满意度显著98.00%高于对照组6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行手术室细节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顺序将全部患者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根据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手术性质、有无参观人员、手术时间、是否为接台手术;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切口感染与多个危险因素相关,针对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率,改善手术患者预后效果,保障术后正常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基层卫生院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在基层卫生院实行外科手术的患者100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发生切口感染的情况研究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找出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在基层卫生院实行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实行预防性措施。结果:在对照组中有60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6.00%。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身体状况,年龄,手术方式,切口类型,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室的环境等。实验组的感染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基层卫生院外科手术后使用预防性措施,能够减少切口感染率,减少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医院102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应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模式;调查分析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率、感染率及护理效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1例感染率为1.96%,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6例感染率为1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切口甲级愈合观察组占74.51%、对照组占3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01±0.25)万元及(9.56±2.69)d,对照组分别为(1.51±0.19)万元及(15.21±3.66)d,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干预中采取综合护理的模式比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治疗效果更理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切口牵开保护器预防腹部Ⅲ~Ⅳ类手术切口感染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切口牵开保护器在预防腹部Ⅲ~Ⅳ类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普通外科收治的Ⅲ~Ⅳ类腹部手术患者,根据是否使用切口牵开保护器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使用)和对照组(未使用),比较两组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病率的差异。结果共监测患者310例,实验组150例,对照组160例。实验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为4.00%(6例),对照组为11.88%(19例),实验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2.10±3.30)min、(7.00±2.20)d,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58.30±4.10)min、(10.00±3.50)d],实验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评分为(2.00±1.70)分,低于对照组的(3.00±1.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切口牵开保护器可有效降低Ⅲ~Ⅳ类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化护理在妇产科开腹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术室优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优化护理应用于妇产科开腹手术患者中,护理效果理想,可促进患者切口愈合,预防切口感染,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关系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40例,按照抛硬币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方法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并对手术治疗患者切口感染的有效防范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综合护理管理在临床中应用能有效控制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影响因素及采取干预措施后的效果评价,为预防患者术后感染提供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患者2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1026患者未实施干预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12月1184例患者实施干预为研究组,对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及与手术室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手术室因素为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非流层手术、手术参观人数和手术室空气细菌含量;对照组感染率为7.60%(78/1026),实施干预后研究组感染率为2.20%(26/11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87±3.060)周、住院费用(10.62±2.39)万元少于对照组的(12.94±5.63)周、(15.32±3.57)万元,(均P0.05)。结论外科手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感染率较高,其中与手术室相关影响因素有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非流层手术、手术参观人数和手术室空气细菌含量,根据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防治策略能够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同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运用。方法:选取我院的200例老年骨科患者,100例为对照组(2015年3月-2016年3月,未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我院在总结2015-2016年切口感染率以及原因的基础上,采用了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方法。因此,选取100例患者为观察组(2016年4月-2017年4月,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且回顾性分析两组的实验数据。结果:对照组100例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的一共有8例,感染率高达8%,观察组100例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的有2例,感染率仅为2%。经过研究分析发现导致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参与人员刷手消毒不彻底、患者皮肤消毒不彻底、手术室室内空气质量差等。结论:为老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在患者后期康复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层流净化手术室用于手术感染的预防效果,为医院感染预防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医院2011年7月-2012年3月行骨科手术患者300例,其中120例于普通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180例于层流净化手术室行手术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不同类型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手术室平均菌落数等.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3.33%、0.56%,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Ⅰ、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室空气平均菌落数分别为(123.6±11.8)CFU/m3、(47.2±5.0) CFU/m3,观察组手术室平均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流净化手术室用于手术感染预防效果确切,能够显著降低手术切口感染风险及手术室菌落数,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旨在为降低骨科切口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7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综合手术室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47%、切口感染率为5.88%,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骨科切口感染率并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岁,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0%,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0%,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为其护理的时候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无菌手术患者中纳入68例为对象,用单盲法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患者结合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2例(5.88%)比对照组8例(23.53%)低,X~2=4.2207、P=0.0399 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预防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应用于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3-03/2014-03实施PDCA循环法对手术室切口感染进行控制管理期间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30例作为观察组,将2011-03/2012-03采用常规管理方法期间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采用常规管理的对照组比较,实施PDCA循环法控制管理手术室切口感染的观察组在空气菌落总数(16.84±11.26 CFU/m3)、手术切口感染率(2.59%)及Ⅰ类、Ⅱ类、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06%,2.36%和10.34%)方面均明显减少或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采用PDCA循环法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针对性地提出预防策略。方法收集414例子宫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调查分析可能引起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者26例,切口感染率6.28%,其中浅部切口感染20例,深部切口感染6例,感染率为4.83%、1.4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恶性病变、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 h、开腹手术、子宫全切除术、术中出血量≥300 ml、围术期输血、术中手术室人员数量≥5人、接台手术时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1.46%、14.13%、16.13%、13.11%、11.03%、7.69%、11.94%、15.15%、14.10%、8.21%,高于无以上因素时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有无合并高血压时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恶性病变、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 h、开腹手术、子宫全切除、术中出血量≥300 ml、围术期输血、术中手术室人员数量≥5人是引起切口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疾病病变性质、手术方式及手术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术期输血情况、术中手术室的人员流动性等因素均会影响到术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性,上述因素为独立危险因素,应在围术期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和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某医院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78例,按手术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切口感染和愈合情况以及住院指标。 结果 实验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和切口感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住院成本和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行胃肠道手术患者提供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提高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率,且可有效降低住院成本,缩短住院时间,可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在对手术切口感染防范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手术室管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手术室优化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的伤口感染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手术室优化管理的方法能够较好的对患者伤口进行护理,同时减少患者的切口出现感染的情况,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春红 《现代养生》2014,(4):122-122
目的:对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治疗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10例,在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所选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50例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对对照组中的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染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而对实验组中的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采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以及平均换药次数进行记录,并且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所选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的平均伤口感染时间为(27.65±3.12)d,平均换药次数为(23.13±3.41)次;而实验组中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的平均伤口感染时间为(13.35±2.12)d,平均换药次数为(10.46±2.31)次,即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的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更短,且平均换药次数更少,p<0.05。结论:在对手术治疗后出现切口感染感染患者进行伤口处理时,采取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愈合情况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及降低差错率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实施品管圈活动的109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10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护理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差错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满意度为(94.50%)高于对照组的(82.57%);实验组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95.41%)高于对照组患者(83.18%);实验组护理差错发生率(1.83%)以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4.59%)也低于对照组的(11.21%)、(12.1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还能降低差错率,最大程度保障手术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影响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152名骨科手术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05例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术前抗生素给药情况、是否接台手术、合并疾病等因素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以及是否为接台手术均不影响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P0.05);术前抗生素给药不规范的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率高达58.11%,而术前抗生素给药规范的患者其术后切口感染率仅为8.6%,两者差异显著(P0.05);手术时间≥3h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35.57%,手术时间3h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仅为6.49%,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抗生素给药情况和手术时间是影响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应从做好灭菌消毒、加强手术质量管理和做好手术室空气质量维护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