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娥  严秋萍 《护理学报》2021,28(10):72-74
目的 总结68例儿童心外膜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行心外膜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要点。结果 68例儿童心外膜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出现并发症有17例,包括囊袋感染2例、手术切口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电极功能异常12例,经过治疗及精心护理后,症状较术前改善均顺利出院。结论 心外膜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儿容易发生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及电极故障等术后并发症,及时发现并通过积极治疗,加强术后观察,做好预防性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胆总管结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ERCP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7.861,P=0.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9.532,P<0.001),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10.356,P<0.001)。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胆总管结石ERCP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学科护理团队协作模式在老年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18年1—12月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5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12月就诊行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老年科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护理团队协作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 =5.086,P=0.024;χ2 =4.396,P=0.036);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t=5.913,P=0.016)。结论 多学科护理团队协作模式可以降低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早期下床对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6h下床活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228例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按手术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植入起搏器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术后卧床24h;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卧6h后在护士的指导、协助下,下床活动。结果 患者电极脱位、囊袋血肿、伤口出血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腰背酸痛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轻(P〈0.05),排尿、排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6h下床活动是安全可行的,能减少卧床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金婷 《当代护士》2016,(4):42-43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使用弹力胶布与沙袋交替压迫的方法,及其在降低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1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沙袋压迫法进行伤口处理,观察组采用弹力胶布与沙袋交替压迫进行伤口处理。结果两组均未发生电极脱位。观察组伤口出血、囊袋血肿、伤口疼痛及肩背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采用弹力胶布与沙袋交替压迫的方法进行伤口处理不影响电极位置,同时可降低伤口出血、囊袋血肿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制便携式多功能下肢康复运动装置,探讨其在对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6月收治的15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便携式多功能下肢康复运动装置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下肢肿胀程度、下肢运动功能、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程度、下肢Fugl-Meyer评分及MBI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足下垂、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关节僵硬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便携式多功能下肢康复运动装置干预下肢骨折患者,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促进步行能力的恢复,降低足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叶露 《中国临床护理》2019,11(6):500-503
目的 探讨改良皮瓣引流护理方案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皮下积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乳腺癌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皮瓣引流护理方案,即采用弹力包扎带加压,应用组合引流方案进行皮瓣引流,并使用制动袖套约束患者动作范围。比较2组患者腋窝及胸部引流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炎症因子、疼痛程度。 结果 2组患者腋窝及胸部引流量在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1.692,P<0.001),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1.539,P<0.001; t=57.808,P<0.001);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6.142,P<0.001)。 结论 改良皮瓣引流护理方案能减少乳腺癌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肿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自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压迫袋固定装置并探讨其应用效果。 方法 将88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自制压迫袋固定装置压迫切口,对照组直接放置压迫袋压迫切口,比较两组电极移位、囊袋血肿、皮下瘀血、术肢肿胀、切口坠涨感的发生率和压迫袋移位次数。 结果 两组术后均未发生电极移位,两组囊袋血肿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皮下瘀血、术肢肿胀、切口坠涨感的发生率及术后压迫袋移位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使用自制压迫袋固定装置能降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术后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操在心脏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4年4月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操训练指导。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出现血肿和最大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康复操的实施可防止或减少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伤口愈合,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部按摩联合功能锻炼操对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科收治的85例行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及对照组(n=42),对照组术后行腹腔镜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腹部按摩联合功能锻炼操,比较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胃管留置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6.502,P<0.001)。观察组躯体症状、心理状态、社会/家庭、身体机能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腹部按摩联合功能锻炼操能有效促进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患者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3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88例,对照组出院后行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应用团队管理模式对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出院后自护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2.793,P<0.001;t=35.702,P<0.001);尿潴留、尿路感染、残余尿增加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9.400,P=0.002;χ2=10.350,P=0.001;χ2=8.402,P=0.004)。 结论 团队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自护能力,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心脏外科加速康复流程,制订患者气道管理方案,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便利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行心脏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月—6月的685例患者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脏外科患者加速康复气道管理方案;2018年7月—12月的70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术后肺上叶不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误吸、谵妄、ICU再转入)发生率、术后血气分析次数、吸痰次数。结果 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血气分析次数、吸痰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除术后误吸外,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脏外科患者加速康复气道管理方案能够加快患者康复,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鼓室探查联合人工听骨植入术对慢性中耳炎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5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均进行鼓室探查联合人工听骨植入术的治疗。术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焦虑情绪、生活自理能力、纯音测听值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t=2.094,P=0.04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841,P<0.001),纯音测听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2.124,P<0.001),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χ2=4.308,P=0.038)。 结论 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鼓室探查联合人工听骨植入术治疗中耳炎患者的焦虑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李娟 《中国临床护理》2019,11(3):248-250
目的 探讨术中保温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下子宫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入住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术中保温护理模式,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输液量、低体温及应激反应的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寒战以及苏醒延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636,P=0.018; χ2=6.111,P=0.013; χ2=6.253,P=0.012);观察组气管拔管的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13.460,P<0.001; t=22.066,P<0.001);观察组术中血糖、心率以及血压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术中保温护理可有效降低腹腔镜下子宫瘤剔除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寒战、苏醒延迟的发生率及应激反应水平,缩短气管拔管的时间以及手术后苏醒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mHealth技术的延续护理在置入PICC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2020年2月—2021年3月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置入PICC并带管出院的癌症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mHealth技术的延续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PICC自我管理能力、PICC专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干预3个月末观察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因导管维护花费的时间和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导管维护依从性、PICC自我管理能力、PICC专项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mHealth技术的延续护理可为置入PICC并带管出院的癌症患者提供及时安全、连续的居家护理,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PICC专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6.
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起博器植入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20例拟起博器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均给予起搏器植入术前后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配合系统的康复护理计划,包括术前后的健康教育、康复锻炼、院外指导等。结果:术后1周,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卧床和拆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0.01)。结论:起博器植入术后配合早期系统的康复计划可促进患者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制银芩三叶饮口腔护理方对长期卧床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银芩三叶饮口腔护理方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0.9% NaCl溶液进行口腔护理。比较2组口腔异味、口腔状况、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口腔异味、口腔状况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 =4.812,P=0.028)。结论 采用银芩三叶饮进行口腔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的口腔异味,改善患者的口腔状况,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的护理。比较2组患者患肢疼痛、肿胀程度、DVT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未发生DVT,对照组出现3例肌间静脉血栓。2组术后的疼痛、肿胀程度在组间、时间和交互效应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运用Caprini量表进行风险评估,并依据风险程度合理实施护理,可有效降低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整体护理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6例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整体护理干预, 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患儿及家属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 =4.805, P=0.028), 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9.521, P<0.001);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χ2 =3.910, P=0.048)。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整体护理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中, 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联合复合保温干预在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1日~2020年5月31日行起搏器植入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中护理,观察组采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联合复合保温干预;比较两组术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联合复合保温干预,能降低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